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问题探索杂志社
分享到:
《经济问题探索》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80年,公开发行的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宏观经济、综合论坛、区域经济、焦点研究、企业论坛等。
  • 主管单位:云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 主办单位:云南省宏观经济研究院(云南省产业研究院)
  • 国际刊号:1006-2912
  • 国内刊号:53-1006/F
  • 出版地方:云南
  • 邮发代号:64-18
  • 创刊时间:1980
  • 发行周期: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1.77
  • 综合影响因子:1.798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经济问题探索 2014年第08期杂志 文档列表

经济问题探索杂志探索论坛

我国省际商品市场周期同步性的测算与分析

摘要:从省际角度出发,对1954-2010年我国省际商品市场周期的同步性及影响因素进行考察,研究结果显示:1954-2010年我国省际商品市场周期波动特征在70%-80%的时间内是相同的,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内部以及区域之间的商品市场周期同步性程度都在不断提升.另外,基于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表明:地区间地理距离越短,双边经济规模越大,它们商品市场周期的同步性就越强;地方政府支出差异因素阻碍了同步性的形成;地区间对外开放度差异也对区域商品市场同步性具有负面影响.
1-7

韩国发展高铁的做法及经验

摘要:本文重点研究了韩国高铁的投融资模式,强调了韩国政府在高铁发展中的重要性.讨论了韩国政府对高铁投融资、运营及税收等方面提供的政策支持,总结了韩国发展高铁的做法和经验.
8-13

改革开放视阈下我国消费主义的问题、表现及悖论研究

摘要:与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嵌入资本逻辑中的消费主义不同,中国社会消费方式的变迁是通过国家制度安排和政策推行自上而下展开的,以发展社会生产力、提高人们生活水平为根本诉求.但是由于全球化进程与改革开放的同步展开,受到西方消费主义文化的传入、渗透,以及传统社会习俗、习惯心态等非正式制度因素的影响,中国人的消费行为同时嵌入经济体制转型的制度框架之中,呈现出独特的媒介化、符号化和夸示性等消费主义或消费文化特征.通过对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人消费方式历史变迁的梳理,本文力图厘清在中国社会转型内在张力中的消费主义问题、表现及其未来趋势.
14-19

中国经济增长影响因素的灰关联分析——及其对“经济学”的佐证

摘要:随着中国经济增长速度的放缓,学术界及实业界对经济增长影响因素的关注程度日益加强.十八大以来,中央政府也根据新形势、新发展的需求适时地对经济政策进行创新,从而形成“经济学”.文章运用决策理论中的灰关联分析方法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将经济生产过程的投入产出效率纳入到分析框架之中.分析表明投资推动和能源消费对中国过去三十年的经济增长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但投入产出效率仍然较低,这也是我国今后发展的“短板”所在.文章的理论模型和实证分析佐证了“经济学”的科学性,并给出了我国结构转型的政策建议.
20-25

大数据背景下领导风格的选择

摘要:大数据时代呼唤新型领导风格,变革型领导是时代的必然选择.在大数据背景下,企业管理者所具有的四个鲜明特点,要求他们必须打破传统,寻求适应时代变化的新型领导风格.本文从变革型领导与服务型领导的内涵与特征出发,比较了两种领导理论的应用前景.结果发现,与服务型领导相比,变革型领导更适合动态和变化的环境.变革型领导能带领企业进行组织变革和创新,赢得大数据时代的竞争优势.
26-29
经济问题探索杂志能源经济

能源回弹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基于LMDI方法及中国数据的实证分析

摘要:本文提出“节能低效陷阱”及能源回弹效应曲线,认为能源回弹效应的强弱与一国的经济发展方式及所处的经济阶段紧密相关:简单粗放的经济发展方式,会导致显著的能源回弹效应,技术进步节约能耗的作用会被削弱,处于“节能低效陷阱”之中.文章构建了基于LMDI方法的能源回弹效应测算框架,对我国的能源回弹效应进行实证测算.研究表明,我国现阶段有比较显著的能源回弹效应,回弹指数高于一般发达国家,处于能源回弹的Ⅱ阶段.最后依据实证结果,提出我国亟须通过经济发展方式转型来从根本上抑制能源回弹效应,最终达到高效节能的政策目标.
30-36

