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文学研究杂志社
分享到:

汉语言文学研究杂志

《汉语言文学研究》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2010年,公开发行的季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文学理论与美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等。
  • 主管单位:河南大学
  • 主办单位:河南大学
  • 国际刊号:1674-8506
  • 国内刊号:41-1414/I
  • 出版地方:河南
  • 邮发代号:36-9
  • 创刊时间:2010
  • 发行周期:季刊
  • 期刊开本:B5
  • 复合影响因子:0.16
  • 综合影响因子:0.107
期刊级别: 省级期刊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汉语言文学研究 2014年第01期杂志 文档列表

汉语言文学研究杂志经典丛谈

翻译的立场与翻译的策略--大卫·霍克思及《红楼梦》翻译四人谈

摘要:主持人语:2013年7月17日,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的编辑杨莹雪女士来访,同时还带来了该社于2012年出版且由杨莹雪等为责任编辑的五卷本“《红楼梦》与The Story of the Stone的汉英文化对照本”。我意识到,这无疑是国际文学界与国际翻译界的一件大事。当时,杨莹雪谈及出版这套“汉英文化对照本”的构想、策略及目的等,也介绍了在出版、编辑过程中所经历的诸种学术交往及艰辛等。我当时想,学界应该对这一重大出版行动所蕴含的诸种学术现象与问题谈些什么。随即,我打电话邀请了王东风(中山大学)、许钧(南京大学)与封一函(首都师范大学)三位教授,向他们介绍了上述情况。于是,我们四人当即约定就五卷本“汉英文化对照本”的出版等问题,以笔谈的形式,给出各自的想法与建议。现下正值因莫言获取“诺奖”而国内学界侈谈莫言小说的翻译及获奖的问题。实际上,我们认为从近代以来关于中国文学大师性作品的大师性翻译案例是非常多的,当下学界太过于关注研究者自身眼前的功利性,而过度地推动了对莫言的炒作,其实这也是莫言本人并不希望的。从文学的本质与品位两个面相来公允地评判,曹雪芹的《红楼梦》及其翻译的贵族性、厚重性与莫言小说及其翻译的坊间性、大众性,这两者是不可同日而语的。我们四位学者在此重谈《红楼梦》及其相关的翻译问题,其目的之一,也是对莫言本身并不希望的炒作及相关翻译的过度讨论给予研究方向上的归正(reform)。
4-12

“劫”遭逢现代计时器:《红楼梦》的时间意识与焦虑内核

摘要:就余英时《红楼梦的两个世界》解读《红楼梦》所划定的空间范式,本文试图另辟蹊径,揭开这部巨著的时间范式与其核心焦虑之间的深切关联,以古典抒情传统的循环的时间观和现代机械时代的线性的时间观这两者之间的对峙与激撞,重释此书的悲剧主题。《红楼梦》以时间统摄空间,两种时间意识,前者赖季节为表征,后者遣钟表为隐喻,贯通大观园内外,密谋一出里应外合的形而上冲突。耐人寻味的是,在西方关于现代性的论述中占据关键地位的钟表,来到《红楼梦》神话的、人间的与后设的三重叙述框架并驾齐驱的虚构世界里,其时间威权之依归竟是佛教的“劫”。由此《红楼梦》里被忽视的钟表,一方面为宣讲宿命无常、世事空幻的佛教时间观别立一座新异的神龛,另一方面则为消解现代性的独一源头的迷思再添一则中国文学的个案。
13-24
汉语言文学研究杂志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殖民/后殖民圣经读者的多样化阅读

摘要:对殖民主义拥护抑或反对---依据这两种截然对立的态度,能区分出殖民/后殖民两大类圣经读者,前者拥护殖民主义,包括宗主国的读者和移居于殖民地的读者;后者反对殖民主义,包括殖民地或前殖民地的本土读者,以及飘泊或移居于异国他乡的移民读者。本文具体分析了两大类圣经读者中的复杂情况,他们对圣经各显千秋的理解和阐释,从一个角度呈现出当代后殖民圣经批评的景观和特色。
25-30

