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文学研究杂志社
分享到:

汉语言文学研究杂志

《汉语言文学研究》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2010年,公开发行的季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文学理论与美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等。
  • 主管单位:河南大学
  • 主办单位:河南大学
  • 国际刊号:1674-8506
  • 国内刊号:41-1414/I
  • 出版地方:河南
  • 邮发代号:36-9
  • 创刊时间:2010
  • 发行周期:季刊
  • 期刊开本:B5
  • 复合影响因子:0.16
  • 综合影响因子:0.107
期刊级别: 省级期刊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汉语言文学研究 2015年第04期杂志 文档列表

汉语言文学研究杂志古代文学研究

清诗话中的陶诗艺术论

摘要:历代对陶渊明诗歌的评价并非全部肯定,清代诗坛也是如此。清人对陶诗艺术的辨析主要集中于“枯”“拙”“不文”等方面,从不同角度对陶诗“自然”特色加以解读。清诗话对陶诗的论述呈现出重考据的倾向,既为系统研究陶诗提供了详实资料,又在一定程度上恢复了陶渊明及其诗作的真实面貌,有助于后代更加准确全面地认识陶诗的艺术成就。
4-12

清代诗人结社丛考——以北方地区为中心

摘要:清代诗人结社众多,研究尚少,北方地区(北京例外)的结社活动尤其缺少关注。现在就山西介休茹纶常“友声”之“集”与“友声诗社”、北京朱蛙“五老会”、河南开封“梁社”沿革做些考察,以期为清代诗人结社研究添砖加瓦。
13-17

从“至尊宝”到“地高久”——由《歧路灯》看清代的、债务与法律

摘要:李绿园的章回小说《歧路灯》作于乾隆年间,但一直到上世纪初才逐渐为学界所关注。小说讲述主人公谭绍闻跌宕起伏的人生.同时也向世人揭露了清代社会伦理道德的沦丧以及传统价值观的颠覆。本文首要简述了中西方历史,然后着重分析了《歧路灯》主人公沉迷于的故事,并探讨了的象征意义。另外,本文结合清代档案有关信息,对小说中的历史情节进行了分析.再以新的视角对书中、债务以及法律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比较.
18-22
汉语言文学研究杂志近代文学研究

无政府、女权和清末小说

摘要:在20世纪初从西方进入中国的各种主义和思潮中,无政府主义是一股颇为强劲的势力。它一度和当时同样是从西方传入的女权思潮相结合,不仅为中国的无政府主义婚姻家庭观作了一种独特的诠释.而且为现代女性形象提供了一种想象。这一想象对于20世纪中国现代女性的主流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开拓作用.它首先是通过一些清末小说形塑了一系列爱国、勇于牺牲和为社会奉献的女性形象而得以展开的。本文试图为无政府主义和女权思想的结合找到依据.以说明各种无政府主义思潮对于女学思潮的渗透和作用,并且希望通过对清末小说中一些女性形象的分析,进一步探讨无政府义思潮对中国20世纪主流的现代女性形象的影响。
23-28

商务印书馆“说部丛书”初集考述

摘要:清末民初,上海商务印书馆先后出版了两套“说部丛书”,分别是“十集系列”和“四集系列”。通过对两系列“说部丛书”的考察,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十集系列”出版在前;“十集系列”与“四集系列”并非完全吻合,“十集系列”共收小说100种,这100种小说是“四集系列”初集的全部;“十集系列”1903年开始出版,到1907年7月出齐100编。
29-32
汉语言文学研究杂志重返晚清民国

国粹教育与域外流寓者——论章太炎在马来亚的演说

摘要:1916年袁世凯骤逝.被软禁的章太炎“始得出入自便”。是年9月。章太炎“见南方无可以谋者”。故开始其南洋之行.历经新加坡、马来亚的槟城、怡保、吉隆坡及印尼的爪哇等地,至年末始归。其所到之处,皆受邀进行演讲、访问,并受地方侨领之欢迎与问教。然而,章太炎此行在中国近代史研究中却几近被忽略,似乎仅把它当作“消解郁闷之行”,而他自己在《自定年谱》中也一笔带过。但实际上.作为一代大学问家。他的南洋之行在新马两地侨社得到热烈的反应。从上述背景出发.本文尝试梳理章太炎在马来亚的具体行程。并从其作为一位著名的民族主义国学思想家的角度,探析他对正在重建民族文化体制的华侨社会所发出的一系列言论呼吁的意义:同时,也从马来亚华侨社会当时的政治、文化脉络。追问其演讲有何意义。本文最后也将略就太炎先生个人演说史.指出其马来亚演说的某些含义。
33-47

