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医学杂志社
分享到:

海南医学杂志

《海南医学》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73年,公开发行的半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医药资讯、论著_基础研究、论著_临床研究、短篇论著、综述、经验交流、病例报道等。
  • 主管单位:海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 主办单位:海南省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3-6350
  • 国内刊号:46-1025/R
  • 出版地方:海南
  • 邮发代号:84-1
  • 创刊时间:1973
  • 发行周期:半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2.33
  • 综合影响因子:0.786
期刊级别: 省级期刊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海南医学 2015年第03期杂志 文档列表

海南医学杂志讲座

缓慢性心律失常的识别与处理

摘要:缓慢性心律失常是以心率缓慢为表现的心律失常,常见窦房结功能障碍、房室传导阻滞及束支传导阻滞。其起始隐匿,甚者可引起严重血液动力学障碍,导致心力衰竭甚至猝死。对其及时识别及正确处理,可改善患者预后。本文对缓慢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特点和心电图特点及治疗做一详细的剖析。
313-318
海南医学杂志论著

高压氧对急性有机磷中毒大鼠氧自由基及海马HIF-1α mRNA的影响

摘要:目的 探讨高压氧(HBO)对急性有机磷中毒脑损伤的保护机制。方法 健康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中毒组、常规治疗组和高压氧治疗组,正常对照组6只,其余3组各18只,建立大鼠急性有机磷中毒脑损伤模型。中毒组、常规治疗组和高压氧治疗组分别于建模后1、3、7 h(每个时间点6只)下腔静脉采血检测丙二醛(MDA)的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荧光定量PCR检测海马组织HIF-1α mRNA的表达。结果 与中毒组比较,高压氧治疗组的海马组织HIF-1α mRNA的表达和血清MDA含量逐渐下降(P〈0.05),而血清SOD活性逐渐升高(P〈0.05)。结论 高压氧对急性有机磷中毒性脑损伤的保护机制与抗氧化损伤和抑制HIF-1α的表达有关,且高压氧干预越早越好。
319-321

不同途径移植bFGF修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重型脑外伤的对比研究

摘要:目的 比较不同途径移植bFGF修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重型脑外伤的疗效。方法 48只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3个治疗组和1个对照组,脑外伤后经尾静脉组(A组)、脑室和尾静脉联合组(B组)、脑室注射组(C组)移植bFGF修饰BMSCs。采用行为测试试验评分观察肢体功能恢复,采用免疫组化法观察并比较第3、7、14天大鼠海马及损伤区域Brd U阳性细胞表达情况。结果 3个治疗组前肢放置试验和平衡试验评分均优于对照组,3个治疗组前肢放置试验脑室注射组优于联合治疗组和尾静脉注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个治疗组平衡试验脑室注射组优于联合治疗组和尾静脉注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个治疗组中大鼠海马第3、7、14天出现的Brd U阳性细胞数A组为(329.42±25.34)、(454.23±17.88)、(303.38±22.14),B组为(370.08±10.53)、(499.32±12.79)、(367.41±20.06),C组为(451.47±22.21)、(585.36±29.54)、(431.06±20.14)。损伤区域第3、7、14天出现的Brd U阳性细胞数A组为(269.17±5.34)、(401.08±12.02)、(233.45±35.42),B组为(279.00±10.53)、(408.08±8.05)、(246.12±31.21),C组为(391.46±19.87)、(475.75±20.64)、(370.21±26.32),均明显多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室注射组多于联合治疗组、尾静脉注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三种移植方式均可促进肢体功能的恢复,但经脑室移植治疗效果最为明显。
322-326

热化联合对肺癌患者A549细胞生长、c-Jun N-末端激酶磷酸化及热休克蛋白70表达的影响

摘要:目的 观察热化联合对肺癌患者A549细胞生长的影响及机制探讨。方法 对A549细胞分别进行单独热疗、单独化疗,热化联合干预及热化联合并SP600125干预,同时选取未做任何处理的A549细胞作为对照组。观察各组细胞增殖率、细胞侵袭力的变化。同时采用蛋白免疫印记法(Western Bolt)检测JNK磷酸化以及热休克蛋白70(HSP70)的表达。结果 热化联合组的A549细胞增值率明显低于单独热疗、单独化疗和热化联合并SP600125组(P〈0.05)。热化联合组JNK磷酸化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及单独化疗组(P〈0.05),热化联合组HSP70表达明显低于单独热疗组(P〈0.05)。热化联合干预下,p-JNK表达水平出现上升,与对照组、单独热疗组和单独化疗组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热化联合并SP600125组的p-JNK的表达水平较热化联合组显著下降(P〈0.05)。结论 热化联合抑制A549细胞增殖的效果优于单独热疗或单独化疗,作用机制可能与激活JNK信号通路或抑制HSP70表达有关。
326-328

