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文学研究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汉语言文学研究杂志 省级期刊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Research

  • 41-1414/I 国内刊号
  • 1674-8506 国际刊号
  • 0.16 影响因子
  • 1个月内下单 审稿周期
汉语言文学研究是河南大学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2010年创刊,目前已被万方收录(中)、上海图书馆馆藏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河南大学主管的学术期刊。汉语言文学研究为学者们提供了一个交流学术成果和经验的平台,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名家序跋、“理想主义重建:是否必要?如何可能?”专辑、“电影与技术社会”专辑、近世文化研究、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研究、古代文学研究、青年论坛、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学术访谈

汉语言文学研究 2017年第01期杂志 文档列表

汉语言文学研究杂志古代文学研究
陶渊明《饮酒》诗二十首发覆——兼论《停云》诗的作年与主旨4-11

摘要:陶渊明《饮酒》诗二十首的主旨一直晦莫能明,本文在充分利用原始文献、努力发掘史实、还原诗作背景的基础上,对《饮酒》诗二十首的主旨进行深入细致的考论,揭示出其深厚悠远的人文、政治底蕴,同时对渊明《停云》诗之作年与主旨作出合理推断。

黄庭坚词的脱“俗”“诗化”与北宋词风转变的契机12-17

摘要:对黄庭坚词的评价,在词学史上颇多争议,既有以俚俗俳狎严厉指责的,也有以意趣深至赞扬的。黄庭坚的词早期受柳永影响,致力于俚俗之作,后期因苏轼的启发,引诗法入词,另择新路,词风发生转变,创作了大量“诗化”的作品。黄庭坚在词坛的地位虽然并不显著,但无论俚俗之作,还是“诗化”的作品,都表现出创新的精神,这种精神来源于宋词发展的时代趋势,黄庭坚敏锐地把握并顺应了这种趋势,因此,研究黄庭坚词的变化,有助于深入把握北宋词风发展转变的这一重要契机。

汉语言文学研究杂志古典文献学研究
英藏S.2014《七夕诗并序》释读18-23

摘要:从文学创作的角度,S.2014诗并序皆不能称为经典,但却未加雕琢地保留了敦煌官僧民众“七夕”赋诗作序系列手稿原貌。另外,S.2014中的词汇,有的与晚唐时代敦煌当地的语言有关,如《七夕(自到敦煌)》“耐”“管领”“接括”等词汇都并非错字。校释该卷内容以及对写卷创作情境进行合理还原,对研究敦煌僧众文化生活、俗文学创作、抄经写经的意义以及敦煌七夕民风习俗等皆具有不可忽略的价值与意义。

《清人诗文集总目提要》订补——以王惟俭等五位河南籍作家为中心24-28

摘要:今人柯愈春先生所著《清人诗文集总目提要》,从清代诗歌(包括散文)文献学的角度来说,代表了迄今为止该领域学术研究的最高成就。因此,以该书作为基准,对其中难免存在的若干舛误与疏漏进行订正与补充,从而使之尽可能地更趋完善,这也就成了一项很有意义的工作。同时,这些遗留下来的问题,其难度相对来说也是最大的。现在即根据平日读书所得,对其中王惟俭等五位河南籍作家的有关问题予以订补,供作者及其他相关读者参考。

王士禛集外诗文考略——兼谈其与清初河南诗人的若干交游29-36

摘要:齐鲁书社出版的《王士禛全集》,是目前所见收录王士禛作品最为完备的集子,但因其人交游广泛,题赠诗文很多,故仍有部分作品遗落于外。今从其河南籍友人梁熙诗文集后附卷中辑得集外诗文若干,并对其中涉及的人物和事迹加以相应的说明和考证,为研究王士禛的生平、交游、诗学思想提供新的资料佐证。同时,有关王士禛与清初河南诗人的若干交游情况,亦在文中稍加探讨,约略见出其早年学诗之渊源。

汉语言文学研究杂志文艺学研究
身份政治与左派37-43

摘要:我的演讲要讨论一个大家意料之外的新主题。※我们已经熟悉了诸如“集体身份”“身份集团”“身份政治”或者是“种族性(ethnicity)”这类术语,以至于很难想起它们是在近时才开始成为当下政治话语词汇表或行话的一部分的。

