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工程杂志社
分享到:
《化学工程》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72年,公开发行的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传质过程及设备、传热过程及设备、化工热力学、化工流体力学、反应工程等。
  • 主管单位:国华陆工程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办单位:中国华陆工程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国际刊号:1005-9954
  • 国内刊号:61-1136/TQ
  • 出版地方:陕西
  • 邮发代号:52-52
  • 创刊时间:1972
  • 发行周期: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0.44
  • 综合影响因子:0.300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化学工程 2010年第08期杂志 文档列表

化学工程杂志蒸馏、萃取、吸收及其他传质过程及设备

板上充气状态下立体传质塔板液体提升量研究

摘要:以空气-水为实验物系,在直径为600 mm的实验塔内,通过向板上液层中充气来模拟板上的泡沫状态,测定了立体传质塔板CTST液体提升量的变化情况。考察了不同操作条件下板上气体体积分数对液体提升量的影响,并由实验数据拟合出板孔动能因子、板上液层气体体积分数、板上清液层高度对相对液体提升量影响的关联式。结果表明:相对液体提升量随着板上液层中气体体积分数的增加而降低;气体体积分数相同时,相对液体提升量随着板上清液层高度的增大而增加、随板孔动能因子的增大而减少。
1-3

T型微通道内吸收H2S实验研究

摘要:在水力学直径为1.00 mm的方形T型微通道内,采用质量分数为40%的N-甲基二乙醇胺(MDEA)吸收含有体积分数为0.12%的H2S混合气体。实验发现,在微通道内可以获得很高的H2S脱除效率,在气液体积比为200∶1时,其脱除效率可以达到99.5%。在微通道内的H2S传质过程中,H2S传质的阻力主要集中在气侧,而且气侧体积传质系数随着气体和液体表观速率的增加而增加。提出了在过渡区的二相流型中,气侧体积传质系数的量纲一经验关联式,其计算值和实验值吻合得很好。通过比较发现,微通道比其他传统设备的气侧体积传质系数高出1—2个数量级。
4-8

工程建设项目信息

摘要:石家庄新世纪煤化事业集团有限公司粗笨精制项目在石家庄建设,由河北省石油化工设计院有限公司承担可行性研究。 天脊集团140万t/a复合肥项目在山西潞城建设,赛鼎工程有限公司(原化工部第二设计院)承担可行性研究。
8-8

萃取精馏分离丙醇-水-乙酸丙酯混合物

摘要:为挑选萃取精馏分离丙醇-水-乙酸丙酯混合物较好的溶剂,采用基于UNIFAC模型的动态法对待选溶剂进行了计算机高通量筛选。根据加入溶剂后体系互溶性和相对挥发度大小的预测结果,经综合考虑选出较好的萃取剂为丁醇和甲醇。选取丁醇为溶剂做实验验证,测定了丙醇-水-乙酸丙酯-丁醇体系的部分汽液平衡实验数据;泡点温度tb、加入溶剂后的相对挥发度α和平衡气相组成yi的计算值与实验值吻合良好,这表明采用基于UNIFAC模型的动态法筛选萃取精馏的溶剂具有良好的可靠性和适用性。
9-12
化学工程杂志传质过程及设备

基于滴膜共存理论热虹吸管冷凝段传热模型

摘要:引入滴膜共存冷凝传热理论分析管内存在滴状冷凝的热虹吸管冷凝段传热,将热虹吸管冷凝段传热表示为滴状区和膜状区传热之和建立传热模型。滴状区,以Rose冷凝传热模型计算单个液滴的传热,基于随机分形理论建立了液滴的空间和尺度分布函数,进而求解整个滴状区的热通量。膜状区,根据Nusselt竖壁层流膜状凝结理论进行热通量的计算。通过沟流级别计算滴状区和膜状区的面积比率,从而建立滴膜共存冷凝传热模型。传热模型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较为吻合,能够反应热管冷凝段传热本质。
13-17

波纹板式换热器的数值模拟

摘要:以波纹板式换热器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流体力学(CFD)软件,对波纹板内、外流体流动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板内流体流动研究表明,流体在板内流动时存在流动死区,在这些区域里传热效果很差,导致板壁面出现热点。板间烟气流动研究表明,板片的凹凸波纹结构,起到了强化烟气侧传热的作用,其中凸波纹的作用要明显优于凹波纹,同时波纹板片式换热器的凹波纹区域存在一定的烟气脱体现象。该数值模拟研究结果对提高波纹板式燃气热水器的换热效率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18-21
化学工程杂志化工流体力学

