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问题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经济问题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统计源期刊

On Economic Problems

  • 14-1058/F 国内刊号
  • 1004-972X 国际刊号
  • 2.15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经济问题是山西省社会科学院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79年创刊,目前已被CSSCI 南大期刊(含扩展版)、万方收录(中)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山西省社会科学院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经济问题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财政金融、产业经济、三农问题、理论探索、宏观经济、区域经济、本刊特稿、旅游经济、财务与会计、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财务会计、世界经济、书评、国际贸易

经济问题 2018年第10期杂志 文档列表

经济问题杂志理论探索
我国区域经济非平衡非充分发展的解决路径:创新资源配置方式的优化与重构——基于后发优势理论视角1-7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始终奉行"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资源配置模式。但在此模式下,不仅先发地区出现了创新极化过度、扩散不足的弊端,而且后发地区隐性的后发优势潜能也受到了严重抑制。故在分析传统资源配置方式缺陷的基础上,提出了优化落后地区创新资源配置模式的可行路径。依托创新资源的跳跃式梯度转移模式、产业梯度转移模式和基于创新资源贡献度的补偿机制,不仅先发地区可以更好地将技术溢出效应辐射至后发地区,后发地区还能够借助政策引导,掌握更多的创新资源禀赋,从而实现经济赶超。因此,通过优化资源配置机制进而释放落后地区的后发优势潜能,是解决我国区域经济非平衡非充分发展矛盾解决的重要途径。

以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推进绿色发展——基于马克思人与自然物质变换思想的研究8-16

摘要:"推进绿色发展"是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举措。基于马克思人与自然物质变换思想,分析了绿色发展和人与自然之间物质变换的关系,以及能源生产、消费过程和人与自然之间物质变换的关系。以实现人与自然之间正常物质变换的绿色发展为目标的能源生产革命必须改变传统能源格局、推动能源生产循环经济模式、推动能源生产技术革命、实现能源开采与生态修复同步进行;以实现人与自然之间正常物质变换的绿色发展为目标的能源消费革命要加强能源清洁低碳利用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形成能源清洁低碳利用的市场倒逼机制、加强绿色制度建设、倡导能源绿色生产和绿色消费文化。

知识产权助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逻辑机理与路径选择17-21

摘要:知识产权本身具备制度供给和技术供给的双重属性,是经济进入创新驱动发展阶段的核心供给要素。知识产权以其产权安排机制属性、创新激励机制属性、有效的市场机制属性推动制度变革;以其创造、运用、商业化所能带来的新活力和调动的创新热情推动结构优化;以其高级生产要素的本质属性推动供给侧的要素升级,这是知识产权得以助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基本逻辑机理。遵循上述逻辑机理,顺利实现和发挥知识产权助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功能和作用,应该从完善知识产权制度供给、提升知识产权技术供给、加大知识产权运用供给、增加知识产权产品供给、优化知识产权服务供给等五个方面,探寻可行的路径及对策举措。

基于网络检索数据的CPI预测研究22-26

摘要:随着互联网应用的不断深入和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网络检索数据的利用价值越来越大,试图突破传统的"具体经济性的指标数据"+"经济模型"="经济结论"的研究模式,借助于网络检索的非经济性指标数据,按照"非经济性的指标数据"+"经济模型"="经济结论"的研究模式。以布拉德福定律为理论依据,利用网络爬虫技术,在获取网络检索数据的基础上,对网络检索数据与物价波动关系进行分析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网络检索数据用于CPI的预测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其结论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深度学习:数据经济新动能——兼论对我国实体经济智能化转型升级的启示27-32

摘要:深度学习作为人工智能领域范式之一,本质上是人工智能未来发展的突破口。深度神经网络经过训练可以使机器获得学习和推理能力。深度学习引领着人工智能的热潮,让以算法为核心的人工智能时代全面爆发,产业应用取得了里程碑式的发展,催生出以数据为新型生产要素的新经济发展模式,成为我国提高生产力、改变生产方式、推进结构转型、增强国际竞争力的迫切需求。我国应重视深度学习作为数据经济新动能的核心驱动作用,推动其在实体经济领域的数字化影响,围绕建设制造强国、数据产业大国的经济产业目标,努力打造特色鲜明的国际智能产业高地,向世界展现我国经济新活力。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健康对中老年劳动供给的影响33-40