开拓中西游牧与跨界叙事的也斯

摘要:香港作家多喜欢越界,也斯是其中典范,如其长篇小说《记忆的城市·虚构的城市》和《布拉格的明信片》,借由中西游牧的空间经验书写,在地理文化、叙事技艺、文类体裁、媒介艺术之间融通,开拓跨媒介创意,呈现出后现代性表征:游动、混杂、多元。
31-40
汉语言文学研究杂志笔谈:樊粹庭与现代戏曲

樊粹庭豫剧改革的戏剧史意义

摘要:从我国戏剧史的发展看,樊粹庭的豫剧改革活动是1949年前的地方戏曲戏剧化大潮中的一个典型个案。他结束了旧河南梆子向无剧本的历史,培养了众多豫剧表演艺术家,河南梆子由此迈入了现代豫剧的行列。可以说,自樊粹庭起,豫剧开启了戏剧化、艺术化并相对雅致的新时代。
41-46

樊粹庭戏剧创作方法简论

摘要:樊粹庭是豫剧现代化进程的奠基者和开路先锋,是名副其实的“现代豫剧之父”。他一生创作改编剧本70余部,在创作和舞台实践中形成了一套相对完善的剧本创作方法。樊粹庭的剧本创作以舞台演出为基本出发点,注重剧本舞台性与文学性的紧密结合,在题材处理上善于使用夸张的方法,注重题材传奇性与平民性的结合,基本以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为依循;在形象塑造上长于通过细腻复杂的心理描写,塑造出一个个与时代、环境、人物地位相吻合的动态人物形象;他的剧本语言通俗晓畅,有明确的舞台指向性,朴实生动,意蕴丰赡;在情节安排上,他的剧本主线清晰、情节紧凑、冷热相济,整体节奏张弛有度,显现出非凡的功力。
47-56
汉语言文学研究杂志古代文学研究

《风月梦》中的两性张力

摘要:本文首先分析近代小说《风月梦》中的女性所受的父权压迫和伤害,继而探究这些女性对于自身主体性的追求以及对父权的反抗。研究结果发现,在作者“近真”的描写之下,女性虽在父权体制下处于弱势,但并非任由男性支配,有时她们可以颠倒阴阳的顺序,反过来支配男性。《风月梦》一书对于妓女感情生活的描写,和作者自陈的劝诫用意有矛盾之处。作者虽有意刻画妓女的负面形象,但由于忠于真实生活感受,于是“近真”的妓女形象便在书中出现,而妓女与嫖客、嫖客与元配之间的两性张力,也如实呈现在读者眼前。
57-65

论“三言”中的“集体共用型”叙事模式--以《庄子休鼓盆成大道》为例

摘要:本文以《庄子休鼓盆成大道》一文为范例,讨论中国古代“集体共享型”叙事模式的启示。从文本细读入手,探讨庄子戏妻、田氏扇坟、劈棺等经典桥段在冯梦龙“三言”故事里进行重新聚焦、重新叙事的源起、演绎及启迪。分析“庄子休鼓盆”与庄学渊源之扞格中所呈现的反讽的审美意味,并初探该叙事文体的背后所隐含的几则议题,如明代民间世情伦理秩序与明代文人如何借由“情”字在世情文体中的辩证来直抒胸臆;及庄子戏妻背后的女性问题解读等。旨在讨论借由“情”字的辩证,导致经典故事由文人化走向世俗化的内因,并由此展开对于“三言”中叙事模式的审美研究。
66-75
汉语言文学研究杂志重返晚清民国

英敛之、吕碧城与天津公立女学堂的创设

摘要:本文根据《英敛之先生日记遗稿》与《大公报》上的相关资料,考述了天津公立女学堂的创设情形,尤其是《大公报》主持人英敛之在其中所付出的巨大心力。吕碧城历来被视作该学堂的创设者,然而,在其初赴津邑、涉世未深的这段时期,无论是生活中的扶持、报纸上的揄扬,还是女学堂创办过程中的事必躬亲,英敛之可以说都起到了核心作用。
76-84

