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工程杂志社
分享到:
《化学工程》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72年,公开发行的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传质过程及设备、传热过程及设备、化工热力学、化工流体力学、反应工程等。
  • 主管单位:国华陆工程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办单位:中国华陆工程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国际刊号:1005-9954
  • 国内刊号:61-1136/TQ
  • 出版地方:陕西
  • 邮发代号:52-52
  • 创刊时间:1972
  • 发行周期: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0.44
  • 综合影响因子:0.300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化学工程 2010年第12期杂志 文档列表

化学工程杂志蒸馏、萃取过程及设备

超临界CO2萃取铁观音茶叶香气成分

摘要:分别采用索氏萃取(SE)、同时蒸馏萃取(SDE)和超临界CO2萃取(SFE)方法提取铁观音的香气成分。用GC/MS分析比较了萃取物中香气成分的组成及质量分数。SDE获得了最多的香气组分,而SFE得到的主要香气成分质量分数和萃取率最高。进一步考察了SFE的压力、温度及夹带剂对主要香气成分的萃取率及质量分数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压力升高香气成分的萃取率及质量分数均升高。而当温度和夹带剂中乙醇质量比为45℃和5%时,总香气成分的萃取率最高,且主要香气成分的质量分数比未添加夹带剂时提高达几十倍,与SFE所得萃取物在香烟中品香评吸的结论完全吻合。
1-4

减压间歇萃取精馏分离乙酸乙酯和乙醇

摘要:通过减压间歇萃取精馏实验装置,选用N,N-二甲基甲酰胺(DMF)作为萃取剂,对乙酸乙酯和乙醇二元共沸物系的分离进行了实验研究。考察了操作参数中操作压强、回流比(体积比)、溶剂比(体积比)对分离过程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减小压强、提高回流比和溶剂比都能不同程度地增强分离效果,实验得出减压操作情况下的间歇萃取精馏的较佳分离条件:操作压力为10 kPa,回流比为3,溶剂比为1,产品中乙酸乙酯的质量分数为97%以上。
5-7

超重力精馏传质过程强化理论分析

摘要:超重力精馏技术是一种新型的过程强化精馏技术,文中通过实验与理论分析,探讨其传质过程强化的作用机理。以乙醇/水为物系,多级旋转填料床为主要设备,在常压操作条件下,进行超重力精馏实验研究。在超重力因子为31—196,原料流量为15—30 L/h,原料摩尔分数为0.089 1—0.283 1,回流比为1.0—2.5的操作条件下,超重力装置的理论塔板高度为12.7—152 mm,比传统精馏塔低1个数量级。通过分析流体在超重力装置内的流动状态,提出超重力精馏过程的传质原理及传质单元——液膜。通过理论分析,认为超重力精馏传质过程克服了双膜理论、渗透理论与表面更新理论中的瓶颈,是超重力精馏传质过程强化的根本原因。
8-11
化学工程杂志传热、蒸发、结晶过程及设备

矩形通道干涸后最小膜沸腾传热试验研究

摘要:在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流动传热基础试验平台上进行了矩形通道干涸后最小膜沸腾传热试验。通过对各种热工水力参数的试验研究,得出结论:随着进口含汽质量分数的增加,最小膜沸腾热流密度减小,含汽质量分数增加,壁面温度降低,传热系数减小;随着质量流速的增大,最小膜沸腾热流密度增大,含汽质量分数减小,壁面温度升高,传热系数增大;随着系统压力的升高,最小膜沸腾热流密度增大,含汽质量分数增加,壁面温度升高,传热系数增大;相对于偏离泡核沸腾(DNB)后最小膜沸腾,干涸后最小膜沸腾的热流密度更大,壁面过热度较低,传热系数更大。
12-17

颗粒填充液冷式散热器的传热及流阻性能

摘要:通过在液冷式CPU散热器蛇形流道内填充不同粒径的玻璃珠和碳钢珠,对改进前后液冷式CPU散热器进行实验研究,分析了各因素对液冷式CPU散热器的传热和流阻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散热器填充玻璃珠后的对流换热系数为填充前的1.4—2.5倍,阻力系数f是填充前的4—10倍;散热器填充碳钢珠的散热效果和流阻性能均优于填充玻璃珠的,其Nusselt数是填充玻璃珠的1.5—2倍,而流动阻力仅是填充玻璃珠的0.5—0.7倍。
18-21

