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问题探索杂志社
分享到:
《经济问题探索》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80年,公开发行的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宏观经济、综合论坛、区域经济、焦点研究、企业论坛等。
  • 主管单位:云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 主办单位:云南省宏观经济研究院(云南省产业研究院)
  • 国际刊号:1006-2912
  • 国内刊号:53-1006/F
  • 出版地方:云南
  • 邮发代号:64-18
  • 创刊时间:1980
  • 发行周期: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1.77
  • 综合影响因子:1.798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经济问题探索 2013年第03期杂志 文档列表

经济问题探索杂志热点讨论

住房与幸福感:从住房价值、产权类型和入市时间视角的分析

摘要:本文利用2010年北京、上海、深圳和成都4个城市的微观调查数据,从产权类型、住房价值和入市时间三个角度分析了住房对居民生活幸福感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家庭自有住房对居民的幸福感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住房价值对有不同购房需求家庭的幸福感影响存在显著差异。第二,住房制度改革带来了城市居民住房财富的初始差异,使得不同产权住房的市场价值对居民幸福感的影响也存在不同。房改房的单位市场价值对幸福感的贡献要大于商品房,而商品房的区位价值对居民幸福感的贡献更大。第三,在中国城市住房市场过去十余年发展历程的特殊背景下,家庭越早拥有住房,所带来的生活质量提高和其自身的资产增值效应表现得越充分,居民的幸福感越高。这些实证发现对于理解住房的社会价值,特别是其对于民生和社会资源分配的含义,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1-9

长期贫困、代际转移与家庭津贴

摘要:长期贫困的重要特征是贫困经常从上一代转移到子女身上。儿童时期的贫困体验对个体未来的经济获得有着持久性影响。要阻止贫困代际转移,有效的工具是实行家庭津贴政策。发达国家不同家庭津贴的效率表明,普惠型优于补缺型,服务供给优于现金转移,服务的公共供给优于私人供给。因此,实行服务偏向、公共供给为主的普惠型家庭津贴政策是我国减少儿童贫困,增加人力资本积累的必由之路。
10-15

中国原油价格与通货膨胀的波动效应研究

摘要:本文首先运用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协整检验和误差修正模型分析原油价格和通货膨胀两者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之后运用VECH和TARCH模型分析两者间的波动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原油价格是通货膨胀的单向格兰杰原因;原油价格与通货膨胀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且其对通货膨胀影响的时滞为三个月;原油价格与通货膨胀间均衡关系偏离后的短期调整能力较强。两者均存在明显的波动集簇性,原油价格和通货膨胀序列均主要受上期自身条件方差的影响,即当前的波动主要是由前期自身波动的内生传导所引起;前期外部冲击也会引起当期通货膨胀的变动。原油价格和通货膨胀序列的波动都具有发散的趋势,且两者上期上涨信息对本期波动造成的影响均要强于下跌信息。此外,两者间联合波动受上期外部冲击影响不显著.但当前期两者的波动方向相反时,会对本期两者间的联合波动造成更大的冲击。
16-23
经济问题探索杂志综合论坛

经济增长模型中的制度内生化与资本化研究

摘要:作为对制度经济学与经济增长理论相结合的一种尝试,本文将制度资本化并构建相应的动态方程.从而实现制度的内生化,并将内生的制度资本引入索洛模型。对模型进行动态均衡分析后发现:制度进步率每提高一个百分点,经济增长率将提高个百分点,表明加快制度升级与变革可以显著提升经济增长速度,刻画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一个动因;均衡点类型存在不确定性;即便技术进步率为外生给定,经济增长率(人均产出增长率)仍有可能高于技术进步率。
24-29

环境绩效利益相关者的博弈分析及策略研究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进步,人们越来越关注经济发展给环境带来的破坏,以破坏环境为代价换取的利益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本文从环境绩效的主要利益相关者出发,从地方政府和企业、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以及企业和消费者这三个层面进行环境绩效博弈分析,建立博弈收益函数及策略分析模型,阐述其相互之间的博弈策略关系。从长远看,加强各级政府环境监管和相关政策支持力度、鼓励消费者购买环保产品是促进企业防治污染保护环境的重要手段,能够推动企业主动进行环保投资,提高环境绩效。
30-36