秋风秋雨返秋魂--政治文化视野下的民元秋瑾迁葬

摘要:民国元年,浙省向湘省发起了请将秋瑾灵榇归葬西泠的迎接运动。秋瑾自湖南至浙江的迁葬过程几经周折,共和记忆的塑造、私人领域的公共化、女性角色的表现以及党派关系的整合与变动等诸多政治文化面相在此中得以充分展现。
85-98
汉语言文学研究杂志现当代文学研究

钱锺书眼中的散原诗歌

摘要:钱锺书在《围城》和《容安馆札记》等著作中多次论及陈三立诗歌,其看法颇受陈衍之影响,但也有驳辩。钱氏认为陈三立诗歌是具有艰深风格的诗人之诗,但诗学不精。其持论自有深到之处,亦偶现求全之偏。
99-107

广州鲁迅论纲

摘要:1927年的广州场域是复杂的,也是激荡的,它给鲁迅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但反过来,鲁迅恰恰又给广州(尤其是今天看来)带来了独特的回应与财富。作为研究者,我们有必要拨开历史、意识形态等的重重迷雾,努力还原一个更丰富多彩、立体可感的广州鲁迅。
108-117

论中国多民族文学的全球语境--兼及多元性与共同价值

摘要:中国少数民族文学从来都不是自外于世界性的关系网络之外,只有从全球近代史发展的视野才能对其加以定位。晚清时从带有普遍主义色彩的天下观念向民族主义革命话语的转变表明了“再造中华”的国族观念的逐渐形成。国族主义因为因应外来殖民和帝国主义,而不得不压抑了内部的多元化的少数族群(族裔)的话语。直到社会主义新中国的成立,少数民族文学才作为平等的“人民”文学的一个组成分子而进入到国家叙事和学术规划之中。不过,当下我们需要对自由主义多元主义本身进行反思,重新发掘“和而不同”这一中国传统的新的含义,多元主义的普遍论可能是较为合适的选择。
118-123
汉语言文学研究杂志史料与阐释

《尖锐》、《毁灭》和《铁流》:1930年代文艺青年的转向、聚集和文学范本——从师陀的一篇轶文说起

摘要:《三十六个人与一匹马》是师陀发表在《尖锐》杂志上的一篇小说。小说并非名作,只能算是文艺青年的习作;刊物也并非名刊,只是几个文艺青年自费办起的一份小杂志。但借此可以对1930年代文艺青年的文学生活做一琐细的历史考察:文学风尚的变迁与文艺青年的转向、一份小刊物所具有的凝聚力和初学写作的文艺青年对文艺范本的选择。
124-132

论周作人主笔的《世界日报·明珠》

摘要:本文考察1936年10月1日至12月31日间林庚主编的以周作人为核心撰稿人的《世界日报·明珠》副刊。它是以周作人为核心的部分北平文人的重要发表阵地。在外敌压境,全国文化界掀起抗日救亡高潮的历史语境中,《明珠》作者群反对激进的救亡方式,提倡坚忍精神,继续国民性批判;反对“国防文学”,品味文章作法,沉浸小品尺牍。这影响了部分文学青年,但在当时北平文化界却相对孤立。
133-139
汉语言文学研究杂志石斋语痕

张爱玲晚期作品讲读提要

摘要:题记:2011年2月27日,我曾在中国现代文学馆的星期讲坛上做了题为《张爱玲晚期作品陆续浮出水面》的讲演,主要是解读《小团圆》、《异乡记》。待到《雷峰塔》和《易经》于当年4月在大陆出版发行后,应听众(读者)的要求,我又于7月10日,在文学馆专门补讲了这两部小说。这样便算是比较完整了。
140-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