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问题探索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经济问题探索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统计源期刊

Inquiry into Economic Issues

  • 53-1006/F 国内刊号
  • 1006-2912 国际刊号
  • 1.77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经济问题探索是云南省宏观经济研究院(云南省产业研究院)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80年创刊,目前已被国家图书馆馆藏、知网收录(中)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云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经济问题探索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综合论坛、宏观经济、区域与城市经济、国际经济与贸易、产业经济、财政与金融、资源环境与能源、劳动经济、区域经济、理论探讨

经济问题探索 2008年第12期杂志 文档列表

经济问题探索杂志综合论坛
全球化视阈下的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纪念中国改革开放30年1-5

摘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经济体制改革历程就是中国参与全球经济并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历程。在改革开放30周年之际,以全球化的视角来审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历程及中国崛起对全球的影响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财产权利与国家能力17-22

摘要:财产一词在法学和经济学视野里具有不同含义。从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里的“消灭私有制”到2004年的私有财产保护载入宪法以及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的“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创新。提高国家创造财富的能力、保护财产的能力以及配置财富的能力,是新的历史时期对国家能力提出的挑战。

我国人口城市化悖论的化解及其经济学分析23-27

摘要:我国人口城市化进程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社会的发展,同时也出现了城市化悖论问题,主要内容包括城市化人口生产方式与社会整体发展不协调,社会角色转换与相应政治权利缺失,国内经济一体化与社会文化排他性,农村社会转型与公共产品供给缺失等。“拉美陷阱”对我国城市化进程具有重要启示作用。走新型城市化道路是我国人口城市化的根本出路。

经济问题探索杂志产业研究
我国城乡产业转移的动因研究28-36

摘要:已有研究证明要素价格上涨是城市产业向农村转移的直接原因,而城市要素价格变化又可归因于城市的本质即聚集经济,因此,我们建立了聚集经济理论和要素禀赋论相结合的新的分析框架来研究城乡产业转移的动因。根据该框架,北京市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数据也表明,进入城市化后期,在聚集经济的作用下,城市的土地和劳动力要素供给增长缓慢,其相对价格上涨,而资本和技术要素的供给增长较快从而相对价格下降。在各产业的要素密集度不同的情况下,密集使用相对价格较高的要素的产业,包括土地密集型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成为城市中的比较劣势产业,在竞争规律的作用下,被迫逐渐转移出城市。

世界航空制造产业国际转移的新趋势及我国承接转移的关键对策37-42

摘要:世界航空制造产业国际转移的新趋势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本文分析了世界航空制造产业的现状特点和国际转移出现的新趋势,结合我国航空产业发展的现状和问题,提出我国承接国际航空产业转移的关键性对策。

经济问题探索杂志城市和区域经济
泛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空间整合发展研究43-47

摘要:文章依据经济地理学经典理论,借助区域相互作用的引力模型,对长江三角洲地区三大核心城市上海、南京和杭州的对外经济联系强度进行计算,对计算结果的聚类分析,为划分三大核心城市的各自腹地范围提供了依据。基于三大核心城市的对外经济联系状况和空间辐射范围,提出了泛长三角城市群的整合模式。归纳演绎出泛长三角城市群空间整合架构,以期对泛长三角城市群空间结构的优化、布局和进一步发展提供依据和参考,使之更好的发挥其在全国的辐射带动作用。

论城市发展与区域资源的有效平衡48-52

摘要:现代社会城市发展非常迅速,区域资源的供给已不能适应城市的发展速度,导致环境资源的破坏,从现代经济、社会所考虑到的可持续发展性,就应该找到城市发展与区域资源之间的平衡关系,谋求区域资源与城市发展之间的平衡,实现经济和社会稳定持续发展。

基于引力模型分析城区与郊区空间相互作用——以昆明市为例53-58

摘要:引力模型是衡量两地间空间相互作用力的常用模型。本文首先选取多个衡量地域质量的指标,对两地综合质量进行了评估,同时用两地间各种运输方式的权重、时速、货币成本等来表达以往惯用的距离,构建了新的引力模型表达式。然后以昆明市为例,用新的表达式测算了昆明市城区与各郊区县间的空间相互作用力,最后提出了促进城区与郊区互动的建议。

安徽省省会经济圈创业环境的实证分析:以GEM框架为研究视角59-66

摘要:利用GEM专家调查问卷数据,本文对安徽省省会经济圈创业环境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合肥市与六安市在金融支持、研发转移、市场机会与进入壁垒、有形基础设施和文化与社会规范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巢湖市与合肥市在政府政策、教育与培训、有形基础设施和文化与社会规范方面存在明显区别;巢湖市与六安市在金融支持、教育与培训、研发转移、有形基础设施和文化与社会规范方面存在显著差异。未来应当极力促进经济圈内各城市之间的互补与合作,以发挥省会经济圈在加快安徽崛起进程中的作用。

