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医学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海南医学杂志 省级期刊

Hainan Medical Journal

  • 46-1025/R 国内刊号
  • 1003-6350 国际刊号
  • 2.33 影响因子
  • 1个月内下单 审稿周期
海南医学是海南省医学会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73年创刊,目前已被知网收录(中)、维普收录(中)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海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主管的学术期刊。海南医学为学者们提供了一个交流学术成果和经验的平台,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论著_临床研究、短篇论著、综述、医学信息研究、个案报道

海南医学 2017年第09期杂志 文档列表

海南医学杂志论著
转染反义MIF对人胃癌细胞的影响1377-1380

摘要:目的探讨反义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对人胃癌MGC-803细胞的影响。方法将胃癌MGC-803细胞分为pcDNA3.1-Anti MIF组与空白对照组。pcDNA3.1-Anti MIF组采用转染技术将MIF反义RNA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Anti MIF)转入MGC-803细胞;空白对照组转染pcDNA3.1-sh-MIF质粒。qRT-PCR与蛋白质印迹法检测转染效率;采用MTT法、侵袭实验、Annexin V-FITC和PI染色法分别检测反义MIF对MGC-803细胞增殖、侵袭、凋亡的影响。结果 qRT-PCR结果显示,pcDNA3.1-Anti MIF组MIF m RNA表达量(2.086±0.248)较空白对照组(6.992±0.342)明显下调;Western blot显示,pcDNA3.1v Anti MIF组MIF蛋白表达水平量(0.361±0.043)较空白对照组(1.171±0.091)明显下调;MTT实验结果显示,pcDNA3.1-Anti MIF组MGC-803细胞的OD值(0.436±0.017)较空白对照组(0.563±0.019)明显下降;侵袭实验结果显示,pcDNA3.1-Anti MIF组穿过基质胶的MGC-803细胞数(73.67±8.54)较空白对照组(137.30±11.91)明显减少;Annexin V-FITC和PI染色法结果显示,pcDNA3.1-Anti MIF组MGC-803细胞的凋亡率(21.61±4.62)%较空白对照组(7.67±0.63)%明显增加。以上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反义MIF能抑制人胃癌MGC-803细胞的增殖与侵袭,并能诱导凋亡。

人肝癌细胞HepG2接种于BALB/C裸小鼠移植瘤的性别差异1380-1382

摘要:目的研究性别对人肝癌细胞Hep G2接种于BALB/C裸小鼠成瘤及移植瘤生长趋势的影响。方法 18只4-6周龄BALB/C裸小鼠雌雄各半,按照性别分成雌雄两组,每组9只,将全部裸小鼠肩胛部接种处于对数生长期且浓度为1.0×107/m L的Hep G2细胞0.2 m L,10 d后观察两组的成瘤情况并测量肿瘤体积。结果雌性组成瘤模型4只,成瘤率为44.44%;雄性组成瘤模型9只,成瘤率为1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9);造模成功的移植瘤体积走势图显示移植瘤生长速度雄性组大于雌性组。结论人肝癌细胞Hep G2接种于BALB/C裸小鼠成瘤率及移植瘤生长速度有明显的性别差异。

FOXO1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1383-1386

摘要:目的探讨FOXO1在乳腺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2年6月至2013年1月在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经病理证实的乳腺癌组织、癌旁正常乳腺组织、乳腺良性病变组织分别50例、37例、20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及实时荧光定量PCR法(RT-PCR)检测各组标本的FOXO1蛋白及m RNA的表达。结果 FOXO1蛋白在癌性组的染色阳性率为46.0%,而在良性组和癌旁组中阳性率分别为75.0%、70.2%;RTPCR检测结果显示,癌性组、癌旁组、良性组的FOXO1 m RNA表达量分别为(0.526±0.011)、(0.885±0.017)、(0.841±0.026),FOXO1蛋白及FOXO1 m RNA在癌性组标本中的表达均较癌旁组及良性组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癌组织中FOXO1蛋白的表达及FOXO1 m RNA与肿瘤大小、腋窝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而与患者绝经状态、年龄、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及Ki-67无关(P〉0.05)。结论FOXO1蛋白及m RNA的表达与乳腺癌肿瘤大小、腋淋巴结转移有关,可作为判断乳腺癌预后的生物学指标之一。

