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问题探索杂志社
分享到:
《经济问题探索》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80年,公开发行的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宏观经济、综合论坛、区域经济、焦点研究、企业论坛等。
  • 主管单位:云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 主办单位:云南省宏观经济研究院(云南省产业研究院)
  • 国际刊号:1006-2912
  • 国内刊号:53-1006/F
  • 出版地方:云南
  • 邮发代号:64-18
  • 创刊时间:1980
  • 发行周期: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1.77
  • 综合影响因子:1.798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经济问题探索 2013年第02期杂志 文档列表

经济问题探索杂志探索论坛

浅析中等收入陷阱背景下我国民营经济的发展与作用

摘要:2010年我国人均国民总收入为4260美元,由“中等偏下收入”经济体转变为“中等偏上收入”经济体,标志着我国经济发展可能进入了一个人均收入难以提高的新阶段。本文从我国面临中等收入陷阱这一背景入手,通过分析我国可能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原因、各类企业的发展趋势及我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路径选择,得出民营企业应该在我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中起到重要作用的结论。进而分析民营企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从外部政策和自我发展两个方面提出了针对民营企业进一步发展的对策建议,以期望民营经济能在我国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中起到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1-9

环境安全与食品安全风险的利益框架和社会机制分析

摘要:环境污染是食品安全的源头风险,我国环境状况日趋恶化,恶性事件频繁爆发,使得食品安全受到的深层影响日益凸显。本文针对近年几起环境污染引起的食品安全事件,辨析了风险事件的类型,分析政府部门的应对方式,并进一步考察各利益主体的利益诉求和利益框架的构成,以查找风险形成的社会机制。本文提出,社会利益框架的构建要从封闭走向开放,风险界定要从科学论证走向社会监督,监管机构要从困境突破走向能力建设,风险管理要重塑人的行为和价值观。
10-15

工业科技论

摘要:从工业发展过程分析入手,明确提出了一部工业史就是一部科技史。工业发展是科技创新的实现,科技创新引导工业发展、推动工业兴盛、决定工业化进程。科技缩短了工业发展的时空距离,跨越了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的各个经济活动过程。科技促使各种生产要素的地位不断变化,支撑了生产要素的作用发挥。科技引领传统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科技引领工业发展方式转变,科技引领工业发展模式新生。
16-19

国内劳动者从业状况综述:从业特点、影响因素及提升策略

摘要:就业是民生之本,事关国家发展和人民福祉。劳动者在就业过程中的从业状况不仅关系到劳动者自身生活水平的提高,也对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近年来,劳动者的从业状况问题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学者们对此也展开了深入研究,并提出了一系列的关于劳动者从业特点、影响因素以及提升策略等的理论观点。笔者将近年来学者们关于劳动者从业状况的研究成果进行归纳整理,并综合其理论观点进行分类讨论。
20-25
经济问题探索杂志新视角

基于金融状况指数的货币政策目标研究

摘要:以价格稳定为首要目标的货币政策框架难以应对资产价格剧烈波动为特征的金融不稳定。金融状况指数(FCI)在纳入资产价格的同时,为我国未来通货膨胀的变化提供了动态信息。因而FCI可以作为央行同时关注价格稳定和金融稳定的重要参考指标,从而有利于提高我国货币政策执行的准确性。
26-31

财政农业支出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动态效应研究:1978—2011年

摘要:本文运用状态空间模型和向量误差修正模型,从总量和结构两个层面,探讨了我国财政农业支出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动态效应。结果表明:(1)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以后,财政农业支出总量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呈现出阶段性增加到稳定的正向效应,增加财政农业支出总量有助于农村劳动力转移;(2)财政农业支出结构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存在差异性的长期效应和短期效应,其中:支援农村生产史出、各项事业费及农业科技三项费用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具有长期正向效应,农业基本建设支出和农村救济费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具有长期负向效应,各类财政农业支出短期效应均较小。
32-37

