经济问题探索杂志社
分享到:
《经济问题探索》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80年,公开发行的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宏观经济、综合论坛、区域经济、焦点研究、企业论坛等。
  • 主管单位:云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 主办单位:云南省宏观经济研究院(云南省产业研究院)
  • 国际刊号:1006-2912
  • 国内刊号:53-1006/F
  • 出版地方:云南
  • 邮发代号:64-18
  • 创刊时间:1980
  • 发行周期: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1.77
  • 综合影响因子:1.798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经济问题探索 2015年第08期杂志 文档列表

经济问题探索杂志宏观经济

技术冲击和投资冲击对中美两国经济波动影响的比较分析——基于RBC模型的实证检验

摘要:中国和美国是构成全球经济的两个重要国家,研究其经济波动问题的意义重大。本文构建了一个两部门的实际经济周期(RBC)模型,利用贝叶斯法重点实证研究了技术冲击和投资冲击对中美两国经济波动影响的比较效应。研究发现,技术冲击均是解释中美两国经济波动的主要来源,且技术冲击对中国经济波动的影响大于对美国的影响;投资冲击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小于技术冲击,而投资冲击对美国资本存量和实际投资波动的解释力度大于技术冲击;中关两国各经济变量受技术冲击和投资冲击的波动幅度各有不同,尤其消费和劳动波动的特征差异比较明显,表现为美国的劳动波动性较大,而中国的消费波动性较大。
1-7

交通运输与中国经济增长——基于“运输成本”的视角

摘要:运输成本犹如要素流动所必须克服的一个“阻抗”,其与经济增长关系的机理表现为运输成本的高低影响产品的总需求和资本在区域间的流动与配置,从而最终影响经济产出。按照熊永钧(1998)所提出的现代经济增长和经济市场体系的形成和分工等只能通过运输成本降低才能得以有效解释这一思路,本文论述了运输成本与经济产出之间的机理,并在此基础上度量了我国运输成本及其变化趋势,最后通过1978年至2013年之间的时间序列数据实证证实我国运输成本与经济产出之间呈现显著的负相关关系。
14-21
经济问题探索杂志综合论坛

我国居民消费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居民消费预测研究——基于“缓冲储备储蓄模型”的理论扩展

摘要:本文对个人消费行为分析的经典模型——缓冲储备储蓄模型进行了扩展与变形,构建了一个源于微观消费分析的宏观消费方程,搭建了宏观居民消费研究与微观个体消费研究的理论桥梁。基于上述理论分析,本文发现,我国居民消费主要受居民收入增长水平、居民收入分配公平度(基尼系数)以及人口年龄结构(人口抚养比)等核心因素影响。基于理论分析的实证研究结果支持了上述推断,并进一步指出,虽然当前我国人口老龄化日趋凸显以及居民收入分配不尽合理均对扩大居民消费构成阻碍,但是后者的影响因素更加明显。进一步地,本文基于实证研究结果(宏观消费方程),对2013年至2020年我国居民消费水平进行了预测,预测结果表明,虽然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逐渐加强,但如果我国可以实现十八大提出的收入倍增目标,并且逐步改善我国居民收入分配格局,那么到2020年,我国居民消费占GDP比重将高出2010年水平超过10个百分点,我国扩大内需、调整经济结构的阶段性成效将非常显著。
22-28

影响推出延迟退休年龄政策的因素及可行性分析

摘要:通过对中国人口老龄化程度、就业压力和社保基金收支结构三个方面的相关统计数据进行比较分析,本文分别讨论了这三种因素对于延迟退休政策的影响。在此基础上,作者从延迟退休年龄政策本身,政府在施政存在的时滞问题,以及社会各阶层对于延迟退休政策的不同判断这三个角度分析了推出延迟退休年龄这一政策在短期内是否具有可行性。本文认为,延迟退休年龄政策并非中国养老保险改革的急需解决的问题,并且延迟退休年龄政策也不利于解决当前养老保险制度中公平性的问题,在当前提出研究制定延迟退休年龄政策还是为时过早。
29-35