CD173在急性白血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1387-1389

摘要:目的探讨CD173在急性白血病中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直接荧光标记法,经流式细胞术对我院血液内科2016年6-11月收治的42例急性白血病和15例对照组(非白血病患者)骨髓细胞进行CD173和CD34的检测。结果对照组患者的骨髓单个核细胞均未见CD173阳性表达,42例急性白血病患者中阳性率为4.8%,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D173在对照组有核红细胞中的阳性率为53.3%,阳性细胞表达水平为(23.0±16.4)%,而急性白血病组有核红细胞的阳性率为50.0%,阳性细胞表达水平(21.3±13.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的骨髓单个核细胞未见CD34阳性表达,急性白血病组患者阳性率为61.9%,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26例CD34+急性白血病患者中2例表达CD173阳性,16例CD34-急性白血病患者中未见CD173阳性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D173在急性白血病和非白血病中的表达无差异。

脓毒症患者严重程度与血流动力学指标和NT-proBNP的相关性1390-1394

摘要:目的观察不同病情程度脓毒症患者血清N末端前体脑尿钠肽(NT-pro BNP)和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差异,并探讨血流动力学指标、NT-pro BNP和脓毒症病情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6年6月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首诊的94例脓毒症患者,根据入院时病情程度分为脓毒症33例(轻度组)、严重脓毒症31例(重度组)和脓毒症休克30例(休克组),并根据患者30 d内死亡情况分为死亡组35例和生存组59例,比较不同病情、不同预后效果患者间血清NT-pro BNP和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差异,应用秩相关分析法对血清NT-pro BNP、血流动力学指标与脓毒症病情程度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休克组患者的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序贯器官衰竭评估(SOFA)、30 d内死亡率、平均动脉压(MAP)、心指数(CI)、心率(HR)、二尖瓣舒张早期充盈峰速度E峰和舒张晚期充盈峰速度A峰比值(E/A)、左室射血分数(LVEF)、NT-pro BNP异常程度重于其他各组,重度组上述指标异常程度重于轻度组,三组间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NTpro BNP、MAP、CI、HR与脓毒症病情程度评分有显著相关性(P〈0.01);生存组和死亡组的年龄、血清NT-pro BNP、MAP、CI、HR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生存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血清NT-pro BNP、HR与病死率呈显著相关(P〈0.01)。结论 CI、HR和血清NT-pro BNP及血流动力学指标是脓毒症疾病相关危险因素,其中年龄、血清NT-pro BNP、HR、MAP是脓毒症独立危险因素,可作为危险评估和预后预测的可靠性指标。

糖尿病患者应用糖皮质激素后的动态血糖特征及降糖方案调整1394-1397

摘要: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不同类型糖皮质激素治疗后的血糖升高特点,探讨调整控制血糖时胰岛素的用法,为2型糖尿病患者出现的高血糖进行早期监测和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来我院内分泌科、血液病科、皮肤科、风湿免疫科就诊的糖尿病患者共60例,按随机分组原则将入选患者分为甲强龙治疗组(DM1组)、地塞米松治疗组(DM2组)和强的松治疗组(DM3组),每组各20例。所有入选患者均采用雷兰动态血糖监测系统(DGMS)进行连续血糖监测,第2天上午8:00开始给药,其中DM1组静滴甲强龙40 mg,DM2组静滴地塞米松10 mg,DM3组一次口服强的松30 mg。比较三组患者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前后的血糖波动特点,即餐后3 h血糖水平、餐后血糖峰值及餐后曲线下面积(AUC)增值。结果治疗前,三组患者的血糖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三组患者餐后3 h的血糖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且在治疗的第2 d升高程度更为显著,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DM2组患者的血糖升高最为明显,其次为DM3组,最后为DM1组,且三组患者的血糖升高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后,三组患者中餐、晚餐的血糖峰值及餐后AUC增值均明显高于早餐,增高程度依次为DM2组〉DM3组〉DM1组,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在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后其血糖变化有着自身的特点,大部分患者在中、晚餐后表现出高血糖,而甲强龙对血糖的影响最小,但仍需合理的给予降糖处理以控制血糖。

