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问题探索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经济问题探索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统计源期刊

Inquiry into Economic Issues

  • 53-1006/F 国内刊号
  • 1006-2912 国际刊号
  • 1.77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经济问题探索是云南省宏观经济研究院(云南省产业研究院)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80年创刊,目前已被国家图书馆馆藏、知网收录(中)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云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经济问题探索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综合论坛、宏观经济、区域与城市经济、国际经济与贸易、产业经济、财政与金融、资源环境与能源、劳动经济、区域经济、理论探讨

经济问题探索 2009年第01期杂志 文档列表

经济问题探索杂志区域经济
我国区域创新体系构建分析1-5

摘要:区域创新能够带动某一区域乃至整个国家经济的迅猛发展。区域创新体系的构建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在对区域创新体系的概念进行系统论述的基础上,从对影响区域创新体系构建因素的分析着手,结合我国区域创新体系的构建现状,提出了构建区域创新体系的相关对策。

地区差距演变:基于中国城市产业增长基础的实证分析6-13

摘要:地区差距扩大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但是目前几乎所有的研究都仅是在国民经济整体层面上展开,而忽视了对于地区差距演变的产业基础的分析。基于此,本文采用趋同分析的标准方法,在中国210个城市层面实证性的分析了中国地区差距演变的产业增长基础。结果发现,在1996—2004年间,工业增长不存在α趋同,但服务业增长存在;两者都存在绝对β趋同;城市的市区层面的增长有明显领先于城市的地区层面增长的现象。进而我们对地区差距产业增长基础地域特征的研究发现,工业的相对高速而又不均衡的增长才是导致地区差距扩大的主要原因。文章的结论将有助于对我国地区差距演变进一步的理解。

能源供求失衡下的大湄公河次区域电力合作14-19

摘要:电力供应短缺和能源建设滞后,是当前大湄公河次区域发展所面临的主要矛盾。大湄公河次区域拥有丰富的水能资源,科学合理的开发水能资源,提高水能资源的综合利用率,并协调次区域各国电力资源的平衡是次区域电力合作的重点。本文运用神经网络模型预测湄公河次区域电力市场需求,比较供给与需求的差距,探讨加快大湄公河次区域电力合作的有效路径。

经济问题探索杂志“三农”问题
农地制度创新、制度联动与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基于广东中山模式的考察与启示20-26

摘要:统筹城乡社会养老保险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把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城镇职工社会养老保险分离开来,作为一种单独的制度来设计是当前研究的一个误区。本文通过对广东中山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考察,指出充分发挥乡村集体经济的作用,按照城镇职工社会养老保险的基本原则设计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并在此基础上实现城乡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对接是一个可行的制度模式。研究发现,政府和乡村集体经济雄厚的经济实力是中山模式得以确立的基础,而以农地制度改革为突破口的制度联动则是政府、乡村集体经济和农民三方收入共同提高的关键,这一模式的建立只能通过由中央政府主导的强制性制度变迁来实现。

以就业推动失地农民的安置27-31

摘要:城市化进程中,会带来许多农民的失地问题。本文认为,就业是做好失地农民的关键所在。为此,应该从观念上强调政府和失地农民的就业观;从就业渠道方向上进行下乡、进城和移出的选择;在具体举措上要建立社会保障体系、强化就业技能培训、及时提供就业信息、拓展可提供的岗位,从而实现以就业推动失地农民的安置。

试论西部贫困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与人才回流32-36

摘要:当前对农村劳力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劳力转移方面,如:农村劳力素质低、缺乏专业技能、收入低、无保障等,而对农村人才回流方面研究较少。近年来,西部地区农村劳力市场一方面存在转移难的问题,导致农民增收困难,农村经济增长缓慢。但同时在一些地区的农村,妇女、儿童、老人留守家园的现象普遍,导致这些地区出现劳力和致富带头人缺乏、留守儿童缺管等问题。文章将系统论述西部地区农村劳力转移与人才回流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基本对策。

有效需求、道德风险:农业产业化和政策性农业保险37-41

摘要:农业产业化与政策性农业保险存在着互动机制,农业产业化对政策性农业保险的促进机制则是本文研究的重点。农业产业化通过强化农户的风险意识和提高农户的支付能力来增加政策性农业保险的有效需求;同时,通过提高农户的组织化程度和加强农户的合作机制来降低政策性农业保险的道德风险。

经济问题探索杂志金融论坛
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度量模型的现实选择42-47

摘要: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推进,利率风险上升为银行的主要风险,利率风险管理成为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重点。利率风险度量是进行利率风险管理的基础,因此选择合适的利率风险度量模型具有积极意义。本文试从我国商业银行的利率风险状况出发,说明了利率风险管理尤其是利率风险度量的重要性,分析了利率敏感性缺口模型、久期模型和模拟法三类主要的利率风险度量模型及其利弊。最后结合成本收益原则以及我国现实约束条件,推理出我国商业银行短期内应逐步建立起以久期模型为主,利率敏感性缺口模型为辅的利率风险度量管理体系;长期内应大力创造条件,实现以模拟法度量利率风险。

