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问题探索杂志社
分享到:
《经济问题探索》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80年,公开发行的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宏观经济、综合论坛、区域经济、焦点研究、企业论坛等。
  • 主管单位:云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 主办单位:云南省宏观经济研究院(云南省产业研究院)
  • 国际刊号:1006-2912
  • 国内刊号:53-1006/F
  • 出版地方:云南
  • 邮发代号:64-18
  • 创刊时间:1980
  • 发行周期: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1.77
  • 综合影响因子:1.798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经济问题探索 2012年第02期杂志 文档列表

经济问题探索杂志综合论坛

贫困的形成机理:一个分析框架的探讨

摘要:贫困的形成机理是一个复杂、动态的过程。目前,关于贫困形成机理的研究还没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本文首先回顾贫困形成机理的理论研究现状,指出当前研究的不足。然后本文结合中国反贫困的实践经验,提出一个贫困形成机理的分析框架,分析贫困的各致贫因素:经济因素、个体因素、社会因素、地理环境因素、脆弱性因素、制度因素和文化因素,以及它们的内在逻辑联系。最后本文做出了总结。
1-5

中国制造业聚集度决定因素的理论构建与实证研究

摘要:本文考察我国制造业聚集度的变动趋势,重点研究产业聚集度的决定因素。利用调整后EG系数对我国聚集度水平进行测定,发现行业间聚集度差异水平总体保持上升态势。通过行业面板数据模型,检验了新古典经济、新经济地理和制度因素对产业聚集的综合作用。发现制造业产业聚集十分明显;技术溢出效应和经济开放制度对产业聚集有明显促进作用,地方保护主义对产业聚集有明显抑制作用。此外内部规模效应逐渐减弱,外部规模效应逐渐增强。
6-13

政府执政理念对农村养老保障中政府责任的影响分析——以古代中国的家庭养老制度为例

摘要:政府作为农村养老傈障制度设计的主体,理清政府执政理念对农村养老保障制度价值取向、政府责任内容影响的作用机制,对我国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的发展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为此,本文以古代中国的传统家庭养老制度为例,对“忠君”的执政理念、对“尊老”传统孝道文化的制度价值取向和政府责任内容的影响进行了详细分析,有利于剖析我国农村养老保障制度运行的内在规律,并准确预测制度的未来发展方向。
14-18

服务的不可储存性对服务业营销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摘要:当前对服务不可储存性带来的影响及对策的研究还不够深入。服务的不可储存性造成了服务供求的矛盾,也造成了服务业的规模经济很难实现,要解决这两个问题,就必须对服务的供应和需求加以管理,在减少服务能力空闲损失和因服务能力不足造成客户流失损失之间进行平衡,从而提高服务企业的经营效益。平衡服务供求的基本思路,一是调整服务供应以适应服务需求,二是对服务需求进行管理,以适应服务供应,尽可能降低需求波动的幅度。
19-23

我国商业银行国际贸易融资问题分析

摘要:全球金融危机后,随着世界经济的复苏,国际贸易融资在国际资本市场上发挥着愈加凸显的重要作用。本文主要就国内商业银行国际贸易融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在分析了国际贸易融资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指出国内商业银行国际贸易融资现阶段存在的主要问题,尤其对中小企业贸易融资存在困难以及贸易融资中的主要风险进行了重点分析。然后针对商业银行如何加强贸易融资问题,提出了有关的政策建议和措施。
24-29

世界经济一体化最新趋势与特征研究

摘要:经济一体化已经成为经济全球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强有力的推动力量。本文回顾了经济一体化的几个发展形式,总结了经济一体化的最新发展现状,并在分析的基础上对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并认为跨区域的自由贸易区成了经济一体化最主要和最普遍的形式,各国在竞争中谋合作,在合作中进行利益博弈。
30-34
经济问题探索杂志产业研究

中国文化产业空间集聚水平测度及影响因素研究——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分析

摘要:本文对中国文化产业2005--2009年的集聚程度进行了精确测定,并从区域和行业两个角度分析其集聚特征,发现我国文化产业已显现出较强的集聚现象,且有明显的地域和产业特色。影响因素的面板数据回归模型结果表明:文化基础设施,人力成本、交易便捷性对文化产业的空间集聚有显著的稳健的正向影响,文化产业向低劳动力成本地区转移的倾向较小。由于人力资本具有可移动性,地区人力资本对文化产业分布的影响相对较小。在引入其他两组因素后,集聚经济和投资支出对文化产业集聚的正向影响不显著。
35-41

基于SCP范式的中国网络零售产业组织现状分析

摘要:近年来中国网络零售业迅猛发展,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本文基于产业组织理论的SCP范式,对中国网络零售产业组织现状进行分析。分析表明,目前中国网络零售业整体集中度较高,但由于行业仍处于成长期,市场竞争激烈,且以价格竞争为主,从而导致了网络零售业,特别是B2C网络零售业销售规模较大但利润水平较低的市场绩效。同时,网络零售业的激烈竞争导致的价格下降使得消费者福利获得改进。最后,本文从企业和政府两个角度对网络零售业的发展提出了一些策略建议。
42-48

