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问题探索杂志社
分享到:
《经济问题探索》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80年,公开发行的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宏观经济、综合论坛、区域经济、焦点研究、企业论坛等。
  • 主管单位:云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 主办单位:云南省宏观经济研究院(云南省产业研究院)
  • 国际刊号:1006-2912
  • 国内刊号:53-1006/F
  • 出版地方:云南
  • 邮发代号:64-18
  • 创刊时间:1980
  • 发行周期: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1.77
  • 综合影响因子:1.798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经济问题探索 2013年第06期杂志 文档列表

经济问题探索杂志探索论坛

中国刘易斯转折点是否到来——来自农业生产部门的证据

摘要:对中国刘易斯转折点到来时间的判断具有重要的意义。从刘易斯转折点理论出发,可以得到多个不同的判断标准,本文在系统介绍这些判断标准的基础上,使用相对较为准确的“农业劳动边际生产率和农业劳动力工资水平比较”标准来进行判断,其中农业劳动力工资水平则分别采用了劳均农业净利润法和年工法。结果发现,这两种方法判断出的结果存在较大差异。经过判断,认为根据农业部门劳动边际生产率的判断结果更为合理,中国在2005年前后到达刘易斯转折点。
1-8

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经济史呈现的一般规律及中国的轨迹

摘要:本文利用UNIDO提出的结构相似系数和OECD整理的1995、2002、2006、2009年版本的非竞争型投入产出数据库对若干与我国可比性较强的发达和追赶型经济体以及地区居民消费结构升级过程,进行了定量分析。以美国当前的居民消费结构作为对比的基准,我们发现,居民消费结构在趋向于这一基准的过程中会经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在人均GDPl3000G—K国际元以前,是居民消费结构快速升级的过程;在这个发展水平之后,消费结构升级步伐放缓。对照中国的情形,我们发现,中国居民消费结构升级过程大体上与所发现的定量规律相吻合。
9-14

国外垄断产业民营化及其借鉴

摘要:国外垄断产业民营化改革的一条重要经验,就是改革需要规制、竞争、产权等相关配套制度作支撑,否则改革导致的交易成本遽增会完全侵蚀改革的收益,并造成国有资产流失、核心业务被国外掌控等一系列问题。中国垄断产业改革应沿着平行协调式渐进改革路径,在逐步完善规制体制的基础上,选择最佳时机进行民营化改革,避免冒进改革和拖延改革。
15-20

政府投资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双门槛效应——基于对交通基础设施投资的分析

摘要:本文构建了一个包含政府对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在内的三部门内生增长模型,探寻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机理。在此基础上,利用我国1994—2010年的省际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表明,当交通基础设施存量水平达到某一极值后,继续对其投资会显著降低交通基础设施对经济的拉动作用。相反,交通基础设施投资不足也会制约当地经济发展。对此,根据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与交通基础设施需求差异,本文提出政府应该根据各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同程度进行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以满足不同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
21-31

论地方政府投融资法律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摘要: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为我国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由于政府投融资法律制度的缺失,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潜在的风险El益累积。本文通过分析当前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制定《政府投融资法》的法律构想,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规范政府投融资平台建设的若干建议。
32-36
经济问题探索杂志金融与保险

基于预防性储蓄理论的超额货币发行实证研究

摘要:为了研究我国高储蓄率高货币化低消费率并存的现象,本文选取2000年-2011年的季度数据,使用GMM方法测算我国预防性储蓄动机参数,并基于Dynan预防性储蓄模型验证我国居民预防性储蓄动机的存在性。在验证预防性储蓄动机存在的基础上,从货币理论和实证分析两个角度验证了超额货币现象与预防性储蓄之间的关系。对于我国居民较强的预防性储蓄动机,以及居民预防性储蓄动机与我国超额货币发行之间较强的关系,为了减小其负面效应,相关制度需要做出改变。
37-41

开发性金融培育低碳企业市场化融资能力的机理分析

摘要:目前,金融支持我国低碳企业发展的工作重点是培育其自主开展市场化融资能力。开发性金融机构可借助国家信用和信贷支持降低低碳企业融资中的非对称信息、化解融资风险、培育信用发展机制,促进其尽快成长为真正的市场主体,实现市场化融资。按照上述分析,本文提出了发挥好国家开发银行作用,促进我国低碳企业实现市场化融资的工作思路,即溪重遴选低碳企业,合理确定信贷支持规模;培育低碳企业信用增进机制,促进市场化融资能力提升;适时退出低碳企业,推动融资方式和渠道多元化;发挥专业优势,帮助低碳企业实现外部性成果转化。
42-46

中国城市商业银行的技术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摘要:本文利用城市商业银行2003—2008年的相关数据,运用DEA方法对其技术效率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表明,我国城市商业银行地区性特征较明显,总体上是一个中等集中度的市场结构类型。随着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资本市场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城市商业银行的技术效率正在逐步提升,但依然低于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银行。城市商业银行自有资产比例、城市居民人均收入水平和竞争环境对其效率的影响较大,但资产规模、利息收入占营业收入的比率和城市GDP对效率的影响不明显。
47-53

我国货币政策传导的央行沟通路径研究

摘要: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央行通过主动的货币政策沟通管理预期,进而实现宏观调控目标的作用El益凸显。本文在综述不同货币政策框架下央行沟通实践的基础上,分析了中国人民银行的货币政策沟通的现状及存在问题,最后提出完善货币政策沟通管理制度的政策建议,以期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和促进宏观经济的稳定。
54-57

