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工程杂志社
分享到:
《化学工程》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72年,公开发行的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传质过程及设备、传热过程及设备、化工热力学、化工流体力学、反应工程等。
  • 主管单位:国华陆工程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办单位:中国华陆工程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国际刊号:1005-9954
  • 国内刊号:61-1136/TQ
  • 出版地方:陕西
  • 邮发代号:52-52
  • 创刊时间:1972
  • 发行周期: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0.44
  • 综合影响因子:0.300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化学工程 2012年第07期杂志 文档列表

化学工程杂志生物化工

飞天蜈蚣七多糖提取动力学研究

摘要:根据中草药浸提机制和扩散理论对飞天蜈蚣七多糖浸提的动力学进行初步研究。以Fick第二定律为基础,采用球形模型讨论液料比、提取时间、提取温度与飞天蜈蚣七中多糖浸出量之间的关系,从而建立提取过程中动力学模型,并由此推算出浸提多糖过程中的速率常数、活化能、相对萃余率、有效扩散系数等动力学参数。飞天蜈蚣七中多糖的浸出量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随着液料比的变化而变化、随着提取时间的增长而逐渐增加并最终趋于平衡;浸提多糖的相对萃余率符合指数模型;有效扩散系数也随着温度升高而增加并受到液料比的影响。研究得到的动力学模型可为飞天蜈蚣七多糖提取的工艺条件优化和深层次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1-5
化学工程杂志环境化工

低温下DO对SBR氮磷去除效果与EPS的影响

摘要:为了考察低温(7—15℃)下溶解氧(DO)对氮磷去除效果与胞外聚合物(EPS)质量浓度的影响,研究采用序批式生物反应器(SBR)处理屠宰废水。结果表明:混合液悬浮固体质量浓度(MLSS)为3000mg/L,在pH值和污泥龄(SRT)分别为6.5—8.0和20d的条件下,当DO〈2mg/L时,TN和TP的去除率分别保持在79.4%和80.8%,EPS稳定在503.5mg/L;当DO为2—3mg/L时,TN和TP的去除率分别为78.5%和89.32%,EPS为544.2mg/L。当DO为3—5mg/L时,随着DO的升高,TN去除率逐渐降低至61.77%,TIP去除率保持在85.5%,EPS提高至578.4mg/L。
6-9
化学工程杂志过程强化

内置转子换热管强化传热性能实验研究

摘要:针对光管中加入3种不同导程的洁能芯转子后的换热特性及流体动力学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壳程和管程的工作介质分别为热水和冷水,研究表明:插入转子后,努赛尔数Nu和阻力系数f均增加,并且二者均随转子导程的增大而增大;对插入转子的换热管进行了强化传热性能评价分析,其传热性能评价因子田的数值均大于1,证明其具有强化传热的应用价值,转子导程为150mm时,实验范围内卵最大值为2.01,强化传热效果最好。
10-13
化学工程杂志传质过程及设备

萃取精馏分离碳酸二甲酯和甲醇共沸物

摘要:通过气液平衡实验和AspenPlus模拟软件对萃取精馏分离碳酸二甲酯和甲醇共沸体系的可行性进行了研究。实验和模拟结果表明:乙二醇作为溶剂能有效地改变体系的相对挥发度,UNIFAC模型能够对萃取精馏混合物系相平衡行为进行较准确的描述;通过改变原料进料位置、溶剂比、回流比和溶剂进料位置等操作参数对该体系的分离进行了模拟,得到了可行的分离条件:理论塔板数为30,原料进料位置为第20块塔板,溶剂进料位置为第3块塔板,溶剂比为1.5,回流比为2。实验值与模拟值吻合良好,说明了模拟的可靠性。
14-17

新型Li4SiO4高温吸收CO2的动力学研究

摘要:高温固体CO2吸收剂硅酸锂材料以其较高的吸收容量、优良的循环吸收稳定性成为研究热点。文中以廉价的、具有丰富孔结构的硅藻土和碳酸锂为原料,采用高温固相法于600℃下合成了可在高温直接吸收CO2的硅酸锂材料。XRD结果分析表明所制备的材料由Li4SiO4和少量的LiAlSi2O6相组成,用同步热重分析仪(TG—DSC)研究了在等温条件下硅酸锂材料吸收CO2的性能。用双指数模型拟合了硅酸锂材料吸收CO2的过程。结果表明:吸收CO2的温度不同,硅酸锂材料吸收CO2反应的控制步也不相同。表面反应速率常数与扩散速率常数的相对大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硅酸锂材料吸收CO2的性能。
18-20
化学工程杂志传热过程及设备

