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教育研究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基础教育研究杂志 省级期刊

Basic education research

  • 45-1094/G4 国内刊号
  • 1002-3275 国际刊号
  • 0.29 影响因子
  • 1个月内下单 审稿周期
基础教育研究是广西教育学会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88年创刊,目前已被国家图书馆馆藏、上海图书馆馆藏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广西教育学会主管的学术期刊。基础教育研究为学者们提供了一个交流学术成果和经验的平台,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教育论坛、德育纵横、教学探新、学校管理、热点关注、中考改革、教研园地、幼教天地

基础教育研究 2006年第09期杂志 文档列表

基础教育研究杂志教育论坛
基础教育均衡发展一定要坚持科学发展观3-6

摘要: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教育发展到一定阶段必须追求的新境界。我国由于历史的、现实的种种原因,基础教育发展在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学校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当前,人们对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解读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实践中还存在着一些误区。有人认为,西部地区贫困,没有条件讲均衡发展,东部地区已在推进教育现代化,不存在均衡发展问题;有人见物不见人,一讲到均衡发展就过度地聚焦在办学条件上;还有人把均衡发展绝对化,忽视了个性化和特色化的发展。因此,基础教育均衡发展一定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人为本,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之路。

面向平民,使人人都能受到教育6-8

摘要:今年年初,总理在全围人大十届阳次会议记者招待会上强调,要使教育成为面向平民的教育。他说:“在这里,我特别想强调一下平民教育问题。因为世界上绝大多数人都是平民。平民素质关系到一个国家国民的整体素质。我国有13亿人口,9亿农民,平民的比重更高。我们之所以把义务教育和职业教育放在重要位置,就是要使教育成为面向平民的教育,从而使人人都能受到教育。”温总理这段话,深刻地指出了当前我围教育的重心,为进一步贯彻落实“科教兴围”战略,

基础教育研究杂志德育纵横
对“好学生”过度角色化的思考9-11

摘要:日益增多的“好学生”身心问题和越轨行为需要我们进行深入的探究。但总体来说,人们对其根源的认识多集中在家庭教育、环境影响等表面原因。本文就此问题从个人的“角色化”方面进行了思考,并浅议解决“过度角色化”给“好学生”带来的一系列问题的办法。

基础教育研究杂志治校方略
校本管理在新课程改革中的作用12-14

摘要:新课程改革需要从“课堂教育层面”跳到“学校组织层面”,需要校本管理的支撑。具体表现在校本管理对校本研究、校本教研、校本课程来说是前提和保障,它贯穿、渗透在校本研究、校本课程、校本教研和教师专业化发展之间,起着组织、协调的作用。

基础教育研究杂志课改实践
浅谈课堂教学与研究性学习课程资源的整合15-16

摘要: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已经轰轰烈烈地展开,新的课程体系在课程功能、结构、内容、实施、评价和管理等方面都较原来有了重大的创新与突破。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了在这种新理念指引下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的种种尝试。在这个过程中,很多教师,尤其是广大农村中学的教师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因为这种学习是一种开放性、参与式的教学形式,它不局限于一间教室或一所学校,也不局限于一门课或几本书。它倡导学生走出课堂,走出校园,融入到自然和社会中,用自己的视角去认识世界、了解社会,认识到他们的态度、行为和决定能够对现在和未来的世界发展产生影响。

基础教育研究杂志教研园地
国内外有关教师课堂提问的研究综述17-20

摘要:提问作为一种常用的教学方法,已经有很长的历史。近年来随着教学问题逐渐聚焦于真实的课堂,提问受到很大的关注。通过对国内外有关教师提问的研究的分析后发现:教师提问的理论研究主要集中在提问的功能与作用、艺术与技术两大方面;教师提问的实证研究主要集中在提问的数量、分类、教师的候答方式、教师的反应四大方面,继而对已有的研究进行了总结与反思。

校本教研与教师教育智慧提升21-23

摘要:教育是充满智慧的事业。教师教育智慧的形成过程是与其对教育教学实践探索研究相伴的。校本教研恰恰以教育反思、教育叙事、合作共享等形式,有效地促进了教师教育智慧的提升。

基础教育研究杂志教学探新
语文新课改中的一些现象、问题与反思24-25

摘要:《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出台是对语文课程理论认识的阶段性总结,给语文教学打开了新的局面。但是,在对语文课程与教学现象的观察中,我们发现,由于语文课程与教学理论的缺位、不到位甚至越位,导致语文课程与教学实践中出现了很多问题,主要有语文教学目标的虚化、语文教学内容的泛化、语文教学过程的表演化、语文教学手段的形式化、语文教学评价的肤浅化等。这些问题的解决,必须从反思教学现象入手,思考问题实质,探求语文教育的规律,用这样的规律来指导语文课程与教学实践,并力求在实践中解决这些问题。

听—看—说—读—写——作文训练应回归本原26-27

摘要:中学作文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难点之一,学生厌烦心理严重,教师也有“束手无策”之感,现有各种方法大都缺乏系统性、可操作性。虽然学生写作水平受自身知识技能和认识水平的制约,但我想更多的是与指导的失误有关。部分教师没有充分认识作文教学的特性,一味地强调技巧,而对学生而言,“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再高明的写作技巧都受制于材料、语言的匮乏。如此,形成恶性循环,造成越教越差,越学越差,是语文教师停下来反思的时候了!