“问题小说”的南洋化:战后马华短篇小说(1945—1956)的叙事视野

摘要:战后至独立前的马华短篇小说明显带有中国现代“问题小说”的印迹。虽或文字略为细密.题材略有递变.但其中的叙事视野与书写技术或显或隐还是与“问题小说”模式有着内在关联。以平/贫民叙事为主,揭示社会问题,一样是希望以文艺引起疗救的注意:也偶有一二篇章,不乏“问题小说”的启蒙意味、理性态度以及对“将来的道德”的追求与表达。这种书写模式的挪用并非有意识的照搬.而是对中国现代白话文学整体横向继承与吸收的必然效应使然.同时也是将居于在地诸多问题生发出来的启蒙与教化意识显现于“此时此地”的写作实践中。不过.就整体来看,战后马华短篇小说即便带有“问题小说”的意味。大部分终究还是缺少真正的启蒙认识与能力,也缺乏较高层次的哲理性探讨。因此.充其量只能称为一种广义的“问题小说”或“类问题小说”。而“问题小说”的南洋化,最为显著的便是问题的在地性.而非思想性或哲理性的区别.
48-56
汉语言文学研究杂志笔谈:当代文学期刊研究

读人历史,读出历史——主持人的话——王行人的话

摘要:从2007年开始.我和中文系另一位老师给研究生合开一门文艺期刊研究课程。这门课分1949年之前的现代文艺期刊研究和1949年后的当代文艺期刊研究两部分.我负责讲当代文艺期刊研究.这门课除了讲一点报刊发展史和期刊研究的方法.重点引导学生阅读原刊.弥补中文专业研究生对历史.尤其是对1949年后的当代史认识的不足。1949年以来的前30年和改革开放的后30年之间有怎样的关系?如何让1990年代的新一代年青人了解中国.认识中国进程的独特性?阅读文献是前提。对中文系的研究生来说,阅读当代文艺旧期刊是最佳的途径。
57-57

“翻身”后的文艺——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河南通俗期刊《翻身文艺》研究

摘要:每一次革命都创造了一些新的词汇。中国革命创造了一整套新的词汇.其中一个重要的词就是“翻身”。它的字面意思是“躺着翻过身来”.对于中国几亿无地和少地的农民来说。这意味着站起来.打碎地主的枷锁,获得土地、牲畜、农具和房屋。但它的意义远不止于此。它还意味着破除迷信,学习科学:意味着扫除文盲。读书识字:意味着不再把妇女视为男人的财产.而建立男女平等关系:意味着废除委派村吏,代之以选举产生的乡村政权机构。总之.它意味着进入一个新世界。
58-61

“天之骄子”的失落——《中国青年》“我们究竟出了什么毛病”讨论的回顾与反思

摘要:一、“天之骄子”的失落 1987年第2期《中国青年》杂志刊登了一篇叫作《“骄子”之死》的文章,此文犀利地展现了80年代后期大学生好高骛远以致羞愧自杀的灰色形象。冥冥之中,这似乎昭示着大学生的社会地位已大不如前。如果这篇文章能被称为大学生遭遇形象危机的预言.那么1988年“朗朗”的来信则将这种预言化为现实.并将“天之骄子的沦落”椎向风口浪尖。
62-65

五六十年代的德才之辩——从《中国青年》的一封短信说起

摘要:1957年第16期《中国青年》杂志刊登了一封简短的读者来信.作者冯渊是一名机关工作人员.他在信中陈述自己的悲惨遭遇——1951年大学毕业以来一直在机关工作却从未受到提拔和重用:
66-68

摆拍与真实:1950年代的新闻摄影论争--以《大众摄影》为中心的考察

摘要:如今,新闻摄影已是一种主流的摄影模式.越来越多的媒体需要通过这种形式将自身的商业模式、价值理念等推广出去。而在我国的50年代——聚焦建设而非战争等其他事件的时期.新闻摄影是如何介入人民大众的日常生活的?本文通过对50年代新闻摄影论争背后“真实性”的探讨.尝试回答这个问题。
69-72
汉语言文学研究杂志文艺学研究