欠发达区域跳出“极化陷阱”的动力机制与实现条件研究——基于企业效率异质性的视角

摘要:全要素生产率作为效率的度量工具替代集聚力与分散力的合力效果,从企业效率异质性角度构建欠发达区域跳出空间“极化陷阱”的微观动力机制理论模型,得出欠发达区域跳出“极化陷阱”的实现条件:第一,欠发达区域潜在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化率必须高于发达区域是内在条件;第二,政府根据行业市场效率异质性程度,调整市场扭曲造成的资源配置动力机制失灵是外在条件。本文运用2001—2007年中国制造业企业层面数据,分区域分行业实证研究发现:东部区域四个行业的市场扭曲程度最低;中部区域除了机械制造业市场的扭曲程度最高外,其他行业市场扭曲程度都是居中;西部区域除了机械制造业市场扭曲程度居中,轻工业、化工业、材料业的市场扭曲程度最高。这意味着政府应分区域分行业根据市场扭曲程度的高低采取有区别力度的措施消除市场扭曲。
38-43

创意经济:缘起、内涵与分析框架

摘要:作为知识经济的一种高级形态,创意经济正日益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成为新一轮全球化经济竞争的重点领域之一。通过对创意经济产生的历史背景和深层原因进行分析,总结了创意经济的内涵和基本特征,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创意经济的分析框架,对创意经济发展的内在规律和本质属性进行了初步探索。
44-48

创新视角下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研究述评及展望

摘要:在高度全球化、国际化的经济环境背景下,高效地创造、传播及应用知识资源是一个国家或企业获取竞争力的最本质的要求。在这种趋势发展下,知识越来越成为了现代服务业的核心要素,则服务业的重要分支——知识密集型服务业成为了当今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本文从创新角度梳理了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定义和分类、创新特性及其在创新系统中的作用、创新驱动力、创新障碍这四方面的研究成果,并据此对知识密集型服务业未来研究提出了展望。
49-55
经济问题探索杂志区域与城市经济

民族地区资源开发的“荷兰病”效应探究

摘要:对于“资源诅咒”现象最为广泛的理论解释源自于“荷兰病”模型。在对“荷兰病”进行理论解读并探讨其本质特征的基础上,从省际层面、省域内和产业层面检验和剖析了民族地区资源开发的“荷兰病”症状,据此提出了破解“荷兰病”效应以实现民族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具体路径。
56-60

向西开放战略下西部省份开放类型比较与格局构建研究

摘要:西部大开发已经实施10余年,西部取得了较大发展,但总体落后的状况和区域发展不平衡并未得到根本改善。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深化发展,向西开放逐渐成为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和对外开放战略的重要补充。本文在向西开放战略框架下构建了包含对内开放、对外开放和经济支撑的指标体系,以此全面评析西部向西开放的现状。根据判别分析,西部11省份向西开放主要分为要素集聚支撑型、区域开放主导型、特色优势带动型三大类。最后,本文提出了深化西部向西开放的对策建议。
61-68

中国西部地区城市化发展战略转型研究

摘要:中国西部地区城市化发展有着特殊的发展背景、特殊的发展路径和特殊的发展困境,推进西部地区城市化发展必须从制度安排和经济基础层面进行战略转型,总体思路是城市化发展由资源导向向市场导向转型、由纵向投资向横向拓展转型、由行政主导向产业支撑转型、单一城市向网络城市转型、由人口转移向结构转换转型,转型路径是农村地区在发展现代农业和特色产业的基础上发展小城镇、中小城市在发展现代制造业的基础上拓展为大中城市、中心城市在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基础上优化升级,实现西部地区在产业联系和产业链条基础上的城市网络化发展。
69-74

我国区域航空市场旅客运量分布差异分析

摘要:区域航空市场作为中国航空运输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服务于区域航空旅客和带动区域经济发展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区域航空市场旅客运量的差异性是必然存在的,但相对的均衡性是区域航空市场良性发展的前提。本文在分析我国区域航空市场旅客运量差异的基础上,研究了影响我国区域航空市场旅客运量分布差异的关键因素,提出了实现我国区域航空市场旅客运量相对均衡发展的四点对策。
75-79

