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文学研究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汉语言文学研究杂志 省级期刊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Research

  • 41-1414/I 国内刊号
  • 1674-8506 国际刊号
  • 0.16 影响因子
  • 1个月内下单 审稿周期
汉语言文学研究是河南大学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2010年创刊,目前已被万方收录(中)、上海图书馆馆藏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河南大学主管的学术期刊。汉语言文学研究为学者们提供了一个交流学术成果和经验的平台,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名家序跋、“理想主义重建:是否必要?如何可能?”专辑、“电影与技术社会”专辑、近世文化研究、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研究、古代文学研究、青年论坛、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学术访谈

汉语言文学研究 2016年第01期杂志 文档列表

汉语言文学研究杂志重返晚清民国
以姻亲为纽带 以时代为推手——现代扬派通俗经典小说《广陵潮》研究4-15

摘要:清末民初扬派通俗作家当以李涵秋成就最为突出,而他的代表作《广陵潮》被誉为民国通俗小说的经典之作。本文拟就这部小说的结构、人物、技巧和局限逐一进行概评。

西游有理而取闹:晚清“翻新小说”中的《西游记》16-25

摘要:在晚清流行的"翻新小说"这一文类系统中,《西游记》成为文人最常翻改的古典底本。传统的"西游"概念和框架被适时重置为意涵、功能丰富的全新文学模式。本文通过对文本的历史化、症候性细读,旨在揭示"翻新西游"这一创作倾向背后的生成机缘和复杂面貌,并由此管窥晚清文学"新变"的诸种征象,以及文人"有理取闹"的寄托和隐衷。

汉语言文学研究杂志古代文学研究
从对苏轼的接受看宋代诗话的党争立场26-35

摘要:宋代诗话因受党争影响而大致可以分为熙宁派、元祐派、不专主、特例四种情况。从诸家对苏轼的接受来看,固然存在见仁见智的美学可能,但因掺入了党争因素,同一个对象折射出千姿百态的影像。通过对照解析,至少可以较充分地展现苏轼的基本特性与多面性,为更贴切地反映这位文坛领袖提供了诗学依据。

魏了翁根柢于“义理”的诗画观念36-43

摘要:对义理的崇尚是魏了翁文艺思想的主要特征,也是其诗歌与绘画阐释观念的会通之处。他推崇义理诗学,反对空疏浮华的诗风,主张诗歌创作与阐释均应根柢于义理。对于绘画,他认为应该以理观画,而非以我观画,力求深入解读画作的内在伦理隐喻图式,提倡以儒家义理阐释绘画的内在意蕴。如此则促成了他外观内省的诗画评论模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淡化了文艺作品的审美意趣,但同时也增添了其浓厚的理趣,形成其尚义理的文艺思想。

被遗落的两宋诗人——天顺本《大明一统志》所见《全宋诗》未著录作者考44-49

摘要:《大明一统志》的编纂始于永乐年间,至天顺五年编成,是今存最早的未散佚官修地理总志。书中保存了大量的两宋佚诗,而《全宋诗》及后续补编者并未检阅此书。就所存佚诗的文献价值来看,《大明一统志》实可与同时代纂成而流传至今的《永乐大典》残卷及《诗渊》抄本相媲美。经比勘考订,可从《一统志》中辑出《全宋诗》未著录诗人若吕凝之、李豸等36人,佚诗完整者23首,残句30句,以俟翌日《全宋诗》之再补。

汉语言文学研究杂志近代文学研究
自悼与自伤:清初文人的自我书写50-56

摘要:本文通过细读清朝初年汉族文人之自我书写,审视明清易代之际的文人心态与文学表达。明代覆亡之后,文人将自我感受化入多种体裁,包括自叙传、自题小像、自为墓志铭等等。井喷的自我表达背后,隐藏着对自我身份的质疑与自我命名的艰难。文人于自哀与自悼中,充分传递着痛感、耻感,以及遭遇时间与历史双双放逐的被弃置感。遗民的历史焦虑引发对自我的不断拷打;而后者也借此凝固时间,于历史的灰烬中,铸就过往的废墟与文人时间感的停滞。