中国西北能源通道建设的金融支持分析

摘要:本文就中国西北能源通道建设金融支持问题,提出强化与国际组织及金融机构协作,建立能源开发基金,着力推进新疆能源通道过境1:2岸建设,推进中国西北能源通道能源贸易双方本币结算,发挥财政与金融、金融与资本运营手段的联动作用促进能源通道建设。
58-62
经济问题探索杂志农业经济研究

农村金融发展、城镇化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实证分析

摘要:文章采用误差修正模型(VEC)对1978~2011年的相关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探讨城镇化进程中农村金融发展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农村金融规模的发展扩大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而农村金融效率的提高和城镇化进程则有助于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因此,着力提高农村金融发展效率,优化金融资源配置,并通过大力推进城镇化建设提高农民整体收入水平,是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有效途径。
63-68

市场经济与当前我国农村发展中的三大悖论

摘要:本文从市场主体、市场体系和政府宏观调控体系三个方面考察了我国农村市场经济发展现状,认为我国农村市场经济虽然有了一定的发展,但由于诸多体制障碍,还存在许多问题。正因为如此,当前我国农村发展呈现出三大悖论:收入的绝对增长与相对受损并存;生活质量的提高与下降并存;个体农民的充分发展与村庄总体的原子化并存。
69-74

统筹区域协调发展背景下我国新农村建设模式的基本特征分析

摘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我国实现统筹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道路,诠释新农村建设的区域化模式是推动我国新农村建设良性发展的主要研究论题之一。本文从系统工程的角度揭示新农村建设模式的特点、动力和分类,以期对我国各地新农村建设提供理论参考依据,并为新农村建设技术集成示范指明方向。通过研究得出:新农村建设模式是对基本思路、重点选择、主要路径及做法等的概括,新农村建设的动力源自外援驱动力和自我发展能力的农村综合发展能力;根据动力来源的性质,新农村建设模式分为外源拉动主导型、内源推动主导型和均衡推动发展型三大类;在体现“三生”(生产、生活、生态)功能的前提下,集成农业工程技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载体建设将是构建新农村建设模式的重点与核心。
75-78

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的区域差异及其成因分析

摘要:本文从规模、结构、效率三方面对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的区域差异状况进行了系统分析,发现:四大经济区域农村金融发展差异明显,东部整体水平较高,西部农村金融规模扩张迅速且后来居上,中部和东北农村地区则显示出明显的“金融塌陷”现象;近五年来东部农村金融的市场化程度有较明显提高,相反,东部以外区域农村金融的市场化进程仍需努力;储蓄动员效率上,近年来中西部提高迅速,目前西部已为全国最高,但储蓄投资转化效率和资金配置功能上,东部仍牢牢地占据领先地位。就农村金融发展区域差异的成因而言,本文认为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实施的导向作用,不同区域非农产业发展水平的差异以及不同区域城镇化和市场化进程的差异是三大主要原因。
79-85
经济问题探索杂志对外开放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效应促进策略研究——基于全球FDI政策变化

摘要:全球FDI正在逐渐恢复增长。FDI流出(OFDI,即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对母国的经济影响日益重要。金融危机后全球FDI政策出现新的走向,在影响各国今后OFDI政策同时也会导致OFDI母国效应的改变。文章分析了我国OFDI行业效应及其影响因素,并针对可能影响我国OFDI效应的全球FDI政策变化趋势,提出了新形势下促进我国OFDI效应的策略。
86-91

我国出口贸易增长持续期依赖特性研究

摘要: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开放程度的进一步提高,中国的出口贸易飞速发展,然而出口贸易的波动也日趋明显。采用基于持续期依赖的马尔可夫区制转换模型对1991年1月至2012年11月出口贸易数据的波动性进行分析,结果较好地识别了中国出口贸易波动的转折点。出口贸易增长率存在明显的非对称两区制特性:中国出口贸易的收缩期存在持续期依赖特性,出口贸易扩张期不存在持续期依赖特性。
92-96

西方视角下我国在美投资的关键问题分析

摘要:本文采用大量外文文献,从西方角度分析中国海外投资,总结经验教训,研究美国抵制中国某些投资的原因,试图找到促进中国在美国投资的对策。首先介绍了中国持有大量美国有价证券的原因及其所带来的影响,然后分析双边的FDI对于贸易和就业的影响,之后讨论美国对于中国投资体制的担忧以及中国海外投资引发的问题,最后得出对中国的启示。
97-102

中美货币政策协调性实证量化评估与比较

摘要:政策的协调性包括两层涵义:一是指政策与政策之间的协调性。二是指政策工具之间的协调性。本文通过构建向量自回归模型(VAR),利用协整检验的方法和系统要素协调度理论评估了货币政策工具的协调性,并对中关两国的实证结果进行了比较。从实证结果来看,各指标的协调性关系呈现复杂多变的形态,本文认为这是因为在实际经济运行环境中,各项货币政策工具的执行结果之间的协调关系会产生较为复杂的影响所导致。通过观察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的数据发现,中国应对金融危机的货币政策协调性逐渐提高,在某些方面表现明显强于美国。
103-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