中国能源体系所面临的风险与对策分析

摘要:能源安全是国家经济安全体系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一国国民经济及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中国能源体系目前面临着体制风险、石油与电力等战略性能源风险、环境保护风险等诸多风险.本文基于上述各项风险的分析,结合中国目前已采取的政策措施,为未来中国能源体系的安全提出了富有针对性的对策分析.
37-42

低碳经济下区域能源产业结构调整的评价模型构建研究

摘要:低碳经济是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未来趋势,而能源产业结构调整是低碳经济发展的核心问题.我国区域能源产业结构不合理的问题日益凸显,加剧了环境污染和限制了区域经济增长.因此,目前迫切需要调整能源产业结构,即使传统能源与新能源在能源结构中的配比达到合理状态,从而实现区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当前,政府通过单纯的行政指令和财政宏观政策调控传统能源与新能源的比例,没有考虑到现实需求.因此,需要探讨产业结构调整与技术经济范式转换的关系,发现常规能源与新能源技术经济范式的某些特征,动态调整两者在能源结构中的比例状况.通过建立专家评价体系和量化系统模型为能源结构调整提供了一种有效的动态调节方法,使传统能源和新能源达到合理的配给,可以发挥出各自的产业优势,从而建立高效、节能、低碳的可持续的能源发展模式.
43-48

智能电网下分布式发电对电力市场的影响

摘要:智能电网的发展使得分布式电源得以顺利接入电网,而这正在改变着电网公司垄断供应电能的市场格局.本文运用博弈论的方法,系统的研究了分布式发电商参与电力市场竞争后带来的影响,建立了包含商业用户、工业用户、居民用户三个电力市场以及不同能源生产技术的市场均衡模型,刻画了市场结构从垄断到寡头垄断,再到垄断竞争的演变过程,并给出了算例.研究发现,随着竞争的加剧,电力市场总交易量大幅增加,平均电价、传统供电商的产量和利润均大幅下降,价格需求弹性较高的工业用户市场价格下降了98%.在智能电网的发展过程中,要充分估计传统供电商在分布式发电并网中的阻力,但在设计电力市场时,避免过度竞争导致的发电投资不足.
49-54
经济问题探索杂志金融研究

统一货币政策能为不同行业带来相同的产出效应吗?——基于投资的角度对工业行业36个分类进行研究

摘要:本文运用2005-2013年中国工业行业的36个分类的月度数据,检验货币政策对行业产出增加值的非线性特征,对不同行业构建VAR和LSTVAR模型进行广义脉冲响应分析.实证结果表明,统一货币政策下,各行业产出增加值与固定资产投资相关,当超过行业平均投资额或平均投资增速的132%时,行业产出对货币政策的正向冲击呈现正向影响.
55-62

利率市场化改革问题研究综述

摘要:20世纪90年代以来,学术界围绕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问题的基本内涵、理论依据、实现条件及障碍以及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方向和路径进行了深入而广泛的探讨,提出了许多有益的观点和建议.本文对利率市场化改革的相关研究文献进行了梳理和评价,对利率市场化的概念、理论依据、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条件、逻辑路径的相关观点进行总结和评述,以期从理论上和实践上厘清利率市场化问题,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为我国加快推行利率市场化改革提供参考.
63-67

人民币对美元月平均汇率决定理论模型构建及实证研究

摘要:基于汇率决定理论的最新研究进展,本文构建了宏观经济变量和微观市场因素相结合的人民币对美元月平均汇率决定理论模型,进一步,本文对所构建的人民币对美元月平均汇率决定理论模型进行了实证研究和样本内外预测效果分析,研究发现,在区间2005年8月至2013年8月,人民币对美元月平均汇率由中美相对利率、中美相对通货膨胀率、美中相对广义货币供应量、技术分析者预期以及基本面分析者预期决定.本文构建的人民币对美元月平均汇率决定模型无论是拟合效果还是样本内外预测效果都很好.
68-78