奥沙利铂联合多西他赛与联合5-氟尿嘧啶和亚叶酸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比较

摘要:目的 比较奥沙利铂联合多西他赛(TOMOX)与奥沙利铂联合5-氟尿嘧啶和亚叶酸(FOLFOX4)两种方案作为原发性肝癌一线化疗药物的疗效。方法 采用奇偶数随机分组方法,将183例患者随机分为FOLFOX4组91例,TOMOX组92例。FOLFOX4组在治疗的第1~2天用亚叶酸200 mg/m^2、5-FU片剂400 mg/m^2联合静脉持续注射600 mg/m^25-FU,以后每天85 mg/m^2奥沙利铂,每2周为一个疗程。TOMOX组每天注射3 mg/m^2多西他赛15 min,45 min后注射130 mg/m^2奥沙利铂,3周为一个疗程。本研究治疗终止时间为出现进展性疾病(PD),患者死亡或不可耐受的毒性。主要观察指标为肿瘤反应率(ORR)、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稳定(SD)和进展(PD)。次要目标有生存期(OS)、无时进展生存期(PFS)和药物毒性反应等。结果 FOLFOX4组的ORR为36.3%,TOMOX组为45.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046,P=0.032)。药物毒性发生率方面,FOLFOX4组发生白细胞减少和中性粒细胞减少的比例明显高于TOMOX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6.397,P=0.028;χ2=8.906,P=0.032)。结论 TOMOX疗法具有安全稳定等特点,可以作为氟尿嘧啶一种很好的替代方案。
329-332

PCI和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比较

摘要:目的 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和静脉溶栓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9月收治的6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实验组患者采用PCI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静脉溶栓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血管再通率、死亡发生率、ST段回落情况、住院时间、近远期不良事件发生率、左室舒张末径和左室射血分数变化情况。结果 实验组血管再通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近期和远期不良事件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近期不良事件发生率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远期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死亡发生率、ST段回落和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左室射血分数在术后1个月、3个月和6个月时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用PCI治疗可显著提高血管再通率、降低死亡和不良事件发生率,有效改善心功能。
333-335

羟乙基淀粉胶体复苏方案在感染性休克早期复苏中的应用

摘要:目的 探讨羟乙基淀粉胶体复苏方案在感染性休克早期复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100例感染性休克患者随机分为胶体组和晶体组,每组50例。胶体组患者给予羟乙基淀粉胶体复苏,晶体组患者给予乳酸林格氏液复苏。比较两组患者的凝血指标、血清乳酸水平、炎症因子水平指标、危重症评分变化以及死亡率。结果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凝血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清乳酸水平和炎症因子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胶体组患者的血清乳酸水平和炎症水平显著低于晶体组(P〈0.01)。治疗后胶体组患者的危重症评分和死亡率均低于晶体组(P〈0.01或P〈0.05)。结论 羟乙基淀粉胶体复苏方案运用于感染性休克早期复苏显著优于乳酸林格氏液复苏方案,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336-338

可溶性髓样细胞触发受体-1在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早期诊断中的意义

摘要:目的研究血清中可溶性髓样细胞触发受体-1(sTREM-1)对危重症患者发生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预测价值。方法对86例危重症患者在入ICU24h内测定血浆中sTREM-1降钙素原(PCT)浓度,并记录其APACHE1I评分和SOFA评分。根据24h后是否出现多器官功能障碍,把患者分为MODS组和非MODS组。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sTREM—1诊断MODS的敏感度与特异度。结果MODS组血浆sTREM-1、PCT均显著高于非MODS组[sTREM—1(0.551±0.093)ng/LVS(0.292±0.059)ng/L,P〈0.05;PCT(1.746±0.064)ng/L vs(1.586±0.046)ng/L,P〈0.05]。血浆sTREM-1水平诊断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7,以0.15ng/L为诊断浓度阈值,sTREM~1早期诊断MODS的敏感性为100%,特异性为65.5%。结论检测血清sTREM-1对MODS的早期诊断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339-342

川崎病冠脉损伤与血清巨噬细胞炎症蛋白-1α水平的相关性

摘要:目的探讨血清巨噬细胞炎症蛋白-1α(MIP-1α)水平与川崎病(KD)冠脉损伤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急性期KD患儿40例,其中15例有冠脉损伤,正常对照组20例。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血清MIP—1α水平,超声心动图检测冠状动脉扩张程度,分析血清MIP—1α水平变化及其与冠状动脉扩张程度的相关性。结果KD急性期患儿的血清MIP-1α水平为(79.16±11.54)ng/L,高于正常对照组(38.16±5.21)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脉损伤KD患儿的MIP-1α水平为(89.14±10.52)ng/L,高于无冠脉损伤KD患儿(71.15±2.48)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D患儿血清MIP—1冰平与冠状动脉扩张程度呈正相关(r=0.438,P〈0.05)。结论KD急性期患儿的血清MIP-1冰平明显升高,伴有冠状动脉损伤的KD患儿的水平更高;血清MIP—1冰平与冠状动脉扩张程度呈正相关。
342-344

