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医学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海南医学杂志 省级期刊

Hainan Medical Journal

  • 46-1025/R 国内刊号
  • 1003-6350 国际刊号
  • 2.33 影响因子
  • 1个月内下单 审稿周期
海南医学是海南省医学会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73年创刊,目前已被知网收录(中)、维普收录(中)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海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主管的学术期刊。海南医学为学者们提供了一个交流学术成果和经验的平台,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论著_临床研究、短篇论著、综述、医学信息研究、个案报道

海南医学 2018年第18期杂志 文档列表

海南医学杂志论著
克罗恩病淋巴细胞归巢水平与疾病活动度的相关性2517-2520

摘要:目的了解克罗恩病(CD)患者结肠黏膜中淋巴细胞归巢受体表达水平与疾病活动度的相关性,探讨其在CD致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收集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消化内科2014-2017年确诊为CD的23例结肠黏膜标本(CD组),另设10例肠镜正常的健康人结肠黏膜标本为对照组。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CC趋化因子受体2(CCR2)、趋化因子受体5(CCR5)、趋化因子受体7(CCR7)、γ干扰素(IFN-γ)的表达水平,克罗恩病活动指数评价疾病活动度。结果 CD组患者结肠中CCR5[核酸水平(0.25±0.057),蛋白水平(0.61±0.19)]、IFN-γ[核酸水平(0.39±0.038),蛋白水平(0.87±0.24)]的表达均高于对照组的CCR5[核酸水平(0.02±0.003),蛋白水平(0.08±0.014)]、IFN-γ[核酸水平(0.03±0.006),蛋白水平(0.13±0.03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CCR2、CCR7的表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D组患者的CCR5(r(核酸)=0.764,r(蛋白)=0.812)、IFN-γ(r(核酸)=0.677,r(蛋白)=0.795)的表达水平与疾病活动度呈正相关(P〈0.05),CCR2(r(核酸)=0.137,r(蛋白)=0.092)、CCR7(r(核酸)=-0.087,r(蛋白)=0.176)与疾病活动度无相关性(P〉0.05)。结论 CD的致病机制中,淋巴细胞归巢可能由CCR5、IFN-γ主导,且归巢水平与疾病活动度有关。

高出血风险患者血栓弹力图与常规凝血试验、血小板计数的相关性2521-2523

摘要:目的研究血栓弹力图(TEG)在伴有血小板减少或常规凝血试验提示高出血风险患者中作用,并探讨TEG参数与常规凝血试验或血小板计数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江苏大学附属医院2011-2015年间高出血风险患者712例,对患者TEG参数与常规凝血、血小板计数进行Pearson相关统计分析;分析各个亚群中TEG参数与血小板计数和常规凝血指标的相关性。结果凝固时间(K)与纤维蛋白原(FBG)、血小板呈负相关(r=-0.790、-0.198),与PT、APTT呈正相关(r=0.156、0.264);α角与PT、APTT呈负相关(r=-0.272、-0.440),与血小板、FBG呈正相关(r=0.522、0.281);CI与PT、APTT呈负相关(r=-0.264、-0.444),与血小板、FBG呈正相关(r=0.457、0.232);最大振幅(MA)与PT、APTT呈负相关(r=-0.234、-0.395),与血小板、FBG呈正相关(r=0.615、0.333);R值与PT、APTT呈正相关(r=0.163、0.290),与血小板呈负相关(r=-0.139)。其中,K值与FBG、α角与血小板、MA与血小板间具有中高度相关关系。在亚群分析中,血小板减少与R值、K值呈负相关(r=-0.131、-0.306),与α角、CI、MA呈正相关(r=0.342、0.504、0.375);APTT延长与R值、K值呈正相关(r=0.036、0.211),与α角、CI、MA呈负相关(r=-0.330、-0.278、-0.322);FBG降低与α角、CI呈正相关(r=0.413、0.503);PT延长与R值呈正相关(r=0.243)。其中,只有血小板减少与CI及FBG降低与CI之间具有中度相关关系,余亚群间则相关关系较弱或无相关关系。结论在有高出血风险的住院患者中,TEG部分参数与血小板计数和凝血试验结果有线性相关关系,在临床评估患者的出血风险时,联合TEG、血小板及常规凝血试验的结果可以更好地评估患者的出血风险。