论民初文学报刊的独特风貌——以《民权报》《小说丛报》为例57-62

摘要:民初报刊生成于社会转型时代,具有新旧杂陈的特征:一方面表现为骈体小说创作的繁荣,既承继骈体擅长抒情、烘托氛围的传统,亦对骈体表现范畴进行拓展,增大其功能;同时,改良骈体句法,使其适应时代变迁和表现对象的变化。一方面发表诸多反映社会生活的白话小说,描绘具有时代先锋色彩的人物形象,与现实建构密切的关系。因此,《民权报》与《小说丛报》凸显出文学性、趣味性、娱乐性、商业性等众多特性杂糅一体的特点。这种特征的凸显,不应仅仅作进步、落后的价值判断,亦不宜武断其道德得失,而应阐释其标志文学转型的独特意义与重视读者的借鉴价值及对鸳鸯蝴蝶派等小说流派形成的影响。

从寒隐社到国学商兑会:清末民初国粹主义的流衍63-69

摘要:清末民初南社内部成立了寒隐社和国学商兑会两个学术社团,体现了清末民初国粹主义的内容转换。寒隐社通过文献的整理,力图建立一种明末遗民节士的精神谱系,为其反清鼓吹制造资源。民国建立后,国学商兑会成立。以扶持国故、交换旧闻为宗旨,意图为民国建立学术精神的支持。这体现了国粹派对于学术价值的新的历史判断。他们想要结束曾经的学术为反清制造言论的阶段而进于学术的实际。清末有选择地推崇"国粹",是为了宣扬反清的"民族主义",民国近乎无选择的推崇"旧"文,是为了更方便地对抗来势汹汹的趋"新"的文化风潮。

汉语言文学研究杂志文艺学研究
20世纪初“纯文学”观念的流变及其反思——以王国维、黄人、周氏兄弟为中心70-76

摘要:20世纪初,伴随着现代意义上的"文学"概念的引入,纯文学观念逐渐在中国确立,其中王国维、黄人、周氏兄弟起到了重要作用。相比较而言,王国维的纯文学观更为圆融,较少内部矛盾。黄人在理论上赞成纯文学观,但在文学史的实际编纂中却背离了纯文学观。周氏兄弟则一方面高扬文学的审美本质,一方面又强调文学关乎民族国家兴亡。王国维、黄人、周氏兄弟在纯文学问题上的不同立场,与其各自的身份、学养及追求的目标有关系。从一开始,纯文学观就面临着种种困境。

汉语言文学研究杂志鲁迅研究
鲁迅与徐玉诺——围绕散文诗集《野草》77-85

摘要:鲁迅在著述中仅有一次提到徐玉诺的名字,态度十分冷淡,且否认两人见过面。但实际上,鲁迅与徐玉诺不仅有过直接的交往,而且徐玉诺的小说和诗歌创作都曾引起鲁迅的关注。更为重要的是,比鲁迅年轻一代的徐玉诺的散文诗创作极有可能对鲁迅的《野草》产生过直接而深刻的影响,《野草》从主题、内容、意象到写作技法乃至具体的语言表述,随处可见徐玉诺的痕迹。鲁迅刻意做出与徐玉诺疏而远之的姿态,其背后的心态恐怕是十分微妙的。

《死火》的奇诡想象及其意蕴86-91

摘要:《死火》相当精彩地呈现出鲁迅奇诡的想象力与博雅学识的精妙结合。他把"死火"放在临界点上,既可以借梦与科学的杂糅保证其科学性、多义性和安全性,同时又呈现出自己独特的宇宙观。我们同样也可看出"死火"意象背后隐喻的彷徨、寻路、坚守与决绝;同时,如果从爱(情)视角加以解读的话,我们不该过分坐实现实环境,而更应该结合鲁迅性格看到背后的大爱及更多纠葛和指涉。

汉语言文学研究杂志左翼文学研究
民族危难、左翼立场与战火中的生死感悟——左翼文学演变的一种精神轨迹92-107

摘要:20世纪二三十年代是中国社会动乱异常频繁的历史时段之一。在这种背景下,左翼作家抒写了底层民众的生存困境,揭露了"死神"的真面目。由于左翼知识分子总在体认理想碰壁的无奈和人生无常的虚无,因此他们承受着常人难以体会和感知的精神痛苦与心理煎熬。左翼文艺界通过自身的左翼立场和文学创作与劳苦大众建立了精神联系,并把自己植入到后者的悲苦与激愤之中,这就使得他们收获了那个时代最广阔的痛苦和力量,也使得他们的歌吟和抒写洋溢着其他文人难以生成的激扬热情和乐观精神。抗战元素的植入使得左翼文学与"抗战"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左翼作家将"有意义的死"视为一种精神的延续和人生的圆满,而不是一种生命的终结和肉体的痛苦。在革命斗争和抗日救亡运动中,左翼作家为自己的青春和心灵留下了独特的印迹,也获得了其他知识分子难以体知的生死感悟。

