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文学研究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汉语言文学研究杂志 省级期刊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Research

  • 41-1414/I 国内刊号
  • 1674-8506 国际刊号
  • 0.16 影响因子
  • 1个月内下单 审稿周期
汉语言文学研究是河南大学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2010年创刊,目前已被万方收录(中)、上海图书馆馆藏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河南大学主管的学术期刊。汉语言文学研究为学者们提供了一个交流学术成果和经验的平台,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名家序跋、“理想主义重建:是否必要?如何可能?”专辑、“电影与技术社会”专辑、近世文化研究、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研究、古代文学研究、青年论坛、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学术访谈

汉语言文学研究 2012年第04期杂志 文档列表

汉语言文学研究杂志现当代文学研究
新诗短论一束为民众和大地的“新的战栗”——为《李瑛诗文总集》出版座谈会11-23

摘要:几年前我曾在一篇文章里,论及了从李瑛于1940年代后半期发表的关于穆旦、郑敏、绿原、冯至等诗人的评论里,看出李瑛走进诗歌创作时思想取向和艺术选择所体现的某种先锋性,为他后来诗歌艺术创作的弥久不衰、日渐升华,提供了怎样一个较高艺术“起点”的基础。这里,我想另就李瑛40年表的一些新诗作品,以及近年来创作追求的踪迹。来继续探索他的那些“起点”蕴含的艺术追求,在创作上如何得到体现,并由此给新诗带来了怎样一些启示。

从“新女性”到“党的文化工作者”——身份认同的转变与丁玲的小说创作24-44

摘要:本文致力于与西方“丁玲学”研究进行对话,试图将丁玲的作品放在社会历史背景中来发现她的剧烈转变背后的动机,并借此探讨五四文学与“后五四文学”中的传承与裂变。文章认为,丁玲从“新女性”转而成为“党的文化工作者”,人格与作品风格经历了四个阶段的变化,这也带来了思想意识与身份认同的转变。她的身份认同的转变,虽然反映了她试图征服自己的异化意识的努力,也带来了个人“主体性”的转变,同时契合了对于文学的不同“理念”(或文学作为社会一文化机制)的变迁,但其中也包含了很多矛盾。

汉语言文学研究杂志重返晚清民国的思想与文学
故事、诗及教义:艾约瑟对威廉·柯柏的译介45-53

摘要:在威廉·柯珀作品的汉译历史中,艾约瑟所译《孤岛望乡诗》、所作《大英诗人彀伯尔伟廉传略》占据着重要位置,但研究者向来忽视了两文的存在。艾约瑟摘引一则传奇故事及他人日记,引出诗人长诗,并以七言形式译出。他有意设置了客观的叙述方式.以掩盖自己的宣教目的.最终仍是希望吸引读者接受诗作的宗教寓意。为了将宣教意图与文学译介融合.艾约瑟突出了柯珀生平中符合中国文化心理的内容,并对原诗作了大量改写。其译作有着积极的文学交流价值,在传教士的西诗译介活动里。此一方式也具有代表性。

义与利的交锋:晚清《鲁滨孙飘流记》诸译本对经济个人主义的翻译与批评54-62

摘要:本文旨在探讨晚清时期中国译者翻译《鲁滨孙飘流记》中经济个人主义话语的方式,以及译者的文化心态。在英国文学传统中,鲁滨孙被视为经济个人主义的化身,因追求经济利益而离家冒险.在人际交往中以金钱为标尺。而在晚清,中国译者视鲁滨孙的冒险精神为救亡图存的手段,可是原著体现的经济个人主义与儒家伦理格格不入,亦与救国无关,注重义利之辨的中国译者必须设法处理这一文化冲突。于是三位译者用儒家伦理或国民论述刻意改造了鲁滨孙的冒险动机。以及处理人际关系的方式。虽然具体翻译手法不同,但是基本倾向一致,可以看出译者是站在中国文化的立场上,选择性地挪用西方文学与文化,改造中国传统。

汉语言文学研究杂志古典文学与文献学研究
"互文性"解构的文学与非文学因素:对锺嵘品陶的还原阐释63-83

摘要:本文以锺嵘对陶渊明的评论为核心,并从中古时代的家族史和选官制度出发,对锺嵘品评陶渊明涉及的文学与非文学因素加以论析,指出锺嵘《诗品》“A源于B,B源于C,C源于D”式的理论表述.正是着眼于古典诗人的互文性建构而对其所进行的互文性解构。如果把萧梁以前我国的五言诗发展史视为一座颇具历史纵深的结构复杂的巨型建筑的话,那么,锺嵘《诗品》所做的工作就是绘出了这座巨型建筑的结构图。尽管当时的诗人们遗留下来的是一些作品的断壁残垣和吉光片羽,但在互文性的观照下,我们仍能看清锺嵘的意旨和《诗品》的妙理。而由此切入《诗品》那迷人的诗学世界,我们对锺嵘那极富天才性的遥遥领先于全人类的理论创造无疑将产生全新的认识。本文是对锺嵘《诗品》“推源溯流”法的全新解说。

