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问题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经济问题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统计源期刊

On Economic Problems

  • 14-1058/F 国内刊号
  • 1004-972X 国际刊号
  • 2.15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经济问题是山西省社会科学院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79年创刊,目前已被CSSCI 南大期刊(含扩展版)、万方收录(中)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山西省社会科学院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经济问题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财政金融、产业经济、三农问题、理论探索、宏观经济、区域经济、本刊特稿、旅游经济、财务与会计、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财务会计、世界经济、书评、国际贸易

经济问题 2019年第07期杂志 文档列表

经济问题杂志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专栏
中国城镇化70年:基于地方政府治理视角的回顾和展望1-8

摘要:地方政府在中国城镇化进程中功不可没。基于政绩考核的压力,地方政府通过对土地资源的掌控,充分调动企业、银行、开发商等多方利益主体的积极性,起到了重要的主导作用,使得中国城镇化进程在70年间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走出了一条极具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但是,也产生了诸如忽略了人的城镇化、严重的土地资源浪费、土地资本化所导致的债务风险等许多经济、社会和环境问题。从地方政府治理的角度对70年间地方政府推动的城镇化历程进行了回顾,梳理了城镇化取得的主要成就,并总结了地方政府70年间推动城镇化的主要经验以及目前在发展城镇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最后对现有地方政府主导的城镇化由高速度向高质量转型进行了展望。

新中国70年一次能源消费结构变迁与经济高质量发展9-15

摘要:在分析了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能源消费结构情况的基础上,结合因子分析法构建了质量指标、效率指标、动力指标、社会资源利用指标等四维一体的经济发展质量衡量体系,并通过岭回归分析了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优化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表明:煤炭、石油等传统能源的消耗与经济发展质量呈负相关关系,天然气、一次电力及其他能源的消耗、技术与管理水平及经济发展质量呈正相关关系,而技术与管理水平的进步对经济发展质量的提升作用最大。

经济问题杂志宏观经济
房价、资源错配与企业创新--基于房价效率因素和非效率因素的分析16-28

摘要:推动企业创新成为破解当下我国房地产价格与实体经济发展趋势背离困境的关键。基于2003-2017年我国29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利用三阶段最小二乘法估计纳入房价效率的结构宏观模型,析解了房地产价格定价的组成部分;分离并测算出房地产定价的效率因素和非效率因素;构建地区错配系数衡量资本错配与劳动力错配程度;实证检验了房价不同组成部分通过资本错配、劳动力错配影响企业创新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我国房地产定价中非效率因素是近年来房价持续上涨的重要影响因素;且房价非效率因素的增加是价格扭曲的体现,会引起资本市场、劳动力市场的资源错配;房地产定价效率的提升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资源错配的情况,而非效率因素的增加则是房价影响企业创新的最主要因素。

中国OFDI的逆向动态产业升级效应研究--基于知识产权保护的视角29-36

摘要:通过对外直接投资(OFDI)有效实现我国产业升级已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热门话题。与以往不同,基于知识产权保护的视角,采用2003-2016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和门槛回归技术考察了OFDI的逆向动态产业升级效应。结果发现:第一,OFDI与国内产业升级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联,现阶段OFDI的逆向产业升级效应是显著存在的。第二,OFDI的逆向产业升级存在基于知识产权保护的三重门槛效应,知识产权保护正向调节OFDI的逆向产业升级效应,但过低的知识产权保护强度作用相对有限,只有高强度的知识产权保护才能最大限度地提升OFDI的逆向溢出;第三,在知识产权保护约束下,OFDI的逆向动态产业升级效应表现出显著的空间差异现象,东、中、西部地区分别呈现出“U”型、倒“N”和正向“U”型非线性规律,具体表现为:过低的知识产权保护强度会负向调节东部地区OFDI的逆向产业升级效应,实施高强度的知识产权保护策略实为最优;适度的知识产权保护强度最有利于提升中部地区OFDI的产业升级效应,过高或过低都会逆转这种积极影响;知识产权保护虽正向调节西部地区OFDI的逆向产业升级效应,但只有当其超过一定限度时,驱动效果才能实现最优。

