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问题探索杂志社
分享到:
《经济问题探索》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80年,公开发行的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宏观经济、综合论坛、区域经济、焦点研究、企业论坛等。
  • 主管单位:云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 主办单位:云南省宏观经济研究院(云南省产业研究院)
  • 国际刊号:1006-2912
  • 国内刊号:53-1006/F
  • 出版地方:云南
  • 邮发代号:64-18
  • 创刊时间:1980
  • 发行周期: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1.77
  • 综合影响因子:1.798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经济问题探索 2014年第11期杂志 文档列表

经济问题探索杂志综合论坛

全力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着力打造云南经济升级版

摘要: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中,世界经济增长和市场需求发生新变化,科技创新和新兴产业孕育新突破,全球化生产方式变革不断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旋律。云南通过多年的努力,依托资源优势,培育了以烟草、矿业、生物、旅游、电力等为支柱的产业体系,为全省经济发展、民生改善、社会和谐、边疆稳定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随着经济发展环境的变化,我省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面临诸多挑战,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已是大势所趋、势在必行。
1-4

中国农业经营规模与农产品出口关系研究

摘要: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扩大农业经营规模是农产品出口实现比较优势的重要途径。本文运用中国1986--2010年的相关统计数据,实证检验了“七五”至“十一五”期间中国农业经营规模与农产品出口增长的关系。结果显示:劳均播种面积在长期与农产品出口呈正向关系,短期与之负相关;农业投入水平与农产品出口无论是在长期或是短期均呈负向关系。文章在对实证结果进行解释的基础上,就农业经营规模促进农产品出口增长提出了政策建议。
5-11

中国沿边开放中的交通枢纽与城市区位

摘要:交通枢纽具有运输成本最小化和市场潜力最大化的区位优势,对厂商具有选址驱动力,因而交通枢纽更容易形成城市,交通支线的增加和运输成本的下降会强化枢纽城市的聚集机制。随着中国内陆边疆省份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深入和出境通道的陆续建成,边疆城市的交通支线不断增加,交通枢纽地位不断增强。动态模拟和实证分析均表明,在沿边开放即市场边界扩大的情境下,交通支线越多,枢纽城市的市场潜力越大,产业聚集力越强,提高道路等级而降低运输成本也具有同样的效应。因此,进一步支持边疆省份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是提升沿边开放水平,强化中国向西、向西南、向东北开放的桥头堡和枢纽站地位,实现边疆经济繁荣并辐射带动周边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
12-20

环境与经济增长的动态均衡分析——基于环境索洛模型

摘要:本文基于索洛模型,通过将环境资本这一变量引入生产函数中之中构建一个环境索洛模型,运用数理经济学动态均衡分析方法证明环境索洛模型在稻田条件(Inada Condition)下可以保证经济增长路径收敛,并运用相位图分析法对此进行了验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模型中储蓄率、环境损失强度、环境自我更新率等参数对环境和经济的影响,提出相应政策建议。
21-27

虚拟经济的发展阶段及对我国的启示

摘要:本文阐述了划分世界虚拟经济发展历史三个阶段的具体年代及其主要内容。第一阶段(1553—1865年)是以股票和债券为主的初级阶段;第二阶段(1865—1992年)是以股票、债券、金融衍生工具为主的发展阶段;第三阶段(1992年至今)是以股票、债券、金融衍生工具、房地产、收藏业、业为主的成熟阶段。目前我国的虚拟经济处于第三阶段,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应进一步协同发展,要保持股市的长期投资功能,要突出房地产的居住功能而非投资功能,积极发展金融衍生品同时注意防范风险。
28-33

我国国际河流水路运输资源开发的外部性及治理途径——以澜沧江-湄公河为例

摘要:外部性是国际河流水路运输资源开发的基本特征和导致国际河流水路运输资源开发权益冲突的根源所在,外部性的治理是推动我国国际河流航运快速、高效和持续开展的前提条件。在对我国国际河流水路运输资源开发的外部性特征分析基础上,揭示了外部性的根源,认为国际河流沿岸国家“搭便车”行为、信息不对称的存在以及合作开发制度的缺失是外部性存在的主要原因,并对外部性的治理途径进行分析,提出我国国际河流水路运输资源开发外部性内部化的措施建议。
34-39
经济问题探索杂志产业经济