摘要:结合健康与劳动力供给格局分析人口老龄化的基本特征,探究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健康影响劳动力市场的理论机制。以此为基础,通过使用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2011-2015年的全国微观调查数据,研究反映中老年人力资本最基础的因素——健康,对劳动供给时间的影响,构建联立方程模型克服变量之间的内生性问题。得出以下结论:良好的健康状况会增加劳动供给时间;健康与劳动供给时间存在交互影响,劳动供给时间增加能够改善健康;不同户口状态下,健康对劳动供给时间的影响存在异质性。

经济问题杂志财政金融
货币政策的互联网金融市场利率效应研究——基于阈值向量误差修正模型的实证分析41-46

摘要:相对于传统的金融市场,货币政策对互联网金融市场的影响、作用机制更加复杂,运用阈值向量误差修正模型研究了货币政策的互联网金融市场利率效应。研究发现:货币政策对互联网金融市场利率的影响具有非线性特征,即当货币政策调控的金融市场利率水平较高时,货币政策趋紧,货币政策调控的短期利率与互联网金融市场利率的波动方向相反,它们偏离长期均衡的速度较小;当货币政策宽松时,货币政策调控的利率与互联网金融市场利率呈同方向波动,且偏离长期均衡的速度较大;货币政策对互联网金融市场的影响具有很强的结构性特征,因此,为了保持互联网金融市场的稳定以及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中央银行有必要考虑货币政策的结构特征,审慎出台相应的货币政策,保持货币政策的连续性。

互联网金融对资本市场风险跨期时变的溢出效应研究——以余额宝为例47-51

摘要:在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的基础上,通过建立Beta系数的单指数模型,考察了互联网金融对资本市场Beta系数的溢出效应,进一步检验了资本市场系统性风险的变化规律。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以余额宝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导致了资本市场系统性风险的改变,Beta系数具有明显的跨期时变特征,互联网金融对资本市场风险具有显著的溢出效应。同时,作为一种金融创新,互联网金融具有很强的获取客户和流量能力,客户黏性高,能够对传统银行资产和负债等业务构成较大冲击,但由于大银行比中小银行具有更高的风控能力和资产定价能力,因此大银行受到的冲击要明显小于中小银行,这为建立和完善我国金融安全防线及风险应急处置机制提供了重要参考。

适度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基于我国产业数据的分析52-57

摘要:从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存在影响分歧入手,提出了适度金融发展的概念,在此基础上,使用非线性面板平滑转换模型,从金融发展的结构和金融深度这两个方面,研究了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对我国2003-2016年的季度行业数据分析发现: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在门限值两侧存在明显差异,从而证明促进经济增长的适度金融发展是存在的。

经济问题杂志产业经济
中国企业孵化毕业影响因素——基于分位数回归的检验58-64

摘要:中国企业孵化器建设趋同现象严重,而受企业孵化器发展阶段差异的影响,标准化的支持模式难以有效推动企业孵化器的发展。企业孵化毕业作为判定创业活跃的关键指标,其影响因素显然具有情景化特征,而传统的大样本回归分析忽略了样本本身的层次性差异。基于此,通过采用分位数回归分析方法检验了部级企业孵化器毕业率影响因素对不同水平企业孵化器的影响。具体而言,分析了资金条件、研发水平、创业经验、办公场地及专业团队五类要素对企业毕业的作用。研究发现,创业经验对于起步阶段的企业孵化器作用更为明显,资金条件对于成熟阶段的企业孵化器作用更为显著,办公场地和研发水平与企业孵化毕业率呈倒"U"型关系。此外,进一步探讨了企业孵化器发展的差异化战略决策。

产业与就业结构演变路径及耦合效应分析:以山东省为例65-71

摘要:以山东省经济数据为样本,解析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二者的耦合效应。运用结构偏离度与就业弹性系数分析产业结构对就业结构的内在机制,可以看出山东省产业结构的总体协调度改善明显,对就业的拉动作用增强;运用回归模型分析就业结构对产业结构的作用机理,可以发现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初期,劳动力增加对经济增长有直接推动作用,但在90年代中后期出现拐点,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动力。基于山东省域资源禀赋、区域优势与产业体系,以人才、创新与产业"立体化"建设为核心,重塑经济增长新动能,实现产业与就业结构的协同发展。