不同营养支持对重症急性胰腺炎炎症反应及免疫功能的影响2524-2526

摘要:目的探讨早期肠内免疫营养(EIN)支持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的炎症反应及免疫功能的作用。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中国石油乌鲁木齐石油化工有限公司职工医院外一科住院治疗的SAP患者50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两组均在患者肠功能恢复后通过盲插或经胃镜辅助,将鼻肠营养管经胃、幽门插至屈氏韧带以下,经X线确认营养管正确后给予空肠内营养,以短肽型肠内营养剂为肠内营养的主要能量物质。观察组在短肽型营养制剂的基础上加入微生态制剂。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和免疫指标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M(IgM)、免疫球蛋白A(IgA)等免疫指标均较治疗前升高,白细胞(WBC)降低;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IgG[(19.29±2.13)g/L]、IgM[(2.57±0.71)g/L]、IgA[(3.29±0.71)g/L]明显高于对照组[(18.34±3.17)g/L、(2.44±0.29)g/L、(3.17±0.59)g/L],但观察组WBC[(10.31±2.47)×109/L]明显低于对照组[(13.22±4.31)×109/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CD4、CD8、CD4/CD8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间治疗后的CD4、CD8、CD4/CD8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急性期并发症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肠内免疫营养能提高免疫球蛋白的水平,降低继发感染率。

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促进人增生瘢痕成纤维细胞增殖的研究2527-2530

摘要:目的检测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在人增生瘢痕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研究MIF对人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HSFBs)增殖的影响。方法实验标本来自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收治于长春海峡医学美容医院因增生性瘢痕(HS)自愿进行瘢痕修复手术的患者共12例,将其手术切除的标本作为HS组,其正常皮肤标本(NS)作为NS组。qRT-PCR检测MIF的基因表达,Western blot检测MIF的蛋白表达。分离原代HSFBs,使用MIF siRNA处理24 h,通过qRT-PCR检测细胞中MIF基因表达,WB检测细胞中MIF的蛋白表达以及CCK8检测细胞的增殖。结果 qRT-PCR结果显示,MIF在HS组中的表达为(0.76±0.14),NS组为(0.32±0.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MIF在HS组中的表达为(0.83±0.23),NS组为(0.28±0.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成功分离HSFBs细胞后,通过siRNA技术抑制MIF的表达,CCK8结果显示HSFBs+MIF siRNA组吸光度为(0.25±0.023),HSFBs组吸光度为(0.45±0.03),HSFBs+siRNA NC组吸光度为(0.42±0.04),HSFBs+MIF siRNA组HSFBs增殖能力较HSFBs组及HSFBs+siRNA NC组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IF在增生性瘢痕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皮肤,且MIF对HS成纤维细胞的增殖有促进作用。

甲泼尼龙片对伴轻、中度酒精性肝损伤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疗效与安全性2531-2534

摘要:目的探讨甲泼尼龙片对伴轻、中度酒精性肝损伤时的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15年8月至2017年10月深圳市龙华区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收治的符合入选标准的67例痛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使用甲泼尼龙片治疗,详细记录疗效及发生的不良反应。结果患者自己进行评估的受累关节疼痛程度在服药治疗前为(3.2±0.4)分,在治疗第1天后为(1.5±0.5)分,在治疗第7天时为(0.1±0.3)分,关节疼痛接近完全缓解,治疗后分别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者评估的受累关节疼痛程度在服药治疗前为(3.2±0.4)分,在服药治疗的第2天为(0.9±0.5)分,在服药治疗的第7天为(0.1±0.3)分,分别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研究者评估的受累关节的皮肤发红程度[(2±0)分vs(1.5±0.7)分]、关节压痛程度[(2.8±0.3)分vs(0.7±0.5)分]及关节肿胀程度[(2.1±0.3)分vs(0.9±0.3)分]在服药7 d后均有显著减轻,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痛风患者及研究者对治疗的整体疗效评估结果均提示甲泼尼龙片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有效率达100.0%,超过63.0%的患者在治疗后完全缓解。仅有3例(4.23%)痛风患者在服药过程中出现恶心,有3例(4.23%)痛风患者在服药过程中出现轻微腹痛,上述症状均可迅速缓解;痛风患者肝功能在治疗结束后有显著改善,但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仍未完全自行恢复正常。结论甲泼尼龙片对伴轻、中度酒精性肝损伤的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疗效迅速、肯定,安全性较好,不会加重痛风患者已有的肝功能损害。