职业高原对工作满意度的影响机制研究: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

摘要:职业高原常被看作是职业发展的停滞阶段,其会对个人及组织的产出变量造成负面影响也已得到大量研究证实,但现有研究却很少关注职业高原对这些产出变量的影响机制。本文以271名来自不同行业不同企业的员工为样本,探索职业高原对工作满意度的影响机制,具体检验技能多样性和工作挑战性在两者之间关系中所起的中介和调节作用。研究结论如下:职业高原对工作满意度有显著的负向影响;技能多样性在职业高原与工作满意度之间起着中介作用;工作挑战性在技能多样性和工作满意度之间起着调节作用;工作挑战性越低,技能多样性在职业高原和工作满意度之间的中介作用就越强。
36-43

外部线索对自有品牌购买意愿的影响:感知风险和信任的中介作用

摘要:基于线索利用理论和风险一信任理论,本文构建了自有品牌外部线索、感知风险、信任及购买意愿的概念模型,并利用536个样本的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价格、包装、商店声誉及口碑推荐对感知风险有显著的负向影响,促销活动对感知风险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价格、包装对信任没有显著的影响,促销活动对信任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商店声誉、口碑推荐对信任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感知风险对信任、自有品牌购买意愿有显著的负向影响;信任对自有品牌购买意愿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商店声誉对自有品牌购买意愿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感知风险和信任在二者之间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
44-51
经济问题探索杂志区域与城市经济

空气质量与城市发展——基于动态面板GMM模型的实证分析

摘要:基于动态面板GMM方法,以EKC曲线为基础建立城市发展对空气质量的影响因素模型,分析我国30个省会城市和直辖市2003-2012年间的平衡面板数据发现:全国来看,省会城市经济增长与环境的关系呈倒N型,城市产业发展可以改善空气质量,城市公共交通的作用在不同区域城市间存在差异,城市人口密度的增加会显著恶化空气质量,城市绿化因素总体上是显著的但分区域而言不显著且作用较小。
52-60

基于低碳经济的城市群产业协作研究-以长株潭城市群为例

摘要:产业协作是城市群经济一体化建设的核心内容,对区域经济的发展以及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建设具有重大战略意义。本文以长株潭城市群为例,通过产业结构相似系数、区位商等对长株潭城市群产业协作现状进行了实证分析,针对发现的问题,结合当前倡导的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经济发展模式,从低碳经济角度提出了深化产业协作的对策和建议。
68-73
经济问题探索杂志产业经济

我国民营战略性新兴产业生产效率的区域差异研究

摘要: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EA)的BCC模型对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民营上市公司2005-2012年间的生产效率的区域差异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是东部地区还是中、西部地区的民营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综合效率均未达到有效,并呈现出下降的趋势,且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都没有达到最优,且综合效率的降低更多是由纯技术效率下降导致的。我国东部地区民营企业在发展生物产业、新材料和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时其综合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都比较高,中部地区在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和新能源汽车,西部地区在发展节能环保和新能源两个产业,它们的综合效率是最高的。最后基于实证结果提出了促进我国各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81-87

产品内分工下中欧光伏产品反倾销博弈与公共利益

摘要:本文从产品内分工地位与利益分配视角分析中欧光伏贸易摩擦的起因,以卡尔多一希克斯改进作为欧盟公共利益最大化标准,对欧盟对华光伏产品反倾销进行成本一收益分析。研究发现,中欧光伏贸易融合度高,基于产品内分工的中间品贸易失衡和利益分配不均,导致贸易摩擦频发。中欧光伏产品反倾销博弈,使欧盟充分考量了倾销进口产品的产业关联效应及公共利益问题。达成价格承诺虽可实现中欧光伏贸易的“适度双赢”,但向产业链高端延伸和贸易转型,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光伏产业发展过程中频发的贸易摩擦问题。
88-93

我国绿色低碳的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特征

摘要:本文分析了我国产业体系外部市场绿色化趋势和内部生产要素高端化趋势,并通过外部市场需求和内部生产要素的新变化研究了我国产业体系发展方式向绿色低碳转变的规律,以及我国绿色低碳的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的特征,提出促进我国绿色低碳的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建设的建议。
94-98
经济问题探索杂志国际经济与贸易

增加值贸易视角下的中日服务贸易再考察

摘要:在全球生产网络分工的背景下,增加值贸易核算方法更能准确的评估一国在国际贸易中的实际贡献和具体行业的国际竞争力。本文基于贸易增加值的视角综合考虑了服务业嵌入在制造业的间接出口,对中日服务贸易直接出口的国际竞争力,中日双边服务贸易重要性差异,出口结构变化以及优势产业情况再次进行了分析考察。研究表明:中日服务业在增加值核算法下与传统国际市场占有率(IMS)和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的差异上具有显著的行业异质性;对中国而言,双边服务贸易重要性逐渐下降,日本则相反;传统贸易核算法低估了中日服务贸易结构的优化程度;中日在服务贸易上互补性明显,中国在传统的劳动密集型服务业具有比较优势,而日本则在资本、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具有比较优势。
99-105
经济问题探索杂志金融研究

