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工程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化学工程杂志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Chemical Engineering(China)

  • 61-1136/TQ 国内刊号
  • 1005-9954 国际刊号
  • 0.44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化学工程是中国华陆工程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72年创刊,目前已被北大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国华陆工程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化学工程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专家特约、特约稿件、节能减排、节能减排特征明显、生物化工、生物和化工的交叉技术,工程特征明显、环境化工、环境和化工的交叉技术,工程特征明显、过程强化、强化特征明显的三传一反、能源化工、能源和化工的交叉技术,工程特征明显、材料科学、煤化工、医药工程、膜技术、过程模拟、化工系统工程、化工工艺等、传质过程及设备、传热过程及设备、化工热力学、化工流体力学、反应工程等

化学工程 2006年第08期杂志 文档列表

化学工程杂志蒸馏、吸收、萃取及其他传质过程及设备
旋流吸收器气液吸收传质过程研究1-4

摘要:根据旋流吸收器中分散液相不同的运动形态建立了伴有化学反应的气液吸收传质模型,且该模型的表达形式与Danekwerts的表面更新理论一致。从模型上看,液侧传质系数KL正比于扩散系数DA和表面更新率S的平方根,这一正比关系还得到了实验结果的部分验证。根据实验结果可以看出,与其他吸收器相比,作为一种结构简单的静态设备,旋流吸收器同样可以提供一个强化传热、传质的流体力学环境。

基于改进的遗传算法设计萃取精馏萃取剂5-8

摘要:将Mod.UNIFAC基团贡献法与改进的遗传算法相结合,进行萃取精馏萃取剂的分子设计。采用了一种简单易行的新编码方案,使合成的分子形式简单,便于链接数据库计算各种性质。提出了跨代精英选择策略,错位交叉算子,滞后变异算子,使设计出的分子结构稳定且形式多样,有效地避免了遗传算法不易得到全局最优解和容易提前收敛的问题。给出了分子设计的主要流程和方法,并编制了相应的计算机程序,将其应用于丙酮一甲醇体系,得到了水和乙二醇等萃取剂。结果表明,文中提出的方法对相对挥发度的预测精度高于文献值,同时检验了该方法的可靠性。

化学工程杂志广告索引
广告索引8-8

化学工程杂志蒸馏、吸收、萃取及其他传质过程及设备
多孔波纹板错流旋转床的性能研究9-12

摘要:以空气-CO2-NaOH为系统,研究了多孔波纹板错流旋转床的流体力学和传质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在相近的操作条件下,多孔波纹板错流旋转床的压降与文献丝网错流旋转床的相近,不足逆流床的十分之一;体积传质系数分别比文献丝网错流旋转床高0.95—1.47倍,比逆流旋转床略低,比传统气液传质设备高1—2个数量级。多孔波纹板错流旋转床填料具有传质效率高、压降低、动平衡性好等优点。

化学工程杂志传热、蒸发、结晶过程及设备
双组分混合制冷工质沸腾换热理论研究13-16

摘要:基于单组分工质池沸腾动态微液层预测模型,提出了预测双组分混合工质沸腾换热系数的理论模型。该模型认为沸腾换热的机理主要是由于在气泡的周期生长过程中所形成微液层的蒸发。模型中考虑了气泡生长过程中液体传质对传热的影响,给出了气泡生长过程中传热面上气液固接触的动态构造。利用本模型所得预测结果与实验结果能够较好地符合。

蒸发式冷凝器管外水膜流动实验研究17-20

摘要:研究蒸发式冷凝器传热传质性能时,涉及到管外喷淋水在管表面的分布形式和喷淋水与空气间的对流传热传质等问题。文内建立了蒸发式冷凝器管外水膜流动的可视化测试实验平台,采用高速摄像仪分析了喷嘴对管外水膜分布的影响,同时测试了时间、风量、水量、高度等参数对水膜温度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喷嘴B能获得更好的水膜分布效果,蒸发式冷凝器有一个最佳喷淋水量,其换热过程主要是由循环冷却水的显热换热和蒸发换热交替占主导作用构成的,在稳定操作条件下运行一段时间后水盘中的水温能保持较好的恒定。

硝酸钾真空冷却结晶温度与真空度关联式研究21-23

摘要:采用数学建模方法研究了硝酸钾溶液真空冷却结晶操作真空度与冷却结晶终点温度及溶液质量分数的关联式,据此可合理选择硝酸钾真空冷却结晶操作条件。实例验证出当硝酸钾溶液质量分数组成为26.85%NO3^-、13.35%Cl^-、7.79%NH4^+时,计算出真空冷却结晶终点温度为293.15K,结晶真空度为0.01514Pa,与实测结果几乎一致。

化学工程杂志化工流体力学
板翅式换热器入口流场的模拟及实验研究24-27

摘要:利用PIV粒子图像测速仪和CFD数值模拟的方法,对板翅式换热器入口结构改进前后的流场进行了研究,发现其内部流场的流动与分布规律。由于原始入口结构的不合理导致漩涡、回流等现象存在,使得其内部的物流分配极不均匀。而对于添加了打孔挡板的改进型结构,物流分配的均匀性有了很大改善。实验结果和数值计算结果吻合良好,不仅验证了计算模型的正确性,而且证明PIV技术适合于研究复杂的流动结构。