以“形式”为“中介”--从特里·伊格尔顿《如何读诗》说起

摘要:特里·伊格尔顿2007年的著作《如何读诗》显示了伊格尔顿的文学思想从注重意识形态与文化研究到注重文学内部修辞的转变.他依然寻求在“内部批评”与“外部批评’’之间的调节,但更侧重于诗歌内部形式,将形式作为诗歌与历史的中介。《如何读诗》通过对作为“中介”的诗歌内部修辞形式的强调.对当下文学批评中的泛意识形态化乃至泛文化研究的潮流不乏纠偏作用。
73-78

当前文艺理论的危机与生机——“文艺理论学科建设与文艺理论发展”高峰学术论坛综述

摘要:当前文学理论学科面临着一系列挑战:有排斥理论的.认为理论只会生搬硬套.伤害真确的美感.鼓吹不带理论的阅读:有轻视文艺理论没有具体研究对象的.认为文艺理论缺乏学科根基。飘忽不定:有以批评代替理论的,认为批评就是理论,没有脱离批评的理论:有工具化文艺理论的.认为一种文艺理论的好坏主要看它是否有助于文学研究和文学批评.将文艺理论限制在现代性“文艺”范畴之内.割断了其与社会现实的直接性关系;
79-89
汉语言文学研究杂志外国文学研究

陈衡哲与《西洋史》的写作

摘要:留美获得历史学硕士学位的陈衡哲,曾被聘为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撰写了《西洋史》等史学著作。《西洋史》以优美清新的文笔、酣畅淋漓的文风成为1920年代中期陈衡哲的代表作.昭示着她日后转向散文创作的趋势,同时体现出陈衡哲作为史学家严谨务实的一面和作为文学家富于激情想象的另一面.两种不同风格的对立冲突和相互融合,亦造成了长久以来该书备受读者青睐但罕受学界重视的局面。本文通过评析陈衡哲的《西洋史》.提醒学界只有重视陈衡哲的双重身份——史学家和文学家.才能更全面地理解陈衡哲及其作品。
90-97
汉语言文学研究杂志新诗研究

汉语十四行诗的现代转化——以李金发、朱湘、卞之琳为讨论对象

摘要:在汉语十四行诗发展的过程中,李金发、朱湘、卞之琳的创作颇具代表性。他们的十四行诗积极在现代与格律之间取得平衡,并为传统寻找现代意义,为汉语十四行诗树立新的美学典范。他们的创作实践说明:格律之于汉语十四行诗,试验的意义大于生产;欧化语言、西方思想与汉语相互融合,是推动十四行诗成为“现代汉诗”之重要诗体的推力。
98-115

诗人们的诗人——论中国当代诗人对博尔赫斯的接受

摘要:博尔赫斯的作品自介绍到中国后,就对中国当代文学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以往关于博尔赫斯对中国小说创作的影响研究较为充分.而在诗歌方面则有所不足。本文首先概括介绍了中国当代诗人对博尔赫斯的接受情况,然后从“原型意象”、时间观念、神秘色彩、诗歌中的叙事元素等几个方面具体阐释了博尔赫斯对中国,当代诗歌的影响.继而说明中国当代诗人对博尔赫斯的文学理念和作品风格并不是毫无保留地接受和简单模仿.而是试图将其理念和创作中的精华部分内化为自身的文学资源.并在此基础上探索中国当代诗歌继续发展的可能路径。
116-125
汉语言文学研究杂志青年论坛:哥特小说研究

创伤视角下的《弗兰肯斯坦》

摘要:19世纪英国浪漫主义作家玛丽·雪莱的《弗兰肯斯坦》讲述了青年科学家维克托·弗兰肯斯坦“人造人”的悲剧.倾听者沃尔顿主导的叙述由维克托及其被造物各自的创伤经历构成。从创伤视角来看,小说在叙事上呈现出的重复、嵌套的结构是出于创伤人物的特殊心理需求,即创伤主体的自我分裂、倾诉以及复原,而个体创伤叙事的背后隐匿的则是集体的时代的创伤.玛丽·雪莱也以写作的方式再现了个人、社会内在的深度创伤。
126-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