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文学研究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汉语言文学研究杂志 省级期刊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Research

  • 41-1414/I 国内刊号
  • 1674-8506 国际刊号
  • 0.16 影响因子
  • 1个月内下单 审稿周期
汉语言文学研究是河南大学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2010年创刊,目前已被万方收录(中)、上海图书馆馆藏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河南大学主管的学术期刊。汉语言文学研究为学者们提供了一个交流学术成果和经验的平台,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名家序跋、“理想主义重建:是否必要?如何可能?”专辑、“电影与技术社会”专辑、近世文化研究、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研究、古代文学研究、青年论坛、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学术访谈

汉语言文学研究 2017年第02期杂志 文档列表

汉语言文学研究杂志学术访谈
重审当代文学中的“制度”与“人”——洪子诚教授访谈录4-12

摘要:李浴洋、李静(以下简称李):洪老师.非常感谢您接受我们的访谈。不久之前的2017年3月11日.北京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研究院刚刚召开了“洪子诚《材料与注释》研讨会”。这已经是您的《材料与注释》(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出版之后学界举行的第二场研讨会了。我们的问题.自然也就首先想同绕您的这部新著展开。在3月11日的研讨会上.与会代表提及最多的话题便是《材料与注释》在著述体例上的特点。即您在《自序》中说到的,“(本书)尝试以材料编排为主要方式的文学史叙述的可能性.尽量让材料本身说话,同绕某一时间、问题,提取不同人,和同一个人在不同时间、情境下的叙述。让它们形成参照、对话的关系.以展现‘历史’的多面性和复杂性”。

汉语言文学研究杂志“当代文学研究新视野”笔谈
“当代文学研究新视野”笔谈:诗与真——《材料与注释》中的“主观”与“客观”13-17

摘要:《材料与注释》是著名学者、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洪子诚在2016年推出的一部当代文学研究新著。该书包括“材料与注释”和“当代文学史答问”两个部分。前者是洪子诚教授对于1950至1970年代的六篇重要文学文献(包括讲话、社论与检讨等)做出的注释。他自述其追求是“尝试以材料编排为主要方式的文学史叙述的可能性,尽可能让材料本身说话。围绕某一时间、问题,提取不同人。和同一个人在不同时间、情境下的叙述,让它们形成参照、对话的关系,以展现‘历史’的多面性和复杂性”:后者则是他以答问的形式表达的对于中国当代文学这一学科的最新思考。

检讨“真诚”之迷思:作为原理性的思考17-19

摘要:读洪子诚老师《材料与注释》的同时,我也在读钱理群老师的《岁月沧桑》,两本书讨论的对象刚好有所重叠,在视角、方法和问题意识上.也构成了一种参照。钱老师的书写得酣畅从容。有很强的自我投射和带人感.读的时候很容易被他强大的论述卷进去。洪老师的方式.似乎要更多抑制主观的参与,着重呈现历史现场中不同的姿态,但材料与注释的穿插,有时却能带来一种蒙太奇式的戏剧性。像1957年夏衍在作协党组扩大会议上爆炸性发言那一段.当不同当事人的叙述猝然对照在一起,读来就有惊心动魄之感。

“寻找文学”的文学史写作——读《材料与注释》兼谈文学史研究中的情感问题20-28

摘要:我决定从“印象”出发.开始《材料与注释》的评论写作。2001年秋至2004夏.我在北京大学中文系攻读当代文学方向的硕士学位时.洪子诚早已是当代文学研究领域的名家.所以他的课总是人满为患。那时候,一有他的课,不管有没有选上,我和几位同学总是挤去听。我在课堂上感受到的.是他的严肃、严谨、严密,是他的严以律己、宽以待人。我硕士毕业前.洪老师就退休了.从那时起.就很少见到他了.但每当他有新书出版或新作发表.我总是找来阅读。

《材料与注释》:“历史化”的技艺与经验29-34

摘要:通常认为,洪子诚的《中国当代文学史》在1999年的出版是中国当代文学学科开始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此书最引人注目之处.便在于其“文学制度与文学生产”的研究视角。在其后出版的《问题与方法——中国当代文学史研究讲稿》《文学与历史叙述》《当代文学的概念》等多部著作中.洪子诚的这一思路得到不断深化。