三角形布管方式下2种换热器的场协同分析

摘要:基于采用周期性全截面计算模型得到的帘式折流片换热器和折流板换热器壳程流体流动和传热数值计算结果,应用场协同原理对二者传热性能进行了分析。分析了帘式折流片换热器在壳程不同位置处的速度和湍流度,以及场协同角和对流传热系数,并与折流板换热器相同位置处的情况进行了对比。由于折流板壳程流体为横向流动,而帘式折流片壳程总体上是纵向流动,故折流板换热器的平均流速和湍动度稍高于帘式折流片换热器,平均流速为帘式折流片换热器的1.15倍,其湍动程度为帘式折流片换热器的1.4倍;折流板换热器2条验证线上的场协同角的平均值均小于帘式折流片换热器。研究结果为管壳式换热器结构改进和性能提升提供了参考依据,同时帘式折流片换热器的这种结构特点对于节能降耗的研究也具有重要意义。
21-25
化学工程杂志综合信息

2012年工程建设项目信息简介

摘要:在我站技术委员单位及技术委员的大力支持下,“2012年工程建设项目信息”即将编制完成,该信息给出了工程项目名称、建厂地点、设计阶段以及工程招标情况等。该项工作是中心站及中心站技术委员会为行业服务的内容之一,对中心站长期合作单位进行免费赠送。中心站将通过各种方式开展这项服务工作,
25-25
化学工程杂志传热过程及设备

不同加热功率下含油污泥的干燥

摘要:辽河油田的含油污泥含有大量的水分,为了更有效地进行油泥热解和减少热解过程中的能耗,需运用干燥技术处理油泥。实验考察了不同干燥功率对油泥干燥速率、湿分比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油泥干燥可以分成3个阶段,即恒速干燥阶段、第1降速干燥阶段和第2降速干燥阶段;加热功率越大,达到平衡含水质量分数所用的时间越短,恒速干燥速率越大。然后运用干燥方程求得干燥时间。最后运用热分析动力学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得到干燥动力学的数学模型。模拟结果表明修正Page模型符合油泥干燥过程。
26-29
化学工程杂志综合信息

“中华塔器专家联谊会”2012年会议纪要

摘要:“中华塔器专家联谊会”2012年会议于2012年5月10日-14日在重庆市召开。本次会议由烟台只楚天大化工填料厂赞助和负责承办。本次会议由联谊会会长、南京大学张志炳教授主持。会议听取了多位专家的学术技术报告,并吸收了山东科技大学教授田原宇作为新会员参会。
29-29
化学工程杂志传热过程及设备

粗糙疏水表面冷凝形核特性研究

摘要:为了研究疏水基底粗糙度对形核特性的影响规律,采用腐蚀及修饰的方法得到具有不同粗糙度的疏水基底,通过对基底表面粗糙度因子的计算和表观润湿角的测量,考察了基底粗糙度对基底表面水的表观润湿角的定量关系;在制备的粗糙基底上进行了冷凝蒸汽形核实验,利用统计方法得到基底粗糙度因子与冷凝液滴数量的关系。结果表明:基底微观形貌对水在基底表面的表观润湿性和形核特性具有显著影响,对于疏水基底,随着基底粗糙度的增加,水滴在其表面的表观润湿角增大;相同的基底过冷度下,越粗糙的基底表面蒸汽冷凝形核点越少。分析认为,基底微观形貌通过影响液胚在其表面的表观润湿角,进而改变异质形核功,造成了粗糙基底表面形核特性的改变。实验现象与基于Wenzel模型的粗糙基底异质形核理论取得了一致。
30-33
化学工程杂志化工热力学

乙二醇-1,2-丁二醇二元体系汽液平衡数据的测定及关联

摘要:为解决合成气经由草酸酯制乙二醇反应过程中产生的副产物1,2-丁二醇与乙二醇的分离问题,利用改进的Ellis汽液平衡釜测定了乙二醇-1,2丁二醇二元体系常压下汽液平衡数据,并通过Herington规则验证了实验结果符合热力学一致性。分别用Wilson和NRTL模型对实验数据进行热力学关联,得到了相关的模型参数并计算了该二元体系不同摩尔分数2种组分的活度系数值,预测了该二元体系的共沸点组成(摩尔分数)为乙二醇47.0%,1,2.丁二醇53.0%,共沸点温度为465.91K。汽相组成的计算值与实验值平均相对偏差均小于0.2%,说明2种模型均适用于该二元体系,为工业分离工艺的设计提供了参考。
34-37

单效蒸发机械压汽海水淡化系统热力性能分析

摘要:机械压汽蒸馏海水淡化是唯一消耗机械能的热蒸馏海水淡化方式。文中以单效蒸发机械压汽(SEE—MVC)系统为研究对象,建立了数学模型,分析了重要参数对热力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压缩机增压比越低、定熵效率越高、蒸发温度越低,则产水比功耗越低、系统回收率越高;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系统蒸发温度在55—70℃、增压比在1.2—1.3为宜。文中还给出了典型条件下对应最小比功耗的系统参数,并讨论了参数特点,可供设计时参考。
38-42