脑血管侧支循环评估在脑血管介入术后再狭窄及缺血性脑血管事件中的应用2534-2537

摘要:目的探讨脑血管侧支循环评估在脑血管介入术后再狭窄及缺血性脑血管事件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黄石市中心医院老年病科2014年9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104例住院拟进行脑血管介入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采用脑血管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进行脑血管检查,根据DSA检查结果,按照ASITN/SIR侧支血流分级系统对患者的侧支血流进行分级。术后6个月对患者再次进行DSA检查,根据检查结果,采用NASCET标准进行动脉狭窄程度的评估和再狭窄的评价。患者介入术后6个月,由专人负责随访,观察不良缺血性脑血管事件。结果本组104例患者中,不同侧支循环开放程度患者的体质量、体质量指数、性别比例和病史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侧支循环组患者的ASITN/SIR侧支血流分级均为0级,一级侧支循环组患者的ASITN/SIR侧支血流分级分别为0级(36.17%)和1级(63.83%),二级侧支循环组患者中侧支血流分级分别为1级(36.84%)、2级(52.63%)和3级(10.53%),三级侧支循环组患者中侧支血流分级分别为2级(20.00%)和3级(80.00%),侧支循环分级越高,侧支血流分级也随着增高的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患者无狭窄和轻度狭窄的比例随着侧支循环开放程度的升高而降低,中度狭窄和重度狭窄则随着侧支循环开放程度的升高而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侧支循环开放程度的升高,患者在脑血管介入术后发生再狭窄的概率降低,脑血管介入术后预后效果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血管侧支循环评价对改善脑血管介入术预后及治疗效果,制定相应的个体化治疗及预后方案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分体式髌骨爪结合加压空心埋头钉治疗髌骨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研究2538-2540

摘要:目的探讨分体式髌骨爪结合加压空心埋头钉治疗髌骨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南通大学附属医院骨科2016年5月至2017年6收治的96例髌骨粉碎性骨折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对照组给予分体式髌骨爪治疗,观察组给予分体式髌骨爪结合加压空心埋头钉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膝关节HSS评分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手术时间[(63.2±2.9)min vs(62.9±2.8)min]、术中出血量[(98.3±3.2)m L vs(98.1±3.1)m L]、骨折愈合时间[(9.9±1.9)d vs(10.1±1.8)d]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膝关节HSS评分优良率为93.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9.2%,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分体式髌骨爪结合加压空心埋头钉治疗髌骨粉碎性骨折疗效显著,其可有效促进骨折愈合,有利于术后早期膝关节功能的恢复,且并发症少。

温针灸结合刺络拔罐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疗效观察2541-2543

摘要:目的观察温针灸结合刺络拔罐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0月海南省人民医院中医科收治的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64例,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观察组采用温针灸结合刺络拔罐治疗,对照组仅用常规针刺治疗,两组均治疗2周。比较两组患者的综合临床疗效、患肢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FMA)、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肿胀程度评分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结束后,观察组患者的疼痛VAS评分及肿胀评分分别为(3.37±1.54)分、(0.77±0.36)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45±1.36)分、(1.13±0.42)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FMA评分为(41.87±15.83)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2.36±16.0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愈率和显效率分别为21.88%和56.2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13%和18.7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针灸结合刺络拔罐治疗和常规针刺治疗均能明显地缓解患肢的疼痛,改善患肢的运动功能,减轻患肢肿胀,但温针灸结合刺络拔罐优于常规针刺治疗。