叙述的“后退”——从《中国当代文学史》到《材料与注释》35-38

摘要:对我来说,从洪子诚的《中国当代文学史》被公认为“完成了当代文学‘评论’向当代文学‘史’研究的深刻转移”.推动了…当代文学’学科从幼稚逐渐地走向成熟”①的时候开始.洪子诚及其历史叙述就凝结为一个高密度的历史节点。这个高密度的历史节点.既连接着中国当代文学编纂史.更折射着整个社会主义中国的历史。也是从这时候开始.洪子诚及其历史论述就构成了必然要分析的历史对象了。

1950—1970年代文学研究中的三种“真诚”38-41

摘要:当代的研究者们往往遭遇一个难题:如何理解1950—1970年代那些文坛风云人物的“变化”和“不变”?这一时期文化政治的不断激进化,使漩涡中心的人们不得不随之调整自己的行为策略。而1980年代初期的“拨乱反正”所树立的一套新价值.也影响到了这些亲历者们在后来的历史叙述方式。摇摆、分裂、变化因此成为周扬、张光年、林默涵等一批1950—1970年代文坛风云人物的常态。然而.一方面,太多的“变化”是否意味着一种政治投机?另一方面,如果保持“不变”,是否意味着已经被意识形态彻底“洗脑”?

汉语言文学研究杂志重返晚清民国
当时事进入新戏——《孽海波澜》与北京济良所42-55

摘要:梅兰芳1914年排演的第一出时装新戏《孽海波澜》,搬演自1906年的新闻时事。当年的新闻事件,经由《京话日报》的报道与发动,开创了北京拯救妓女的济良所事业。当社会事件进入新闻报道,又转而变成时装新戏的创作资源,进而在观众中引发热潮,同时也将梅兰芳的演剧事业推向了一个高峰。此事的来龙去脉、传播方式与变形历程,为我们彰显了清末民初北京文化空间的创新尝试与建构过程。

大文豪的小剧场:梁启超《班定远平西域》的实验精神及其对中国现代剧场的特殊意义56-63

摘要:1905年11月,横滨大同学校师生演出了《班定远平西域》一剧。次年,这出戏的剧本发表在梁启超主编的《新小说》杂志上,作者即梁启超本人。借着大同学校提供的机会,梁启超首度利用“俗剧”(主要是粤剧)传达他所看重的尚武强国思想,并得以体验剧场实务与案头创作的差异。同时,这出戏从日本剧场受到的影响,以及梁启超如何进一步修改的意见,都预示了春柳社之后借《茶花女》进一步开展的实验。

汉语言文学研究杂志中国当代文学研究
“失败”的经验与“拯救”的智慧——从天蓝诗歌的修改谈起64-74

摘要:1953年5月出版的诗集——《队长骑马去了》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像太阳般升起》分别是诗人天蓝旧作与新作的结集.二者一同出版具有强烈的整合意味。但更具深意的是“旧”如何改造一“新”。《队长骑马去了》中收录的诗歌多数创作于运动前.新中国成立后.经过过滤的“延安”作为文学资源进入“当代”.天蓝旧作的修改这个动作在新的历史时期显得“应景”却又格外“别扭”。由此可见,延安话语资源中存在着无法调和的质素.需要历史主体在压力之下做出筛选与取舍。

民族史的魔幻书写:阿来小说《尘埃落定》的神来之笔75-84

摘要:在新时期小说中,阿来的长篇小说《尘埃落定》似乎是一种“神迹”般的存在。它的成功首先源于一种不同凡响的异质文化——藏族历史宗教文化。脱胎于这种兼具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的异质文化,受益于博览群书而融会贯通的现代小说技法,年轻的诗人兼小说家阿来以匠心独运的魔幻书写和神来之笔传奇而真实地再现了一段藏民族秘史。

