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问题探索杂志社
分享到:
《经济问题探索》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80年,公开发行的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宏观经济、综合论坛、区域经济、焦点研究、企业论坛等。
  • 主管单位:云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 主办单位:云南省宏观经济研究院(云南省产业研究院)
  • 国际刊号:1006-2912
  • 国内刊号:53-1006/F
  • 出版地方:云南
  • 邮发代号:64-18
  • 创刊时间:1980
  • 发行周期: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1.77
  • 综合影响因子:1.798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经济问题探索 2013年第12期杂志 文档列表

经济问题探索杂志探索论坛

产出缺口、拉动效率与我国内需结构关系的探讨

摘要:本文从产出缺口和拉动效率两个角度,分别分析了我国内需结构与两者之间的关系。在内需结构与产出缺口的关系分析中,首先通过HP滤波得出历年来我国经济增长的产出缺口,再将其与内需结构进行分析,得出两者之间没有明显的计量关系。在内需结构与拉动效率的关系分析中,首先通过建立状态空间可变参数模型得到历年来内需对经济增长的拉动效率,进而将其与内需结构进行关系分析,得出在我国当前发展阶段,对拉动效率而言,内需结构有一个相对适度的区间,但拉动效率和内需结构两者之间并没有绝对的规律性。更需要注重的是资源的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率,提高投资与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效率。最后给出了均衡投资和消费在总需求中的比重,提升投资效率等相关政策建议。
1-6

中国货币政策对物价水平的影响路径研究

摘要:中国货币供应是否为导致中国物价水平波动的主要原因?针对这一问题,展开了此次研究。研究采用计量经济学的理论方法与宏观经济、货币金融学相关理论相结合的方式,以向量自回归模型为具体分析框架,就中国货币政策是否为导致中国物价水平波动的主要原因,以及中国货币政策对中国物价水平的具体影响路径展开研究。通过对研究结果的分析,为中国保持物价稳定提出了具体的对策与建议。
7-11

外商直接投资与我国经济增长空间收敛研究——基于人力资本视角

摘要:本文在新古典增长理论的基础上,引入人力资本要素,建立以FDI(外商直接投资)为主要特征的开放经济条件下我国经济增长收敛模型。结合空间分析方法,对我国各地区经济增长的空间自相关性进行检验。在此基础上,采用省级面板数据,建立考察我国经济增长空间收敛的计量经济模型。检验结果显示,1992—2011年,我国各地区经济呈现出显著的空间收敛趋势,FDI和人力资本要素对促进我国地区经济增长均具有显著的推动作用。同时,由于忽略了各地区经济的空间集聚性,传统模型高估了FDI和人力资本要素对各地区经济增长的贡献。
12-19

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分析及发展路径研究——基于SWOT的分析方法

摘要:本文利用SWOT模型分析了人民币国际化的内外部条件。分析结论显示,人民币国际使用的地域范围、规模和货币职能都非常有限,人民币与国际货币的标准相差甚远。然而,在全面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尚存在困难的情况下,人民币国际化从地域方面,应该遵循周边化-区域化-全球化“由小到大”的路径;从国际货币职能视方面,应该遵循结算货币-投资货币-储备货币“由低到高”的路径,并根据长期、有序、渐进的原则,提出了实现人民国际化的策略。
20-25

开放经济条件下技术进步对二氧化碳排放的影响研究——基于2001—2012年中国工业行业数据的实证分析

摘要:本文以2001—2012年中国35个工业行业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测算相应行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并构建不同的衡量行业技术水平和研发投入的综合指标,并且在模型中引入贸易渠道、FDI渠道等外部技术溢出渠道的影响,重点探讨了开放经济条件下技术溢出在减少污染中的作用。结果表明国际技术溢出、国内研发技术溢出以及技术吸收三个方面都降低了我国二氧化碳排放。
26-30
经济问题探索杂志区域与城市经济

服务业地区专业化与经济增长——基于中国1999—2011年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摘要:本文选取克鲁格曼地区相对专业化指数衡量我国服务业地区专业化水平,并基于1999—2011年省际面板数据,对服务业地区专业化的经济增长效应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从全国来看,服务业地区专业化对经济增长存在正效应,即服务业地区专业化水平的提高,可以带动经济增长率的提高;从区域视角来看,服务业地区专业化水平越高的地区,专业化对经济增长的正效应就越显著。在实证分析基础上,提出了推动服务业的地区专业化发展,促进服务业的“精而专”,避免“大而全”多样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31-38