搅拌流化床干燥器流体力学性能研究28-30

摘要:分析对比了搅拌流化床和普通流化床的流体力学特性,研究了搅拌转速,物料直径,物料密度和床载量对搅拌流化床床层压降和临界流化速度的影响,提出了临界流化速度的准数关联式,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吻合较好。

全周向通气条形导向浮阀塔板流体力学性能研究31-35

摘要:应用空气-水系统,在直径1200mm的冷模塔内对上海唐华化工的新型条形浮阀塔板——全周向通气条形导向浮阀塔板进行了流体力学性能测量,并与F1浮阀进行了对比。实验表明,新型条形导向浮阀塔板的流体力学性能有了明显改善,相同条件下板压降比F1浮阀低20%左右,雾沫夹带较F1型浮阀小10%左右,漏液量较F1型浮阀稍大。

化学工程杂志工程信息
工程建设项目信息35-35

摘要:青岛大炼油3万t/a制氢装置由中国石化宁波工程有限公司兰州公司(原中国石化兰州设计院)承担基础设计。

化学工程杂志膜技术
化学交联与热处理对聚乙烯醇膜性能的影响36-39

摘要:采用相转化法制备聚乙烯醇膜,分别研究了化学交联以及热处理对膜结构和性能的影响,利用红外光谱获得膜的交联度和结晶度。结果表明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膜的交联度或者结晶度增加;溶涨试验结果表明热处理后膜的孔隙率下降,而化学交联对膜的孔隙率影响不大;力学性能测定表明膜在干态与湿态下,力学性能差别巨大,化学交联的膜在干态下的性能要大大好于湿态下的力学性能,而热处理的膜正好相反,热处理后膜的机械性能湿态要好于干态。

化学工程杂志综合信息
浙江丰利生物医药工程的超低温微粉制备成套设备列入2006年度浙江省科技计划重点科研项目39-39

摘要: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浙江丰利粉碎设备有限公司与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第609研究所合作开发的生物医药工程的超低温微粉制备成套设备,日前列入2006年度浙江省科技计划重点科研项目。该项目的研制,将解决在常温下难以粉碎的生物医药材料的粉碎难题,给我国生物医药工程行业提供生产高附加值粉体材料的新设备。

化学工程杂志膜技术
二次膜射流乳化法制备单分散乳状液研究40-43

摘要:为解决传统膜乳化法制备单分散O/W型乳状液中存在的粒径和通量的矛盾,介绍了采用二级陶瓷膜乳化在射流条件下制备单分散O/W乳状液的方法。2套一体式陶瓷膜乳化装置被串联使用,一级膜乳化采用孔径为0.16μm的ZrO:陶瓷膜,二级膜乳化采用孔径为1.5μm的α—Al2O3陶瓷膜。以甲苯/水体系为研究对象,阴离子表面活性剂(SDS)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乳化剂OP)分别被用作乳化剂。2种情况下均可获得单分散的乳液,能耗分别是1.53×10^5J/m^3和1.21×10^5J/m^3。因此,该方法可在较低的能耗下制备单分散乳液。

化学工程杂志化工热力学
2,4-二氯苯酚在水中溶解度的测定及关联44-47

摘要:在pH值为6.2或9.3条件下,采用综合法测定了2,4-二氯苯酚在水中的固液平衡数据,分别用经验方程、Wilson方程、固液平衡AH方程对实验数据进行了拟合处理。结果说明,在PH值为9.3条件下,2,4-二氯苯酚的水溶解度增大;Wilson方程、λH方程模型均能很好地关联2,4-二氯苯酚的水溶解度数据,λH=9.3时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3.00%,1.17%,其中λH方程拟合效果更好;

水醇烃体系相平衡模拟及其应用48-51

摘要:采用CPA方程模拟了水、醇、烃多组分体系气液液三相平衡,与实验数据比较后可知,CPA方程能够较好地预测极性组分PVT特性和相平衡。并把CPA方程应用于汽提冷甲醇天然气脱水工艺的模拟计算,为工艺设计提供了必要的参考数据。

预测共沸物的同伦-牛顿联合方法52-54

摘要:为了更有效地预测共沸系统,文内提出了同伦一牛顿联合算法,首先利用具有全局收敛性的同伦算法产生较好的初值,然后利用收敛速度快的牛顿算法求解共沸方程。应用联合方法预测了多个二元和三元非理想性物系的共沸点,结果表明,同伦一牛顿联合方法有较大的收敛范围,较高的迭代过程稳定性,较快的收敛速度。

化学工程杂志生物化学工程
桔青霉产美伐他汀发酵条件优化和小罐放大55-58

摘要:首先研究了不同碳、氮源,无机盐,初始pH值和接种量等因素对桔青霉HD-32-2产美伐他汀生产能力的影响,然后着重对4种发酵培养基组分(葡萄糖,麦牙糖,黄豆饼粉和磷酸氢二钾)进行正交试验,形成了最优的发酵培养基。与最初的发酵培养基相比,在最优发酵培养基上发酵水平提高了3倍,达到了986mg/L,并在15L小型发酵罐上进行了放大比较研究,进一步说明了优化后培养基具有明显的提高美伐他汀发酵水平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