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中医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河南中医杂志 省级期刊

Hena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 41-1114/R 国内刊号
  • 1003-5028 国际刊号
  • 0.97 影响因子
  • 1个月内下单 审稿周期
河南中医是河南中医药大学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76年创刊,目前已被万方收录(中)、上海图书馆馆藏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河南省教育厅主管的学术期刊。河南中医为学者们提供了一个交流学术成果和经验的平台,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张仲景学术思想探讨、理论研究、经方研究、历代名医及其著作、名老中医经验、实验研究、临证经验、临床研究、针灸与推拿、药理研究、文献综述

河南中医 2017年第01期杂志 文档列表

《伤寒卒病论》书名的意义1-3

摘要:《金匮要略》“杂病”之说概念未清。“杂病”与“伤寒”并非清晰而相对的分类,“杂病”是对《金匮要略》篇目方式的形容,因其内容较为繁杂、凌乱、多样,而不如《伤寒论》中具有三阴三阳的系统,故言其为杂病。以“杂病”之说解释仲景书的特点,概念不清,不如以“卒病”概念释之。“卒病”是张仲景的写作重点,但不代表其中不可讨论“痼疾”,因“痼疾”基础上所出现的“卒病”,其诊治的原则更为复杂,故篇中不少内容即从此角度进行论述。张仲景以“卒病”为写作重点,而痼疾则作顺带讨论,以《卒病论》作为书名,更能显出其写作目的,亦能够打破《伤寒论》与《金匮要略》分属“外感”与“杂病”的错误概念,恢复本为一书的统一思想。

论《伤寒杂病论》之“三焦”4-9

摘要:《伤寒杂病论》继承和发展《黄帝内经》医学理论主体思想,学术上即使有取于《难经》,但其所取之内容当不与《黄帝内经》主体思想、理论相抵触,《难经》的三焦与《黄帝内经》的三焦概念、本质是完全不同的,其对于三焦的认识应当主要继承《黄帝内经》观点及论述,以求统一。《伤寒杂病论》对于三焦认识更多宗《黄帝内经》之论,张仲景继承《黄帝内经》以胃为五脏六腑之本,水谷气血之海,极其重视胃气的思想,临证非常重视顾护胃气与津液,调和营卫之气,并继承《黄帝内经》所提出的三焦为六腑之一,为传化之府,与脾胃大小肠膀胱共为仓禀之本,分上焦、中焦、下焦三部,三焦主出气,营出中焦,卫出下焦,三焦敷布津液,为中渎之腑,有决渎之职的功能等观点,在谈及三焦时总离不开胃气,营卫之气,水谷津液,宗气等,其功能亦以三焦出气,主决渎之职为主。

浅析《伤寒论》对桂枝的应用10-12

摘要:桂枝在《伤寒论》中使用广泛,其功效的发挥与剂量、配伍及其比例有着密切关系。桂枝功效的核心是通阳化气,从剂量层次来看,随着桂枝在方剂中剂量的增大,其通阳化气的功效在逐步增强,而在不同剂量层次上分别表现出来不同功效方向,小剂量表现为通阳助气化;中等剂量则表现为解肌疏风、调和营卫,调整阴阳;用至中重剂量,其温通之性更显,主要表现在温通心阳,温补脾阳,通络散寒而除痹症;重剂量使用则温化阴气,而平冲降逆。在看待桂枝在方中的作用时必须同时考虑配伍及比例,配伍可以影响桂枝功效的发挥,而同一配伍的比例调整也体现了中医调整阴阳、辨证论治的核心思想,桂枝功效发挥方向与剂量、配伍及比例关系密切,学习时当综合考虑,着眼于病机、方证、用药,全面把握。

炙甘草汤应用指征13-14

摘要:炙甘草汤证的核心应是“心动悸”,“心动悸”应解释为“心因运动而悸”较为合理,结合现代医学研究,从中西医结合观点来看,仲景创炙甘草汤之治疗重点应为心功能不全,当然,“脉结代”(脉律、心律失常)在炙甘草汤证中亦不可或缺,炙甘草汤的确是治疗脉律、心律失常之良方,但其所治的脉律、心律失常应与心功能不全有密切联系。炙甘草汤的临床应用应是心功能不全,并符合仲景所述的结或代脉象之一的脉律失常,且属于中医“气阴两伤,阴阳俱虚”者。