产业供应链转移的成本驱动形成机散——以台资笔记本计算机产业为例

摘要:笔记本计算机产业已经进入产品成熟期,在市场需求持续增加,但在市场成长增速减缓,市场终端售价不断跌落,以及原物料、工资等成本持续上涨情况下,面临产品微利化的处境。笔记本计算机产业正面临着成本驱动的作用力,这些成本影响因素,主要是工资成本上升、取消税务优惠,以及产业转移黏性成本(包括缺工、限电以及产业内运输成本等),这些都促使供应链进行跨区转移到低成本地区进行生产。
40-46

经济转型背景下我国OFDI与产业结构优化互动关系研究——基于VAR模型的实证分析

摘要:对外直接投资是一国融入世界经济、参与全球产业链分工的重要途径之一。近些年来特别是“入世”以来,我国与世界市场的联系越来越密切,对外直接投资迅猛发展,逐步由对外直接投资大国向对外直接投资强国过渡,这在一定程度上为我国进行产业结构优化和国内经济转型提供了一个有利的外部环境。本文选取1981—2012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及产业结构优化指标的相关数据,构建了VAR模型,并且采用脉冲响应、方差分解和Granger检验等方法实证分析了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与产业结构优化的互动关系,结果显示,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与产业结构优化之间存在着长期均衡关系,并且在短期内两者呈现出相互促进的发展态势。
47-52

产业税收优惠中的隐性税收问题研究——基于中国制造业的实证分析

摘要:本文基于隐性税收理论,利用2007—2011年全国税收调查企业为样本建立面板数据模型,通过对税收优惠和企业税前收益率之间相关关系的分析,探讨中国制造企业承担隐性税收的问题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中国目前的产业税收优惠政策存在无效性,制定税收优惠政策要考虑市场结构和产业集聚因素的影响。
53-59

欠发达地区产业承接的重点行业选择

摘要:本文构建了欠发达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行业选择理论体系和理论模型,并对钻石模型的基准要素进行了深入分析。进而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食品加工业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该区承接食品加工业是合理的选择,建议重点打造南昌、九江、宜春和抚州四大食品加工业板块,并指出了各大板块重点发展的食品加工产业。
60-66

我国服务业发展的空间差异性及影响因素研究

摘要: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大力发展我国的服务业。当前,我国服务业发展水平整体有所提高,但基于各地区发展的空间差异性,服务业发展存在着较明显的非均衡性。正确评估服务业对我国各省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差异,对推动我国服务业发展、提高经济增长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回顾相关文献,分析了我国服务业发展水平的空间差异性,考虑了省域的临近性,选择相关影响变量,构建相应模型,分析了人力资本、经济发展、城市化水平等因素对我国服务业产出的影响程度,并结合我国服务业发展,深入阐述了我国服务业发展的问题及原因,认为我国服务业发展应从注重区域差别、提升经济发展等着手。
67-72
经济问题探索杂志区域经济

创新环境对中国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及地区差异研究

摘要:在扩展知识生产函数的基础上,利用中国30个省市区的面板数据,从制度环境、要素条件、需求环境和产业环境四个方面,考察了体现创新环境的11个分项指标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反映创新环境的多数指标都对我国创新能力有正向影响,但影响弹性基本都小于知识存量和研发人员投入。然而,不同地区的研究结果差异很大,除了知识产权保护、金融机构支持和人力资本外,体现创新环境的其他变量都对东部地区创新能力有显著正向影响,并且私有化程度、信息基础设施和产业集聚的作用还明显大于研发投入,但是创新环境对中西部地区创新能力的提升未起到支撑作用。创新环境建设的差别在很大程度上解释了我国创新能力巨大的地区差异。
73-80

次区域经济合作模式的演化:边境区域经济合作——GMS框架下以我国西南边境为例

摘要:边境区域经济合作是边境相邻地区之间的经济合作,在区域和次区域经济合作中起到桥头堡的作用,可以更为充分地利用地缘关系和已有合作框架的双重便利,加大要素资源流动和产业对接的力度与效果。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机制作为一个宏观框架虽然已运行多年,但在更微观层面上的落实亟需寻求新的突破,而边境区域经济合作作为次区域经济合作的下沉,显然有助于创新和丰富区域经济合作,使其更加微观与具体。
81-86