原发性肝癌手术切除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分析2544-2547

摘要:目的探讨肝癌患者手术后复发的相关因素,为延长患者生存时间,促进术后康复提供指导依据。方法选取梧州市红十字会医院肝胆外科2014年1月至2016年6月期间接受肝癌外科手术切除治疗的162例肝癌患者,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随访跟踪2年,探索临床指征、生活方式、饮食等因素与肿瘤复发和患者生存的关系。结果术后2年内,共85例肝癌患者复发,肿瘤复发率为52.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超重肥胖、肿瘤直径、肝硬化、肿瘤包膜完整性和门静脉是否受浸润与肝癌2年内复发相关(P〈0.05);未复发者的蔬菜和水果的平均每周摄入量高于复发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校正了性别、民族、职业和收入等因素后,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50岁、合并有高血压、高血糖、肿瘤直径〉5 cm、超重肥胖、患有肝硬化、门静脉已受浸润、肿瘤多结节发病和肿瘤包膜不完整与增加肝癌复发风险相关(OR值均〉1.00,P值均〈0.05);术后接受辅助治疗、蔬菜类摄入〉1 500 g/周和水果类摄入〉500 g/周则可能与降低肝癌复发风险相关(OR值均〈1.00,P值均〈0.05)。结论肿瘤直径、门静脉受浸润、肿瘤多结节发病和肿瘤包膜不完整,以及高血压、高血糖、超重和肥胖、肝硬化可用于评估患者复发的危险性,术后积极开展辅助治疗,积极进行饮食调理,对延长患者无瘤生存期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右美托咪定联合氯胺酮靶控输注对高血压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血流动力学的影响2548-2551

摘要: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联合氯胺酮靶控输注对高血压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8月在盐城市第六人民医院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的高血压患者5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右美托咪定联合氯胺酮组(DK组)和生理盐水组(NS组),每组25例。DK组患者术前15 min按照2 ng/m L血浆靶浓度输注右美托咪定,手术开始前按照100 ng/m L血浆靶浓度输注氯胺酮;NS组在相同时间点输注相同体积生理盐水。记录麻醉前(T0)、气管插管时(T1)、气腹时(T2)、拔管时(T3)、苏醒后30 min(T4)的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等血流动力学指标;监测并记录两组患者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NS组和DK组患者T1时SBP[(162.1±14.8)mm Hg vs(148.6±12.6)mm Hg]、DBP[(76.7±13.8)mm Hg vs(69.5±11.2)mm Hg]及HR[(82.8±9.9)次/min vs(72.3±12.6)次/min]相比较,T2时SBP[(170.3±12.5)mm Hg vs(161.5±10.1)mm Hg]、DBP[(85.2±12.1)mm Hg vs(76.7±14.2)mm Hg]相比较,T3时SBP[(154.4±13.2)mm Hg vs(147.5±14.0)mm Hg]、DBP[(77.0±13.5)mm Hg vs(69.3±12.0)mm Hg]及HR[(78.1±10.1)次/min vs(73.4±11.1)次/min]相比较,NS组均明显高于DK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NS组患者术中高血压发生率为44.0%,明显高于DK组的1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联合氯胺酮靶控输注可减轻高血压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术后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地塞米松联合右美托嘧啶在妇科腹腔镜手术术后镇痛中的应用2551-2554

摘要:目的探讨小剂量地塞米松联合右美托咪啶应用于妇科全麻下腹腔镜手术术后镇痛对患者术后恶心呕吐和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8月在安徽省肿瘤医院妇瘤科接受全身麻醉下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的140例子宫肌瘤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右美托嘧啶组(n=70)与右美托嘧啶+地塞米松组(联合治疗组,n=70),右美托嘧啶组在术后行右美托嘧啶静脉自控镇痛泵(PCIA),联合治疗组术后行地塞米松+右美托嘧啶静脉自控镇痛泵(PCIA)进行术后镇痛。比较两组患者术后0-30 min、30 min-6 h、6-12 h、12-24 h、24-48 h的恶心呕吐(PONV)发生率及严重程度,比较两组患者术后30 min、6 h、24 h、48 h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镇痛泵按压次数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联合治疗组在30 min-6 h、6-12 h、12-24 h、24-48 h时间段内PONV发生率和严重程度较右美托咪啶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术后30 min、6 h、24 h、48 h的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患者在0-6 h、6-12 h、12-24 h、24-48 h单位时间内镇痛泵按压次数低于右美托嘧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联合治疗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8.57%,略低于右美托咪啶组的15.71%,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地塞米松联合右美托咪啶应用于妇科全麻下腹腔镜手术术后镇痛可减少患者恶心呕吐的发生率,并可显著降低术后患者单位时间内镇痛泵的按压次数,治疗效果比单纯右美托咪啶更佳。