从桂枝汤谈张仲景的“病态平衡”观和阴阳自和思想15-17

摘要:桂枝汤为“仲景群方之魁”,配伍严谨,功效卓著。桂枝汤证下的人体是处于营卫阴阳失调的状态下,桂枝汤的组成配伍以及用药的方法和调护方面,祛邪调阴阳营卫而不过度,使阴阳虚损的平衡不至于太过;后期的食物调理中,注意固护脾胃功能,防止其影响人体阴阳自和的功能。即在人体处于营卫阴阳失调的状态下,先取一种动态的“病态平衡”,再继利用人体阴阳自和的思想,达到治疗疾病的效果。

《伤寒论》“水气病”治则17-20

摘要:《伤寒论》对“水气病”的治疗分散六经病各条文中,其治疗方法看似言简,实则甚为详备,如解表蠲饮法、温阳(心阳、脾阳、肾阳)利水法、温胃利水法、育阴利水法、化气解表利水法、辛热逐水法、和胃消痞法、调畅气机法、攻逐水饮法、温阳止利法等。“发汗,利小便”“攻逐水饮”“以温药和之”是张仲景祛除水邪的常用之法,现在临床应用亦屡屡显效。《伤寒论》治水法则、经方在临床肾病治疗中行之有效,应学习仲景治水思想的精髓,并结合现代临床、实验、药理研究,不断加深对经方的学习及研究,拓展经方的应用范围,更好的指导临床。

晋唐汉佛教医学研究述评21-29

摘要:史学界对晋唐佛教医学相关问题的研究已有建树,且正在不断地深入与细化,研究面不断扩大,关注的问题也不断深入,然而,关于佛教医学的研究也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不足:第一,从通史角度讨论佛教医学者居多,断代研究尤其是晋唐研究不够。佛教医学在不同历史阶段均有不同特点,唐代是佛教医学由盛而衰的转型期,与其他历史时期有鲜明的区别。唐代是佛教的大发展时期,但佛教医学却呈现衰落之势,研究佛教医学与佛教发展不同步的原因就显得尤为必要。第二,研究多集中在佛教经典、佛藏文献中的医学思想和医学资料的探析,但是由于佛教经典的繁多加上一些经典的遗失,使得某些方面的研究工作进展困难,其研究就不可能那么全面,那么充分。第三,一些重大问题的研究有待深入,如许多学者探讨佛教医学对本土医学的具体影响,却忽视了当时本土接受佛教医学的基础。佛教医籍是研究佛教医学的基础,但是晋唐到底存在哪些佛教医籍,却少见研究。医僧是佛教医学的实施者,但是对医僧队伍的构成及特点,医僧的区域分布与特点,医僧当时能治哪些病,佛家医术从魏晋南北朝到隋唐有什么变化等都值得深入研究。第四,研究晋唐佛教医学,不仅要关注他的内容、对本土医学的影响,还要关注他的具体医术,更要研究佛教医学对晋唐社会的冲击和影响。第五,既往研究成果往往倾向于佛教医学具体观点的探讨或诊疗方法,而缺少佛教医学发展史的系统阐释,在今后的研究中要扩大学术视野和研究方法的多样化,以此为起点,从历史学、医药学、宗教学、社会学等多角度继续深入对佛教医学的相关问题研究。同时,应从医疗史、文化史的角度,探讨佛教医学的传播与佛教中国化间的关联、佛教医学与佛教文化的传播是否同步等具体问题,为我国传统医学、佛教文化等