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社区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疗效观察

摘要:目的 探讨社区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应用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2年2月至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135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三组,实验组45例给予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的治疗,对照A组45例给予缬沙坦药物治疗,对照B组45例给予氨氯地平药物治疗,经过3个月的治疗后,比较三组患者的血压、血尿酸、空腹血糖及空腹胰岛素等情况。结果 经药物治疗后,实验组有效44例,总有效率为97.8%;对照A组有效24例,总有效率为53.3%;对照B组有效26例,总有效率为57.8%。三组相比较,实验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其他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药物治疗,三组患者的收缩压与舒张压均出现下降,但实验组的下降幅度明显高于其他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三组患者的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糖化血红蛋白(Hb A1c)、尿微量蛋白(Alb)均出现下降,比较下降幅度,实验组的效果更明显(P〈0.05);实验组血尿酸(UA)有明显下降,改善情况明显好于其他两组(P〈0.05)。结论 社区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给予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的药物治疗,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血压,其治疗效果比单独用药效果更好。
345-347

术前慢性病对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患者疗效的影响

摘要:目的 探讨术前慢性病对股骨近端髓内钉(PFN)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1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诊断为股骨粗隆间骨折并采用PFN内固定治疗的286例高龄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前是否有慢性病将其分为两组,A组96例,术前无慢性病,B组190例,术前患有慢性病,比较两组患者的围手术期失血量、术后3、6、12个月术侧髋关节Harris评分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B组患者围手术期失血总量、显性失血量、隐性失血量均高于A组(P〈0.05);A组在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的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均明显高于B组(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B组明显高于A组(P〈0.05)。结论 术前合并慢性病会对股骨PFN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造成影响,因此术前合并慢性病者要综合评估,加强处理,积极治疗可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348-350

Ⅰ/Ⅱ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微创手术效果研究

摘要:目的 探讨胸腔镜微创手术治疗Ⅰ/Ⅱ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82例Ⅰ/Ⅱ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采取倾向性评分法进行配对,选出60例患者,根据手术方式分为微创组和开胸组,两组各30例。比较两组围手术期的指标以及随访结果。结果 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均明显小于对照组[(150.8±48.6)min vs(181.6±62.9)min,(162.6±138.5)ml vs(247.6±165.0)ml,(9.1±2.2)min vs(10.8±2.9)min,P〈0.05],两组的术中清扫淋巴结的组数与个数、术后引流时间、围手术期的死亡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组的1年、3年局部复发率分别为3.3%、10.0%,而开胸组分别为6.7%、16.7%,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704)。微创组的3年、5年远处转移率分别为10.0%、23.3%,而开胸组分别为16.7%、26.7%,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766)。微创组的1年、3年生存率分别为90.8%、83.5%,而开胸组分别为75.8%、66.7%,微创组的长期生存率显著高于开胸组(P=0.000)。结论 与传统开胸手术相比,胸腔镜微创手术治疗Ⅰ/Ⅱ期非小细胞肺癌的安全性更高,术后恢复快,远期疗效更满意。
351-354

限制性液体复苏抢救创伤非控制出血性休克患者的疗效观察

摘要:目的探讨限制性液体复苏抢救创伤非控制出血性休克患者的疗效。方法从我院急诊科2012年2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创伤非控制出血性休克患者中选取60例作为观察组,采取限制性液体复苏抢救,同时期60例创伤非控制出血性休克患者采取非限制性液体复苏抢救,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抢救后相关指标变化、病死率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行液体复苏1h后,观察组凝血指标优于对照组,心率低于对照组,血氧饱和度高于对照组,组问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死亡率分别为21.7%和40.0%,观察组死亡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存活的患者中,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4.9%,对照组为38.9%,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控制出血性休克患者采用限制性液体复苏可改善凝血情况,降低病死率,减少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
354-356