熔融分步结晶提纯L-丙交酯

摘要:以实验室制备的粗丙交酯为原料,采用熔融分步结晶法对提纯丙交酯进行了实验研究,考察了熔融分步结晶过程中结晶时间、结晶温差、发汗时间等参数对产品质量分数、结晶率、母液质量分数、组分收率以及提纯能力的影响,同时,对结晶和发汗过程的提纯能力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在给定的原料组成下,较适宜的结晶时间为60 min,结晶温差为20℃,发汗时间为50 min,发汗过程提纯能力是结晶过程的1.77倍。
22-25
化学工程杂志化工流体力学

板翅式换热器二相流的分配特性

摘要:为了提高板翅式换热器内部二相流体分配的均匀性,对二相流体在结构改进前后的换热器内的分布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由于现有换热器结构设计的不合理,使得二相流体分布极不均匀。而且,由于二相流体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二相流体在换热器内的分布较之单相流体更复杂且更不均匀。而改进型的孔板封头结构可有效提高换热器通道的流体分配,从整体上改善板束单元体截面二相流体的分布,其二相分布的不均匀系数均有效降低。而且,其分配稳定性好,不易受雷诺数变化的影响。
26-29

内置阻块型微混合器内流体混合强化的数值模拟

摘要:采用计算流体力学方法对3种内置阻块波浪形微混合器进行模拟研究,考察内置阻块尺寸、排列方式及阻块数量对流体混合的强化效果。由速度场和物质输运模型结合进行流体的混合模拟,得到流体混合快照图和流体混合速率,进一步由流体平均径向线拉伸和李雅普洛夫指数定量表征混沌混合程度。结果表明:混合器壁面波浪状V形凹槽的设计和微通道内长方块的设置产生周期性的流场,从而引发混沌流。将阻块倾斜设置或增加微通道内阻块的数量,混沌流作用增强,从而促进流体混合。最后考察了不同贝克来数Pe下流体的混合性能,发现微通道混合量纲一长度与lnPe之间呈线性关系。
30-34

用于胶凝原油蠕变描述的一种垂直移位因子

摘要:描述胶凝原油的屈服破坏过程中的非线性黏弹性蠕变行为,必须同时考虑应力、时间和温度等参数。引入时间-温度-应力等效原理描述胶凝原油蠕变特性,在进行移位叠合的过程中,除考虑水平移位外,同时引入一种胶凝原油垂直移位因子,并给出其表达式。对不同温度下形成结构的胶凝原油进行剪切蠕变实验,并用黏弹性损伤模型对蠕变柔量主曲线进行描述。结果表明:等应力移位过程中的垂直移位可忽略,而等温移位过程中的垂直修正不可忽略,且对蠕变柔量主曲线的获得有很大影响;拟合曲线与实验数据吻合很好。
35-39

工程建设项目信息

摘要:中国石化股份有限公司茂名分公司20万t/a气相法聚丙烯装置在广东茂名建设,中国石化集团上海工程有限公司承担可行性研究。 南宁绿洲化工有限责任公司300kt/a烧碱、320kt/a聚氯乙烯项目在广西南宁建设,上海工程化学设计院有限公司承担详细设计。
39-39
化学工程杂志搅拌过程及设备

开槽式圆盘涡轮搅拌器的气液分散特性

摘要:在直径为0.49 m的平底有机玻璃搅拌槽中,针对开槽式和未开槽式半圆形(SHY,HY)和抛物线形(SBTD,BTD)涡轮搅拌器进行研究,表明叶片开槽对气液二相体系中临界分散、通气功率和气含率(含气体积分数)的影响。结果表明:由载气到气泛测得的泛点比气泛到载气测得的泛点明显滞后;对比相同条件下2类搅拌器的通气功率和气含率,在相同通气准数下,开槽式搅拌器表现出功率消耗(Pg/P0)较未开槽搅拌器下降幅度增大,曲线形式改变明显的特点;在相同功耗下,开槽式搅拌器有气含率高的特点,以SBTD为例,其要高于BTD 3%左右,SHY也要高于HY。综合以上特点,开槽式搅拌器值得被推荐用于工业气液搅拌反应器中。
40-43
化学工程杂志反应工程

城市污泥在超临界水中的部分氧化实验研究

摘要:为实现城市污泥的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利用超临界水间歇式实验系统研究其催化部分氧化特性。结果表明:氧化剂系数增大0.2,H2摩尔分数降低3.1%—6.1%;温度每升高20 K,H2摩尔分数提高2.0%左右;反应时间延长10 min,H2摩尔分数提高1.5%—1.7%,在30 min达到最大;加入活性炭催化剂,H2摩尔分数提高14.5%—16.1%。25 MPa时,拟合反应的动力学方程(基于COD),得到质量分数1%活性炭催化(无催化)时的速率常数、活化能、反应级数分别为6 347.7(4 403.3),105.698 kJ/mol(113.054 kJ/mol),2.023(2.023)。活性炭可促进水气转化反应,提高H2摩尔分数,但对COD去除率无明显影响。
44-47

