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士进修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护士进修杂志 统计源期刊

Journal of Nurses Training

  • 52-1063/R 国内刊号
  • 1002-6975 国际刊号
  • 2.59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护士进修是贵州省医药卫生学会办公室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86年创刊,目前已被万方收录(中)、上海图书馆馆藏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贵州省医药卫生学会办公室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护士进修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讲座、论著、综述、护理研究、专科护理、护理管理、整体护理、调查报告。

护士进修 2017年第16期杂志 文档列表

护士进修杂志讲座
社区护理学1441-1442

摘要:社区常见症状护理 2疼痛 2.3判断是否需要转诊对病情危急或原因不明的疼痛病人,可安排病人进行转诊。 2.3.1病情危急例如脑血管病变、颅内感染、心肌梗死、气胸、急腹症等,应尽快安排病人转诊。

护士进修杂志论著
浙江省护士工作压力源与激励需求的相关性分析1443-1445

摘要:目的分析浙江省护士工作压力源与激励需求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工作压力源量表和自行编制的激励需求调查问卷,对浙江省9所医院727名护士进行调查,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调查结果。结果浙江省护士工作压力源平均得分为(1.56±0.54)分,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其中工作量及时间分配维度压力最大;激励需求平均得分为(4.38±0.38)分,薪酬待遇方面的激励需求维度均分最高;浙江省护士工作压力源与激励需求呈正相关。人事性质、是否值夜班是影响浙江省护士激励需求的预测因素。结论浙江省护士工作压力处于中等偏上水平,激励需求处于渴求状态,护理管理者应重视护士激励,转变护理人力资源管理职能,通过激励减轻护士压力。

护士组织气氛与护士职业认同的相关性研究1446-1448

摘要:目的探讨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的护士组织气氛和护士职业认同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护士组织气氛感知量表和护士职业认同评定量表,对天津市某大型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的护士进行问卷调查,并对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护士组织气氛得分(111.83±20.15)分,处于中等偏上水平;护士职业认同得分(103.40±17.90)分,处于中等水平。护士组织气氛各维度与护士职业认同均存在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建议护理管理者完善护理支持系统,创建公正、和谐的护士组织气氛,提高护士地位,提升护士职业认同水平。

儿童早期预警评分在PICU护理人力资源调配中的应用研究1449-1452

摘要:目的探讨儿童早期预警评分系统在PICU护理人力资源调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儿童早期预警系统的分值指导责任组长进行人力资源调整,进行实施前后的护理质量评分、医生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护士对护理人力资源方案满意度对比。结果在2015年度使用儿童早期预警评分进行动态调整PICU的护理人力资源后,6项护理质量标准考核得分及医生满意度均较实施前有所提高,其中在护理安全管理质量、基础护理质量、危重患儿护理质量及感染管理质量得分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士对工作忙碌程度、护理人力资源调整方案、绩效考核、工作氛围满意度问卷调查4个条目得分较实施前有所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儿童早期预警评分系统指导PICU的护理人力资源调配,可提高护理质量及医护人员满意度。

TAPES模式降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尿路感染率的效果研究1453-1455

摘要:目的探索应用TAPES模式对降低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尿路感染率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5年2月收治的96例神经源性膀胱行间歇导尿的患者作为对照组,采取医生管理,护士督导的模式进行管理;将2015年3-12月收治的112例神经源性膀胱行间歇导尿的患者为观察组,采用TAPES模式,即团队合作(T)、综合评估(A)、简化流程(P)、健康宣教(E)和目标监测(S)进行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尿路感染率。结果对照组尿路感染率为58.33%,观察组尿路感染率降为23.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TAPES模式对预防和控制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尿路感染的发生具有良好的效果,可广泛应用于临床护理。

不同阶段永久性造口患者的照顾者护理负担的影响因素调查分析1456-1460

摘要:目的调查不同阶段永久性造口患者照顾者护理负担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5年7月-2016年7月在某三甲医院普外科及泌尿外科住院行永久性肠造口患者的63名主要照顾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和Zarit护理负担量表,在出院1个月及出院3个月时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出院1个月时的影响因素为造口并发症、照顾者文化程度、照顾者年龄、医疗付费方式、人均收入及照顾者性别6个因素;出院3个月时的影响因素为造口并发症、患者年龄、照顾者工作情况、照顾者年龄4个因素。结论照顾者在患者出院后不同阶段护理负担的影响因素是不同的,护理人员应针对照顾者的具体情况和时间阶段制定个性化延续护理方案,从而减少居家护理阶段照顾者的护理负担。