1930年代东京左翼文坛内中国大陆与台湾作家的文学交往——以张文环佚文《台湾的创作问题》为分析中心108-112

摘要:作为日据时代台湾顶尖作家的张文环,曾在1930年代参与中国左翼作家联盟东京分盟机关杂志《杂文》的文学建设活动。他的《台湾的创作问题》一文长期湮没无闻,在这篇评论里作者详尽地提出了自己对"台湾文学"现状及其发展方向的分析和构想。通过细读这篇佚文,可以得知在左联东京分盟的左翼文学建设大业中,不仅有旅日中国留学生的辛勤笔耕,还融入了适时为日本殖民统治下的台湾作家的思考;同时这篇佚文的存在亦展示出在1930年代日本东京左翼文学运动中,祖国大陆和台湾作家之间的文学联系与交往的深广度可能比既有论述的规模更大。

汉语言文学研究杂志当代文学研究
传统现实主义的可能与局限——以长篇小说《拓跋树娥》为例113-116

摘要:长篇小说《拓跋树娥》运用传统现实主义笔法叙写了一个底层家族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围绕着逃荒、迁徙、落户等一系列问题而进行的生存挣扎,生动地展示了那个特定年代底层民众的真实生活图景,并刻画出了以汪氏与拓跋树娥等为代表的人物形象。这部小说的成功,也在一定程度上昭示了传统现实主义的写作技法在今天的中国远未过时,恰恰相反,面对劫难深重的百年过往历史,其"敢于如实描写,并无讳饰"的基本原则,必将与古典的"秉笔直书"的史家传统结合在一起,为继续书写民族的前途与命运发挥作用,产生长远的影响。

汉语言文学研究杂志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研究
莫泊桑《项链》中的反讽与悲观主义117-123

摘要:在短篇名作《项链》中,围绕玛蒂尔德的"梦想-实现-突转-发现",莫泊桑安排了三次对比,并形成两个典型的反讽情境。这样的精心安排使得《项链》成为深刻的反讽文本,并最终指向贵族留给世人的美丽幻梦和人类形而上意义上的荒诞困境,也隐含着莫泊桑对贵族家世的无奈怀想和对人类生活的悲观认知。

汉语言文学研究杂志青年论坛
浅谈“铅字时代的中国小说”124-129

摘要:本文主要考察和分析了"铅字时代的中国小说"这一提法可能引发的思考。文章从中国的近代印刷出版业切入,对"铅字时代"做了界定,认为中国小说在此时期内面临的主要问题从整体上讲是读者、出版社、作者的关系开始发生变化,三者的此消彼长,影响了小说的方方面面。"文字改革"对于小说写作的影响不言而喻,而中国的"文字改革"在时间上又几乎始终伴随着"铅字时代",本文也对它们之间的联系作了考察与梳理。

试论严歌苓《白蛇》中的身体叙事130-134

摘要:严歌苓在中篇小说《白蛇》中通过对舞蹈家孙丽坤在不同时期身体之美变化的描写,讲述了一个女性丧失自我又重获自我的故事。小说中孙丽坤对身体之美的重视和追求,体现了她的自我意识。她的身体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是自我/社会关系变化的一种投射。自我借身体之美表达,经过身体的颓败而丧失,最终又通过身体之美找回,这一精妙而完整的构思体现了身体叙事在文学创作中的重要作用,也打破了长久以来性格描写中灵与肉相割裂的惯习。

汉语言文学研究杂志当代学人
难得是认真——悼念赵明先生135-137

摘要:快近春节的一天,突然得到河大一位老同学的电话,说赵明先生去世了。我深感哀痛,急忙询问葬礼的安排,准备回去送老师最后一程,可是听说家属遵照赵先生的遗嘱,不发讣告、不举行公开悼念仪式,而很快悄然安葬,我回去也赶不上了。事已至此,我非常歉疚,可是也没有办法——这就是赵老师的为人风格,他总是不愿麻烦人,连去世也是如此,就那么悄悄地走了。今天是2016年的正月初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