基于金融环境下的高校园区建设融资研究——以昆明高校园区建设为例48-52

摘要:当前全国各地高校园区迅速发展,在高校园区建设中,涉及到规划设计、土地征用、勘察设计、建设施工等诸多环节,每个环节都是一个复杂而庞大的系统工程。但是贯穿始终并且普遍存在的一个制约因素是高校园区建设中的资金问题,而解决融资问题的根本途径在于金融环境的改善。因此,如何改善金融环境,筹集有限资金,建设好高校园区是一个重要的课题。本文以昆明高校园区建设为依据进行实证研究,目前的金融环境下对高校园区建设融资的限制,通过分析提出相应的融资政策支持和对策。

我国商业银行离岸经营动机分析53-59

摘要:本文对我国商业银行离岸经营动机作了较全面的分析,归纳出“追随客户”、推进商业银行国际化发展进程、增加外汇业务收入、增强商业银行综合竞争力、促进在岸业务发展等五种动机,并提出了实现动机的主要对策。

经济问题探索杂志对外开放和贸易
跨国公司在华撤资动因、影响及对策研究60-65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地区经济一体化发展步伐的加快,国际间资本要素的移动更加频繁,国际投资和跨国公司对全球经济的作用与影响日益突出。与国际在华直接投资活动相伴的是外商减资撤资现象的不断发生。已有的研究表明,跨国公司撤资的目的在于通过撤出不再具有明显优势的单位,集中资源,提高整体绩效,维持和增强母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服务于母公司的全球竞争战略。撤资将给我国带来一系列影响。我们要在认真分析原因的基础上,采取切实可行的应对措施。

建立“北部湾国际区域经济合作区”的战略构想研究66-71

摘要: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上升为国家战略,明确定位为重要国际区域经济合作区,这是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总体战略的重大举措。本论文从发展战略的角度,着重分析了北部湾经济区成长为“国际区域经济合作区”的战略选择,同时借鉴波特“钻石模型”构建了北部湾经济区“钻石模型”,分析提出了北部湾经济区战略实施环境提升的对策。

跨国公司在京研发集群投资研究72-76

摘要: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以R&D为主体的跨国公司来华投资成为一个新的发展趋势,并在京沪两地之间形成鲜明的地区聚集效应。本文在前人相关研究基础上,利用近10年(1997-2007)跨国公司在京R&D机构设立及其发展变化的数据进行了重新梳理与分析,文章最后给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云南省进口贸易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实证研究77-83

摘要:进口贸易以其独特的作用机制,通过影响经济体系的生产、消费的总量和结构而影响一国的经济增长。因此,深入把握进口贸易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对于一国制定适当的增长和发展政策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长期以来,人们没有足够重视进口贸易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本文利用云南省1980—2006年的相关统计数据,对云南省的进口贸易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二者具有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而且云南省的进口贸易是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原因。从而,本文深入地分析了云南进口贸易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并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经济问题探索杂志新视点
低碳经济与中国经济发展模式转型84-87

摘要:低碳经济是发达国家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而提出的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它强调以较少的温室气体排放获得较大的经济产出。目前它正成为一种新的国际潮流,影响着各国的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国作为发展中的温室气体排放大国,在向低碳经济转型的过程中,面临着特定的制约因素,同时也具备一定的潜在优势。中国需要在复杂的国际政治经济环境中,建设性地参与应对气候变化的进程,在发展战略、政策机制、技术创新等方面,积极做好向低碳经济转型的准备。

产品市场竞争衡量方法综述88-93

摘要:二十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产品市场竞争与资本结构的互动关系逐渐受到学者的关注,研究文献接踵而至。近年来,国内对此的研究也不断涌现。本文认为,在这类实证研究中。对产品市场竞争的衡量问题是重点也是难点,因此,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中对产品市场竞争的衡量方法进行了汇总,并根据自己的理解评述。

股改后上市公司并购及产业整合之路94-98

摘要:2005年4月开始的股权分置改革,理顺了市场定价机制,从制度上消除了市场股份转让的制度性差异,对于恢复资本市场功能并由此推动资本市场全方位改革具有历史性意义。股权分置改革后,随着股票的全流通,我国上市公司的战略并购与产业整合将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

基于环境成本的中美产业竞争力比较99-104

摘要:环境成本与竞争力的关系研究对可持续经济发展至关重要。一方面,竞争力模式能够适应不断增长的环境成本,通过对资本、人力、技术及污染治理方式进行组合,环境成本的压力有助于企业增强自身的竞争力优势;另一方面,竞争力增长中如何使用环境要素也对生态、经济利益产生影响,竞争优势有助于获取更多的经济利益及转移环境成本。通过梳理中美产业发展中基于环境成本冲击的竞争力模式差异,本文揭示了中美产业竞争力的差异更多源自要素禀赋上的不同,而非简单地追求更低的环境成本,从而有必要重新审视环境成本冲击下的中国产业竞争力增长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