情色的力量、规训与政治隐喻——以《文选》“情”类赋为中心84-95

摘要:古人认为男女随着生理的成熟,会自然产生情欲,情欲具有原始的强大的力量,故需纳入社会礼仪中予以适度地释放和管柬。《文选》“情”赋之“情”,即是基于人性本质的情欲而加以设置的。截至曹植《洛神赋》时的“情”赋,至少书写了情色(包括爱情和情欲)的魅力、个体对情色的不同态度、个体对情色的规训和掌控、情色与社会的冲突和调和以及被当作向其投射政治、哲学隐喻的情色符号等方面,《文选》倾向于选择利用情欲投射政治、思想隐喻和倡导以礼约情的辞赋作品。从文学史角度看,自建安诗人始,辞赋中原始情欲的成分越来越少,虽涉及男性对激情的自控,但夸耀意志力的成分变少,表现女性的主动诱惑亦少,故事的讲述渐变为男性对自我情感的抒发和意志力的反省。从性别角度看,情色赋中女性是作为男性欲望和意志的考验物和理所当然的接纳者而出现的.女性作为个体的欲望和意志则被忽视。

“为人间,留取真眉目”——清代满族文学家奕绘与太清96-103

摘要:奕绘与太清夫妇是一个值得较多言说的满洲文学家庭。在清代满族文学中,奕绘是头一位主动将笔锋指向广泛社会生活跟社会矛盾的贵族文人,并且以此为该民族的文学后辈树立了楷模。太清则不仅是令中国的古典文学史家刮目相看的杰出的女词人,而且因为写有《红楼梦影》,被列为有作品传世的中国长篇小说创作史上首位女作家。

汉语言文学研究杂志文艺学研究
现代诗中比喻与抽象具象化的关系104-112

摘要:本文以诗为例分别探讨抽象具象化与比喻的属性以及两者的牵连。抽象具象化是理念的轮廓、叙述的意象化、存有的具象化、哲学的文学化。当抽象借由“像、如”等措辞具象化时,已经和比喻产生互动关系。理念借由比喻具象化,但是比喻并非理念的化身,因为比喻的主客体间存在着相似与相异。隐喻的创意主要是相似中展现相异,转喻甚至是叙述的逸轨。比喻展现书写的特质,抽象具象化经由比喻的中介超越理念,超越主旨,因为其循迹的是书写的印记。

“诗性”概念的谱系113-121

摘要:“诗性”概念的知识谱系主要源于西方,“诗性”、“诗性智慧”、“原始思维”、“互渗律”和“自我指涉”都为这一概念提供了理论资源,其中以自我指涉最值得注意。由于学者们各取所需,或在其问游移,“诗性”正在蜕变成一个空洞的大词。

“新媒介与当代文论转向”研讨会暨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新媒介文论分会成立大会在河南大学隆重举行121-121

摘要:2012年10月20日上午,“新媒介与当代文论转向”研讨会暨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新媒介文论分会成立大会在河南大学隆重举行。此次大会由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和河南大学主办,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文艺理论教研室、河南省高校人文重点学科开放研究中心、河南大学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及影视艺术研究所共同承办。

钱锤书《诗可以怨》略解122-129

摘要:孔子说“诗可以怨”是从诗的社会效用出发,钱锺书论“诗可以怨”则从诗情的源头出发。孔子的“诗可以怨”是从接受者的角度来谈诗的应用,它是“兴观群怨”四用途之一,而统一于“群”,其目的是“去怨”。钱锺书则是从创作者的角度谈“怨”的功能,认为“怨”可以激发作者的才华.使作者受压抑的情感得到升华,抚慰作者在现实中受伤的心灵。钱氏还认为,抒“怨”的诗更容易引起读者共鸣,更富有艺术魅力。钱氏在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诗可以怨”,和当时的文学语境有密切联系.实际是从文艺理论的层面为伤痕文学和朦胧诗作了辩护和声援。

汉语言文学研究杂志语言学研究
“六书”转注许义考130-133

摘要:“六书”中的“转注”一书,至今还是歧说纷呈。许慎没说“六书”是造字之本,后人的“皆造字之本”说是对许慎的曲解。确定许慎“转注”的真正含义,只能全面、客观地考察他所下定义和所举例字蕴含的信息。所有转注字必须具备的条件是同一部首、意义相同且能互相容受。《说文》中共有符合条件的转注字165对,分布于59个部首中。

汉语言文学研究杂志石斋语痕
以广告为中心的文学编年史写作断想134-137

摘要:事情的开端大约在两年前,记得理群君和我讨论预备再合作一次,编写一种以文学广告来折射文学万象的大型著作,那时我是爽快地答应了的。我意识到,我们将要编写的是一部全新的文学史。但是,什么是以文学广告为中心视点的文学史呢?它能否成立?注重商业利益的广告能够在多大程度上公平地、准确地、全面地反映现代文学史的面貌?说句实在话,开始我也没有太大的把握。

汉语言文学研究杂志青年论坛
“辞职风波”与20世纪20年代北京文艺界的分化138-142

摘要:发生在1924年的孙伏园“辞职风波”,不仅显示出其时《晨报副刊》编辑层的趣味分歧,还隐含着孙伏园背后的“周氏兄弟”与《晨报副刊》继任编辑徐志摩背后的研究系之间的复杂关系和冲突,标志着20年代前期由孙伏园及其主持的《晨报副刊》聚合北京文艺界的繁荣局面终于告一段落,正式开启了20年代后期北京文人团体的分化、对峙格局。

本刊2012年第1-4期总目次索引143-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