益气活血法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及其对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1398-1400

摘要:目的探讨益气活血法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及其对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7月期间我院脑病科收治的96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8例,对照组患者予阿司匹林、阿托伐他汀等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联合应用益气活血法治疗,疗程均为1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斑块积分的变化以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的颈动脉IMT及斑块积分分别为(1.09±0.19)mm、(3.26±0.32)分和(1.17±0.16)mm、(3.67±0.39)分,与治疗前的(1.29±0.33)mm、(3.91±0.41)分和(1.28±0.24)mm、(4.01±0.42)分比较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9.5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益气活血法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可有效稳定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提高临床疗效。

高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对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治疗预后的影响1400-1402

摘要:目的分析高同型半胱氨酸(H-Hcy)水平对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治疗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9月至2015年8月期间在武警重庆总队医院首次接受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治疗的160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是否升高,将患者分为H-Hcy组(Hcy≥15μmol/L)89例及对照组(Hcy〈15μmol/L)71例。记录两组患者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情况,对两组患者进行1年随访,分析其不良事件发生情况,采用Cox回归模型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 H-Hcy组患者置入的支架数为(2.54±1.29)枚,高于对照组的(2.03±1.06)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Hcy组患者术后1年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为18.39%,高于对照组的1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同型半胱氨酸、糖尿病及患者年龄是影响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治疗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H-Hcy水平是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治疗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可增加患者术后不良事件发生风险。

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ACS合并慢性肾病非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心肾功能的影响1403-1406

摘要: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的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合并慢性肾病非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对其心肾功能的保护作用及药物安全性。方法选择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在海南省人民医院医疗保健中心住院的ACS合并慢性肾病非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患者180例,采用随机双盲的原则分成观察组(n=90)和对照组(n=90),两组在原有冠心病、肾功能不全治疗的基础上,观察组给予强化阿托伐他汀(40 mg/d)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剂量阿托伐他汀(20 mg/d)治疗。治疗3个月后,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的甘油三酯(TC)、总胆固醇(CHOL)、低密度脂蛋白(LDL-C)、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肾小球滤过率(e GFR)等指标,观察两组治疗后其他临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者的TC、CHOL、LDLC水平较治疗前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治疗后的TC、CHOL、LDL-CH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血清hs-CRP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较对照组下降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Scr、BUN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e GFR较治疗前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治疗后的Scr、BUN、e GF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随访3个月后,两组患者的全因死亡率、急性心力衰竭、再发心绞痛和快速性心律失常等临床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通过调脂及抗氧化、抗炎等非降脂作用,降低肾功能相关指标,使肾小球滤过率上升,从而使肾功能不全进展延缓。对于ACS合并慢性肾病非冠状动脉介入患者,强化阿托伐他汀对心肾功能的保护作用更有效。

瑞舒伐他汀与辛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临床疗效比较1406-1408

摘要:目的比较瑞舒伐他汀与辛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28例高脂血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n=64)与对照组(n=64),分别予瑞舒伐他汀(5 mg/d)与辛伐他汀(10 mg/d)治疗,疗程均为8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脂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甘油三脂(TG)、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分别为(1.88±0.21)mmol/L、(4.28±1.28)mmol/L、(2.48±0.97)mmol/L和(1.94±0.19)mmol/L、(4.44±1.35)mmol/L、(3.04±1.02)mmol/L,均较治疗前的(2.38±0.36)mmol/L、(6.25±2.34)mmol/L、(4.79±1.28)mmol/L和(2.25±0.23)mmol/L、(6.04±2.41)mmol/L、(4.86±1.36)mmol/L明显下降,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为(1.38±0.29)mmol/L和(1.34±0.41)mmol/L,均较治疗前的(1.25±0.34)mmol/L和(1.22±0.35)mmol/L明显上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仅LDL-C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LDL-C达标率为82.8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2.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现药物相关严重不良反应。结论瑞舒伐他汀与辛伐他汀均可有效调节高脂血症患者血脂水平,但是瑞舒伐他汀降LDL-C的效果更加明显,且具有较好的用药安全性。