彭子益圆运动学说概要及其与天人合一哲学思想关系探讨30-32

摘要:彭子益的圆运动学说,从阴阳圆运动、五行圆运动、六气圆运动、人体之气圆运动几个方面概括了其核心部分,并从天人合一思维、升降学说学术源流角度对彭子益圆运动学说进行了解析。对于阴阳,彭子益先生认为太阳射到地面上的光热就是阳,地面上未照射到太阳的光热就是阴;五行方面,彭子益先生认为一年的大气中夏气属火,秋气属金,冬气属水,春气属木,中气属土;彭子益认为六气与五行运动有关,风属木,寒属水,湿属土,燥属金,唯火有二,即火与暑,一为君火,一为相火;人体脏腑之气的运动包括疏泄、宣通、收敛、封藏、运化、燔灼,此六者也因一气升降浮沉而成,疏泄、宣通、收敛、封藏、运化、燔灼构成人体脏腑之气的圆运动。彭子益圆运动思想是对《黄帝内经》以来气机升降思想的高度发挥,他以中国传统文化天人合一的固有思维,借宇宙自然圆运动之理论述了中医圆运动之理,探讨了人身气机圆运动的规律。彭子益《唯物论的系统医学》《圆运动的古中医学》在“中气如轴,四维如轮”圆运动思想的指导之下,对中医阴阳学说、五行学说、脏腑学说、病因病机学说进行了精妙阐释,并以圆运动学说对伤寒经方、温病时方、临床病证进行了解析,值得学者重视与师法。

中医学生活方式初探33-35

摘要:生活方式以生命演化为基础,他将人体内在身心的变化与外在环境的融通考察,其精髓在于将人体自身身心的影响作为生活行为的一个立足点,综合调节内外环境,使身体、观念、心理因应内外环境的变化,构建我们自己的生活,实现生理、心理及社会适应三个方面适宜良好的健康生活,将较大的促进当前世界关于生理、心理与社会适应性相和谐健康目标的实现。中医学生活方式现代表述的提出,强调在生命功能相对正常发挥的基础之上才有生活层面的开展,而生命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生活的质量,因此,要注重生活,但我们更要关注生命,这点在我们当今社会表现的尤为明显。因此,生命的重要性在我们认识上、实践上要得到提升,要将生命的认识、调节以及质量的提升落实到我们日常生活的基调之中,要将其视为我们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生活方式具有明确的生命演化内涵,对提升生命质量、增进健康水平、构建和谐关系有重要的意义。

从现代疾病基本态势看推广扶阳法之必要性35-37

摘要:现代社会,由于空调、冰箱伤阳甚重,滥用抗生素、激素,苦寒剂,睡眠不足、过劳等诸多因素导致阳气受损,出现了人体大多阴盛阳衰的基本态势。时下中药运用,清热药盛行,不少患者常年服用清热解毒药而疾病反复发作,不能治愈。现代大多中医师滥用寒凉轻灵之药,不辨阴阳,不求经旨,对病一律寒凉对治。所用之药多为桑叶、金银花、菊花、连翘、薄荷之类的轻灵品,畏温热喜寒凉,亦有喜用犀角、地黄、竹叶、石膏之辈,以致胃败不纳,呃逆泄泻。导致世人多阴盛阳衰,疾病缠绵难愈,甚至越治越重,扶阳法则切中病机,这也从反面证实了推广扶阳法对于解决当今医学疾病阴盛阳衰的基本态势是非常有必要的。

从脉诊仪谈中医脉诊客观化37-40

摘要:脉象仪在临床逐渐普及,国内有7家企业的脉象仪取得了国家药监部门的生产许可证,部分产品已列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推广一批的产品名录,作为医疗器械在临床使用,但脉诊仪所描记的脉图参数如何在临床使用尚存在很多问题。国内尚没有公认的脉图判定标准,大多依据个体经验将量化指标转化为不准确的定性指标使用,目前尚缺乏脉图参数与病症诊断的指南,各种研究只针对某种疾病,不够系统,影响了脉诊技术的应用与发展。实现中医脉诊客观化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是制定统一的脉象客观化标准,加强脉诊仪在临床应用中的推广,让脉诊仪走出实验室,真正融入到中医的诊疗过程中,加强临床医生对脉诊仪的认识,在使用中发现问题,再进行改良和完善,同时加强脉诊仪研发技术的提升,增强其稳定性和可重复性,使脉诊仪在临床诊疗疾病中发挥作用。进而更好地促进发展中医诊疗设备的发展,推动中医药现代化的进程。