区际产业转移背景下西部应承接什么产业?——基于甘肃承接地的个案分析

摘要:本文基于我国区际产业转移背景,以甘肃省承接产业转移的产业选择为个案进行分析,通过测算甘肃省第二、三产业各行业产业梯度系数,甄别优势产业;再此基础上,选择第二产业中的9个主要优势产业作为承接备选产业,采用层次分析法(AHP)进行排序;然后,综合考虑甘肃要素禀赋状况、国家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蓝图、甘肃省产业和区域发展规划等进行分析,确定了甘肃省承接区际产业转移的重点选择行业。通过分析认为,由于西部比较突出的资源禀赋优势和历史上沉淀的完整的资本密集型重化工工业体系,以及政府出于优化本地产业结构考虑的产业政策等原因,西部地区对承接重点产业的选择倾向于依托既有产业基础作强优势产业的发展路径,从而西部各主要省市确定的重点选择承接产业与东部迫切需要转移的劳动密集型制造业、传统制造业并不能够对接。
39-45

我国西南地区村镇银行管理模式研究

摘要:目前我国村镇银行虽然刚刚起步,但其管理模式却多种多样。采用的管理模式是否适合各自环境的特点,还需要进行探索。本文根据西南地区村镇银行的特点,从集团管理的角度,考虑到村镇银行自主决策的重要性,提出一个创新的观点——战略影响的管理模式对西南地区村镇银行进行管理。当然,也要结合各地区各村镇银行的实际,其管理也是一个不断演进,不断探索、研究、进步的过程。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对我国村镇银行的管理模式提供相应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上的探讨。
46-51

中国省域工业生态化水平的测定及演变分析

摘要:科学评价中国省域工业生态化水平并监测其演变趋势是合理制定我国工业和国民经济发展政策的重要前提。鉴于此,文中首先基于21个指标,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中国内地31个省(市、区)的工业生态化水平进行了测定并对其进行了演变分析。研究表明:北京、天津、广东的工业生态化水平居于全国前三位;贵州、青海、西藏则位于后三位。进一步,以因子分析得到的因子综合得分作为变量,对31个省区进行聚类,结果显示,北京、天津2地属于工业生态化水平发达区,江苏、浙江、广东等21地属于工业生态化水平次发达区,海南属于工业生态化水平中等区,贵州、新疆、甘肃等6地属于工业生态化水平较落后区,西藏属于工业生态化水平落后区。
52-57

我国地方政府金融努力研究

摘要:金融努力是地方政府集聚金融资源,促进地区经济发展的有效路径。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金融市场开放以来,各级政府的金融努力程度不断提高,加剧了区域间对金融资源的争夺。论文根据金融努力的动因,构建了地方政府金融努力的模型。并从影响区域金融发展因素的视角,估算了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既定的条件下,地方政府金融努力的程度。研究结论显示,我国东部地区金融努力度比较高,西部地区其次,中部地区的金融努力度最低。
58-61
经济问题探索杂志产业经济

后危机时代我国制造业发展模式转型逻辑探析

摘要: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后危机时代,全球节能减排的压力、国内发展战略的变革和世界经济格局的调整,要求我国制造业发展模式实现转型,以适应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实际。文章认为,我国制造业发展模式转型应遵循科学性、环保性、动态性和实效性原则,通过采取置换转型、并行转型、升级转型、结构转型和规避转型等几种方式,以期实现我国制造业发展模式转型的目标及预期收益,推动我国由工业大国向工业强国转变。
62-66

我国高技术产业研发支出与产出关系的实证研究——由我国“山寨”现象引发的思考

摘要:本文从山寨机现象出发,以我国高技术产业的数据为样本,分析了我国专利政策背景下研发支出与产出的关系以及我国创新的特点。结果表明,国有产业中,新产品开发支出、技术引进支出和技术消化吸收支出促进了新产品销售收入;劳务费、技术改造支出和技术消化吸收促进了专利申请量。三资产业中,新产品开发支出、劳务费、仪器设备费和技术引进支出促进了新产品销售收入;劳务费和技术改造支出促进了专利申请量。同时,国有产业比三资产业更注重专利的申请,而三资产业化国有产业更注重模仿创新所带来的经济效益。
67-71