高中学生数学思维障碍分析28-29

摘要:我们经常听到学生反映:听老师讲课听得很“明白”,但到自己解题时,总感到困难重重,无从入手。事实上,有不少问题的解答,并不是因为这些问题的解答太难以致学生无法解决,而是其思维形式或结果与具体问题的解决存在着差异,也就是说,这时候,学生的数学思维存在着障碍。这种思维障碍,有的是来自于我们教学中的疏漏,而更多的则来自于学生自身存在的非科学的知识结构和思维模式。

对当前数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30-31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铺开,各种各样的教学模式和层出不穷的教学方法纷纷出现,课堂教学改革呈现了一派繁荣景象。笔者也发现,一些教师没有把握好《数学课程标》勘的内涵和实质,对新课程改革的理解和实践还存在一些误区,出现了盲目“跟风”和追求“时髦”的做法,这些重形式而不重实效的形式主义,应当引起我们认真思考。

高中英语教学中情感因素及其培养策略32-34

摘要:新课程改革提出了“使每个学生都得到主动发展”的核心理念。在这个背景下,新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英语课程标潍勘)把情感态度的培养作为课程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前的英语课程改革实践中,情感在教学中的积极作用已经引起了教师和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那么,什么是情感?情感对高中英语教学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情感?剖析和探讨这些问题,对于当前新课程实施中的教学实践具有现实意义。

新课标下的高中英语写作教学35-36

摘要:《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对高中学生的英语写作有明确的要求:①能根据所读文章进行转述或写摘要;②能根据文字及图表提供的信息写短文或报告;③能写出语意连贯且结构完整的短文,叙述事情或表达观点和态度;④能在写作中做到文体规范、语句通顺。《课标》既强调了对学生写作能力方面的要求,又强调了对外交流信息,表达观点和态度等方面的要求。

借助阅读英文报刊提高英语读写能力37-38

摘要:英语报刊作为一种新的辅助教学资源,给学生展示了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其话题涉猎广泛、新颖,语言描述生动。图文并茂,融知识性、趣味性和实用性于一体。比如:报刊中的Front Page、Our World、Campus Trends等板块,时代气息浓厚,适合中学生心理和阅读兴趣。还有,Your Words、Heart to Heart、Teen Voices等栏目为学生提供了一个交流互动的园地。学生可以在这个绚丽多彩的花园里就某个话题互相交流,开展一些旨在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活动。

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策略38-39

摘要: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观点、确立信念、付诸行动的转化过程。这种由知到行的转化,要借助情感、意志等中介来“催化”。列宁说过:“没有人类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而人的情感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下调动和激发出来的,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情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唤起学生为追求真理而掌握知识的强烈欲望。如在《公民依法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这一课题学习中,

化学教学渗透感恩教育的几个切入点40-41

摘要:如今,在校学生中独生子女占的比例非常大,即便不是独生子女,在家也是多受父母的过分溺爱,特别是有些学生家处偏僻的山村,家庭条件非常艰苦,但他们父母深怕委屈了孩子,宁可自己多吃苦,也要给自己的孩子过上富足的生活,由于长期养尊处优,使得他们养成了一些不良习惯。对父母的劳动不珍惜,不知道父母挣钱不容易,这些学生学习动力不足,吃不得苦,不知恩,不感恩,更不会报恩。面对这种种问题,经过仔细思考,笔者认为学生不是天生就有不良习惯,而是我们的教育教学方式方法已不适应现在的学生。

中学历史启发式教学常见误区分析41-43

摘要:在当前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中.在对启发式教学的实际应用上,存在着种种误区。这在很大程度上妨碍了它的教学效果。典型的误区有三: 1.“启发式教学就是由老师提出问题,学生回答。”历史课上,常会看到一些老师自己先提出问题,然后让学生思考回答,从而进行“启发式教学”。此做法,貌似“启发”,实是“”。它使学生被动地接受事先设计好的所谓“问题”,学习思考的主体性没有得以充分体现,不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

浅谈农村小学音乐课的萎缩44-45

摘要:在小学教育阶段,少年儿童正处在发育、成长和世界观形成的重要时期,音乐教育对培养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高度的文化艺术修养的一代社会主义新人,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一首优美的歌,一支动听的曲,都塑造着一个个完美的灵魂,如春风吹绿杨柳,雨露滋润禾苗,在潜移默化中学生的心灵得到净化,思想得到升华,人格得到,完善。孔子主张:“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司马迁认为:“正教育必始于正音,音正而行正。”西方哲学家柏拉图认为:“整个教育基于音乐。”要知道,不懂音乐的人是知识不完备的人,缺少音乐艺术教育的教育,是不完美的教育,会导致人才素质的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