黄芪桂枝五物汤配合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47例41-43

当归四逆汤加味联合功能训练应用于手外伤术后临床研究44-46

《疡科心得集》中“辨”的思想47-49

摘要:《疡科心得集》一书非常注重辨疾病的阴阳,认为疾病的病因、辨证、治疗及预后均不离阴阳两端,提出“此阴阳,寒热,表里,虚实,气血,标本也,为疡科中之第一义,故首揭之”。《疡科心得集》根据每一个具体疾病分篇论述,而且根据发病部位、发病原因、治法等将两证或多证并而述之,将辨病和类症鉴别相结合,这种行文的优点不仅仅能使后人明晰是为何种疾病,同时在辨病、辨证的基础上再讲到具体的施治,论述清晰明了,有利于临床应用。该书在强调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基础上,进一步进行治疗,这也宗仲景的思想。此外,高秉钧对于外科疾病的辨证不拘于一定之形,认为毒气之流行无定位,总结了毒入五脏的证候,并认为毒入六腑,也各有变象,兼证多端,也是高秉钧对外科疾病辨证的一大发展。

历代医家对痛经的认识及诊疗经验50-52

摘要:历代医家对痛经的治疗,大多以理气行气药、活血化瘀药、补益药、温里药为主。其中汉唐时期以《金匮要略》《小品方》的通治方为主,相对的补益药为多;到了宋金元时期,大多以活血化瘀、温里、补益药为主,体现了此时期调气血的理论,治法基本是理气、活血、补气、养血、散寒五个方面;明代医家基本传承宋金元时期,以活血化瘀药和补益药的运用为主,增加清热药物的运用,并以经前痛多为实,经后痛多为虚为虚实辨证的原则;清代和民国医家,用药多重视补益,以著名医家傅青主为典范,认为治疗痛经应当重视调补肝肾法,用以补肾水、调肝气之药,反应了该时期用药的特色。

李果烈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经验53-55

摘要:李果烈教授认为早期糖尿病肾病的基本病机为气阴两虚,瘀血阻络,病位在肾与脾。李果烈教授提出“摄精”的概念,即固摄精微,防治流失,即“防”也要“治”,以益气滋阴,化瘀通络为根本治疗大法。其主张要标本兼顾,益气滋阴是治本,而化瘀通络为治标,通络治疗应贯穿本病治疗始终。李果烈教授重视中西医并举,辨病与辨证相结合,还强调早期预防,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刘智斌推拿整脊治疗颈源性头痛经验56-58

摘要:刘智斌教授擅长针灸推拿治疗神经系统疾病、脊柱相关疾病和老年病。他认为颈源性头痛是以头痛为主症、与颈椎退行性改变和肌肉痉挛,造成颈椎关节紊乱错位或错缝等因素相关,治疗前需辨证分型,继而推拿理筋、整脊复位,必要时针灸理疗综合康复,消除病因,解除症状。推拿整脊、针灸理疗诸法合用,可以纠正小关节紊乱,“骨正筋自舒”,筋脉得以理顺,解除肌肉痉挛,疏通经络,缓解炎性粘连,改善局部血液循环,“通则不痛”起到解除颈脊神经的牵拉、压迫、炎症刺激,从而使患者的头痛症状消失或减轻。

孟祥震从湿辨治糖尿病肾病58-60

摘要:糖尿病肾病乃本虚标实之证,本虚是脾肾亏虚,标实是湿邪或湿邪挟他邪侵袭。因此,孟祥震教授在治疗糖尿病肾病时重视祛湿,祛湿是关键,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也可延缓糖尿病肾病的进一步发展,防治各种并发症。脾肾功能亏虚,湿邪贯穿于消渴肾病的始终,其既是病理产物,又可以作为治病因素,在消渴肾病的论治中,正气亏虚是本,标为湿邪为患,且湿多夹杂,故孟师在不忘扶正固本健脾益肾治疗基础上,根据湿邪夹杂侧重不同以祛邪除湿,常收到良好的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