经济问题探索杂志“三农”问题
农村基础设施的经济效应及农民满意度研究——基于山东省44个行政村的实地调查分析67-73

摘要:基于对山东省44个行政村的调查分析,本文的主要结论有:环保类基础设施的供给仍十分不足;现有交通基础设施较好地发挥了提高交易效率的作用;进一步开启农村消费市场的目标可以通过降低交通费用来实现;进一步加大对农业生产机械和燃油的价格补贴,可以有效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灌溉费用在很大程度上形成农民的负担,过高的通讯费用也抑制了农村通讯业的发展;虽然农民对上级政府的依赖仍然较强,但已具有自愿提供部分基础设施的意愿。

农户经营组织化发展理论研究74-81

摘要:农户经营的主体是农户,客体是农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户经营组织化必然从农业产业组织化和农户组织化两个方面来构建一种有效率的组织。本文以农户经营为研究视角,通过对国内外有关农户经营组织化发展的相关理论进行梳理,探寻我国农户经营组织化发展的机理及其运行模式,进而推进农户经营的组织化发展。

经济问题探索杂志劳动和社会保障
农村劳动力流动、人力资本积累与中国经济增长的源泉82-88

摘要:中国近30年来的经济增长与伴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农村劳动力流动存在内在的联系。在农村劳动力流动过程中,“农民工”通过“干中学”积累了知识,并在流动中使之产生了溢出效应,同时农民在社区中积累的社会资本在流动过程中依托特有的流动方式得以延伸,降低了农民获取工作的信息成本与在城市生存的交易费用。“农民工”的非正规学习及其知识普及所导致的人力资本水平提高,成为中国近30年以来经济增长的源泉。

云南县域经济发展与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思考——以禄丰县为例89-92

摘要:本文通过对云南农村劳动力资源总量与农村工业化发展现状的考察分析,揭示了云南农村工业发展滞后对劳动力转移的制约因素。为了有效解决云南省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就业,本文借鉴楚雄州禄丰县发展农村工业的经验,提出了发展地区特色经济、城乡工业互动、创建工业园区、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和多种所有制经济等以促进农村工业的发展,从而成功实现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就业。

构建和谐社会视野下的农民工就业及社会保障问题研究93-97

摘要: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农民工的就业歧视和社会保障滞后等问题是不能回避的重大问题,农民工在就业中存在来自各方面的歧视,严重影响农民工社会保障的落实和制度的建立。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以就业保障为基础.收入保障为核心,社会经济发展为出路。因此,促进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构建,就要消除就业歧视本身,增强农民工社会保障的抗干扰性,建立农民工社会保障与就业发展互动机制。

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思考98-100

摘要: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按照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相结合的要求,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如何建立新型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需要我们探索和研究。笔者认为: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应该是对原有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和完善;应该符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应该借鉴国外有益经验,先立法后实施,加大政府财政投入;应该有鼓励家庭养老的措施,发挥农村社会养老与家庭养老的合力作用。

经济问题探索杂志对外开放和贸易
提高水平和质量:云南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战略思考101-106

摘要:本文论述了云南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总体战略思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在进一步扩大进出口贸易和引进内外资的同时,实施“走出去”战略,提高对外投资和国际经济技术合作的水平和质量;在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优化产业结构的同时,实施引进外资与引进国内资金并重的战略,提高利用国内外资金的水平和质量;在进一步加快发展出口贸易的同时,实施优化出口结构和扩大进口规模战略,提高对外贸易的水平和质量;在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与周边国家经贸关系的同时,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重点扩大与东南亚、南亚、非洲、南美等地区的贸易和投资关系。

依靠差异化,扩大云南特色农产品的对外出口107-112

摘要:近几年来,云南特色农产品出口有了长足发展,但是发展不平衡,仍存在着生产环境恶化、产业组织化程度不高等诸多问题。本文系统分析了蔬菜、咖啡、花卉等八大特色农产品的出口现状,用差异化市场营销理论,提出了发展目标、工作重点和六项对策。

经济问题探索杂志民族经济
发展特色经济与云南少数民族地区城乡经济关系调整113-117

摘要:实现城乡经济协调发展,是建设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破题之解。通过发展特色经济,可以使城市体系的经济扩散效应更好地被农村吸收,使农村的经济资源得到更合理的利用。在特色经济的联系和带动下,实现城乡生产要素的互动,耦合城乡分离的地理二元结构,形成协调发展的新型城乡关系,最终解决云南少数民族地区农村长期贫穷落后面貌,促进云南各民族共同繁荣、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