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文学研究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汉语言文学研究杂志 省级期刊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Research

  • 41-1414/I 国内刊号
  • 1674-8506 国际刊号
  • 0.16 影响因子
  • 1个月内下单 审稿周期
汉语言文学研究是河南大学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2010年创刊,目前已被万方收录(中)、上海图书馆馆藏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河南大学主管的学术期刊。汉语言文学研究为学者们提供了一个交流学术成果和经验的平台,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名家序跋、“理想主义重建:是否必要?如何可能?”专辑、“电影与技术社会”专辑、近世文化研究、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研究、古代文学研究、青年论坛、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学术访谈

汉语言文学研究 2016年第02期杂志 文档列表

汉语言文学研究杂志比较文学和世界文学研究
歌德《神秘的合唱》在中国的译介与评论4-11

摘要:对世界文学名著《浮士德》第二部分最后2-8行在中国的翻译及其接受的讨论,无疑是一次历险。本文分析了六个不同版本的《神秘的合唱》中译本及其相关材料。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永恒之女性"的主题非常罕见,而类似现象在近东和欧洲却比较常见。如果我们考虑到中国文化尤其是儒家文化歧视或排斥女性的背景,就会了解中国研究者为何对歌德这部杰作结尾的反应鲜有涉及或罕有评论。显然,中国还需要更多新信息和资料深入展开对歌德和《浮士德》的研究。

想象的飞地——论金·斯坦利·罗宾逊的《南极洲》12-18

摘要:著名科幻作家金·斯坦利·罗宾逊的《南极洲》是一部凸显环境主题的作品,借由乌托邦的飞地概念及其政治想象观照现实世界、针砭时弊,探讨阻碍实现生态可持续性发展的因素,并构想解决方案,极具现实意义和批判意识。

汉语言文学研究杂志文艺学研究
美学语境中的诗画互通与差异片议——兼论《拉奥孔》的时代局限与当代启示19-27

摘要:古希腊雕塑"拉奥孔"的表情与荷马史诗所描写的拉奥孔形象之间的差别,成为莱辛讨论诗画差异性的主要对象,他借此将诗歌与绘画的不同艺术特点和不同创作规律上升到美学的高度,这种跨学科研究的创新性成果,在启蒙时期的德国,无疑具有非同一般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然而,从当代美学视角看,莱辛有关诗画互通和差异的观点也存在着诸多悖谬和缺失,例如,《拉奥孔》对画为"美"而"叹息"、诗为"真"而"哀号"的分析,为何要"避免描绘激情顶点的顷刻"的阐释,以及拉奥孔父子何以不穿衣服的解释,凡此种种无不存在着大可商榷的余地。

何谓新巴洛克美学28-32

摘要:新巴洛克或者巴洛克的回归并非古典巴洛克的复魅。现代语境下的巴洛克是博尔赫斯所说的"自我讽刺",卡彭铁尔所说的"对于他者的清醒认知",超越了简单的时期划分的范畴,成为一种普遍的风格和认知模式。德勒兹的"褶皱"概念从哲学的层面为巴洛克提供了充足的存在基础,指明了从巴洛克"金字塔"转向新巴洛克"迷宫"的可能。新巴洛克美学的典型特征在于开放性的结构、跨界,以及不断扩张的多元中心主义。

课程与讲义:中国文学批评史学科之建立33-41

摘要:中国文学批评史的发生与近代学制密不可分。这一课程最初的萌芽来源于《奏定大学堂章程》(1903)的"古人论文要言"。最早在大学课堂讲授文学批评史的是陈钟凡、郭绍虞、罗根泽、朱东润,他们的讲义经过修改、传播与阅读逐渐成为经典著作,并奠定了他们在学科史上的重要地位。40年代,任访秋在河南大学讲授文学批评史,其讲义手稿近年才被整理出版,是一部有创见之作。本文以五位学者为中心,钩稽课程表等教育材料,联系其学术脉络,围绕其课程的讲授与讲义的编写,呈现民国时期作为一门学科和著作体例的文学批评史发生发展的动态过程。