护士进修杂志综述
组合式体外生命支持系统在现代战创伤患者中的护理研究进展1461-1464

摘要:现代战争导致的创伤伤势呈现多元化趋势,即损伤部位多、创伤面积大、晚期并发症多,救护难度明显增加[1]。创伤本身带来的重要脏器序贯性反应必然危及患者生命。临床上常选用人工器官代替衰竭的脏器功能;对于多脏器功能衰竭的患者,单一的脏器功能支持已经不能满足危重患者救治的需要,

口腔清洁在气管插管患者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中的护理进展1464-1467

摘要:人工气道的建立是ICU救治危重患者的最常用和有效的方法之一。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的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病率为9%~70%,病死率为50%~69%[1]。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是指患者进行机械通气48 h以后发生的肺部感染。撤机、拔管48 h内发生的肺炎仍为VAP[2]。

护士进修杂志护理管理
专项负责与个案追踪联合质控模式在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1468-1471

摘要:目的探讨专项负责与个案追踪联合质控模式在临床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及其效果评价。方法在护理部主导下,成立我院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将其分为六个专项管理组。采取专项负责与个案追踪相结合的质控模式实施护理质量管理,然后对实施前后的第三方住院患者各项满意度、护理质量检查成绩进行分析对比。结果实施专项负责与个案追踪联合质控模式后,第三方住院患者各项满意度以及护理质量检查成绩均较实施前有所提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护理质量管理委员统筹下的专项负责与个案追踪联合质控模式,可在合理利用护理人力资源的同时,提升住院患者满意度,促进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

专科护理质量指标在呼吸内科使用吸入剂患者管理中的应用1471-1473

摘要:目的探讨专科质量指标在呼吸内科使用吸入剂患者管理中的应用。方法以专科疾病特点及循证为基础,建立吸入剂使用前评估、吸入剂使用方法、吸入剂使用宣教及交接班四个方面的护理质量标准与细则,运用这四个方面的专科指标对呼吸内科使用吸入剂患者进行护理质量管理。比较专科护理指标实施前(2015年3月)与实施半年后(2015年9月),吸入剂使用护理质量中评估正确率、操作使用方法正确率、患者及家属对吸入剂相关知识的掌握率和交接班的合格率的情况。结果专科质量指标实施后,吸入剂使用护理质量中评估正确率、操作使用方法正确率、患者及家属对吸入剂相关知识的掌握率和交接班的合格率均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吸入剂专科质量指标的实施,能有效的提高呼吸专科优质护理质量,进一步提高专科护士的业务素质,且该指标的数据易于收集,指标和标准基于科学文献于临床实践,是有效和可靠的,具有科学性和可行性。

第三方监督模式在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护理中的应用1474-1476

摘要:目的探讨第三方监督模式在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安置(PICC)及维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5年5月-2016年5月在我科行PICC置管的188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9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第三方监督模式。比较两组患者PICC置管临床护理效果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在住院期间发生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率分别为0.00%和5.32%,堵管率分别为1.06%和8.51%,导管感染率分别为0.00%和4.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第三方监督模式能够有效的降低神经重症患者PICC置管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其相关护理质量,值得在临床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护理专项质量持续改进小组在护理安全不良事件管理中的应用1476-1479

摘要:目的探讨护理质量专项持续改进小组在护理安全不良事件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护理部成立五大护理质量专项持续改进小组,并利用免责网络信息化直报系统,对护理安全不良事件进行全程质量控制,比较活动实施前后护理不良事件相关情况的变化。结果观察实施前(2013年)、实施后第1年(2014年)和实施后第2年(2015年)不良事件主动上报率及发生不良事件级别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3.298,P=0.000);2013年-2015年三年护理不良事件主动上报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658,P=0.000);2013年-2015年护理不良事件处置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41.038,P=0.000)。结论护理专项质量持续改进小组,作为一个整体贯穿于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全程的管理方法,能有效提升护理不良事件主动上报率,降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缩短不良事件处理时间,改变不良事件构成,利于为患者和护理人员营造安全文化环境。

管道滑脱危险因素评估及防范措施监控表在泌尿外科的应用1480-1481

摘要:目的探讨管道滑脱危险因素评估及防范措施监控表在泌尿外科术后高危患者的应用效果评价。方法将泌尿外科术后留置管道≥4根患者13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66例)和对照组(64例),观察组使用管道滑脱危险因素评估及防范措施监控表,有针对性地实施患者术后管道护理;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管道滑脱率和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管道滑脱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管道滑脱危险因素评估及防范措施监控表应用于临床可明显减低管道滑脱率、提高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推广。