经济问题杂志财政金融
基于CGE模型的能源与环境财税政策协同影响效应研究37-44

摘要:在分析能源补贴相关财税政策、碳税政策理论以及国内外相关领域研究现状的基础上,通过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理论、投入产出理论、社会核算矩阵理论以及GAMS编程方法,构建中国能源与环境财税政策的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收集相关基础数据,建立模型数据库,获得了GAMS编程语言下的模拟实现。通过静态模型与动态模型综合地评价分析中国能源与环境财税价格政策对中国能源-经济-环境等相关变量的影响效应。研究一方面拓展了CGE模型研究方法在中国的发展与应用,另一方面实现了对能源与环境财税价格政策影响效应的综合评价,并为政府决策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互联网+"背景下商业银行经营模式的再造45-53

摘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互联网金融随之兴起并迅猛发展,对公众经济生活的诸多领域产生了巨大影响,同时也对商业银行的经营产生了较大的冲击。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现状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在基于SWOT模型下,商业银行应转变经营理念,推动以客户为中心的产品创新,实施大数据经营战略,打造智慧银行,加强与互联网企业合作,旨在降低和预防可能会出现的金融风险。

民营企业融资困境的解决机制研究--以新常态下民营银行的发展为背景54-61

摘要:随着民营银行发展相关法律体系的日趋完善,其作为民间资本参与金融市场活动的角色及作用发挥日益加深。当下国内外总体经济环境使得中国民营经济尤其是中小型民营企业的发展举步维艰,获得持续必要的外部资金支持显得尤为重要。为支持民营企业融资困境的有效解决,民营银行应从内部优化股权构成、完善信息披露、规范治理与经营机制,相关主体从外部完善民营银行的准入与转型机制、风险监管机制、有效退出机制,以内外部机制的优化完善促使民营银行支持民营企业融资作用的发挥。

经济问题杂志产业经济
老字号真实性对购买意向的影响--口碑与自我概念一致性的作用62-68

摘要:老字号重在传承,真实性是老字号的内在属性。基于真实性理论和强化理论,建立了老字号真实性、口碑、自我概念一致性以及购买意向关系的理论模型,并对此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老字号真实性正向影响消费者的购买意向;老字号真实性显著提高消费者的正面口碑,降低消费者的负面口碑;正面口碑在老字号真实性与消费者购买意向的关系中起到中介作用;消费者自我概念一致性程度越高,老字号真实性对正面口碑、负面口碑的影响就越弱,反之越强。研究细化了老字号真实性对消费者购买意向影响的作用路径,丰富了老字号真实性与购买意向关系的理论成果,也为老字号在传承中寻求创新策略提供了重要的指导意义。

绿色供应商机会主义行为发生与管控机制--沟通的调节作用69-77

摘要:加强供应商管理、有效控制机会主义行为、实现供应链协同已成为提升企业合作绩效的关键。并且探索了绿色供应商机会主义行为的发生机制,以及沟通行为在其中的调节作用。在建筑业绿色供应链成员企业进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上述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显示:供应链企业间过度信任、依赖不对称性、不确定性等三种关系风险因素对机会主义行为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沟通调节了上述三个变量和机会主义行为之间的关系,并向采购商提出了通过监控、管理(边界)、挑战和谈判四种沟通模式,对绿色供应商机会主义行为进行整体性抑制的管理建议。

教育期望视角下的子女教育与家庭消费--基于反事实框架的因果推断78-86

摘要:使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和倾向得分匹配方法,考虑了子女教育对家庭消费的挤入效应和挤出效应,研究了父辈教育期望对家庭消费的净影响。结果表明:子女教育对家庭消费的挤出效应大于挤入效应,最终降低家庭消费;而且教育期望越高,消费降幅越大;与城市和一孩家庭相比,农村和多孩高教育期望家庭消费降幅更大。上述结论在不同的稳健性检验下同样成立。我国家庭教育期望不断提高,农村家庭教育期望与城市日益趋同,多孩家庭也可能增加,因此应逐步优化健全人才选拔机制、规范校外教育服务市场,以稳定家庭教育消费预期,从而削弱家庭预防性储蓄动机,进一步释放居民消费潜力。