汉语言文学研究杂志古代文学研究
清代诗人生卒年补考——以顾豹文等八人为中心42-46

摘要:中国古典诗歌按照加速度的原理发展,至清代而达到极度繁荣。迄今仍有作品传世的清代诗人,少说也在十万人以上,超过此前历代诗人总和的若干倍。但他们的生卒年,目前能够现成查到的,只有很少一部分。日后像编纂《全清诗》以及地方诗歌文献之类,这都会成为一个棘手的问题。因此,从有关原始资料不断补充考察清代诗人生卒年,的确很有必要。现在以顾豹文等八人为中心,在这方面作一些探讨。

《全金元词》校读摭遗——兼谈金元和韵词的文献价值47-54

摘要:《全金元词》偶有瑕疵需要匡正,2000年版《订补附记》虽称补遗之集大成者,然而犹有未备之处。文章从检文字、查词律、读小序、凭词理等几个方面补充了一些零散的校例,以助《全金元词》终成完璧。另外,和韵词是一种特殊的词体形态,由于其所具有的韵脚确定性与词人群体性,导致其在校勘与辑佚上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值得我们重视。

汉语言文学研究杂志近代文学研究
诗界革命谁欤豪——近代报刊视野中的蒋智由诗歌55-61

摘要:1900年,蒋智由应和着"诗界革命"的节拍登上新诗坛,充当了世纪之交时代思潮和诗歌创作风气转换的信号。近代报刊视野中的蒋智由诗歌充满忧患意识、启蒙精神、报国之志与爱国之情:对国民性弱点的批判与反思、对民族精神的呼唤与期待、对西方近代思想的赞颂与向往等,是其诗中较为集中的主题意向,表现出鲜明的民主民族革命立场,奏响了时代的强音。而在诗歌形式上则表现出解放的趋势,试图探索出一条新意境、新语句与古风格协调统一的新诗创作路径,从中可以窥知梁启超"三长"兼备的诗界革命纲领在理论设计方面存在的问题与困惑。

汉语言文学研究杂志重返晚清民国
再论后期创造社与福本主义之关系62-70

摘要:后期创造社是中国最早系统性提倡无产阶级文学的社团,其五位主力新成员在日本学习了福本和夫的批判理论,并将之应用到中国的无产阶级文学提倡中来。福本主义有着鲜明的早期西方马克思主义色彩,同时和列宁主义有着复杂的关系。后期创造社承袭了福本主义的这一特色,既直接学习了福本主义,又主要以福本主义为中介,对西方马克思主义和列宁主义有着重要的理论借鉴。

重审“新感觉”:以横光利一与穆时英的“现实”论和上海叙述为例71-82

摘要:通过分析日本横光利一和中国穆时英这两位新感觉派代表作家的"现实"论篇目,并参照两人以上海为题的小说作品,可以发现两者的"新感觉"写作并非表现为生理感官或主观心理的形式审美创作。横光利一以科学为思想核心而建构一套物理唯物观的认知论和现实观论述体系,穆时英则以电影为中心对文艺本质展开论述,并在其上海叙述中融合了现代技法,使左翼题材作品得以多元实观。通过对横光利一与穆时英的分析,能让我们跳出西方审美现代主义的单一框架,重新审视"新感觉"与20世纪初社会先锋思潮的紧密关系。

汉语言文学研究杂志现代文学研究
“人格修养”讨论与早期新文学理论83-89

摘要:《少年中国》杂志曾在第1卷第8、9两期连载过《诗学研究号》,专门讨论新诗话题,其中康白情、宗白华等关于新诗人人格修养话题的讨论深受他们在《少年中国》的《通信栏》中关于青年人格修养话题讨论的影响。本文拟以康白情、宗白华等早期的诗学思想,以及叶圣陶关于新文艺家修养的思想为研究对象,并结合1920年代的社会改造思潮,思考早期新文学理论与当时社会改造实践之间的内在关联,进而重新审视支撑五四新文学背后的内在机制。