我国消费、投资、出口与经济增长关系实证检验——基于1978—2010年数据

摘要:依据1978—2010年我国消费、投资、出口和GDP时间序列数据的协整检验表明,消费、投资、出口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若其他因素不变,消费、投资和出口每增长1个百分点,GDP分别增长0.64、0.29和0.07个百分点。格兰杰因果检验表明,经济增长对消费和投资的影响显著而对出口的影响不显著。在全球金融危机和人民币升值背景下,急需采取更有力的政策措施刺激消费、增加投资和改善出口,以更好地发挥它们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37-41

技术进步对我国出口稳定增长的影响——基于各地区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摘要:粗放型的出口增长方式使我国出口稳定增长难以为继,而技术进步是解决该问题的根本途径。本文通过建立误差修正模型(ECM),采用我国各地区1985—2010年的面板数据分析了技术进步对我国整体及各地区出口稳定增长的影响。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技术进步无论在长期还是在短期都会促进我国整体的出口增长,但技术进步对我国出口增长的短期影响没有长期影响明显。此外,在不同地区,技术进步对出口增长的影响不同。在东部地区,技术进步无论在长期还是短期都会促进该地区的出口增长;在中部和西部地区,技术进步无论在长期还是短期都没有明显地促进出口增长。
42-48

政府公共支出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经验证据

摘要:在对我国政府职能转变过程中公共支出规模与结构调整考察的基础上,采用中国内地30个省1998—2006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公共支出规模结构调整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与我国政府职能转变相适应,公共支出已经由经济建设型转向公共服务型;公共支出总量对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是积极的;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建设支出比重不断下降,但经济建设性支出对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是正向的;公共服务支出总量的增加并没有带来预期的经济协调发展效应。据此,本文给出一些政策性建议。
49-55

社会资本影响东亚经济增长吗?——兼与西方经济体比较的视角

摘要:“东亚奇迹”、“东亚模式”反映了经济学界对东亚经济快速增长的肯定,在促进东亚经济增长的因素中除了物质资本、人力资本、技术进步等传统因素外,是否还存在着社会资本因素是本文试图回答的问题。本文运用了东亚十一个国家和西方经济体十个国家2000—2008年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社会资本对东亚经济增长的影响和在不同经济体中作用程度的差异,最后文章就东亚国家培育和发展社会资本给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56-61
经济问题探索杂志区域与城市经济

城市物流质量评价与空间结构优化——以浙江省为例

摘要:城市物流质量是城市物流发展水平的综合表征,其评价不仅要关注基础设施、信息水平、人力资源等反映物流供给能力的指标,也要关注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产业结构、经济外向度等反映物流需求水平的指标,更要关注供给与需求的匹配程度。文章从供给能力、需求水平及其匹配度3个维度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对浙江省11个地级市物流质量进行综合评价,研究发现,浙江省城市物流发展不平衡,可以划分为高、中、低三个层次,城市物流供需总体较为均衡。通过运用引力模型测算浙江省城市之间物流联系强度和隶属度,建议构建以杭州、宁波、温州为核心的三大物流圈,积极推进金华一义乌物流枢纽建设,逐步形成四大物流枢纽布局的态势。最后,提出了未来研究的主要方向。
62-68

协同创新视角下环渤海区域科技政策绩效优化研究

摘要:协同创新是环渤海区域科技创新、发展方式转换以及参与国际竞争的内在要求。从协同创新视角出发,运用DEA—Malamquist指数方法对环渤海区域科技政策绩效进行测算,并对绩效的收敛性进行计量分析。实证分析表明:环渤海区域科技政策绩效整体呈现下滑趋势,主要原因在于技术落后;另外,环渤海区域科技发展不平衡,北京是唯一科技政策绩效年均增长13.8%的地区;同时,环渤海区域科技发展差距在缩小,科技经济一体化趋势明显。基于实证分析提出环渤海区域科技政策协同创新的三点建议,包括科学规划、资源共享与政策支持,从而促进环渤海区域科技政策绩效的提升和优化,推进区域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69-72

区域经济一体化背景下我国城市群发展的战略选择——基于我国“十二五”规划区域协调发展的理论探讨

摘要: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对于缩小地区差距、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具有极其重要作用,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城市群的发展来推动和实现的。“十二五”期间,科学发展观指导区域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东、中、西、东北四大板块32个城市群的构建使我国区域协调发展格局初步形成,从而为我国城市化发展战略开辟了新篇章。
73-81