中国新一轮“低通货膨胀”下的货币政策选择

摘要:本文以1996年第1季度-2014年3季度的实际国民生产总值GDP、货币供应量M0、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的季度同比增长率数据为基础,通过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和构建MS-VAR模型,对货币政策、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水平值和波动性的内在关联机制进行了研究,发现三者的关系具有区制转移特征,并据此提出了在“新常态”时期,可以通过形成适度价格膨胀、增加货币投放或降低利率等手段对供给面进行调控,将积累存量转化为消费和投资需求,进而拉动经济增长。
118-126

货币政策外溢性对我国房地产价格影响研究——以美国为例

摘要:后金融危机时期全球经济逐步复苏,进一步了解别国货币政策外溢性对我国资产价格的影响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构建SVAR模型对美国货币政策外溢性如何影响我国房地产价格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美国货币政策外溢性的传导渠道主要包括货币政策渠道以及资产价格渠道。其中,联邦基金利率冲击对我国房地产价格影响始终为正;美国货币供给量冲击在初期存在10个月左右的时滞,之后其冲击效果逐渐显著;另外,我国货币政策及股市收益率冲击对房地产价格的影响在初期均表现为正,之后效应方向发生转变的情况;最后在引起房地产价格出现波动的因素中,中关货币供给量调整的影响更加显著。
127-133

我国区域金融发展与经济敛散性分析——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研究

摘要:区域金融发展是经济增长及其敛散性变化的重要动因。借助于新古典增长模型可以理解区域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及其敛散性的作用机理。在1993-2012年的省际面板数据基础上,并从区域金融规模和效率两个层面实证检验我国区域金融发展对经济敛散性的作用效果。从总体上看,我国区域金融发展在规模上对经济收敛起到了作用,但在效率上不利于省际经济收敛。地区上看,东中西三大地区的金融发展对自身经济增长及其收敛表现不尽相同。从时期变化来看,我国金融市场不断对外开放只在金融规模上起到了作用,但难以带来效率上的提升,从而加剧了区域金融发展风险。
134-141

场外交易市场:农村中小微企业融资路径创新

摘要:农村中小微企业对我国农村经济乃至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融资约束始终是困扰农村中小微企业发展的瓶颈。深入研究融资约束背后的原因,跳出以银行信贷为主的间接融资路径依赖,把握目前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特别是场外交易市场跨越式发展带来的机遇,提升农村中小微企业素质、健全场外交易市场,创新农村中小微企业融资路径,促进农村中小企微企业健康快速发展。
142-147
经济问题探索杂志旅游经济

旅游发展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收敛机制研究

摘要:基于经济增长收敛理论,利用2000-2012年间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面板数据,检验了旅游发展在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的作用机制。结果显示,在全国和东部地区中,旅游外汇收入每增加1%,分别能够带动人均GDP提高0.0034%、0.0119%;当入境旅游因素引入条件收敛模型后,区域经济的收敛速度分别从1.14%、2.57%提高为1.65%、5.37%,收敛半衰期从61年、27年减少到42年、13年。研究发现,作为一个独立的经济增长因素,旅游发展能有效促进区域经济增长;作为一个经济增长收敛的条件因素,旅游发展在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过程中存在收敛机制,即旅游发展能够有效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并加快区域经济差异缩小的速度。
148-153

旅游经济依赖型目的地经济脆弱性及其评价研究

摘要:经济脆弱性及其评价是近年脆弱性研究重要的维度之一,也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的新兴和热门领域。在系统梳理国内外脆弱性和经济脆弱性研究文献的基础上,分析了旅游经济依赖型目的地经济发展脆弱性的概念体系、形成机理和评价方法,并对丽江市十年经济发展脆弱性进行评价和纵向比较,并与其它四个旅游经济依赖型目的地进行横向比较。研究表明:由于经济发展对旅游业高度依赖,旅游经济依赖型目的地经济发展的敏感性很难有较大改善,虽然其应对能力也逐步增强,但依然难以应对高敏感性带来的各种经济波动,经济发展表现出较高的脆弱性。
161-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