老舍在19490-95

摘要:关于老舍在1945年这一特定年份的论述,以往的研究大多围绕其赴美讲学来展开,对其他事情则关注不够。然而,当我们把视角切回到那个特殊年份对老舍进行重新梳理,便会发现这一年对老舍而言具有种种特殊性。本文从贫病、黄金案丑闻、抗战胜利、小说《民主世界》和赴美这五个方面进行讨论,试图分析老舍与1945年之间的一些未被关注的细节,并且通过这些细节探讨老舍在当时及其后的某些表现与走向。

汉语言文学研究杂志新诗研究
弱者的山海经——昌耀诗歌建筑意志的确立和实现(1978-1984)96-107

摘要:在经历了长达十年的创作空白期之后,恢复政治和写作自由的诗人昌耀,重新整合了个人经验和集体经验,自觉确立了诗学上的空间意识。从1978到1984年期间,昌耀在诗歌写作中对土地展开积极的物质想象,提炼出风格独步的元素方法论,习得一种"建筑师"身份,将整合后的经验和意识赋予了强大的建筑意志。在对中国西部自然人文山水和现代工程的热烈赞美和历史沉思中,昌耀将这两类"建筑物"转化和实现为一类带有父性色彩的抒情空间,借此安置他及同代人的赤裸生命和创伤记忆,谋求一种心灵的庇护和灵魂的救援。

严格的品尝——臧棣诗学思想刍论108-118

摘要:20世纪90年代以来,臧棣作为学院派诗人的中坚,其创作实践和批评活动已然成为现代诗歌不可或缺的独特景观。本文立足于臧棣的理论文本和诗歌文本,通过细读的方式,借以抉发其颇具特色的诗学主张。在本文看来,臧棣的诗学思想大体而言可以分为较成体系的五部分,即"一纲"(一以贯之的诗歌本体论观念)、"二目"("五四"新文化运动以降于焉兴起的新诗的"现代性"与"不纯性")、"两科"(日常世界的内在化;晦涩诗艺的全面化)。臧棣以其对现代诗歌的理论贡献而在当代诗坛具有相当的影响,这既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原创性的冲击启示,也难以避免地出现某种理论的漫漶与偏至。本文试图同时从两方面揭橥臧棣诗学思想的"洞见"与"不见"。

汉语言文学研究杂志笔谈: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社会学/社会史视野
文学的位置119-121

摘要:晚近10余年间.社会学/社会史的研究方法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中异军突起。姜涛的新著《公寓里的塔:1920年代中国的文学与青年》既自觉承继了这一学术潮流的有效经验,同时对其局限也保持高度警惕。并且以其研究“实绩”做出了有力反拨。在某种程度上.本书兼及个案突破与方法创新的双重意义,对于当下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具有重要启示。

敞开“新文学”的问题空间122-124

摘要:学术的进步常常源自深层的不满。对于20年前便已"不再年轻,正在走向成熟"的中国现代文学学科而言,更加需要深刻反思成熟本身可能蕴含的危机,不断突破业已成形的主导范式所带来的封闭性和思维框架的凝固化与机械化。姜涛的新著《公寓里的塔:1920年代中国的文学与青年》恰可在这个方面有所启迪。

“我在室内硬写”——1920年代文学青年生成史考察中的内外之辩125-127

摘要:从梁任公的政论名篇《少年中国说》,到《新青年》(时为《青年杂志》)的发刊词《敬告青年》,再到热情写就的《青春》,清末以来,青年始终处于时代议题的中心。在危机与希望并存的"过渡时代",青年被认为是近现代中国克服危机、寻求进路的主要力量。诚如陈独秀在《敬告青年》中所言:"利刃断铁,快刀理麻,决不作牵就依违之想,自度度人,社会庶几其有清宁之日也。"

“重建前提”与“返回现场”——文学研究的社会学/社会史转向及其利弊得失128-131

摘要:在2005年出版了自己的博士论文《"新诗集"与中国新诗的发生》后,姜涛就转向了集中关注1920年代中国的"文学青年"问题。根据他的自述,"当时主要的思路,是从某种社会学的视角出发,以沈从文为个案,在社会流动变迁与都市文化空间的背景中,呈现五四之后一代‘文学青年’的生成轨迹;同时,也希望在传统的文学形式分析中引入社会史的维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