1949年以前爱伦·坡在中国的形象建构与变迁85-93

摘要:爱伦·坡在整个中国现代文学时期的文学视野中,经历了从远观到近视、从崇仰到冷静审视的过程。历经了“五四启蒙”时期、“新文学建设”时期和“现实主义批评”时期的三个视域及其不同期待之后,爱伦·坡的形象和地位从被视为“先进”的作家代表,逐渐变成被批判的典型。本文将从这三个时期选取鲁迅等人的几次重要批评和译介事件分析爱伦·坡在1949年之前的译介面貌。这几次评价的转向,显示了中国文人在新文学建设过程中从茫然到清晰、从对新事物的开放汲取到最终择取和建构自己的文学视野、文学审美、文学创作的发展过程。

中国莎士比亚接受史纵横论——兼论濑户宏教授的《莎士比亚在中国》94-100

摘要:日本学者濑户宏教授的《莎士比亚在中国》是一部别开生面、具有可喜学术价值的莎学专著,它有三个鲜明的特色。同时,在莎剧演出、莎剧翻译与研究方面,此著亦能引发读者诸多纵横思考,从中可见在有些问题上尚需要中外学者共同努力,进一步深入思考、展开。

希腊先民的人生觉解——希腊神话的人生解读101-107

摘要:古希腊神话是原始氏族社会的精神产物,是希腊乃至世界文学、文化的源泉之一。从社会历史视角看,希腊神话反映了“人类社会的童年”时期希腊人的世界观和氏族社会的生活状况。从人生视角看,神话故事表现了希腊先民对人生基本问题的理解和认识,不妨说它是希腊先民对人生的觉解。

徐玉诺集外文辑录之二108-122

摘要:徐玉诺常用“玉诺”“红蠖”等笔名发表文章,新发现的徐玉诺集外文8篇,署名“兰烂生”,此是徐玉诺罕为人知的一个笔名。其中7篇是学术文章,即徐玉诺为明代才女冯小青撰写的《女诗人乔小青评传》,原载1927年《毓文周刊》。另有1篇小说《爱与憎》,原载1923年《小说月报》。未见收于《徐玉诺诗文辑存》。现将其整理出来,以供研究之需。

华锺彦集外文三篇123-128

摘要:华锺彦(1906--1988),原名连圃,以字行.辽宁省沈阳市人。1933年由北京大学国文系毕业.历天津女师学院、北京东北大学、京华美术学院、东北师范大学、沈阳东北大学、长白师范学院、河南师范学院、河南师范大学、河南大学讲师、副教授、教授五十年。著有《花间集注》《戏曲丛谭》《诗经会通》《东京梦华之馆论丛》等书。列入“河南大学学人文丛”之《华锺彦文集》三册(河南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是目前收录华锺彦先生比较完整的作品集。然由于民国时期一些文章大多发表在报刊上,搜集起来比较困难.故遗漏在所难免。

新书架128-128

摘要:山东大学青年学者国家玮所著《启蒙与自赎——鲁迅(呐喊)(彷徨)的思想与艺术》最近由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选择以《呐喊》《彷徨》中的第一人称叙事及作为小说修辞的反讽、抒情/反抒情为坐标结构本书,让小说研究回到“文化文本何以能完成可展示的意识形态”(詹姆孙)这一“有力的”问题上来。作者认为鲁迅小说向来被人忽视的是那种将抒情场景置于反抒情的庸常卑琐之中的写法:《狂人日记》开篇的“小序”;《社戏》开头叙事者对看京戏噩梦般的追忆;

时量补语基本式和变换式的研究129-133

摘要:现代汉语补语问题一直是学界研究的热点问题,研究角度也有多个方面。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补语也一直是留学生学习的难点和重点,其中时量补语尤其是一大难点。本文根据对时量补语几种不同句式在语料库中的使用频率统计分析,将使用频率高的句式称为时量补语的基本式“V+了+T(+的)+N”,使用频率低的称为时量补语的变换式“V+N+V+了+T”。根据能否转换成变换式,基本式又分为几小类。这种分类将时量补语中几种复杂的句式联系起来,旨在为对外汉语教学时量补语的教学顺序和方法提供一定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