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问题杂志社
分享到:
《经济问题》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79年,公开发行的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理论探索、改革与发展、企业经济、农业经济、国民经济管理与计 划、世界经济、山西经济、财政与税务等。
  • 主管单位:山西省社会科学院
  • 主办单位:山西省社会科学院
  • 国际刊号:1004-972X
  • 国内刊号:14-1058/F
  • 出版地方:山西
  • 邮发代号:22-60
  • 创刊时间:1979
  • 发行周期: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2.15
  • 综合影响因子:1.732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经济问题 2013年第05期杂志 文档列表

经济问题杂志本刊特稿

对中国土地产权制度性质及效率若干问题的辨析——兼与《中国土地产权制度的性质和改革路径分析》一文商榷

摘要:针对《中国土地产权制度的性质和改革路径分析》一文在中国土地产权制度性质、改革演进、制度效率及改革方向和路径等方面的观点和结论提出了商榷意见。认为中国的土地产权制度是服从于政府的政治目标,主要是为促进国家的工业化、城市化和经济增长而进行的制度安排。是一种在效率和公平方面都有缺失的产权制度。工业、城市和地方政府是现行土地产权制度的最大受益者和改革的最大阻力。中国土地产权制度改革的方向是公有制,具体模式是永佃制。
4-9
经济问题杂志理论探索

两部门扩大再生产模型探讨——基于马克思社会再生产理论

摘要:马克思社会再生产理论中的“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与我国当前的经济情况不太相符,在理论界引起不少争议。尝试将马克思社会再生产理论模型化,通过分析两大部类积累率及增长速度间的变化规律,发现在马克思社会再生产理论框架下消费资料生产有可能优先于生产资料生产,并推导出了均衡积累率。认为马克思的社会再生产理论通过扩展在目前情况下仍适用于我国经济。
10-14

中国城市水务管理体制改革述评

摘要:随着全球范围内水资源危机的加剧和水环境质量的不断恶化,缺水问题已成为全球公共治理需要积极面对的一个重大挑战。水资源紧缺性与重要性的对立矛盾严重制约了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深化水务管理体制改革势在必行。经过20年的水务管理改革,目前我国已经基本实现了水务一体化管理。将我国城市水务管理体制改革分为四个阶段,并详细梳理了这20年的水务管理改革实践,对中国城市水务管理体制改革进行客观而全面的评述。
15-19
经济问题杂志宏观经济

“国五条”能降低高房价吗?——基于政策效应的经济学分析

摘要:在经过多次宏观调控房价仍然高企不下的背景下,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了旨在抑制房价上涨的“国五条”调控政策。在阐述“国五条”出台的背景、目标与主要内容基础上,构造一个住房均衡价格模型分析了“国五条”对房价的影响。研究表明:短期看来,“国五条”不仅不能抑制房价,反而会加快房价上涨。长期看来,对住房的投资性需求将大幅降低,住房的价格走向还取决于土地供应、货币发行量等外生因素。
20-23

产业结构有序度的测度、优化调整及预测——基于山西2001~2011年数据的分析

摘要:引入产业结构有序度测度模型对山西2002~2010年产业结构有序度进行测算和分析,发现近年来山西的产业结构有序度在基本稳定的同时略有下降,原因在于山西多年来作为能源大省严重依赖重工业的同时第三产业发展相应滞后。在此基础上,利用灰色系统理论预测模型对山西“十二五”期间的产业结构有序度进行预测,分析认为山西在产业结构优化调整方面应该采取措施适度降低第二产业比重,优化第二产业内部结构,增加第三产业比重,以提高产业结构有序度。
24-27

结构转型与外资规模是否影响了居民的劳动收入

摘要:用1993~2009年的数据测算了中国居民劳动收入的变化趋势,并根据统计口径变化进行了调整,结果发现居民劳动收入呈现出“U”型规律,劳动收入自2007年后重新开始上升。在此基础上从产业结构和外资规模的角度对劳动收入份额进行了进一步研究,发现2007年之前劳动收入份额下降的主要原因是第一产业劳动收入比重下降,2007年后回升的主要原因是三次产业内劳动收入比重的回升,FDI流入对劳动收入份额影响为负,但没有证据表明政府对经济活动的干预会导致劳动收入份额下降。
28-31
经济问题杂志财政金融

财政分权、土地收入与地方政府行为——基于地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摘要:一个良好的财政分权发挥作用需要三个条件:地方政府财政收支的自主性,中央对地方政府的有效管理和地方居民的合理监督。对观察到的地方政府依赖土地收入这一行为进行实证研究,以此评价分权下的地方政府行为合理性以及相关政策的影响。结论显示,在缺少来自中央政府和地方居民监管的条件下,为了保证财政支出需要,地方政府利用土地经营权和管理权来获取财政收入是土地财政的主要原因。
32-35

技市创新与金融发展

摘要:对银行与金融市场谁更有利于技术创新的问题,通过实证及中、日、韩三国实例,用发展变化的视角,给出与学界以往研究不同的结论:银行和金融市场对模仿创新和自主创新影响的不同随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而变化。银行对中国经济及技术创新的影响仍将占据主导地位,打造健康稳定的金融市场将促进我国自主创新。中国应不失时机地推动金融发展,确立科学有效的与经济发展新阶段相适应的金融结构和金融制度。
36-40