拟塑性非牛顿流体中在线气泡聚并规律

摘要:以拟塑性羧甲基纤维素钠(CMC)水溶液作为非牛顿流体,对在线上升气泡的聚并规律进行了研究。利用光电信号采集系统测定了不同高度的气泡聚并分布规律,分析了气体速度及流体性质等因素对聚并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测量高度和实验气速范围内,随着高度升高,在高气速下,气泡聚并率减小,在低气速下,则先增大后减小。2种情况下,达到一定高度后均趋于恒定;在一定高度下,达到一定气速后,气泡聚并率变化较小;中低气速下,聚并率随CMC质量分数增大而减小,而在高气速下,CMC质量分数变化对聚并率影响较小。
22-25

油气水三相流流型的灰度波动时间序列分析

摘要:三相流流型极大地影响三相流的流动和传热特性,准确表征流型对相关设备的设计和运行具有重要意义。在水体积流量为1.32—12.15 m^3/h,油体积流量为0.01—0.43 m^3/h,空气体积流量为0.75—2.5 m^3/h时,对垂直上升管中油气水三相流的6种典型流型进行了动态图像的拍摄,提取每一帧图像的灰度均值组成灰度波动信号,进行了分形及混沌时间序列分析。分析结果为:当空气流量在0.75—2.5 m^3/h之间变化时,所提取的分形维数及吸引子关联维数分别在0.924 7—1.223 4及1.493 7—5.498 2之间,且分形维数及混沌吸引子关联维数随气相流量呈不规则突变,并与流型的Wigner-Ville分布(WVD)特征相对应,表明了分形维数及混沌吸引子关联维数对油气水三相流流型变化具有敏感的"指示器"特性,可以较好地表征油气水三相流流型变化。
26-30

固液搅拌槽内液相湍流特性

摘要:采用粒子图像测速系统研究搅拌槽内固液二相湍流运动的流场分布规律,结果表明,液相速度随着颗粒体积分数的增加,先增加后变小,在颗粒体积分数为0.5%时有最大值。湍流动能和耗散率大的区域分布在桨叶尖端右下方,随着加入颗粒后,桨叶下方液相湍流动能和耗散率都比清水时大。湍流动能在颗粒体积分数为0.9%时有最大值,湍流动能耗散率在颗粒体积分数为1.3%时有最大值。
31-34
化学工程杂志反应工程

高硫煤还原磷石膏制SO2

摘要:在N2气氛下研究了高硫煤还原磷石膏的热分解反应特性,利用烟气分析仪分析析出的气体成分。研究了不同颗粒尺寸的高硫煤对磷石膏分解的影响,结果表明,高硫煤颗粒尺寸在97—147μm有利于磷石膏分解制SO2的反应。研究还发现原料摩尔比对磷石膏的反应历程有显著的影响,当摩尔比为1∶1.96时,磷石膏还原分解的固体产物有CaS和CaO;当摩尔比降为1∶1.18时,固体产物中CaO大量增加,而仅有少量CaS存在;当摩尔比降到1∶0.98时,固体产物中除了CaO和CaS外,还发现了未反应完的CaSO4。所以摩尔比在1∶1.18时有利于高硫煤还原磷石膏制SO2。
35-38
化学工程杂志非均相分离过程及设备

精密单丝滤布透水速率与截留精度的研究

摘要:为进一步了解液固分离用织造滤布的过滤性能,以液固分离用新型过滤介质精密单丝滤布为研究对象,对滤布结构、开孔大小、丝径、孔隙率等因素对透水速率的影响进行了理论分析与讨论;并采用国际标准规定的鼓泡孔径、透水速率和截留精度的测试方法,对几种精密单丝滤布的孔径大小、透水速率、截留精度、透水阻力、孔隙度、分离效率进行了实验测定;同时介绍了不同孔隙度及截留精度的测定方法和结果,并对截留精度经验计算进行了实验验证,对正确选择与科学使用过滤介质单丝滤布提供有益的参考。
44-47
化学工程杂志膜技术

聚乙烯醇-二氧化硅/聚丙烯腈杂化复合膜渗透蒸发分离己内酰胺/水溶液

摘要:制备了以聚乙烯醇(PVA)填充纳米SiO2改性膜为活性层,聚丙烯腈(PAN)超滤膜为底膜的PVA-SiO2/PAN杂化复合膜,并用于己内酰胺(CPL)脱水。用FTIR,SEM,XRD,TGA分别对膜进行了表征,并考察了膜中纳米SiO2粒子的质量分数、进料组分质量分数和温度对复合膜分离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引入纳米SiO2后,杂化膜的热稳定性明显提高。当膜中纳米SiO2质量分数为1.0%时,复合膜渗透蒸发分离性能最佳。60℃下此复合膜用于分离质量分数为40%的CPL溶液时,其总通量和分离因子分别达到2 177 g/(m^2.h)和349。
48-51
化学工程杂志化工热力学

