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工程技术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机电工程技术杂志 省级期刊

Mechanical & Electrical Engineering Technology

  • 44-1522/TH 国内刊号
  • 1009-9492 国际刊号
  • 0.34 影响因子
  • 1个月内下单 审稿周期
机电工程技术是广东省机械研究所;广东省机械技术情报站;广东省机械工程学会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71年创刊,目前已被上海图书馆馆藏、万方收录(中)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广东省广业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主管的学术期刊。机电工程技术为学者们提供了一个交流学术成果和经验的平台,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工业互联网、学会动态、杂志动态、研究与开发、自动化与智能、电力与电网、诊断与改进

机电工程技术 2016年第04期杂志 文档列表

机电工程技术杂志制造业信息化
基于Fluent的钢化玻璃淬冷系统流场的建模与仿真1-6

摘要:研究了利用空气射流进行冷却的钢化玻璃淬冷系统流场特征,通过分析空气流动线路和生产线的实际形状,提出了将钢化系统进行分段模拟处理的方案。同时通过在风栅前后两侧添加空气块和左右两侧使用周期性边界条件的方式,使得数值模拟更加接近实际工况。通过数值模拟得到了实际工况下风管、风栅和玻璃表面任意点的压力和流速等细节性的信息,揭示了钢化玻璃淬冷系统整个流场的运行状态,以及阵列风嘴对高温玻璃的强制对流换热作用机理,并得到最佳的玻璃上下风栅配对距离,达到上下表面压力一致的最佳工艺效果。

基于竞选算法的特征点图像匹配研究7-10

摘要:针对在特征点图像匹配过程中,存在搜索时间长,匹配速度慢的问题,将特征点图像匹配过程转化成求最优解问题,把竞选算法应用到特征点图像匹配的搜索匹配过程,寻找最优解,从而优化匹配过程,提高匹配的性能,以PCB板定位实验可证,在同等匹配精度的前提下,把竞选算法应用到特征点图像匹配过程,可以大大减少匹配时间,加快匹配速度。

基于多层编码粒子群—遗传算法融合的AGV调度问题研究11-14

摘要:为实现AGV(自动导引小车)根据生产计划或生产工艺进行有序、高效地调度,更好地满足现代工厂自动化生产线的控制要求。提出了基于多层编码粒子群—遗传算法融合的AGV调度问题,对实际生产中成本优化问题进行了仿真研究,给出了迭代过程的成本变化曲线及成本最优下的AGV调度甘特图,结果表明,在成本优化方面,多层编码粒子群—遗传算法融合优于单一多层编码遗传算法。

基于UG自动编程的模具零件数控铣削加工15-17

摘要:介绍基于UG软件自动编程,并针对模具零件的数控铣削加工设计。运用UG软件,根据图纸的尺寸要求制出零件的实体三维造型,并对零件进行图形分析及工艺分析,确定加工方法及所需的加工刀具等,确定好工序。最后通过后处理生成零件的加工程序,并在机床上进行实际加工。实际加工操作结果表明,所加工出的零件完全满足图纸的要求并利于实际生产。

水下机器人3D建模与结构优化分析18-20

摘要:介绍了一款水下机器人ROV的设计过程,该设计过程采用了较为先进实用的设计方法——自顶向下(Top-Down)的设计方法,并对耐压舱进行了结构优化分析。采用这种设计方法不仅可以获得较好的整体造型,而且能够大大缩短产品设计时间,该方法在许多3D建模中都得到了广泛应用。

UG软件在轮胎模具制造中的应用21-23

摘要:以轮胎模的电极、基础模、高速雕刻加工为例,结合多年的机械加工经验,简要地介绍UG软件在轮胎模具中的应用,对轮胎模具技术人员有一定的帮助和借鉴作用。

机电工程技术杂志工业自动化
基于多色集合理论的模块化工业机器人组合建模研究24-28

摘要:提出一种基于多色集合理论的模块化工业机器人组合建模研究方法,研究了模块化机器人的形式化方法,在多色集合理论的元素、统一颜色、个人颜色以及多色图等概念的基础下,建立了模块化工业机器人功能模型、方案元库和推理矩阵,实现了从产品初始功能需求到方案元表示的原始方案集的形式化推理过程。每一类的模块,都可以设计成为不同数值的尺寸和类型,这些不同类型和尺寸的模块构成一个模块库,基于多色集合理论建立的模块库易于形式化描述和推理,推动了方案创新和候选机构型的自动生成。

基于51单片机对工程车辆闭锁离合器的控制29-31

摘要:为了实现闭锁离合器的控制数值化和精确可控化,以及解决普遍PID算法在闭锁离合器中出现的问题,设计一种以单片机为核心的控制系统方案,该控制系统是以AT89C51芯片为核心来控制闭锁离合器的闭锁和解锁。

港口自动发卡装置的设计与研发32-34

摘要:为提高人工发放RFID卡和纸质业务单证效率,解决多出卡、故障高等缺陷,针对港口运输研制了大、中、小型货车自动发卡装置。新装置在机械设计上使用导轨滚动丝杆机构,增加发卡装置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减少发卡故障;控制系统采用负反馈及双重保护功能,增加系统的容错性和异常处理能力,使用C语言程序设计,提高了系统的精度,减少了系统响应时间,电机采用PMW波控制,设计电路有柔性接口,功能模块化,便于安装、维修、功能扩展,能满足港口管理的工作要求。