城市群空间演进与产业联动——以广西北部湾城市群为例

摘要:空间演进与产业联动是城市群形成发展的核心问题。本文在文献梳理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对广西北部湾城市群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中心城市在经济总量、人口与就业、资金、市场、科技创新、制造业集聚等方面具有绝对优势,显示出较高的首位度;空间自相关指标LISA(i)分析表明,广西北部湾城市群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空间联系的主导形式是集聚,中心城市已具有一定的辐射带动作用和扩散效应,但还较微弱;中心城市与其他各城市具有较强的经济联系,而其他城市之间的联系则较弱;制造业产业联动的灰色关联度分析表明,中心城市与其他各城市产业结构具有显著差异性,而其他城市问产业结构具有不同程度的同构性。
82-88
经济问题探索杂志产业经济

西部地区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发展实证研究

摘要:运用投入产出法分析西部地区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关联关系,发现西部地区制造业对生产性服务业的直接依赖作用明显,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具有一定的间接依赖作用,西部地区制造业对生产性服务业的辐射拉动作用显著,而生产性服务业受到制造业的需求引力过小。通过构建VAR模型,采用协整检验、Granger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等检验技术分析,结果表明:西部地区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存在长期互动,但互动发展程度较低,目前二者处于产业内部循环发展阶段,且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的促进作用明显强于制造业对生产性服务业的促进作用。
89-96

芬兰、意大利林业产业集群演进对山东省林业产业集群成长的启示

摘要:芬兰、意大利林业产业集群的演进与成长成为世界林业发展的典范。在芬兰的林业集群和意大利的家具产业集群演进与成长的过程中,科技创新、资源禀赋、企业网络联系、政府作用、科技协作体系、合作组织与服务机构、法律法规的有效作用是其成功的要素。据此,结合山东林业产业集群发展的实际提出了促进林业产业集群成长的启示。
97-100

基于泰尔系数的中国酒店业的区域差异特征分析

摘要:研究中国酒店业的区域差异特征,对于制定中国酒店业发展战略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运用泰尔(Theil)系数,对2001—2010年中国酒店业的总体差异、地带内差异及地带间差异的时间动态特征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中国酒店业总体差异、地带内差异和地带间差异均呈现出缩小的趋势。地带内差异是构成总体差异的主要因素,且中国酒店业地带内差异对总体差异的贡献率与地带间差异对总体差异的贡献率之间的差距呈现出扩大的趋势;东部、中部、西部地区酒店业的地带内差异均呈现出缩小的趋势。从空间特征来分析,三大地区酒店业的地带内差异呈现出“东部高于西部,西部高于中部”空间格局。从三大地区酒店业的地带内差异的贡献率上来看,东部对总体差异的贡献率最大,西部地区次之,中部地区最小,并且东部和中西部的贡献率差距较大,中部和西部差距较小,东部地区酒店业地带内差异对总体差异的贡献率和中西部地区的贡献率之间的差距呈现出扩大的趋势。
101-106

德国铁路股份公司多元化经营及政策支持问题研究

摘要:本文系统分析了德国铁路股份公司(DBAG)成立及改组过程中,在客运服务、货运和物流服务、车站开发、发展境外旅客运输服务等其他项目服务方面实施多元化经营所采用的各种措施。总结归纳了德国政府为保障DBAG转换经营机制、顺利实现多元化经营实施的以法律保障企业市场主体地位、减轻企业债务负担和增加路网财政支持的措施。
107-112

武广高铁对粤湘鄂沿线区域旅游发展影响分析

摘要:文章从旅游经济增长和区域旅游合作两个方面,分析了武广高铁开通运营对粤湘鄂沿线区域旅游发展的影响。首先,以广州为例,在旅游收入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中引入高铁开通与否这个虚拟变量,分析发现武广高铁开通运营对沿线城市旅游经济增长有显著影响。其次,通过对武广高铁沿线区域旅游合作的分析,发现武广高铁的开通不仅促进了沿线城市旅游业的发展,而且显著地促进了区域旅游合作。在此基础上,文章进一步提出了有效利用武广高铁开通运营所带来的发展机遇,促进粤湘鄂沿线区域旅游经济发展,深化区域旅游合作,推动区域旅游一体化发展的建议。
113-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