山西省产业转型升级机理探析——基于投入产出分析72-77

摘要:山西经济增长率近年来持续下降,其产业结构不合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通过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的计算和分析,从单个产业对整个经济的辐射和推动的角度进行研究,得出在山西的经济转型升级中,重点发展的产业仍然在第二产业中,尤其是机械设备制造业的发展;第三产业不适合作为煤炭经济转型的接续产业。

过剩产能职工再就业技能培训的理论前提与模型构建78-84

摘要:过剩产能职工再就业是经济问题,也是民生问题;关系到经济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的成功与否、社会稳定和谐以及人民幸福生活。产能过剩职工是改革与发展过程中的"利益受损群体",为其提供再就业技能培训是社会公平正义的体现与理性诉求。因此,基于"补偿理念""由谁提供""培训什么"以及"如何开展"的逻辑提出再就业技能培训理论模型,即以公平正义的价值观、办好职工满意培训的发展观以及消除贫困、实现内生发展的目的观为指导,明确国家、市场与社会构成的培训联合主体,坚持保障型与发展型相结合的技能培训内容,坚持市场化运作的培训机制。为了解决再就业技能培训过程中存在的积极性不高、培训内容单一、方向不明确、质量不高等问题,提出以下对策:构建"一体两翼"的再就业技能培训联合体,实行多主体协同治理;优化再就业技能培训过程,提升培训质量;健全并完善法律法规及政策体系,加强再就业技能培训的制度与机制建设。

经济问题杂志三农问题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野长城的开发与利用研究85-89

摘要:党的报告提出"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乡村旅游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受到广泛关注,野长城成为乡村旅游的热点。加大野长城的开发利用对于带动周边乡村发展,推动乡村振兴具有重大的意义。通过分析野长城的现状,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大背景,探究出开发利用野长城的若干策略。

中国农村居民生活质量评价90-93

摘要:长期以来,国内外学者重点关注城市居民生活质量评价,且注重主观评价。依照我国国情,基于客观角度建立农村居民生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应用主成分分析法,得出了影响农村居民生活质量的4个主成分,计算了各成分系数与农村居民生活质量的综合得分,分析了农村居民生活质量各方面的变化及发展趋势。

经济问题杂志会计与审计
高管薪酬契约有效吗?——基于政府补助视角的实证检验94-100

摘要:政府补助作为企业业绩的组成部分,对业绩导向的高管薪酬契约会产生重要影响。而政府补助作为外生变量并未能体现管理者的努力与才能,那么包含政府补助的薪酬契约是否仍然有效成为有待检验的实证命题。以2007-2016年全部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政府补助与薪酬业绩敏感性间的关系。研究发现,政府补助显著提升了高管的薪酬水平,降低了薪酬业绩敏感性,薪酬契约静态无效,但从长期看,政府补助通过影响未来业绩从而保证薪酬契约的长期有效性。该结论在管理者权力大的样本组中得到验证。研究结论为国有企业高管薪酬改革提供了重要的借鉴意义。

混合所有制企业国有股比例、制衡股东特征与公司绩效101-104

摘要:股权结构是重要的公司治理机制,国有企业的混合所有制改革优化了企业的股权结构,利于企业业绩的改进。通过对混合所有制企业中的国有股比例、制衡股东特征对公司绩效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混合所有制企业中,制衡股东持股比例与公司绩效显著正相关;制衡股东身份类型与公司绩效显著相关;国有股比例与公司绩效显著负相关。基于此,为国有企业的混合所有制改革提出建议:有选择性地引进参股主体;保持较高的股权集中度;适当降低国有股比例。

经济问题杂志区域经济
区域科技服务中介组织的协同成长研究105-109

摘要:当前有关科技服务中介组织研究侧重关注其宏观层面的功能或者微观层面的运行机制,对区域或城市层面如何发展科技服务中介组织关注不够。现有研究对科技服务中介组织的理解过于狭义,仅仅关注了"中介"的属性而缺乏对其"联接"属性的注重,进而忽视了需要积极引导科技服务中介组织同其服务对象以及各类科技服务业态内部之间的"协同"发展。进一步,提出区域科技服务中介组织发展过程中需要关注三个方面的协同,分别是同制造业协同发展、科技服务中介体系内部协同发展以及同高校、研究院所等创新源头协同发展。最后指出,同大型中心城市相比,中小城市更需要借助三个方面的协同效应实现科技服务中介组织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