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问题探索杂志社
分享到:
《经济问题探索》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80年,公开发行的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宏观经济、综合论坛、区域经济、焦点研究、企业论坛等。
  • 主管单位:云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 主办单位:云南省宏观经济研究院(云南省产业研究院)
  • 国际刊号:1006-2912
  • 国内刊号:53-1006/F
  • 出版地方:云南
  • 邮发代号:64-18
  • 创刊时间:1980
  • 发行周期: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1.77
  • 综合影响因子:1.798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经济问题探索 2013年第10期杂志 文档列表

经济问题探索杂志探索论坛

三大产业技术选择、劳动力产业间分布与经济增长

摘要:技术要素是否真正成为经济增长最大贡献者,及如何最大程度发挥与其他要素的协同作用等,是我国在技术研究热潮中需要冷静、深刻思考的问题。本文通过构建三大产业技术选择和劳动力产业间分布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模型,并用1991—2011年的时问序列数据进行估计,分析认为:产业结构错位指数背离锁定值1的发展趋势,与对人均产出貌似合理的推动作用扭曲了技术选择对产业增长的促进作用;我国现阶段实现产业经济增长的关键在扭转劳动力产业布局和发挥劳动力比较优势上。
1-6

中国国内贸易成本的测度及其影响因素——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摘要:本文运用中国内地1994~2010年28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利用价格指数法对中国国内贸易成本进行测算,并对四个贸易区贸易成本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经验分析。实证结果表明:中国各地区国内贸易成本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并不存在必然关系;交通基础设施水平的提高显著提高了运输效率,降低国内贸易成本,但仍存在公路高昂收费ffi题所导致的负面影响;对外开放会大大限制了地方政府的保护行为;东部和南部贸易区的交通基础设施对国内贸易成本具有正向影响,地方保护对贸易成本影响较低;西北贸易区的交通基础设施水平未能有效降低运输成本,地方政府保护较为严重。
7-14

福利国家将何去何从?——兼论“福利国家的未来”一文

摘要:福利国家作为社会保障的经典模式,其发展和改革路径一直是社会各方关注的焦点。本文在回顾前人研究后。通过对主要福利国家近期状况的描述,肯定福利国家的可持续性。在评述“TheFutureoftheWelfareState(福利国家的未来)”一文的主要观点后,尝试对福利国家的未来提出另一种思路——剖析福利国家改革和调整面临的三对主要矛盾——不断加速的全球化和相对封闭的内部劳动力市场、政治上“左”和“右”的博弈、短期追求经济增长速度和长期期望福利增加。本文认为解决好这三对矛盾,福利国家的其他问题将迎刃而解。
15-23

区域海洋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研究——以环渤海地区为例

摘要:海洋产业结构调整优化是目前我国海洋经济发展的首要任务。本文通过三次海洋产业结构比较、海洋产业人均产值系数、区位熵和海洋科研教育管理服务业比重等方法对环渤海地区的海洋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度化进行了分析。,基于环渤海地区海洋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优化区域海洋产业结构需要:稳定发展海洋第一产业,积极发展海洋第二产业,以海洋科研教育管理服务业为重点发展海洋第三产业。
24-28

经济发展方式转型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路径选择

摘要:“十二五”时期,我国区域经济面临的国内外环境都发生了明显变化,对区域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此同时,国内外经济环境的变化也带来了新机遇和新挑战,因而,科学把握发展变化中的新业态,为区域发展提出有针对性的应对策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近年来,国家坚持实施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崛起,鼓励东部率先发展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以加快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经济发展,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但“十一五”以来各地区经济发展格局仍不均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等,在这种情况下,需要不断调整和完善国家区域相关政策,从而进一步明确“十二.五”时期区域间发展总体协调,对深化区域发展的理论和政策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
29-33
经济问题探索杂志区域与城市经济

产业结构与城镇化匹配协调及其效率分析

摘要:在阐述产业结构与城镇化相互作用机理的基础上,本文借鉴物理学中的“耦合协调度”理论对我国内地31个省市区2003—2011年的产业结构与城镇化之间的匹配协调性进行了测度,并分析其对经济效率的影响,结果显示:东部地区的匹配协调度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而中部地区又略高于西部地区;就全国及中部地区而言,这种匹配协调性对经济效率并无显著影响,但对东、西部地区影响却很显著,呈现出对东部地区的正向作用及西部地区的负向作用。
34-39

中国地区间OFDI空间集聚的演变特征及优化策略

摘要:文章通过构建赫希曼一赫芬达尔指数、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等指标体系,对我国地区间OFDI(对外直接投资)空间集聚的演变特征进行了定量研究。研究结果显示,自2003年以来,我国地区间对外直接投资呈现出显著的空间集聚特征,但随着各地区加快“走出去”战略的实施,近年来我国地区间对外直接投资的空间集聚趋势有所降低。为进一步促进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区域均衡发展,文章的最后提出了促进中西部地区对外直接投资的优化策略。
40-44

欠发达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风险研究——基于宏观政治经济环境的视角

摘要:由于区域间产业技术发展的非均衡性,导致了产业转移及承接的必然性。近年来,随着我国东部发达地区土地、劳动力、水、电等要素成本欠幅上升,产业急需转型升级以及国家中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持续推进,东部发达地区的部分传统产业开始加速向中西部欠发达地区转移。承接产业转移是加速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缩小与发达地区差距的有效途径,对欠发达地区资金注入、技术溢出、产业联动及观念更新等都带来了积极的效应,但随之而来的生态破坏、污染转移、土地匮乏等问题使欠发达地区面临巨大的环境恶化风险。因此,正确认识欠发达地区产业承接中的风险并找出相应对策,对促进欠发达地区产业承接和经济跨越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45-49