腹横肌平面阻滞复合全麻在小儿腹股沟区手术中的效果

摘要:目的 评估超声引导腹横肌平面阻滞在小儿腹股沟区手术中麻醉和镇痛效果。方法 择期行腹股沟区手术患儿50例,ASAⅠ~Ⅱ级,年龄3~8岁,随机分为单纯全身麻醉组(A组)和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复合全麻组(B组)。记录术前(T1)、手术切皮时(T2)、苏醒时(T3)各时点患儿的HR、MAP变化,记录氯胺酮、丙泊酚总用量和术后苏醒时间,以及术后患儿躁动及恶心、呕吐情况;采用疼痛行为评估表(FLACC)对患儿苏醒术后2 h、术后5 h和术后8 h行疼痛行为评分。结果 1两组患儿的年龄、性别、体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与T1相比较,A组HR、MAP在T2、T3明显升高,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与A组比较,B组HR、MAP在T2、T3变化较小,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3与A组比较,B组苏醒时间较短、氯胺酮用量、丙泊酚用量较少,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B组术后躁动率低(P〈0.05),两组患儿的术中术后恶心呕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 B组在术后2 h、5 h、8 h FLACC评分低于A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在小儿腹股沟区手术能提供良好术中麻醉效果和术后镇痛,且能减少全麻药用量,不良反应少,患儿恢复快。
357-359

全麻拔管后气管导管变形情况测量分析

摘要:目的 观察测量拔管后气管导管屈角,并对屈角形成的可能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方法 全身麻醉苏醒后,收集置管时间超过50 min的数量约300条(内径型号,ID:5.5-7.5)使用后的普通PVC气管导管,冷水冲洗后放到固定支架下摄取数码照片,同时记录气管导管的型号和留置时间。使用Corel Draw 12.0对符合要求的气管导管的屈角进行测量。对屈角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分析留置时间与气管导管屈角之间的相关性,比较不同型号气管导管的屈角。结果 气管导管屈角为86°-132°,平均(108.4±8.5)°,呈大致正态分布,气管导管留置时间与气管导管屈角之间无显著的相关性(r=-0.072,P=0.232),而不同气管导管内径与屈角之间却表现出显著的差异性(F=167.216,P=0.000)。结论 气管导管口腔置管超过50 min后,会发生屈角变形,其屈角约为(108.4±8.5)°,其变形与气管ID有关,反映了口咽部气道解剖。
360-362

他克莫司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白癜风的临床效果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摘要:目的 探讨他克莫司软膏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白癜风的临床效果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172例白癜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86例,观察组给予他克莫司软膏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对照组仅给予窄谱中波紫外线照射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根据治疗效果,分析性别、年龄、病程、病变类型、皮损位置等因素对观察组患者疗效的影响。结果 观察组有效率为76.7%(66/8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2.3%(45/86)(P〈0.01);不同年龄、皮损部位、病程以及病变类型患者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而不同性别患者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他克莫司软膏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照射能够快速、有效的恢复白癜风患者患处肤色、缩小皮损面积,但患者年龄、病程、皮损位置、病变类型等因素对疗效影响较大。
363-365

过敏性鼻炎患者主客观指标的相关性研究

摘要:目的 探讨儿童过敏性鼻炎患者的血清变应原特异性lg E(slg E)水平、皮肤点刺试验(SPT)及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EOS)计数、血清嗜酸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血清总Ig E(tlg E)与鼻部症状视觉模拟量表评分(VAS)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4月在我科就诊的过敏性鼻炎儿童患者58例,采用VAS对患者的病情严重度进行评价;应用国际标准方法做过敏原皮肤点刺试验,对所有病例检测外周血EOS计数,采用Um CAPl00系统测定血清ECP、tlg E和slg E水平;用Pearson相关分析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血清s Ig E和皮肤点刺试验显著正相关(r=0.532,P〈0.05);EOS计数与血清slg E之间具有显著相关性(r=0.3843,P〈0.05),而与皮肤点刺实验阳性强度无显著相关性(r=0.182,P〉0.05)。血清ECP水平与鼻塞症状VAS评分呈正相关(r=0.196,P=0.022),但与病情总体严重程度VAS评分无相关性(P〉0.05)。血清s Ig E、SPT与鼻部症状VAS总分及EOS计数均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 皮肤点刺试验、血清s Ig E水平、血清总Ig E、外周血EOS计数与病情总体严重程度VAS评分均未见相关性,但连续动态的血清s Ig E、皮肤点刺试验、ECP可作为症状体征评分的补充。
366-368

多层螺旋CT联合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中青年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价值

摘要: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联合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中青年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临床上诊断为椎动脉颈椎病的患者100例作为病例组,选择40例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分别采用多层螺旋CT和彩色多普勒进行检查,对两种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病例组的收缩期峰值流速(PSV)、椎动脉舒张末期流速(EDV)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病例组的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CT检查:病例组正常血管条、血管变细、血管迂曲、局限狭窄、管腔闭塞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病例组椎动脉内径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CT检查病例组椎体横突孔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 彩色多普勒与多层螺旋CT诊断中青年椎动脉型颈椎病各具特点,两者相结合能够更加全面的对病情做出准确诊断。
369-3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