松节油直接水合反应研究

摘要:以大孔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Amberlyst 15为催化剂,松节油水合反应,生成主要产物α-松油醇,在此过程,α-蒎烯同时在催化条件下发生异构化反应,生成一些单环萜烯。实验在搅拌釜反应器内分别考察了搅拌速度、催化剂种类、溶剂种类、催化剂质量分数、反应物质量比、温度及反应时间对松节油转化率和α-松油醇收率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反应条件:催化剂质量为物料总质量的15%,m(松节油)∶m(水)∶m(异丙醇)=1∶1∶2,反应温度70℃,反应时间4 h。并以此为反应条件,在中试规模的喷射反应器内进行放大实验,反应4 h后,松节油转化率约为85%,α-松油醇得率约为35%,达到较好反应结果。
48-52

撞击流-沉淀法制取超细白炭黑中试研究

摘要:介绍了以工业级硫酸和工业级水玻璃为原料,利用撞击流反应-沉淀法制取超细白炭黑的中试试验。其反应过程在无旋立式循环撞击流反应器中进行。反应后物料经过陈化、过滤、洗涤,最后通过再浆进行喷雾干燥制得了超细白炭黑。用激光颗粒分析仪和比表面积-孔隙分析仪测定粒径及比表面积,结果表明:产品的平均粒径为2—3μm、比表面积高达822 m2/g,进一步证明了无旋立式循环撞击流反应器性能优越,操作稳定可靠,有利于制备超细粉体材料。
53-55
化学工程杂志膜技术

钯钇合金膜分离器级联分离氢同位素理论计算

摘要:钯合金膜分离氢同位素具有分离能力强、氚滞留量小以及装置设计简单等优点,是一种很有发展潜力的氢同位素分离方法,但受膜及泵输系统等因素的制约,目前仍处于概念设计阶段。文中针对级联分离建立了考虑返混的近似模型。模型表明:各级的分流比和分离系数相同时,对含氚体积分数0.065%的氢同位素混合气体,在0.2分流比(体积比),分离系数为2.5时,经过3级富集和4级贫化就可以得到含氚体积分数1.5%的产品和含氚体积分数0.000 5%的贫料;相同分离系数下,分流比较大时分离系统的规模较小。
56-59
化学工程杂志化工热力学

C3H8(CO2)-CO(NH2)2-H2O2-H2O四元体系相平衡及其应用

摘要:为了回收利用湿法合成过氧化尿素后母液中的H2O2和CO(NH2)2,提出了气体盐析法回收有用物质的方法。采用等温法测定了15℃时CO2-CO(NH2)2-H2O-H2O2四元体系在不同压力下的相平衡数据,结果表明,CO2没有盐析分离效应。实验测定5,10,15℃时C3H8-CO(NH2)2-H2O-H2O2四元体系相平衡数据表明,C3H8具有明显的盐析分离效应,且随着C3H8气体压强的增加,平衡液相中H2O2和CO(NH2)2的质量分数降低。湿法合成过氧化尿素后母液在15℃时加入C3H8气体,可继续使过氧化尿素结晶析出,H2O2的收率可提高26.54%。
60-63

BuNENA/DMSO二元体系密度、黏度测定及关联

摘要:利用密度瓶和乌氏黏度计分别测定了25,40,50,70℃时BuNENA/DMSO二元体系的密度、黏度,并对黏度与温度、组成的关系进行了多项式回归,模型计算值平均相对误差在0.17%—1.53%。由密度数据计算出超额摩尔体积VmE,由黏度数据计算出不同温度、组成下的超额黏度Δη,其中VEm为正值,Δη为负值。对混合液在不同温度下的VmE与组成的关系用Redlich-Kister方程进行了关联,平均相对误差小于3%。
64-67
化学工程杂志生物化学工程

介孔纳米孔道中单维交联酶策略固定青霉素酰化酶

摘要:为解决酶固定化过程中稳定性较差的问题,将单维交联酶策略引入青霉素酰化酶的固定化中,通过在介孔泡沫硅载体(MCFs)表面初步吸附作用将酶固定,再用对本醌对酶分子进行交联,从而制得单维交联酶聚体。实验结果显示:单维交联酶聚体(CLEA)的稳定性有明显提高,最适温度从游离酶的45℃上升到55℃,催化温度的适用范围更宽,在50℃下热处理25 h仍保持74.4%活力,在测试操作稳定性方面,连续操作15次,其酶活保持在61.9%。
68-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