十堰市2~6岁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及影响因素2555-2557

摘要:目的调查十堰市2-6岁儿童幽门螺杆菌(Hp)感染情况,探讨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影响因素,为预防儿童Hp感染提供指导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于十堰市太和医院进行Hp检测的2-6岁儿童1 577人,用粪便抗原试验(Hp SAT)检测Hp感染情况,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Hp感染的影响因素。结果十堰市学龄前儿童Hp感染率为21.3%,感染率随年龄增加而上升;单因素分析发现分餐习惯、家庭人员数、父母文化程度、家庭成员消化道疾病史和父母卫生习惯等是Hp感染的影响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独立餐具是Hp感染的保护因素(OR=0.543,95%CI=0.307-0.958),家庭成员数〉3人(OR=2.024,95%CI=1.185-3.456)和家庭成员有消化道疾病史(OR=2.404,95%CI=1.537-3.758)是Hp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十堰市2-6岁儿童Hp感染率较高,家庭成员间相互传染可能是儿童感染Hp的重要途径,儿童应独立使用餐具和漱口杯并定期消毒,以预防Hp感染。

三种方法检测艾滋病患者结核潜伏性感染的阳性率比较2558-2560

摘要:目的比较三种检测方法检测艾滋病患者中结核潜伏性感染的阳性率。方法收集云南省传染病专科医院2015年3-12月121例抗病毒门诊随访患者,用2种结核分枝杆菌相关γ-干扰素检测试剂盒(体外释放ELISA法TB-IGRA和Elispot法T-SPOT.TB)检测121例艾滋病患者的结核分枝杆菌抗原特异性γ-干扰素(γ-IFN)反应水平,并对其进行结核菌素皮肤试验(TST)作为对照研究。结果采用结核菌素皮试试验(TST)、T-SPOT.TB及TB-IGRA检测,阳性率基本相同,分别为14.9%、15.7%、17.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ST与T-SPOT.TB、TB-IGRA的Kappa值分别为0.521、0.481,一致性中等;T-SPOT.TB与TB-IGRA的Kappa值为0.761,一致性较好。结论三种方法检测的阳性率基本相同,临床医生需要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相应的检查。

北京部分地区女性人群HPV感染情况与基因型分布特征2561-2564

摘要:目的探讨北京部分地区女性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情况与基因型分布特征,为女性宫颈癌和尖锐湿疣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6年12月至2017年11月间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妇科和皮肤性病科的2 116例女性宫颈脱落细胞标本,利用高危/低危型HPV分型核酸测定试剂盒(荧光PCR法)进行基因分型检测,并分析其分布特征。结果 2 116例标本中检测出HPV阳性者507例,感染率为23.96%,HPV高危阳性标本中,感染率最高的前3位是HPV-16(21.89%)、HPV-52(20.91%)、HPV-58(15.58%),不同年龄组HPV检出率比较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在≤20岁和≥61岁两个年龄段中,HPV检出率最高,分别为53.49%和40.63%。不同疾病状态下,宫颈上皮内瘤变组阳性率最高的3种基因型分别为HPV-16(20.94%)、HPV-52(18.41%)、HPV-58(12.64%),尖锐湿疣组阳性率最高的3种型别分别为HPV-6&HPV-11(43.65%)、HPV-16(12.70%)、HPV-52(12.70%),低危合并高危HPV感染率为22.2%。结论北京部分地区女性最常见的HPV感染基因型为HPV-16、HPV-52和HPV-58,≤20岁和≥61岁年龄组为HPV感染高发人群,HPV基因分型检测可以对宫颈癌、尖锐湿疣的预防和治疗提供可靠的临床依据。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宫外孕破裂与卵巢黄体破裂的鉴别诊断价值2565-2567