中国企业自愿环境规制的驱动因素研究87-94

摘要:作为一种非正式环境规制,ISO14001认证提高了企业遵守环境法规的意愿,体现了企业自愿进行环境规制的意愿。基于2009-2016年上市公司的数据,探讨我国企业进行ISO14001认证的驱动因素。研究发现:所在地区正式环境规制越严格、ISO14001的认证企业数量越多,企业越有可能进行ISO14001自愿贯标;外向度高且已获得ISO9000认证的企业更有可能进行ISO14001自愿贯标。基于地区层面的研究也进一步表明,高的经济外向度可以提高所在地区企业的ISO14001认证总数;研发投入费用对ISO14001的认证产生了挤占效应。这些研究发现对中国企业自愿环境规制驱动因素的探讨提供了解释维度,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关启示。

有偏技术进步、要素替代和碳排放强度--基于要素增强型CES生产函数的门限回归95-103

摘要:采用中国1998-2017年的要素增强型CES生产函数,对中国特定要素间的技术进步和要素替代弹性进行了测度,同时采用门限归回模型实证检验了技术进步对碳排放强度降低的作用。结果表明,中国各要素间替代弹性均小于1,其值在0.14~0.53范围内,资本与能源替代弹性测算结果居于0.32~0.37之间,能源要素效率增长率高于资本要素,低于劳动要素;资本与能源间的替代弹性和碳排放强度呈负向相关关系,能源增强型技术进步导致的资本偏向是碳排放强度下降的主要原因,通过提高资本能源间替代弹性、升级产业结构可以实现碳排放强度下降。

经济问题杂志会计研究
分析师现金流预测的动机研究--基于信号传递理论的研究视角104-114

摘要:基于2008-2017年我国卖方分析师的研究报告数据,考察分析师内在能力与其额外现金流预测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高能力的分析师更倾向于在盈余预测的同时现金流预测,目的是向外传递与自身能力有关的信号。因此,对于还未获得良好声誉的非明星分析师,其内在能力越高,额外现金流预测的概率越大。研究还表明,对于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高的公司,分析师的内在能力与其额外签发现金流预测报告之间的正向关系更为显著。另外,分析师性别、学历、获取私有信息的能力及证券公司与上市公司的利益关联都会影响分析师内在能力与额外现金流预测的关系。

经济问题杂志区域经济
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油气投资的区位选择研究--基于投资环境与投资绩效的角度115-122

摘要:油气能源合作是“一带一路”的重点内容和重要抓手。运用熵值法、SE-DEA模型和Malmquist指数法,通过对2013-2017年中国对沿线重要能源国家油气投资环境和投资绩效的分析研究,提出中国在“一带一路”沿线油气投资的区位选择建议。研究结果显示,中国对东南亚国家的油气投资多处于高有效增长区;对西亚国家的油气投资多处于低有效增长区;对中亚和非洲的油气投资多属于低无效增长区。结合投资环境分析提出:处于高有效增长区的国家适宜投资,建议加强制度、技术、管理优势的输出;处于低有效增长区的国家建议重点选择沙特阿拉伯、印度和哈萨克斯坦三国进行油气投资;处于低无效增长区的国家建议先发展油气贸易而非油气投资。

黄河经济带建设:意义、可行性及路径选择123-128

摘要:加快黄河经济带建设,既有助于对接“一带一路”,实现东、中、西部和南北区域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也有助于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和陆海统筹战略的贯彻落实。该区域丰富的能源和矿产资源、转型发展、城市群建设和密集的交通网络建设,为该经济带建设并上升为国家战略铺平了道路。因此建议:成立黄河经济带管委会,统筹区域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以资源环境承载力测算为切入点,制定经济、社会、资源环境中长期规划;以绿色发展为顶层设计,绿色产业为核心,建设绿色经济带;以都市圈建设为支点,城市群建设为主体形态,走新型城镇化道路,实现乡村振兴;设立黄河经济带发展基金,促进经济和社会实现高质量发展;以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为抓手,加快该区域经济发展;构建对外开放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