N-乙酰半胱氨酸辅助治疗AECOPD的疗效及其对患者血清CRP的影响1409-1410

摘要:目的探讨N-乙酰半胱氨酸辅助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的疗效及其对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内一科于2014年10月至2016年6月间收治的AECOPD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n=43)与对照组(n=43),对照组患者予抗感染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乙酰半胱氨酸颗粒治疗,疗程2周。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清CRP的变化。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0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血清CRP水平为(8.69±3.94)mg/L、(14.28±5.86)mg/L,明显低于治疗前的(21.52±8.33)mg/L、(20.65±7.26)mg/L,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乙酰半胱氨酸辅助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可降低血清CRP水平,提高临床疗效。

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与预后的关系1411-1412

摘要:目的探讨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2016年1-8月期间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68例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并选择同期年龄和性别相匹配的30例健康老年人纳入对照组;评估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DS),将其分别纳入重度缺损组(n=25),中度缺损组(n=28)及轻度缺损组(n=15),并根据患者治疗28 d时的NDS情况将患者分别纳入预后不佳组(n=19)与预后良好组(n=49);比较不同组别受检者NDS及血清hs-CRP水平。结果血清hs-CRP水平在对照组、轻度缺损组、中度缺损组及重度缺损组患者分别为(2.56±1.08)mg/L、(6.14±2.19)mg/L、(8.79±2.46)mg/L、(12.13±3.71)mg/L,其水平依次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DS评分在轻度缺损组、中度缺损组及重度缺损组患者中分别为(12.56±4.68)分、(19.65±6.35)分、(32.47±12.89)分,其水平依次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不佳组患者血清hs-CRP水平为(13.01±3.94)mg/L,明显高于预后良好组的(9.28±2.88)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hs-CRP水平可以作为反映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客观指标。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尿酸水平与心血管疾病的相关性1413-1415

摘要: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血尿酸水平与心血管疾病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我院血液净化室在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治疗的72例MHD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血尿酸水平将患者分别纳入正常尿酸组(n=25)和高尿酸组(n=47),比较两组患者的超声心动图心脏结构及功能指标,并比较心血管疾病(CVD)的发病率。结果本组72例MHD患者中高尿酸血症发生率为65.28%;高尿酸组患者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EDD)为(53.13±5.55)mm,明显高于正常尿酸组的(47.38±6.21)mm,舒张早期及晚期最大血流速度比(E/A)、左室射血分数(LVEF)分别为(1.07±0.23)、(51.24±5.32)%,明显低于正常尿酸组的(56.12±6.2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尿酸组患者CVD发生率为63.83%,明显高于正常尿酸组的4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尿酸水平能反映MHD患者心脏结构和功能的变化,对MHD患者左心室肥厚和功能的评估具有重要价值,并且血尿酸水平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关系密切。

经左右桡动脉行冠状动脉造影术效果分析1415-1417

摘要:目的探讨经左右桡动脉行冠状动脉造影术的临床疗效以及两者之间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期间在我院行冠脉造影术的5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入路分为左侧桡动脉100例及右侧桡动脉组40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成功率、手术相关指标、导管到位所需时间、并发症种类及发生率。结果右侧桡动脉组患者的成功率为96.25%,左侧桡动脉组成功率为95.00%,两组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X线暴露时间及对比剂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左侧桡动脉组导管到位时间比右侧组患者明显较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种类主要为导管打结、血管痉挛、局部血肿等,右侧桡动脉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24.5%)明显高于左侧桡动脉(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左侧桡动脉冠脉造影及右侧桡动脉冠脉造影均有很高的成功率,并且两侧入路的手术相关指标不存在明显的差异,但左侧入路导管造影到位时间更短,同时左侧桡动脉冠脉造影术可以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