作为一种“后理论”范式的姿态批评44-49

摘要:文学理论进入“后理论”时代给人们提出了一个如何认识“理论”的问题。“后理论”要求人们再也不能强迫理论去继续行使一种解答现实的终极主义,也不能强迫理论继续承担一种“宏大叙述”角色,而提醒人们注意文学理论已经开始步入一种日常的、参与性的具有实践指向的“小理论”阶段。阿甘本的姿态批评就是一种典型的“后理论”范式,它对于勘定与协商文学诸要素之间的交叉与临界地带具有特别的阐释效力。而姿态批评作为一种新的批评范式也对中国文论建构提供了一些值得借鉴与反思的东西。

审美无利害命题的引入与文艺学的范式转型问题——兼论文艺学中国形态的建构50-58

摘要:审美无利害命题是百年文艺学范式转型的一个重要线索。以此为基点,反思文艺学的百年发展历程,文艺学经历了文学审美论、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论、文学意识形态论、文学审美意识形态论、文学综合论的范式转型,其主流趋势是审美社会价值主义。这有利于文艺学研究者把握文艺学发展历程、总结文艺学得失、构建文艺学的中国形态,有利于促进文艺学学科的完善与文艺学研究的繁荣。

汉语言文学研究杂志重返晚清民国
从文章到天下——论废名的“写实”主张59-70

摘要:废名文学中的“写实”,迥然不同于普通意义上的“写实主义”,是一个发明于20世纪30年代初,意义不断衍变,并在40年代作为反八股的旗帜被推上前台大书特书的概念。本文讨论了“写实”在文章、思想、文明三个层面的意义。首先,分析了废名文学从“说梦”到“写实”的演变过程与动因;其次,分析了“写实”的“实”通过对以周作人为媒介的儒家的习得而获得“人情物理”的内涵,并在抗战国难之中进一步发展为反八股的作文主张而得到应用;最后,揭示出在儒家一人一家通于家国天下的逻辑下,“写实”怎样从一个作文概念上升为国民性批判、文明再造的途径。这样,通过对“写实”概念的深入梳理,本文揭示了废名尤其是其40年代以文学启发、匡救天下的文学抱负的形成过程与最终形态,以期更新学界对废名其人以及新文学与现代史关系的理解。

文化引介者的资格:王文显与《北京政变》71-80

摘要:王文显是中国现代戏剧史上重要的剧作家以及戏剧教育家,以英文进行创作,其部分作品佚失,唯有李健吾翻译的《委曲求全》和《北京政变》两个中文剧本留存于世。《北京政变》是一部以袁世凯称帝的故事为原型的话剧,在耶鲁大学首演并引起较大反响。以往研究者多看重该剧所呈现的戏剧手法,而忽视了作者试图向西方人介绍并展现中国人真正的形象的写作意图。这种忽视的一个原因在于作者的身份:王文显拥有流利如母语的英文水平,以及深厚的西方文化背景,因而被同时代及后世论者误认为是生长于英国的华侨。另一个原因则是,《北京政变》多被论者看作一个单纯影射政治和政治人物的剧本,而忽视了日常的“中国式”生活在其中所占的分量及其意义。本文尝试梳理王文显的家庭背景与早年经历,讨论他的中西文化修养和戏剧技巧,确认其拥有“向西方介绍中国”的资格;并对《北京政变》进行文本细读,分析作者如何通过一部以“袁世凯、蔡锷和小凤仙”为主角原型的、看似与普遍的中国生活相距甚远的话剧剧本,来进行向西方展示真正中国的尝试。

汉语言文学研究杂志现代文学研究
“五四”时期新文学家的构成与特征81-88

摘要:本文利用社会学的集体传记研究法,对219位“五四”时期新文学家的生平资料进行量化统计和分析,以期厘清早期新文学群体的构成与特征,并从代际视角出发,考察不同出生代的主体特征与表现。1880年代(含之前)出生代,多出身于浙江的士绅阶层,经历科举与留学后栖身于新式学校与报业,是倡导新文学的先驱;1890、1900两个出生代,人数递增,多出身于浙江、江苏、安徽、四川、湖南等省的士绅与商人阶层,经历了国内或国外的系统新式教育,作为学生辈,分别成为前一代的合作者、挑战者或模仿者,是创造新文学的主体。