波特假说、工具选择与地区技术进步

摘要:波特假说提出后,始终存在着两种不同的争论。一种观点认为环境规制增加了企业的生产成本,降低了企业的竞争能力。另外一种观点认为,环境规制有利于促进企业增加环保投入,开展技术创新,取得先发优势。本文应用地区竞争模型,比较命令控制型环境规制工具和环境悦之间的绩效差异,结果发现相对于命令控制型工具,环境税更加有利于促进地区技术进步。在此基础上,长文还采用2000—2009年中国内地除西藏以外的30个省份(市)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环境规制强度和技术进步之间的关系,发现存在滞后期的两者之间存在显著的正向关系。我国应尽快开征环境税,以实现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双赢”局面。
50-57

基于南京都市圈视角的滁州市承接产业转移研究

摘要: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是全国首个获批复的部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安徽滁州是其中重要“一翼”和“前沿”。在南京都市圈内滁州承接产业转移有地理位置、交通、自然资源、人力资源等优势,滁州承接南京的产业转移较多,其对滁州市经济发展的软硬件、产业结构和就业、城市空间分布有较大影响,提出了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及创造优质服务环境、提升产业层次和提高对接产业的科技含量、充分利用优势条件加快宁滁同城化的建议。
58-63
经济问题探索杂志旅游经济

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指标体系构建及其评价——以青岛为例的实证研究

摘要:对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定量评价是发现和解决旅游地旅游系统整体运行中复杂问题的一个有效手段。文章构建了旅游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尝试应用层次分析法对旅游可持续发展系统做了层次总排序,并对青岛的旅游可持续发展水平进行了综合评价。最后得出,旅游业的发展绝不能以破坏旅游资源和旅游环境为代价;考虑社区因素是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旅游业应与其他产业形成良好的产业联动:教育先行,完善旅游基础设施,积极挖掘旅游可持续发展潜力。
64-70

西部民族五省区文化旅游发展的基础及战略研究

摘要:文化旅游是人们离开他们的日常居住地,为获得新的信息与体验来满足其文化需求而趋向文化景观的移动。基于地处边疆且民族众多等因素的考量,本论文将研究范畴界定为云南、广西、内蒙古、新疆和西藏五省区,视之为西部民族地区的一种典型类别。基于此,对西部民族五省区文化旅游的发展基础、发展战略和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梳理,旨在为西部民族五省区文化旅游的研究做一些基础性工作。
71-75
经济问题探索杂志企业管理研究

需求诱致、市场激励与高科技创业——基于中国省际高新区数据的研究

摘要:高科技创业在一定程度上会受到政府政策的影响,但政府过度介入却不是高科技创业发展的方向。从制度的角度分析,高科技创业的发展最终要向需求诱致型阶段前进,从政府干预到市场机制,是高科技创业制度演进的趋势。,本文基于中国内地省际高新区的数据,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市场激励越显著的地区,高科技创业受到的促进作用越明显。面向市场的政策导向,应当是高科技创业发展到一定阶段政府优化的政策选择。
76-81

创新型企业战略转型期重大环境风险的机遇决策分析研究

摘要:基于创新型企业战略转型期重大环境风险的机遇性特征,论文构建了创新型企业战略转型期重大环境风险的机遇决策分析模式,并运用该模式对处于国际化战略转型期的某生物科技公司的重大环境风险的机遇进行了识别和评判,依据分析结果给出了决策建议。
82-86

区域创新“知识流”链状网络研究

摘要:知识资源在区域创新主体间流动所形成的“知识流”是影响区域创新绩效的重要因素。论文首先分析了在区域创新系统中,知识创新主体间存在的四种“知识流”类型;其次深入阐释了“知识流”链状网络的结构与模式;最后基于“嵌入”视角与“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构建出科学、合理的“知识流”链状网络。
87-93
经济问题探索杂志对外开放

汇率水平、波动及预期对我国吸收外商直接投资的影响分析

摘要:浮动汇率制度使得汇率成为跨国企业进行投资决策时的重要参考因素。汇率对外商直接投资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水平,波动及预期三个方面。水平是指货币当前的价值,主要影响投资者的进入成本。波动是指货币价值变动的程度,体现汇率的风险因素。预期是指货币价值未来的变动方向,影响投资者未来的成本及收益。然而国内学者在对人民币和外商直接投资进行分析时较少考虑汇率运动的后两个阶段。笔者通对1999年到2011年的季度数据结合协整方法进行实证研究发现:人民币价值水平和外商直接投资成正方向变动,波动对外商直接投资影响并不显著,而人民币的升值预期有利于外商直接投资的吸收。
94-99

中国进口贸易结构变化与经济增长关系实证研究

摘要:经济结构调整及减少对出口导向型经济发展的依赖已成为中国经济长期稳定发展的重要任务。本文基于初级产品、中间产品与最终产品的角度对中国进口贸易结构变化进行了初步分析,采用1991~2011年的相关数据,利用协整理论、Granger因果检验及误差修正模型等方法,分行业地研究了进口贸易结构变化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而得到相应结论和启示。
100-108
经济问题探索杂志国际贸易研究

TPP组织特点及其对中国的影响分析

摘要:美国、澳大利亚等TPP成员国是中国重要的贸易伙伴,而且日本、美国、墨西哥等国家和中国之间的贸易转移效应很高,而贸易转移效应和汇率,经济产出等变量一起与中国的出口之间存在长期的协整关系。所以中国应采取积极态度,力争加入TPP,至少也要从知识产权保护,环境保护等方面做出努力,既改善中国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也为加入TPP组织做好准备。
109-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