双窥镜下尿道会师术治疗男性尿道损伤的临床价值1418-1420

摘要:目的探讨双窥镜下尿道会师术治疗男性尿道损伤的临床价值,为男性尿道损伤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间在嘉应学院医学院附属医院住院治疗的80例男性尿道损伤患者,按照数字表格法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40例,A组行输尿管硬镜下尿道会师术治疗,B组行输尿管镜与膀胱镜双窥镜下尿道会师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并发症(尿道狭窄、尿失禁、勃起功能障碍)发生情况。结果 A组患者中有6例因损伤严重术中转为开放手术,B组均手术成功;B组患者的手术时间、灌注液体量、术中出血量分别为(26.7±11.5)min、(288.3±40.3)m L、(29.2±12.8)m L,分别短于(少于)A组的(32.2±8.4)min、(320.8±45.9)m L、(35.9±14.9)m 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的手术成功率为100.0%,明显高于A组的8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术后3个月内并发症发生率为5.0%,低于A组的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的治愈率、好转率分别为70.0%、30.0%,B组分别为90.0%、1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窥镜下尿道会师术治疗男性尿道损伤疗效肯定,较输尿管镜尿道会师术手术成功率高,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

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复合舒芬太尼用于小儿术后镇痛的临床研究1421-1423

摘要: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用于小儿术后镇痛的安全性及合适剂量。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8月至2016年10月择期行四肢骨折手术患儿60例,按手术时间分为右美托咪定低剂量(1μg/kg)+舒芬太尼组(D1组)、右美托咪定中剂量(1.5μg/kg)+舒芬太尼组(D2组)、右美托咪定高剂量(2μg/kg)+舒芬太尼组(D3组)、舒芬太尼组(S组),每组15例。观察并记录术后4 h、8 h、12 h、24 h、48 h 5个时间点患儿的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Ramsay镇静评分、镇痛满意度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D1、D2、D3组患者术后各时间点VAS评分明显低于S组,D2、D3组在术后8 h VAS评分明显低于D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时段D2、D3组与D1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D2、D3组患者的PCA按压次数在术后0~24 h明显少于S组,其中在4~12 h按压次数明显少于D1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CA期间未出现皮肤骚痒、心动过缓及呼吸抑制,其中S组有2例(13.3%)出现恶心,无呕吐;D3组有1例(6.67%)出现过度镇静。结论 1.5μg/kg右美托咪定复合舒芬太尼用于小儿术后静脉镇痛可以获得满意的效果,比单用舒芬太尼效果更佳,副反应更少。

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疗效观察1424-1425

摘要:目的探讨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12月至2016年6月期间我院儿科收治的80例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儿予常规抗病毒及孟鲁司特钠等常规治疗,观察组患儿在此基础上联合应用喜炎平注射液治疗,两组患儿疗程为均为1周。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儿的喘息、咳嗽、哮鸣音消退时间及住院时间分别为(3.47±1.04)d、(4.38±1.23)d、(4.48±1.47)d、(6.28±2.03)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3.98±1.19)d、(5.42±1.39)d、(5.51±1.63)d、(7.54±2.35)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97.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可进一步加快缓解患儿症状体征,缩短病程,提高临床疗效。

西安地区妊娠期女性血清维生素A、E水平分析1426-1428

摘要:目的了解西安地区妊娠期女性血清维生素A、E水平现状,评价妊娠期女性维生素A、E的营养状况,指导女性妊娠期科学合理补充维生素,保证母婴健康安全。方法收集2016年6-8月西安地区妊娠早、中、晚期女性血清样本497份,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定量检测血清维生素A、E水平。结果妊娠早、中、晚期女性血清维生素A检测结果依次为(0.442±0.091)mg/L、(0.445±0.097)mg/L、(0.451±0.091)mg/L,总体异常率为7.04%,主要表现为维生素A缺乏(5.23%),妊娠晚期缺乏率(5.81%)大于妊娠早期(4.92%);妊娠早、中、晚期血清维生素E检测结果依次为(10.791±2.33)mg/L、(13.469±3.35)mg/L、(14.851±4.05)mg/L,总体异常率5.26%,均为维生素E过量,孕早期女性维生素E水平均正常,随着孕周的增加,维生素E异常率也逐渐增加,妊娠中期异常率达5.00%,妊娠晚期最高达9.30%。结论妊娠各期女性血清维生素A、E水平分布有差异,维生素A异常以缺乏为主,维生素E异常均为过量,因此密切关注妊娠期女性血清维生素A、E水平状况,科学合理补充,对保证孕期母婴健康安全有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