《庐隐全集》补遗89-95

摘要:2015年,福建教育出版社推出了6卷本的《庐隐全集》,全面地呈现了这位女作家的心路历程与文学成就,成为研究庐隐十分完备的参考资料。不过,《庐隐全集》亦有集外遗珠,尚待汇辑。本文钩沉介绍10篇失收于《庐隐全集》的佚文,考察其史料价值与文学意义,以期对全集的修订完善和推进庐隐研究有所裨益。

汉语言文学研究杂志当代文学研究
记忆的“变形记”——读白桦的两篇关于洛阳的散文并议其人96-101

摘要:白桦的两篇关于洛阳的散文《洛阳灯火》和《忆洛阳》之间,发生了一场深刻的“记忆”的变形记,这和作家主体在记忆时的想象机制有关,从根本上说则是中国社会变形记的一个侧影。白桦在两篇散文的记忆书写中表现出了一个“问题中人”对于宏大政治的关切和期求,而这在“去政治化”的当下文化语境中必然遭遇落寞。

吾衰已久竟谁陈——张中行“负暄丛话”的文类意识与史传精神102-111

摘要:1986至1994年间,张中行相继推出了《负暄琐话》《负暄续话》与《负暄三话》三部文集,世称“负暄丛话”。“丛话”的出版,不仅引领了1990年代以来兴起的“文化怀旧散文”的风尚,而且因应了文坛、学界与大众传媒重新关注民国时期的思想、学术与文化的时代潮流。以往对于“丛话”的研究,大都将其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加以考察。而本文则致力于通过呈现其文类选择与书写策略背后的立意与用心,揭橥其内在的思想资源与历史意识。具体而言,便是张中行在“丛话”中的百余篇志人文章里,蕴藉了以古典的“世说经验”在当代中国重新激活“史传传统”的努力。他的这一追求不仅远非此后的大量附庸之作所能比拟,而且也因其触及了知识分子在新的历史境遇中如何“入史”与“传史”的问题,从而具有了相当程度的思想史与学术史意义。

反城市的空间地理学与超性别的生命救赎——论安妮宝贝《莲花》及其女性主义写作的突围112-116

摘要:《莲花》是安妮宝贝女性主义小说写作中的一次突围。小说中的“墨脱”象征着女性空间,对“墨脱”的朝圣之旅,体现了安妮宝贝的女性主义实际上是一种朴素原始的母性主义,回到生命的原点便能实现自我救赎。

汉语言文学研究杂志现代汉语与现代中国
方言土语与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建构117-123

摘要: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北京语音作为一种地方语音,最终发展成为现代汉民族的统一标准音,是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选择和自然结果。北方方言之所以能够上升到共同语的地位,与文学写作和文学传播的关系非常密切。五四以后的新文学创作重新发现了方言土语这一民间语言资源,方言土语积极有效地参与了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建构。在倡导语言生态和文化多样性的今天,我们更应该牢牢树立方言与普通话和谐相处的平等观念。

语言接触与欧化语法——西方来华传教士和晚清语言革新124-133

摘要:晚清西学东渐带来的异质语言接触,引起汉语的欧化。在“五四”之前,来华传教士的翻译、出版、教育等活动,已经对汉语的面貌产生影响。来华西人所用的白话,是一种不用典、接近口语、掺杂浅近文言,又有外来语法的特殊语体,在翻译文本和汉语教材中都有具体体现。由近代中西语言接触,可以细致探讨欧化语法带来的晚清语言革新,进而深化对新文学语言的研究。同时,利用西人文献时,还应注意区分欧化语法、“洋泾浜”式语病和汉语口语中的地道用法。

汉语言文学研究杂志当代学人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新路径——论解志熙的“校读法”和“文学行为分析”134-139

摘要:解志熙自从事现代文学研究以来,经过近20年的探索,提出并实践了用于考辨、批评现代文学文献的“校读法”和对某一或群体作家、作品进行综合透视的“文学行为分析”。两种方法、路径既各有侧重,又相互发明,并体现为以下特点:学术路径的古典化,小问题与大视野的融合,叙论笔致的祛程式化。此方法、路径不仅在其学术研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他所采用的“札记”“叙论”文体也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提供了新的述学范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