摘要:目的比较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宫外孕破裂与卵巢黄体破裂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7年6月间蓝田县中医医院诊治的宫外孕破裂患者50例为观察组,卵巢黄体破裂50例为对照组,比较宫外孕破裂与卵巢黄体破裂的二维超声表现、多普勒血流特征及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宫外孕破裂表现为附件区不均质性混合回声包块,27例见胎芽及原始心管搏动,13例见假性妊娠囊。卵巢黄体破裂表现为附件区不均质低回声,边界不清,无胎芽及原始心管搏动,病变周围及子宫直肠陷凹内显示液性暗区。宫外孕破裂以点状及条状血流为主(82.0%),而卵巢黄体破裂以环状或半环状血流为主(68.0%),两者多普勒血流表现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外孕破裂血流频谱中,高阻力型比例为18.0%,无张力期血流比例为22.0%,舒张期血流为18.0%,低阻力型血流为42.0%,卵巢黄体破裂血流频谱中,高阻力型比例为6.0%,无张力期血流比例为8.0%,舒张期血流为6.0%,低阻力型血流为80.0%,两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外孕破裂搏动指数(PI)为(0.91±0.29)、阻力指数(RI)为(0.58±0.16)、收缩期峰值流速(PSV)为(12.3±3.6)cm/s,卵巢黄体破裂PI为(0.78±0.21)、RI为(0.46±0.12)、PSV为(15.6±4.5)cm/s,两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外孕破裂与卵巢黄体破裂具有不同的超声声像图及血流频谱特征,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具有很高的鉴别诊断价值。

RI值及弹性模量值在乳腺BI-RADS分类中的诊断效能2568-2570

摘要:目的比较阻力指数(RI)及弹性模量值在乳腺BI-RADS分类中的诊断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广东省第二中医院2017年10月至2018年4月经手术病理证实的6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共包括70个病灶,上述病灶在术前均进行了彩色多普勒检查及剪切波弹性成像(SWE)弹性模量值测定。分别以病灶内部血流的RI≥0.70及最大弹性模量值≥80 k Pa为界点,把病灶分类为BI-RADS 4类以上;以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对比分析RI值及弹性模量值在乳腺BI-RADS分类中的诊断效能。结果 70个病灶中良性病灶39个,恶性病灶31个。单用RI值≥0.70分类BI-RADS 4类以上的敏感性为87.8%,特异性为84.0%;单用最大弹性模量值≥80 k Pa分类BI-RADS 4类以上的敏感性为88.1%,特异性为83.5%。结果显示,RI值及弹性模量值方法的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I值及弹性模量值在乳腺BI-RADS分类中的诊断效能相当。

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在增生性肌炎诊断中的应用2571-2573

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对增生性肌炎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2月至2017年12月在东莞市桥头医院行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的12例增生性肌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患者的临床病理表现。结果 12例患者均表现为肌层内不均质回声区,病灶内显示正常肌束走行。彩色多普勒(CDFI)显示病灶内血流丰富。12例患者中穿刺成功11例,1例患者因肿块小取材量少诊断不清,转手术切除病理送检,穿刺成功率为91.67%。所有患者均未发生不良反应。穿刺活检病理示"棋盘状"、"片状"分布的大量梭形细胞以及神经节样细胞,排列疏松,细胞胞浆较丰富,核无明显异型及分裂象。免疫组化分析结果显示:波形蛋白(Vimentin)强阳性、CD99阳性、Ki-76阳性。结论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法对增生性肌炎操作方便、快捷,穿刺成功率高,可作为常规诊断方法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海南医学杂志综述
microRNA-205基因在子宫内膜癌中的研究进展2574-2576

摘要:微小RNA-205(microRNA-205,miR-205)属于高度保守的miRNAs家族,可通过调控靶基因的表达及致癌信号通路等来影响肿瘤的细胞生长、增殖、迁移、侵袭和转移等多个环节,促进或抑制癌症的发生发展。近年研究结果证明,miR-205可激活或增加子宫内膜癌(EC)细胞的增殖、生长、入侵及转移,影响其预后及临床病理特性,成为EC患者潜在诊断、治疗及预后的分子靶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