多氯代二苯胺部分热力学性质的理论计算

摘要:采用密度泛函理论方法,使用B3LYP/6-311G^**基组,全优化计算得到了209个多氯代二苯胺(PCDPAs)系列化合物的热力学参数。根据等键反应原理,计算了PCDPAs的标准生成热和标准生成自由能。根据各组异构体相对标准生成自由能的大小,得到同分异构体的相对稳定性。同时发现,PCDPAs的熵与氯原子的取代位置和取代个数之间存在很高的相关性。
52-55

乙酸乙酯-异丙醇混合液的密度和折光率

摘要:常压下测定了乙酸乙酯-异丙醇二元混合液在293.15—318.15 K下的密度和折光率,建立了该二元混合液密度与组成和温度关系的计算方程。计算了过量摩尔体积、折光率偏差,分别用Redlich-Kister方程进行了关联。过量摩尔体积在全摩尔分数范围内为正值,而折光率偏差为负值,且均随温度升高而偏差增大。利用Lorentz-Lorenz关系式计算了二元体系的摩尔折光率和摩尔折光率偏差,偏差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56-59

低分压SO2在N,N′-二(2-羟乙基)哌嗪水溶液中的溶解度

摘要:采用半动态法测定了在298,308 K下低分压SO2在N,N′-二(2-羟乙基)哌嗪水溶液中的溶解度,建立了该过程基于化学反应平衡和吸收相平衡的数学模型。结果表明:在较低的SO2分压下,SO2的溶解度随着分压的增加而急剧增加,当溶解度达到一定值时,溶解度随着分压的增加而缓慢增加;pH值越大、温度越低及N,N′-二(2-羟乙基)哌嗪浓度越高越有利于SO2的溶解,模型得出的溶解度与实验值符合较好。
60-63
化学工程杂志生物化学工程

Fe^3+@酵母菌非均相UV-Fenton降解染料废水

摘要:以球形酵母菌为生物载体,饱和吸附Fe^3+后,获得了Fe^3+@酵母菌核壳微球。SEM,EDS及FT-IR对微球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实验研究了Fe^3+@酵母菌非均相UV-Fenton降解碱性嫩黄O染料废水,考察了H2O2浓度、Fe^3+@酵母菌催化剂的投加质量浓度、pH值、碱性嫩黄O染料的初始质量浓度等对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微球的直径在3.1—3.3μm,具有较好的球形形貌和壳壁强度。核壳结构的形成主要源自于生物吸附作用。当H2O2浓度为3.5 mol/L,pH值为3—4,催化剂质量浓度为5.5 g/L时,Fe^3+@酵母菌非均相UV-Fenton降解碱性嫩黄O染料废水表现出了较好的去除效率。
64-68
化学工程杂志环境工程

CO2在碳酸二甲酯中的溶解度及强化途径

摘要:采用恒定容积法测定了283.15—303.15 K CO2在碳酸二甲酯(DMC)中的溶解度。结果表明,溶解度随压力升高而增大,随温度升高而减小。与碳酸丙烯酯(PC)相比,在283.15 K及288.15 K条件下,CO2在DMC中的溶解度比在PC中平均约高50%。并且常温下DMC的吸收性能优于低温下甲醇的吸收性能。因此,DMC是一种性能更为优越的溶剂。加入1.5 g金属-有机骨架化合物(MOF)ZIF-69后,温度为283.15 K及288.15 K时对DMC吸收CO2具有增强作用,而在295.15 K及303.15 K时无影响。这种特性也有利于CO2吸收和解吸循环过程的节能。
69-72

湿度对油烟中易挥发有机化合物吸附的影响

摘要:主要研究了甲醛、乙醛和苯在有机硅烷KH560和1706改性活性炭(AC)表面的脱附活化能,并通过透过曲线实验测定了不同湿度对三者在改性活性炭上吸附的影响,最后用光电子能谱(XPS)分析材料表面的亲水基团和憎水基团比例的变化。结果表明,采用有机硅烷改性活性炭可提高材料的憎水性,在较高湿度下(RH〉60%),三者在未改性活性炭固定床穿透时间减少得最多,1706/AC固定床次之,KH560/AC固定床最小;程序升温脱附(TPD)实验表明,用有机硅烷改性活性炭可以削弱水和活性炭表面的结合力,增强与甲醛、乙醛和苯的结合力。通过XPS分析,与未改性活性炭相比,经有机硅烷改性的活性炭,其憎水性得到提高。
73-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