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文学研究杂志社
分享到:

汉语言文学研究杂志

《汉语言文学研究》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2010年,公开发行的季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文学理论与美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等。
  • 主管单位:河南大学
  • 主办单位:河南大学
  • 国际刊号:1674-8506
  • 国内刊号:41-1414/I
  • 出版地方:河南
  • 邮发代号:36-9
  • 创刊时间:2010
  • 发行周期:季刊
  • 期刊开本:B5
  • 复合影响因子:0.16
  • 综合影响因子:0.107
期刊级别: 省级期刊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汉语言文学研究 2015年第02期杂志 文档列表

汉语言文学研究杂志近代文学研究

吕碧城的个人完足“女学”论

摘要:1904年起出任天津公立女学堂总教习的吕碧城,掌教同时,亦于天津、北京、上海等多家报刊发表了不少女学论说,在晚清女子教育的拓建上影响卓著。其女学理念的核心是培养个体完足的国民,而要达致这一目标,在教学中亦要求男女"受同等之学业"。所规划的女学课程分属德、智、体,而以"普通学"即现代学科的基础知识为根本,并期望女学生能够获得完满的"精神上之智识",显示出不满足于智力教育的更高追求。由此成就的"完全之个人"与"完全之国民",方能承担起救国强种、争胜于世界的重任。
4-10
汉语言文学研究杂志纪念《新青年》创刊一百周年笔谈

《新青年》札记(代主持人语)

摘要:一 1915年9月15日,《青年杂志》创刊,《社告》云:"国势陵夷。道衰学弊。后来责任。端在青年。本志之作。盖欲与青年诸君。商榷将来。所以修身治国之道。"《新青年》之初衷,在于争取青年,以形成壮阔的声势和久远的力量。1917年,应蔡元培之邀,陈独秀出任北大文科学长,杂志随之北迁。
11-12

《新青年》的文体与文学革命的发生

摘要:创刊于1915年的《新青年》,以鼓吹新思潮和发动文学革命而成为一代名刊,这个形象定格在人们的历史记忆中,多少妨碍了对这个刊物做历史化的观察。近年来许多研究者都注意到《新青年》并非横空出世,而是有其自身的历史渊源,特别是在考察《新青年》和《甲寅》的关系方面,创获颇多。
13-17

“第二维新之声”——《新青年》中的“启蒙”与“自觉”

摘要:当一百年前《青年杂志》创刊号在上海问世之时,主编陈独秀所面对的,是新生民国不断的政治动荡与宪政危机,是他为之奋斗的共和理想和建国大业(founding)的未完成状态。要说陈独秀从一开始就对这本每期印数仅1000本的刊物有非常大的自信,这个刊物一出来就有多么轰动,也许确实掺杂了过多"后见之明",把很多后来历史过程中的因素提前加载到了创办伊始的刊物之上(参见王奇生:《革命与反革命:社会文化视野下的民国政治》第一章《新文化是如何“运动”起来的》,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但若简单将之视作“普通刊物”,则小看了陈独秀的敏锐、抱负和历史感,也小看了这本刊物在当时的某种“新奇性”和创造性。
18-22

阅读史视野中的新文化运动

摘要:一、杂志时代的"泡沫化" 从长时段的阅读史来考察新文学的兴起及新文化的内在机制,意味着聚焦点从文学的生产环节、创作者,转移到消费、传播过程及普通读者身上。当文学、文化生产尚处于"试运行"阶段时,更需要密切追踪买方市场,引导阅读风尚。新文学的创作者、新文化的广大追随者,正是以报刊为媒介的新型阅读文化培育出来的。
23-26

鲁迅生命观中的“进化论”——从《新青年》的随感录(六六)谈起

摘要:1919年11月,鲁迅在《新青年》6卷6号上发表了随感录(六六),题为《生命的路》。这是鲁迅"随感录"系列的最后一篇,它以作者"唐俟"与"我的朋友鲁迅"对话的方式,展开了对生命"进化"之路的讨论:想到人类的灭亡是一件大寂寞大悲哀的事;然而若干人们的灭亡,却并非寂寞悲哀的事。生命的路是进步,总是沿着无限的精神三角形的斜面向上走,什么都阻止他不得。
27-32