最适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模式比较研究

摘要:随着近年来生物技术的快速推进,生物医药产业也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同时由于生物医药所具备的各种优越性和高附加值特点,使得该产业成为当今国内外最热门的投资行业之一。本文意在通过对欧美及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生物医药产业成功经验的比较和研究,有针对性地提出适合我国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模式。
49-53

网络效应下我国船舶工业参与国际竞合的提升路径分析

摘要:依托网络化理念及技术提升国际竞合能力,已成为我国船舶工业应对网络化时代变革的必然选择。本文系统分析了互通、群聚和同步等网络效应对我国船舶工业国际竞合能力的影响,并以此对其当前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进行了多维评述。分析显示我国船舶制造企业参与国际竞合将会面临重大调整,必须采取有力措施加快能力提升。
54-59

基于货物吞吐量季节调整的我国港群竞争与合作问题研究

摘要:本文运用NBS—SA软件对我国主要港群货物吞吐量月度数据进行季节调整,结果显示四大港群运营数据具有极强的季节特性,并分析了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因素。根据以上首创性实证研究,文章提出了有利于我国港群实现良性竞争与合作相关建议,给相关定性研究提供了实证依据,是一个研究港群竞争与合作的创新视角。
60-64
经济问题探索杂志“三农”问题

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政治经济学分析

摘要:本文将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纳入政治经济学分析框架,在对其理论分析和现状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一个以经济利益为根本动因、精英农户为重要力量、村级集体经济组织为依托、特色产业为支撑、内部治理结构为保障的内部动力机制和以人才培育与技术引进为先导、政策扶持与战略规划为基础、法律完善与制度建立为保证、政府服务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外部条件保障机制的互动关系模型促进其健康发展。
65-72

城市发展模式转型过程中的“民工荒”问题研究

摘要:当前中国城市化过程中存在着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仍待转移和城市“民工荒”问题之间的矛盾。上述矛盾的出现与中国城市发展模式转型过程中产业结构的升级、劳动力成本上升和农民工权利保障制度不完善等因素分不开。在城市发展模式转型的背景下,要妥善解决上述矛盾,应当着重促进农民工素质的提升并且加强农民工的权利保障,以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73-77

WTO原则下发达国家畜牧业补贴经验与中国生猪补贴政策研究

摘要:在新的贸易体制下,发达国家对畜牧业补贴的重点和方式有所改变,但数量并没有实质性的削减。中国是生猪生产和消费大国,中国生猪产业的一系列问题需要国家持续地对生猪产业进行补贴。本文通过分析WTO农业补贴原则和借鉴发达国家畜牧业补贴经验,认为中国的生猪补贴政策完全符合WTO原则,政府还应该加强生猪产业基础设施投入,实行“绿箱”为主的生猪产业补贴等,以促进生猪产业发展。
78-81

云南省农林业循环经济发展及其在低碳发展模式中的作用

摘要:本文基于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的理论,分析了云南省农林业循环经济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探讨了云南省农林业循环经济向低碳经济发展模式转变的重要性,最后提出相关的对策建议。
82-84
经济问题探索杂志区域经济

以税权的法制化和税的统筹分配实现区域平衡发展

摘要: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既有先天的自然因素和历史原因,又有人为的政策倾向,而税收优惠和财政转移在其中起了关键性的财政支撑作用。税的统筹分配所要解决的就是国家如何通过去政策化的税收制度。规范税权的合法运行来实现区域经济的平衡发展,让全国各地区居住的公民能够享受到大致相同的公共服务,实现公民真正意义上的移居自由的权利。
85-91

我国城市发展战略定位研究——基于昆明建设区域性国际城市的分析

摘要:一个城市的战略定位,决定了一个城市的发展走向。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特别是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全面建成,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沿边开放战略深入实施,作为我国面向西南开放的门户城市,昆明对外开放的空间、改革创新的空间、市场拓展的空间、优化生产力布局的空间变得更加广阔,作为区域中心城市,昆明的发展面临巨大的机遇。昆明的战略发展定位,将直接影响着云南乃至中国西部城市发展定位。文章通过一系列的实证,阐述了昆明城市发展定位在引领中国面向西南开放的区域性国际化城市的可能。
92-98

昆明泛亚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若干思考

摘要:本文提出了中国需要打造西部金融中心的观点,结合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主流研究方法,分析了建设昆明泛亚国际金融中心的必要性、可行性和迫切性。从当前我国构建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的角度,提出建设昆明泛亚国际金融中心的定位与发展构想,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建设昆明泛亚国际金融中心的对策与建议。
99-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