农村信用制度构建与农村金融创新路径选择

摘要:农村金融创新滞后的直接原因在于农村信用制度欠缺,根本原因在于农业生产方式粗放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化程度低.本文结合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现实需要,对部分地区正试点建设的农村信用体系赋予了农村金融创新的目的诉求,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农村信用制度构建建议,希望通过这种安排寻求农村信用制度与农村金融创新的有效结合,探索农村金融创新的主要路径.
79-83
经济问题探索杂志产业经济

金融发展在促进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中的效果研究——基于我国30个省级面板数据

摘要:本文基于省级面板数据,运用变系数固定效应模型,通过控制政府财政支出、固定资产投资、进出口额和人力资本等因素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实证分析了金融发展规模、金融发展效率和证券市场的发展对我国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的效果.结果表明:第一,金融发展规模会降低产业结构合理化程度,而金融发展效率提高和证券市场的发展有利于提高产业结构合理化程度.第二,金融发展规模会提高产业结构高级化程度,而金融发展效率的提高和证券市场的发展却降低产业结构高级化化程度.第三,现阶段,金融发展对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促进产业结构合理化,而不是产业结构高级化.文章最后提出了有价值的政策建议.
84-91

中国人造板出口贸易影响因素及发展潜力——基于贸易引力模型的分析

摘要:文章运用2002年到2012年间中国对30个人造板产品出口贸易国家或地区的面板数据,构建贸易引力模型对中国人造板产品出口贸易流量及流向的影响因素与发展潜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中国的经济规模、出口对象国的经济规模、两国平均人均收入水平、两国是否同属于APEC组织等因素对中国人造板产品出口贸易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两国之间的距离、两国之间森林资源的差异、人民币对出口对象国货币的汇率等因素对中国人造板产品出口贸易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在此基础上,测算了中国对样本国家(地区)人造板产品的出口贸易潜力系数,并提出了促进中国人造板产品出口贸易稳定持续发展的建议.
92-101

三维视角下高技术产业升级能力与升级策略研究——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摘要:我国高技术产业正面临区域产业同构与结构固化的“内忧”,跨国公司对国内产业链的低端锁定,以及产业节能降耗的严峻挑战,亟待进行高技术产业升级.由于在产业发展基础、资源投入以及升级环境等方面不同,我国各地区高技术产业升级能力与升级效果存在较大差异.文章基于升级产出能力、升级投入能力和升级环境支撑能力三个维度构建高技术产业升级评价体系,同时选取高技术产业总产值排名前12位的省市,以其大中型高技术企业为研究对象,对其产业升级能力进行实证研究,并提出针对性的高技术产业升级策略.结果显示:某一地区高技术产业升级能力与其产业资源投入水平密切相关,而高技术产业升级绩效主要受产业结构与资源利用效率影响.
102-109

基于空间布局的中国装备制造业产业竞争力评价研究

摘要:装备制造业是为经济建设和国防安全提供各类技术装备的战略性基础产业,其发展水平也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技术进步和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标志.本文采用因子分析法,利用SPSS软件对我国的装备制造业空间布局内其产业竞争力进行定量分析,并对测度结果进行分析评价.结论:按照中国装备制造业产业竞争力,将空间布局内的五大区域进行划分:珠三角地区>长三角地区>环渤海地区>东北地区>中西部地区,并提出提升各个区域装备制造业产业竞争力的对策.
110-115
经济问题探索杂志农业经济

农产品加工业集聚与经济增长研究——基于乡镇企业的数据

摘要:利用2005-2011年间的乡镇企业农产品加工业行业数据,计算了各行业的行业集中度和EG指数.结果显示:我国农产品加工业集聚水平高,但不同行业差异比较大.原料及劳动密集型行业的集聚水平比较高,并且增长比较快;开放度低的行业集聚水平增长缓慢,竞争性强的行业集聚水平增长较快.最后计算了集聚弹性,行业之间的集聚弹性相差较大,集聚不一定带来经济增长.
116-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