醋酸钠介稳区的测定

摘要:溶液的介稳区是结晶的基础研究之一。利用静态法测定醋酸钠在水中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同时利用激光散射法测定醋酸钠在不同温度、搅拌速率、降温速率条件下的超溶解度,得到溶解度与超溶解度的曲线从而拟合出醋酸钠在水中溶解度和超溶解度的方程,确定介稳区范围。研究结果表明,醋酸钠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升高。在一定条件下,搅拌速率越大、温度越高、降温速率越快,介稳区宽度越窄。
43-45
化学工程杂志化工流体力学

窄隙通道内纵向涡作用下汽泡行为可视化研究

摘要:当流体流过纵向涡发生器时,会在纵向涡发生器后产生沿纵向移动的涡旋,这些纵向涡的强烈运动,促进了主流区与传热壁面附近的流体搅混,削薄或破坏边界层,实现了强化传热。在窄间隙矩形通道内的加热板上布置矩形块的纵向涡发生器,通过正面450mm×40mm和侧面3mm宽的石英玻璃可视窗内对纵向涡作用下的汽泡行为进行了可视化研究。通过分析纵向涡对单个汽泡、多个汽泡和汽泡演化作用特性的影响,表明纵向涡对汽泡产生了强烈的扰动作用,抑制了汽泡在加热板上的长大和聚集,加强了近壁区热流体和流道中央区冷流体之间质量、动量和能量的交换,对加热板表面的热边界层起到破坏和削薄作用,从而使汽液二相工况下的传热明显强化。由于纵向涡发生器作用距离远、结构简单,对平面或近似平面的窄间隙换热结构,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46-51
化学工程杂志综合信息

祝贺《化学工程》期刊再次入编《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1年版

摘要:2012年年初,我刊收到《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1年版编委会通知:《化学工程》期刊入编《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1年版(第6版)化学工业类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是由北京大学图书馆、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等相关单位的百余名专家和期刊工作者共同参与完成的一项研究成果,参加核心期刊评审的学科专家达8200多位。
51-51
化学工程杂志化工流体力学

流体流变性对错位六弯叶桨流场特性的影响

摘要:利用计算流体力学(CFD)的方法,以高黏牛顿流体和假塑性非牛顿流体为研究对象,对错位六弯叶桨在层流域的搅拌流场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数值计算得到的功率值与实验测量值吻合较好,搅拌雷诺数对假塑性流体搅拌流场的量纲一速度和切应变速率影响较大,因此提高转速对改变流场的速度及切应变速率分布是一个有效的办法;而流体的流变性只对假塑性流体的量纲一速度有明显影响,对切应变速率影响较小,当流变指数n〈0.3时与n基本无关。当流动由层流向过渡流转变时,搅拌桨的流量准数及泵送效率有显著提高;假塑性流体的流变指数降低时,其泵送效率显著下降。研究进一步认识了错位桨在不同流体中的搅拌流场特点,为高黏假塑性流体搅拌桨的设计、应用以及开发新型搅拌桨提供了参考。
52-56

烟气轮机叶片间隙中FCC催化剂细粉运动规律——气相流场分布的影响

摘要:针对近年来炼厂中出现的催化裂化烟气轮机内结垢严重的问题,首先采用数值模拟方法,探讨了烟机内部气相流场的分布。模拟结果表明:在动叶片的压力面上,气相速度分布较低、水气浓度分布较大以及温度分布较高的特点,使得随烟气进入烟机的催化剂颗粒极易在叶片压力面上堆积和熔融。此外,通过采用仪器分析的方法对新鲜剂、平衡剂和垢物进行了微观形貌(SEM)与矿物组成(XRD)等分析,结果表明:烟机叶片上的结垢主要是由催化剂颗粒堆积与颗粒中某些物质生成了低熔点共熔物共同作用的结果。所得结论可为进一步研究催化剂颗粒在烟机内的流动情况和揭示结垢机理等后续工作提供理论基础。
57-60
化学工程杂志反应工程

化学法测定转鼓反应器气液相界面积

摘要:采用化学法对转鼓反应器内气液相界面积进行测定,考察了转鼓表面超重力因子、气体通量、液体通量对转鼓反应器内气液相界面积的影响。结果表明:反应器气液相界面积分别随超重力因子和液体通量的增大,先增大后趋于平缓;随着气体通量的增加,转鼓反应器内气液相界面积先增大然后减小;在液体通量为5m3/(m2·h)、转鼓表面超重力因子为77、气体通量为398m3/(m2·h)时,可获得最大的气液相界面积为0.058m2,比相界面积为137m2/m2,约为鼓泡反应器比相界面积的6.8倍。研究结果为转鼓反应器的优化设计和操作条件的选择提供了依据。
6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