“寂寞”“听将令”与“曲笔”——《新青年》视野中的《狂人日记》

摘要:1922年12月3日,鲁迅为即将出版的自家第一部小说集作序。这篇题为《呐喊·自序》的文字,因涉及鲁迅小说创作之缘起及其由教育部官员周树人到新文学大家鲁迅的华丽转身,日后成为研究其小说最常被征引的文献之一;更因文中的部分叙述与鲁迅的其他文章略有抵牾(如"幻灯片事件"之于《藤野先生》),而成为考察其从事文学活动的心理症候的重要依据。
33-35

《青年杂志》与《甲寅》月刊相异论

摘要:近年来,研究者对《甲寅》月刊越来越重视,一般认为其与《青年杂志》之间存在密切的渊源关系。目前,至少有十多篇论文从相承相继的角度来谈二者的关联,对撰稿人队伍、发刊宗旨、栏目设置、刊物风格、编辑思路、广告倾向等诸多方面展开过讨论。然而,对于理解新文学的发生而言,二者的相异性其实更值得探讨,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解答新文学何以由《青年杂志》揭开序幕。
36-40

寻求“整个的知识”——新文化运动“前史”研究萏议

摘要:近年来,在汉语学术圈内,对五四新文化/新文学运动的研究依然是引人注目的热点之一。在海外中国学研究界,除了少数华裔学者之外,对新文化/新文学运动的研究兴趣却日渐寥落,甚至出现了"将五四去中心化"(Decentering the May Fouth)的趋势(王晴佳:《在西方中国研究中的式微?》,《北京大学学报》2009年第6期)。
41-45

“新青年”的“老童年”

摘要:一 都说"没有晚清,何来五四",五四人都是晚清生出来的,没有蛋哪有鸡。但这样说也可能有让人误解的地方,好像"晚清"的一切都是为"五四"作准备,甚至晚清时候便预见了一个"五四"的方向。这就一不小心开了个跟抗日雷剧中"八年抗战终于开始了"类似的大脑洞。
46-50

作为研究范式的“论争”及其限度——以《中国新文学大系·文学论争集》为中心

摘要:在审视"文学革命"与"新文化运动"发生的历史过程时,人们往往把《新青年》遭遇的种种话语冲突不假思索地视为思想异见者(包括个人、报刊以及社团)之间的"论争"。不可否认,"五四"时期的中国思想界和舆论界报刊发达、社团众多,因此,思想的分歧和主张的差异在所难免,"论争"也自然有着极高的发生频率。
51-55
汉语言文学研究杂志古代文学研究

《花镜隽声》考论

摘要:《花镜隽声》是明人马嘉松所选之历代宫闺诗、词合选本。初步考察《花镜隽声》的编者生平,以作一清晰了解。次及选本编选体例:一是按作家朝代先后编次,将青楼女子纳入所选"宫闺"范围,拓展了选域;二是并将青楼女子与后妃、公主、良人置于一编,泯灭了女性作者的身份界限,提高了文学中女性的地位;三是是明自万历以来选辑众多女性诗集热潮中唯一选录了词作的选本。末及编选风格:编者从主"情"理念出发,选诗以幽艳为标准;选词亦然,以婉约、俗艳为尚,故未出明代"花间"、"草堂"一派窠臼。
56-61
汉语言文学研究杂志重返晚清民国

《法兰西志》的汉文译介与书籍流转

摘要:《观光纪游》的作者冈千仞是活跃于幕末明治时期的日本汉学者,除传统文史研究与旅行书写外,亦曾与他人合译有《米利坚志》《法兰西志》《英吉利志》与《讷耳逊传》等书。明治改元以降,维新政府主张全盘西化,大力推行洋文,汉文的传统地位受到撼动,汉学沦为洋学、和学之后的末流。冈千仞有感于当时日本国内以和文译述西书的诸种流弊,采取汉译策略,通过自己的汉学修养润饰文辞表述,弥合概念差异。与此同时,他还在译著中发表独到的译述原则与历史评价,对晚清西学产生了影响。本文将以冈千仞汉译实践中最重要的《法兰西志》为中心,结合新发现之文献材料、书中所收序跋批点和冈千仞论赞,讨论从法文原著到日本人的汉译过程中"西书"如何"东渐";随后从篇制和文本角度对《法兰西志》与冈本监辅《万国史记》进行对读,分析此书对明治日本汉译西书的影响;最后,联系《法兰西志》在晚清中国的翻刻活动与接受评价,即"东书"怎样"西传";从而厘清《法兰西志》译介与流传过程中的诸多问题,勾勒其在世纪之交中日两国间书籍流转、文化交流与人物往来等方面的地位及作用。
62-74