基于EPSON G6机器人的自动转LENS系统的设计35-38

摘要:为了解决手机摄像头手工组装过程效率低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爱普生G6工业机器人为核心的LENS自动转移装置,上下料系统采用西门子PLC ST60控制的交流伺服电机实现上、下料料盘的定位,实验结果表明该装置定位精度高,能够有效地完成LENS的转移,大大降低了手机摄像头的生产成本,有效地推动了产业结构的升级。

大型飞机装配平台的行走及升降系统设计研究39-42

摘要:以某大型飞机装配工作平台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目前工作平台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对其行走系统和升降系统进行了总体设计,分析了气垫单元的工作原理及其压力控制方法,设计了气垫单元在平台上的布置形式。设计了平台的行走功能,并完成了驱动轮的设计与布置,最后,设计了平台的升降系统。

MODBUS在工控PLC的应用43-45

摘要:MODBUS协议支持数字量和模拟量的传输,采用国产PLC工控板,实现主从站及从从站之间控制信号的传递;为解决系统因采用过多模拟量传输引起的传输不稳定,调试程序将多个现场采集的模拟型信号转换为数字量再传输,在寄存器中可完成更多运算,使系统更加稳定与可靠。

基于单片机的数控机床故障模拟装置的开发46-48

摘要:数控维修技术教学过程中,数控机床往往采用人工设置故障的方法,浪费时间、教学效率低。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在THWSKW-2A教学仪器上开发了基于单片机的数控机床故障模拟装置,包括开关电源、单片机、继电器模块组以及控制电路。经过实践证明,该装置操作方便,适用性高,可广泛应用于数控机床维修、机电一体化、自动化等专业教学领域,开发的教学实训项目适合高职院校人才的培养,具有推广价值。

机电工程技术杂志研究与开发
角接触球轴承传热机理及其对高速电主轴性能的影响分析49-54

摘要:在传热学的基础上,建立了接触区等效热阻的角接触球轴承传热模型,并用离散热节点的方法建立热阻网络模型,提出了根据热能量守恒建立热节点微分方程对节点温度进行预测的方法,采用有限元法对电主轴及其轴承温度场进行仿真,并探讨了电主轴转速对轴承接触区等效热阻的影响,以及等效热阻对电主轴温度场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轴承接触区等效热阻对电主轴温度场分布有较大影响,电主轴转速越高,轴承接触区等效热阻越大,轴承组件中的热梯度越大,在高速精密电主轴热设计中接触区等效热阻不可忽视。

声信号形态分量分析在轴承故障诊断中的应用55-61

摘要:滚动轴承是工业领域旋转机械中最重要的零部件,也是机器中最易损坏的零件之一,其工作表面发生局部缺陷时会产生异常声响。实际的滚动轴承故障声信号信噪比差,成分复杂,信号中的冲击成分、谐振成分及噪声无法被任意单一的字典充分表示。在分析该信号时频特性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声信号MCA和Hilbert谱分析的轴承故障诊断新方法。该方法通过构建一个冗余字典来逼近故障声信号,利用形态分量分析稀疏分离出故障声信号中的冲击分量、谐振分量和噪声分量三种成分,并对冲击分量进行Hilbert谱分析。经仿真和实例分析,得出该方法能准确识别滚动轴承故障的结论。

中型车削中心的整体防护设计62-64

摘要:中型车削中心机床整体外观防护的设计,除了需满足基本的结构、功能和外观等要求外,系列化产品的基型还需兼顾后期延伸产品开发的延伸性要求。对于体积较大的机型,其外观防护主体结构单靠钣金自身的折弯来作为支撑远远达不到要求。以广州机床厂有限公司研制中型70°斜床身车削中心G-60MC为例,采用基于骨架式结构的机床整体防护设计方式。分别从外防护、内防护、水箱及排屑等几个方面对机床防护结构设计作了详细介绍。装配后经过性能试验,所设计的整体外观防护达到了预期设计目标,满足了结构、功能、外观及延伸性等方面的要求。

桌面型3D打印机工艺研究65-67

摘要:研究了3D打印机的工作原理及其关键构件。重点以LZ-P250桌面型3D打印机为例,研究了其自动喷料系统、温度控制系统等关键构件以及打印质量、填充、速度与温度、支撑等对3D打印机的使用产生重要影响的加工工艺。对桌面型3D打印机的合理使用及其未来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高强度镀锌螺栓扭矩衰减控制技术分析68-71

摘要:为了探究高强度镀锌螺栓扭矩衰减机理,进行扭矩衰减控制分析。以高强度镀锌螺栓为研究对象,对螺栓进行受力分析,建立判定扭矩衰减失效的数学模型;针对软连接装配,基于扭矩衰减控制方法即降低拧紧转速或分步拧紧,利用ATLAS电动拧紧系统,采用不同装配方法对螺栓进行拧紧对比试验,经过耐久试验结果表明扭矩失效准则能够有效判断装配连接的可靠性。因此,在软连接实际装配过程中,改变拧紧策略对保证螺栓联接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