地方政府竞争视角下的我国区域市场分割研究综述

摘要:区域市场分割问题是空间市场一体化领域重要研究方向,地方政府竞争所衍生出的地方保护是我国市场分割形成的关键所在。以此为视角,对市场分割的理论探讨形成了基于财政激励的分析路径和基于政治晋升激励的分析路径两条基本研究脉络。目前理论研究重点开始由单纯探讨市场分割机理转向解释市场分割空间差异性。此外在干预市场手段上,研究逐渐由关注产品贸易领域的地方干预转向关注资本市场领域尤其是企业跨区并购和投资上的地方干预上来。研究方法上,未采需要重点引入对区域异质性。中央政府或制度监管,信息完备性以及多阶段,多主体博弈策略的考察,以便更好解释我国市场分割程度的空间差异性以及某些地区出现的市场整合趋势。
80-86
经济问题探索杂志产业经济

低碳经济背景下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研究

摘要:如何针对于低碳经济的发展,对产业结构进行调整是进一步促进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型的重要举措。本文利用通径分析方法和面板协整模型,探讨了各个行业发展和能源消费的依赖关系,揭示了在节能和碳排放约束下产业结构调整的特征。研究结果发现,第三产业产值的比重通过第一产业产值的比重作用于单位GDP碳排放的间接通径系数,也说明第一产业产值的比重下降,和第三产业产值比重的上升是目前最为有效的一个方式。工业内部行业的结构调整以实际工业总产值和碳排放强度之间的弹性较高、能源使用效率提高对碳排放强度影响较低的行业进行调整,如有色金属、化纤、食品行业进行调整。而对实际工业总产值和碳排放强度之间的弹性较低、能源使用效率提高对碳排放强度影响较高的行业进行节能技术改造,提高技术支持,如造纸、非金属、机电行业。
87-92

转型期中国民族地区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演化实证研究

摘要:利用结构变化值和结构调整速度对民族地区1978—2010年的产业结构、就业结构的动态演化过程进行了分析。结论显示:民族地区的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符合配第一克拉克产业演进规律,但对第一产业倚重较大,对外生政策冲击敏感鹿高。未来产业与就业结构动态优化的关键在于,政府继续主导劳动力教育水平的提升;反思并调整当前重工业化的第二产业结构现状;进一步发展第三产业,增加产业结构总体就业吸纳力。
93-99

分配模式之争与我国航班时刻资源分配的公共政策构建

摘要:航班时刻资源分配对于民航运输业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航班时刻资源分配主要有两种模式,分别是以欧盟国家为代表的行政分配模式和以美国为代表的市场分配模式。虽然行政配置模式在我国航班时刻资源分配过程中有其历史与现实的合理性,但其弊端也日益明显,这从根本上来说是缺乏这一领域的公共政策所致。航班时刻资源分配的公共政策要求将时刻资源分配纳入到集体决策的公共议程中,并通过国家公权力来调整这一公共利益。其实质是通过公共政策程序正义保证分配过程的公平公正,以平衡相关主体的利益关系..它对民航运输业的健康持续稳定发展将起到关键性作用。
100-104

我国农产品贸易动态比较优势研究进展

摘要:比较优势是决定农产品贸易格局的决定性因素,但比较优势并非静态或一成不变,会随着时间变化而动态演变。本文在对大量文献进行归纳总结基础上,对应用广泛的动态比较优势方法及研究进展进行归纳、比较和述评,尤其是综述和比较各自优缺点及存在的一些争议,并对各分析方法在农产品贸易中的应用进行介绍,试图对中国农产品动态比较优势进行综述性评价,总结我国农产品比较优势变化及农产品贸易的延续性和流动性。这既可以为促进我国农产品比较优势升级提供政策参考,也可以为农产品比较优势动态研究提供可以借鉴的方法及文献基础。
105-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