从《红星佚史》看周作人早期翻译与林纾的离合

摘要:本文以1906年由周作人主导、鲁迅参与完成的翻译小说《红星佚史》为对象,通过处理此文本在时间节点上的特殊性,以展现周作人这一时期文学活动的面貌。周作人之所以翻译《红星佚史》,一方面受到晚清林纾译哈葛德的风潮与出版机制的影响,另一方面也掺杂着他自身的阅读趣味。论文从此入手,通过细致地还原翻译过程中的每一步,清晰地呈现周作人的早期翻译与林纾的离合。这种与私人阅读和文学品味相关的翻译取向,同时也折射出"新生甲编"中周作人早期文学观念的影子。
75-86
汉语言文学研究杂志伪满洲国文学研究

主持人语

摘要: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在沈阳北大营柳条湖附近的一次预谋爆炸,将中国东北——这一清帝祖始之地卷入了东亚政治中心。1932年3月1日,日本军部策划组建"满洲国",清朝退位皇帝溥仪任执政;1934年3月1日,"满洲国"改名为"大满洲帝国",溥仪登基称帝。"满洲国"受日本操控,但又与台湾、朝鲜等日本殖民地施行不同政体,这样一个介于准殖民地与伪国家之间的暧昧之地,成为20世纪前半叶东亚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竞技的舞台。
87-87

伪满洲国朝鲜系女作家姜敬爱的“满洲”体验

摘要:姜敬爱的作品基本都以"满洲"为背景,描写"满洲"的历史现实,但是她的作品与同时期其他作家的"满洲"体验文学或移民文学存在明显区别。在朝鲜文坛发生思想转向,亲日与妥协成为主流的时代背景下,她不盲从,独自坚持抵抗文学创作。本文将以其"满洲"体验文学作品为中心,探究她如何戳穿伪满洲国的幻象,揭露其本质,刻画社会主义者的反满抗日斗争。同时对她能进行这样的创作,并突破重重审查公开发表的原因进行分析。
88-93

吴瑛与“大东亚文学者大会”

摘要: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本文艺界为了配合战争需要和"大东亚共荣"的口号,加紧对沦陷区的文艺家和作家进行渗透洗脑。1942到1944年间,日本情报局指导监督下的"文学报国会"先后炮制了三次"大东亚文学者大会",作为唯一出席过该大会的伪满洲国女性作家,吴瑛与日本文艺家及"大东亚文学"的关系错综复杂,因此成为吴瑛研究的一个重要话题和难点。本文参照所能查找到的资料,对第一次"大东亚文学者大会"的召开情况和吴瑛如何参与其中做一个梳理,并试图探寻此次经历对其个人经验和文学创作的影响。
94-101

异态时空的反抗及其命运——论爵青小说中时间与空间的书写

摘要:在殖民统治的伪满洲国,面向大众的显摆写作显然已不可能,为避开高压统治的审查,伪满洲国作家纷纷采用多种隐微写作,或借史以讽今,或咏物以抒情,以种种委婉的方式表达自己内心的反抗与不满。伪满洲国"鬼才"作家爵青则于这些通常的艺术手法之外,另辟蹊径,将自己的内心寄寓于特定的时间与空间之中,通过对特定时空的描写,暴露殖民统治的残酷,揭露殖民宣传、教育的虚伪,再现伪满洲国人们生存的现实图景。但这种字里行间的反抗并不能持久存在,日益增大的生存压力逼使作家们走进与现实无关的内心,走进对生命与艺术的沉思并作出现实选择。
102-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