产业集群企业间信任机制和企业绩效关系研究——以珠江三角洲两个产业集群为例

摘要:信任治理是集群企业网络治理的核心机制。既有文献对信任产生机制的研究相对缺乏,并且将产生机制和信任后果人为割裂开来,没有构造出整体研究框架。本研究在总结国内外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一个全新的模型,同时探讨信任产生机制和后果。其中信任产生机制将已有研究归纳为关系机制、过程机制、商誉机制和制度机制,信任后果采用满意感和合作意愿来衡量。通过收集珠江三角洲两个产业集群242家企业样本并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结果显示过程机制、商誉机制和制度机制与信任显著正相关,信任与满意感和合作意愿显著正相关,关系机制仅在家族企业子样本中与信任呈现显著正相关。本文的意义在于补充信任产生机制相关理论,并为集群企业间如何构建信任提供建议。
72-81

产品核心化策略对企业劳动生产率的影响分析——基于企业所有制异质性视角

摘要:基于一个修正的经典模型,应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微观数据,分析产品核心化策略对企业劳动生产率的影响,并考察了企业所有制因素在其中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主动产品核心化策略对企业劳动生产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被动产品核心化策略对企业劳动生产率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另外,外企、国企主动产品核心化策略效果更好,私企主动产品核心化策略效果较弱;外企被动产品核心化策略的损失较小,私企被动产品核心化策略的损失较大。
82-86
经济问题探索杂志金融与保险

货币政策多层次目标间传导机制的系统动力学研究

摘要:货币政策多层次目标间具有显著的因果反馈特征,根据系统动力学的理论和方法,构建了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多重反馈模型,运用VENSIM软件检验模型的边界适当性和敏感性,通过回归分析确定变量间的函数关系,运行模型得出货币政策多个工具的预测趋势图,并建立政策方案模拟货币政策效果。结果表明,所选取的四个政策工具指标都对M2的存量有影响,但作用程度有明显差别;进一步研究货币传导效果。假设M2变动模拟其对四大最终目标的影响,发现货币供应量的增加对通货膨胀的影响最明显,而对就业和国际收支平衡的影响较小。
87-93

金融资产对冲通货膨胀的时间跨度敏感性

摘要:对需要处理通胀风险的投资者来说,投资时间跨度具有很大影响。本文通过费雪假说以及通胀的理性预期观点构建了在通货膨胀环境下的金融资产的收益行为,进而针对均值方差投资者导出了金融资产对冲通货膨胀的最优对冲比率。模型表明,对不同的投资时间跨度,在与一般观念相合的假设下,即资产收益与未预期通胀负相关而仅与预期通胀温和正相关,最优对冲比率可以由负转正。通胀的持续性是导致股票等金融资产在长期具有良好通胀对冲能力的关键因素。
94-99

资产价格财富效应的传导机制及实证研究

摘要:本文借助生命周期一持久收入(LC—PIH)模型对资产价格财富效应的具体传导渠道进行了提炼与阐述,指出资产价格主要通过预算约束效应、实际收入效应、预期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四种途径影响消费者行为。在此基础上分阶段对我国资产价格财富效应进行实证检验,实证结果发现:2006年9月以前我国股票与房地产市场的财富效应在长期内并不明显,而在短期内住房价格对消费者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替代效应;2006年10月至今,股票与房地产市场与居民消费在长期和短期均存在正相关关系,且在长期内,住房价格是居民消费变化的重要影响因素,具有明显的财富效应,而股票价格对消费的影响则不稳定。
100-106

银信混业经营、价值创造与风险水平——以兴业银行并购联华信托为例

摘要:近年国内商业银行掀起并购信托业的热潮。然而,银信混业经营能否创造价值?其又会对银行的风险水平带来什么影响?从探究兴业银行并购联华信托的动机入手,从市场反应和财务绩效两个角度考察其价值创造和风险水平问题研究发现,兴业银行累积超常收益率跑赢了市场;从财务上看,其盈利能力稳健,成长能力逐年增强,风险水平比较低,抵御风险能力较强,长期来看将产生协同效应。最后,从监管部门、商业银行和股东的角度提出相应对策。
107-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