专科护理团队的构建与成效1482-1483

摘要:目的探讨专科护理团队的体系构建具体做法与取得的效果。方法按统一的组织结构体系成立专科护理团队,依据临床实践与专科特点并结合相关指南、规范与标准修订完善专科护理规范,通过团队活动的开展、核心网络成员的传帮带作用进行落实,提升护理质量与专科水平。结果 9个团队运作良好,住院患者满意率提高,患者投诉减少,护理会诊顺利开展。结论专科护理团队的体系构建能提高专科护士技能及护理质量。

护士进修杂志临床护理研究
改良设置电刀初始输出功率法应用于婴儿腹部皮肤血管瘤切除手术效果分析1484-1486

摘要:目的探讨改良设置电刀初始输出功率法应用于婴儿腹部皮肤血管瘤切除术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6年6月由同一术者完成的婴儿腹部皮肤血管瘤切除术68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改良组各34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电刀初始输出功率设置,改良组在测量皮下脂肪厚度后采取改良设置高频电刀初始功率。比较两组患者高频电刀切割皮下脂肪时的切割效果、止血效果、功率调节次数。结果改良组在切割腹部皮下组织时效果佳显著高于对照组(χ~2=15.37,P〈0.05);改良组在对腹部皮下组织凝血效果良好显著高于对照组(χ~2=13.96,P〈0.05)。改良组患者在切割效果、止血效果、功率调节次数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婴儿腹部皮肤血管瘤切除术前,改良设置电刀初始输出功率,可以减少调节次数,促进电外科安全。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ICU患者非计划性下机时间的相关因素分析1486-1488

摘要:目的探究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非计划性下机时间的相关因素。方法选择2015年8月-2016年8月在我院重症ICU接受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的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探究。对所有患者的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非计划性下机时间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60例重症患者共计进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388例次,非计划性下机共计330次,占所有下机次数的85.05%。非计划性下机时间达(23.86±14.98)h,24 h内下机次数为273例次,占总下机例次的70.36%。所有非计划性下机例次中仅40例次具有明确诱因,而其余290例次患者下机时间则受到治疗所用仪器型号、抗凝方式、血凝酶时间以及血小板值等因素的影响,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的患者,其非计划性下机时间与患者治疗仪器型号、抗凝方式以及血小板值和血凝酶时间等自身凝血状态密切相关,且下机时间多不超过24 h。医护人员不仅应具有高超的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水平,而且应密切监测患者各影响因素指标,预防体外循环凝血,确保静脉留置导管的顺畅,进而提升治疗效果。

高频振荡通气联合肺泡表面活性物质治疗高原儿童ARDS的护理1489-1490

摘要:目的探讨高原儿童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儿使用高频振荡通气(HFOV)联合肺泡表面活性物质(PS)吸入治疗技术的护理要点。方法对2014年8月-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5例ARDS患儿行高频振荡通气联合肺泡表面活性物质治疗的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例患儿中,2例治愈,2例患儿由于合并其他并发症,家长予以放弃治疗;1例治疗后病情不稳定,最终死亡。结论在高频振荡通气的同时辅助外源性PS替代治疗,可明显改善ARDS氧合指数(Pa O2/Fi O2),使血氧分压迅速上升。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病死率、缩短重症监护及机械通气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建立全麻俯卧位头面部压红三级质量控制指标的追踪效果评价1491-1492

摘要:目的探讨针对全麻俯卧位术后面部压红采用预防标准操作流程(SOP)护理后,对建立的压疮三级质量控制指标进行追踪效果评价。方法我科从2014年7月建立全麻俯卧位头面部压红三级质量控制指标,将2014年7月-9月收治的82例全麻俯卧位术后患者作为A组,采用传统的头面部压红护理方法;2015年7月-9月收治的83例全麻俯卧位术后患者作为B组,在A组预防措施基础上采用头面部压红预防标准操作流程(SOP)、头面部压红观察记录单进行监督。比较两组患者术毕翻身后、离室前、入复苏室后和送返病房前的头面部压红发生率,以此评价各阶段的护理质量。结果患者术毕翻身后头面部压红发生率,B组明显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离室前、入复苏室后和送返病房前的头面部压红发生率,两组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全麻俯卧位头面部压红发生率是护理质量控制的过程指标,尤其是术毕翻身后的压红监测,能够有效监控巡回护士的工作质量。应用SOP能有效降低术毕后的压红发生率。追踪发现多数压之褪色的头面部压红在复苏期能够消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