金融中介的博弈均衡分析

摘要:从非合作博弈和合作博弈两个角度对金融中介进行博弈均衡分析。并尝试构建金融中介合作博弈模型,对金融中介合作博弈模型进行了数理推导和求解,得知金融主体非合作博弈的均衡解与金融主体合作博弈的核分配是等价的。
41-44

“影子银行”对商业银行信贷配给的影响研究

摘要:影子银行作为市场选择的结果,丰富了金融体系,但由于其缺乏监管,行业运行混乱,影响了金融体系的稳定性,干扰了作为货币政策传导工具的信贷配给发挥其原有的作用。从影子银行的产生背景、界定范围出发,从正、反两方面分析了影子银行对商业银行信贷配给的影响,并结合国际组织、发达国家的监管探索,提出我国影子银行监管的思路。
45-48

国有控股商业银行山西省分行操作风险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合规文化与领导力视角

摘要: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话题已成为热点,而针对相关影响因素的分析却较少。从国有控股商业银行山西省分行入手,对其影响因素进行调查研究与分析探讨,并从中选取合规文化与领导力两个因素作为研究重点,通过SPSS的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得出银行合规文化建设与领导力中存在相关性的结论,并在此基础上从管理层绩效考核指标优化、关注领导者风险观念和建立合规文化学习型组织等方面对操作风险的管理提出建议,旨在为今后我国国有控股商业银行的操作风险管理提供理论与实践指导依据。
49-52

浮动抵押中债权人利益保护的缺失与完善

摘要: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而引入《物权法》的浮动抵押在实践中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其核心的原因是债权人利益保护的缺失。为解决该制度的缺陷,应从理性债权人考量的因素入手,通过限定其适用主体范围、扩大浮动抵押物的范围、赋予抵押权人相应的权利、建立高效低廉的浮动抵押权实现机制等来抑制债权人的利益风险,使债权人和债务人能通过浮动抵押制度获得“双赢”,从而实现立法之目的。
57-60
经济问题杂志三农问题

转型期劳动力回流问题研究——以山西抽样调查为例

摘要:基于2012年对山西已回流劳动力的问卷调查数据,考察当前劳动力回流的原因、就业状况、再外出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劳动力回流的原因中,经济原因仍居首要地位,但家庭及个人因素的影响力呈上升趋势;已回流劳动力的就业状况并不乐观,六成以上回流劳动力处于失业或半失业状态,回流后的收入整体低于回流前的收入;近半数已回流劳动力对于未来持观望态度,对于是否再次外出意愿不明朗。
61-65

城乡统筹视阈下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路径探讨

摘要: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和有力保障。当前,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存在诸多问题,如总量不足、结构失衡、效率低下,不仅影响了农村居民对农村公共产品的有效需求,而且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产生这些问题的根源在于建国之初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的选择、城乡二元结构和城乡利益的分化。因此,重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机制需要切实统筹城乡发展,缩小城乡差距,建立建全相关法律制度,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
69-72
经济问题杂志产业经济

中国石油企业“走出去”的SWOT分析及战略选择

摘要:中国石油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是促进国家经济发展、保障能源安全的需要,也是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在全球范围参与石油资源配置、提升企业国际化程度的重要战略选择,已经形成了一定规模,也取得了显著成效。为了进一步加快“走出去”的步伐,同时确保效益,运用SWOT方法对中国石油企业“走出去”的内外部环境进行了分析,对自身的优劣势以及外部环境带来的机遇和威胁进行了梳理,为科学制定“走出去”策略提供了依据。
77-79
经济问题杂志世界经济

货币国际化中国际贸易与债券市场发展的作用——基于非平衡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摘要:利用非平衡面板数据对货币国际化中国际贸易与债券市场发展的作用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两种因素都对货币国际化的推进具有重要影响。同时我们还可以得出,一国的国际贸易相对水平越高或一国的债券交易额越大,该国货币越容易被接受,人们会增加对其的使用,进而增加对该货币的需求量;反之,一国的国际贸易相对水平越低或债券交易规模越小,其货币亦难以成为被人们所广泛接受的货币,货币国际化难以顺利推进。
85-89

以亚洲货币单位为基础的东亚各国汇率的稳定性分析

摘要:区域货币合作对于降低汇率波动引发的金融风险及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合作的现实基础是构建最优货币区,选择锚货币并使各国货币与其保持一致的变化趋势,维持区域内的固定汇率,对区域外则实行浮动汇率。采用非对称指数平滑转移自回归(AESTAR)模型研究东盟和中、日、韩13国货币相对于亚洲货币单位(AMU)的偏离指数的动态特征,探讨构建最优货币区的可行性。实证结果显示,中国、印尼、马来西亚、缅甸和新加坡5国货币对AMU偏离指数为非线性全局平稳,其中印尼和缅甸的货币对AMU的偏离指数向均值调整的过程更表现出非对称性,其他8个国家则是非平稳过程。研究结论表明,当前13国建立最优货币区并不符合东亚各国经济发展的现实。
90-94
经济问题杂志财务与会计

基于交易成本视角的供应链整合研究

摘要:供应链整合是运作与供应链管理领域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得到了理论界与业界越来越多的关注。利用交易成本理论从经济学视角来解释供应链整合存在的经济合理性,结合供应链整合成功实践,阐释了在当今全球化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供应链整合是提升企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10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