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中医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河南中医杂志 省级期刊

Hena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 41-1114/R 国内刊号
  • 1003-5028 国际刊号
  • 0.97 影响因子
  • 1个月内下单 审稿周期
河南中医是河南中医药大学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76年创刊,目前已被万方收录(中)、上海图书馆馆藏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河南省教育厅主管的学术期刊。河南中医为学者们提供了一个交流学术成果和经验的平台,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张仲景学术思想探讨、理论研究、经方研究、历代名医及其著作、名老中医经验、实验研究、临证经验、临床研究、针灸与推拿、药理研究、文献综述

河南中医 2006年第09期杂志 文档列表

河南中医杂志张仲景学术思想探讨
《伤寒论》望诊探略1-2

摘要:从望神、望色、望形态三个方面对《伤寒论》有关望诊的内容进行探讨,认为《伤寒论》的望诊是通过对病人反映在外的神、色、形、态及排泄物的色质变化,对病人进行多方位的观察,以了解病情,明确诊断,指导治疗,判断预后。这种科学的诊病方法,不仅可用于外感病,而且对临床各科都有普遍的指导价值,为中医辨证客观化奠定了基础。

张仲景对少腹症的辨治3-3

摘要:张仲景在《伤寒论》、《金匮要略》中提及少腹病变的条文有二十余条,现根据病机不同将其有关证治浅析于下。

从黄连汤证看脾胃病的理法方药4-4

摘要:黄连汤出自《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篇》:“伤寒胸中有热,胃中有邪气,腹中痛,欲呕吐者,黄连汤主之”。本条文首论病机,谓之“胸中有热”,即指邪热偏于上部,包括胃脘,上至胸膈;“胃中有邪气”,指腹中有寒邪,病位偏于下部,包括脾与大肠。因此形成胃热肠寒,胃失和降的证候特点。“腹中痛,欲呕吐”,是本证的代表症状。寒邪在腹,脾气受损,寒凝气滞,经脉不和,故腹中疼痛;热邪在上,胃气不降,上逆而作呕。腹中痛与欲呕同见,亦是热在上而寒在下的标志。今病邪在胃肠,所以治疗上就应以清上温下,和胃降逆为法,黄连汤是主方,使胃和寒散热除而愈。

河南中医杂志理论探讨
社会及自我认同决定男子以肝为本5-6

摘要:社会认同及自我认同因素具有可变性,男性的社会角色决定了其对自我认同及社会认同的依赖性,表现在男性较女性在体力、脑力及心身压力等方面付出更多,而这样却对机体造成多方面损害,尤其表现在对肝的损害。优化社会及自我认同是使男子肝气畅达、气血和调的关键。

温病神昏辨治7-8

摘要:温病神昏是指温病中出现嗜睡、神识模糊、时昏时睡及昏迷不省人事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或丧失意识,发病急,变化快,证情凶险,最易恶化而致死亡,是温病中的一种危重证候。古云神昏多责之于胃,然温病之神昏多责之于心包。因心主神明,心包为“心主之官,神明出焉”。温病中出现神昏谵语,兼见舌绛者,则为热陷心包证。所以叶天士说:“舌绛而鲜泽者,包络受病也。”因心窍郁闭,郁热不外达,内扰心神,逼心神外越,故神昏谵语。然神昏谵语是内扰心神的结果,其在温病卫气营血及后期肝肾阴伤各阶段只要热邪扰心都可见。因此,温病之神昏当辨卫气营血并以此作为临床选方用药的指导,不可概谓邪陷心包。因为病位不同,病机迥异,治法更大相径庭。现笔者总结归纳温病不同阶段出现神昏的辨治,并谈一点自己的体会。

河南中医杂志经方实验录
小柴胡加石膏汤治疗流行性腮腺炎37例8-8

摘要:近3年来,我们采用小柴胡加石膏汤治疗流行性腮腺炎患者37例,疗效较为满意,现总结如下。 1 一般资料 共收治37例,其中男30例,女7例,男女比4.3:1;年龄5~12岁;病程1~3d;临床表现以腮腺肿胀疼痛、发热为主。发热者32例,体温37.5℃~38.5℃者9例,38.6℃~39.5℃者18例,39.6℃以上者5例。一侧腮腺肿大者22例,两侧肿大者5例;合并颌下淋巴结肿大者25例;有3例11~12岁的男性患儿在病后3d并发单侧睾丸肿痛。

经方应用举隅9-10

摘要:经方具有组方严谨、药物简炼、效专力宏,疗效显著等特点,历来为医家所推崇。现举验案数例,以飧同道。 1小柴胡汤治疗功能性低热 患者,女,37岁。发热1年余,以下午为甚,体温在37.2℃~37.8℃之间,心烦易怒,口苦咽干,恶风,恶心欲吐,纳差,舌红苔薄白,脉弦数。

炙甘草汤加减治疗心律失常66例10-10

摘要:心律失常发病率高,各种类型心脏病均可出现心律失常,自2000年以来,笔者运用炙甘草汤加减治疗心律失常66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真武汤为主治疗肺原性心脏病31例11-11

摘要:笔者2001年元月~2005年12月,运用真武汤为主治疗肺原性心脏病(简称“甘市心病”)患者31例,与单纯应用西医治疗的31例做对照,并对两组右心功能进行观察,取效较为满意,现报道如下。