K—cores视角的区域产业结构的趋同演变与空间格局

摘要:本文分别从产业一体化、诸侯经济为特征的区域“均衡与非均衡增长”两种发展模式视角,以中国内地30个省域(西藏除外)2002—2007年中国地区42部门投入产出表为数据基础,构建多省域的产业网络模型,采用复杂网络分析技术上的K—cores网络解构方法,分析了我国省域产趋同演变及其空间格局与两者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区域产业一体化视野下存在着省域产业趋同演化的空间差异性,东部地区的长三角、京津唐经济圈,中部地区的长江中游经济圈和西部成渝经济区超越了早期的产业趋同实现了不同程度的产业互补与错位发展,其他区域一体化演变效果表现并不突出;而强调本省域的局部经济利益最大化的诸侯经济发展模式,使得众多不临接省域在产业战略布局上,形成了与国家产业宏观调控政策实施效果相协调一致的产业结构趋同现象。
87-93

云南参与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的经验研究

摘要:2013年以来,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名词“次区域”又重回到公众的视线中。说熟悉,是因为已经听说过这个词许多年;说陌生,是因为似乎这几年很少再见到这个词。尽管次区域合作的发展千回百转,但事实上,对于我国这样边境线长、周边国家多,内部各地区发展水平差异巨大的国家而言,发展次区域合作是突破对外关系瓶颈、拓展国际市场、与周边国家建立更紧密关系最为有效的方式。近期国家高层会议对“次区域”的反复强调,也正验证了这一点。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被国际社会认为是“南南合作的典范”。通过参与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相关省区的基础设施得到了巨大的提升,与周边国家的经贸、产业、投资等往来日益密切。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从项目而来,走过了基础设施合作——经济合作——非传统安全合作——人力资源和社会合作的路,从实践中不断总结完善,积累了不少经验。本文从大湄公河次区域的形成出发,以云南省为例分析次区域合作对其对外贸易、投资的促进情况,最后对参与合作的成功经验予以总结,试图将经验进行推广,对我国其他次区域合作的发展提供借鉴。
94-101
经济问题探索杂志城市经济

社会融合困境与城镇化“陷阱”:一个经济社会学的分析视角

摘要:在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中,我们将面临城镇化“陷阱”——缘于农民工社会融合的严重障碍而生成的多重经济社会风险与危机,主要表现在城市社会“二元”化、农民工群体边缘化和人口转移泡沫化、短期化。农民工社会融合困境有着经济社会成因,其中,制度障碍、文化障碍和农民工自身主观障碍是主要根源。跨越城镇化“陷阱”的有效路径主要有:推动农民工的社区参与和文化融合,培育农民工新型社会资本;加强农村基础教育和城市职业教育,实现教育的城乡一体化;扫除社会融合的制度性障碍,逐步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创新社会治理,将农民工的社会融合目标有机植入社会治理之中。
102-106

价值链视角下的城市空间演化研究——基于中国三大城市群的证据

摘要:本文运用空间价值链重组指数对中国东、中、西三大城市群的分工水平进行了测度和比较。结果显示:2003—2012年间中国城市群价值链重组水平整体呈现出下降趋势,城市群层面的分工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由东向西依次递减;从城市群内部来看,中心城市的分工水平远远高于城市,中心城市自身趋于下降,城市趋于上升。从价值链角度布局和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单个城市和城市群的空间发展能力是我国未来城市发展的趋势和方向。
107-112

中国地级市城市规模分布演进特征分析

摘要:文章基于1990年至2011年中国地级市市辖区人口的数据,通过城市规模分布的概率密度曲线、城市规模恩格尔曲线、城市规模基尼系数等方法分析总结了近20年来中国地级市城市规模演进的特征,研究发现中国地级市城市规模分布表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此外,文章还对中国地级市城市规模分布进行了帕累托定律和Zipf定律的检验,结果表明中国地级市城市规模分布符合帕累托定律,但不符合Zipf定律。
113-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