小柴胡汤临床应用举隅12-13

摘要:小柴胡汤出自医圣张仲景《伤寒论》,是主治伤寒、中风邪入半表半里而出现的少阳证。其症状为: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食欲不振,心烦喜呕,口苦咽干,目眩,或胁下痛,或腹中痛,或渴,或利,或咳,或悸,小便不利,耳聋口苦,舌苔薄白,脉弦。兼治妇女产后发热,热入血室,经期感邪,疟疾,黄疸等等。笔者据辨证论治的原则,对感冒后低热证候群、习惯性便秘、乙肝病毒携带者、大叶性肺炎、石淋、急性胰腺炎、慢性肝炎等病,运用本方治疗,亦获良效,现举例介绍如下。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治疗更年期综合征385例13-14

摘要:笔者自1989年以来,用《伤寒论》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治疗更年期综合征385例,取得了较好疗效,现介绍如下。 1一般资料 385例均是已婚妇女,年龄在48-53岁之间。其中属气滞者206例,属肝肾阴虚者84例,属肾阳虚者58例,属脾虚者37例。病程1a以上者64例,0.5~1a者155例,0.5a以下者166例。全部病例均经理化检查,排除器质性病变及其他疾病。

经方临证验案4则14-15

摘要:《伤寒论》是一部阐述多种外感疾病及杂病辨证论治的专书,是一部理法方药比较完备的专著。其方精、简、验,经过二千多年的临床实践,许多方剂仍广泛应用于临床,且行之有效。辨证得当,可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多年来,笔者运用《伤寒论》经方应用于临床,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兹就几则典型的验案报道如下。

河南中医杂志医林掌故
以意处方15-15

摘要:成州团练使张锐,字子刚,以医术闻名,居住郑州。政和年间,蔡鲁公的孙媳有孕,到了产期却患了病,国医都认为是阳证伤寒,担心伤胎而不敢投用凉剂。鲁公秘密去信邀请张锐来诊治。张锐诊后说:“婴儿处在胎胞中已十个月,将要生了,什么凉药能伤害他!仍按常规给药,并且让病人加倍服用,半天光景胎儿生下,病状也去除了。第二天,产妇大泄不止,而且患喉痹不能人食。众医交相指责张锐治疗的错误,并且说大泄和喉痹这两种病如冰炭不相容,病人又是刚刚生育过,即使是扁鹊复生,也没有救活的道理。张锐说:“不用忧虑.我将使他今日痊愈。”便取出药丸数十粒,让病人吞服,咽喉随即平复,泄泻也停止。

河南中医杂志名老中医经验
赵文霞教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经验16-17

摘要: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是消化系统疑难病症之一,由于其病史较长,病情顽固,目前尚无特效疗法,医家每感棘手。笔者有幸随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赵文霞教授侍诊,深感其治法独到,辨证精细,疗效卓著。现将赵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经验总结如下。

张天健手法治疗先天性婴儿期马蹄内翻足经验17-18

摘要:我科2002年9月~2005年9月,采用著名儿骨科专家张天健老师的手法,配合各种支具固定等,对38例50足的小儿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患者进行综合治疗,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河南中医杂志历代名医及其著作
王清任应用活血化瘀法识要19-20

摘要:根据邪气的性质与瘀血停滞的病机,王清任将活血化瘀与清热解毒、养阴、攻逐、祛风通络之品同用,配伍灵活,并由此创制了益气活血法、行气活血法、温经活血法、解毒活血法、温阳活血法、通窍活血法、宣痹活血法,用于治疗疑难杂症及中风后遗症。

河南中医杂志实验研究
血必净对局灶节段肾小球硬化大鼠转化生长因子-β1表达影响21-23

摘要:目的:探讨血必净对局灶节段肾小球硬化大鼠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表达的影响,推测血必净缓解慢性肾功能不全(CRF)恶化的作用机理。方法:将60只大鼠随机平分为正常组(Ⅰ组)、模型组(Ⅱ组)、肝素组(Ⅲ组)、血必净高剂量治疗组(Ⅳ组)与血必净低剂量组(Ⅴ组)。采用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FSGS)模型,模型制备采用小剂量分次阿霉素-间羟胺-高脂饲料法。观察24小时尿蛋白量、血肌酐(Scr)、尿素氮(Ccr)、肌酐清除率,肾血流,肾小球硬化指数(SI)以及免疫组化法观察TGF-β1在肾脏的表达及药物对其影响。结果:Ⅳ组尿蛋白含量、Scr、Bun明显降低,与Ⅱ组相比,差异显著(P〈0.01);肾血流变化,Ⅳ组肾血流明显增加,SI明显降低,与Ⅱ组相比,差异显著(P〈0.01);TGF-β1主要表达于肾小球内皮细胞、肾小管上皮细胞,Ⅳ组阳性表达率明显减少。结论:血必净可能通过下调TGF-β1的表达而减少肾小球细胞外基质的沉积。

河南中医杂志临床研究
血栓通注射液合脑脉泰胶囊治疗中风后遗症98例临床观察24-26

摘要:目的:观察血栓通注射液合脑脉泰胶囊治疗中风后遗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29例中风后遗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A组、对照B组。治疗组98例用血栓通注射液合脑脉泰胶囊,对照A组76例服用溶栓胶囊。对照B组55例服用络欣通,连续治疗3月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愈显率为82.65%,有效率为96.93%,与对照A组、对照B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血液流变学及头部CT改变也有显著差异(P〈0.01);红细胞钠泵活性提高。结论:血栓通注射液合脑脉泰胶囊具有扩张血管,增加脑缺血动脉分布区血流量、溶栓抗凝、减少脑梗死面积、促进脑侧支循环建立、促进脑细胞和脑神经功能恢复等多方面的作用,治疗中风后遗症有较好的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