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医学杂志社
分享到:

海南医学杂志

《海南医学》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73年,公开发行的半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医药资讯、论著_基础研究、论著_临床研究、短篇论著、综述、经验交流、病例报道等。
  • 主管单位:海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 主办单位:海南省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3-6350
  • 国内刊号:46-1025/R
  • 出版地方:海南
  • 邮发代号:84-1
  • 创刊时间:1973
  • 发行周期:半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2.33
  • 综合影响因子:0.786
期刊级别: 省级期刊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海南医学 2014年第12期杂志 文档列表

海南医学杂志基础研究

BRCA1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抑癌作用研究

摘要:目的:研究BRCA1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在乳腺癌组织中的抑癌作用。方法甲基化PCR法检测60例乳腺癌患者的癌组织、癌旁组织和20例乳腺良性组织中BRCA1-mRNA表达及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以及评价其作用。结果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BRCA1-mRNA的表达水平分别为(0.6122±0.2344)、(0.6875±0.2576),在癌组织、癌旁组织、良性肿瘤组织中BRCA1表达的甲基化率分别为70.0%、48.3%、35.0%。癌组织的甲基化率明显的高于癌旁组织和良性肿瘤组织;经统计学分析显示,淋巴结转移、肿瘤分级在BRCA1-mRNA表达及启动子区甲基化中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绝经、组织分型在BRCA1-mRNA表达及启动子区甲基化中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RCA1-mRNA表达及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并且与组织分期和淋巴结的转移密切相关。
1717-1719

COPD患者肺组织中Smad蛋白、TGF-β1表达与气道重塑的关系

摘要:目的:观察COPD患者肺组织中Smad蛋白、TGF-β1的表达及与气道重塑的相关性。方法标本取自48例因肺部孤立性结节行肺叶切除术患者的肺组织,按术前肺功能分为非COPD组(A组,24例)及COPD组(B组,24例)。所取肺组织HE染色后光镜下观察肺组织的病理形态学改变,以半定量图像分析法测量小气道管壁和平滑肌层厚度。用Western blot法检测肺组织中Smad2、Smad3、Smad7及TGF-β1的表达。结果(1) B组Smad2、Smad3及TGF-β1表达均高于A组,Smad7的表达均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Smad2、Smad3蛋白与TGF-β1表达呈正相关(均P<0.05),而Smad7蛋白与TGF-β1表达呈负相关(P<0.05);(2)肺组织Smad2、Smad3、TGF-β1的表达与单位长度的管壁面积(WAt/Pi,μm2/μm)及单位长度的平滑肌层面积(WAsm/Pi,μm2/μm)表达均呈正相关(均P<0.05);Smad7蛋白与单位长度的管壁面积(WAt/Pi,μm2/μm)及单位长度的平滑肌层面积(WAsm/Pi,μm2/μm)表达呈负相关(均P<0.05)。结论在COPD肺组织气道重塑中,TGF-β1/Smads信号转导途径是关键,其中Smad3、Smad2发挥调节作用,而Smad7表现出抑制作用。
1720-1722

曼氏迭宫绦虫裂头蚴体外培养系统的建立和实验观察

摘要:目的:探讨曼氏迭宫绦虫裂头蚴稳定的体外培养介质。方法从野生黑斑蛙体内获取裂头蚴虫体,置于生理盐水、牛肉汤培养液及PRMI 1640培养并观察虫体存活情况。结果在三种不同的培养液中,裂头蚴在生理盐水中存活时间最短,在PRMI 1640中存活时间最长,且虫体活动力也显著高于生理盐水和牛肉汤培养液(P<0.05)。结论 PRMI 1640是曼氏迭宫绦虫裂头蚴在这三种不同培养液中最稳定的体外培养介质。
1723-1724

雷公藤内酯醇对Apo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研究

摘要:目的:研究不同剂量雷公藤内酯醇对Apo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的治疗效果。方法将4只10周龄雄性ApoE-/-小鼠作为模型组,4只10周龄雄性C57BL/6J小鼠作为对照组,适应性喂养1周后处死,取主动脉标本做HE染色。另将10周龄雄性ApoE-/-小鼠32只作为实验组,按每天每千克体重给药量随机分为4组:50μg/(kg·d)、75μg/(kg·d)组、100μg/(kg·d)、空白对照组,每组8只。10周龄雄性C57BL/6J小鼠8只作为阴性对照组。给药3周后处死小鼠,取主动脉标本做HE染色;收集血清,测定IL-10、IL-12含量。结果(1)在11周龄时两组主动脉HE染色Roberts&Thompson方法评分分别为:模型组[(5.250±0.500)分]>对照组[(0.500±0.57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经不同浓度雷公藤内酯醇处理3周后,各组主动脉HE染色Roberts&Thompson方法评分分别为:空白对照组[(6.500±0.189)分]>100μg/(kg·d)组[(4.625±0.183)分]>50μg/(kg·d)组[(3.375±0.183)分]>75μg/(kg·d)组[(1.375±0.183)分]>阴性对照组[(0.000±0.00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75μg/(kg·d)组血清中IL-10浓度升高最明显,与各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各组血清中IL-12浓度均较空白对照组降低,其中75μg/(kg·d)组降低最明显,两者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结论(1)在11周龄时,ApoE-/-小鼠能形成AS模型。(2)不同浓度雷公藤内酯醇处理3周后,ApoE-/-小鼠AS病变有不同程度缓解,其中75μg/(kg·d)浓度下效果最佳。(3)雷公藤内酯醇能够上调IL-10、下调IL-12的表达水平,抑制炎症反应,减轻粥样斑块的形成,此可能为免疫抑制剂抗动脉粥样硬化的机制之一。
1725-1729
海南医学杂志临床研究

地特胰岛素联合门冬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疗效评估

摘要:目的观察地特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对胰岛素和C肽、果糖胺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变化的影响,评估其临床疗效。方法将16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应用地特胰岛素联合门冬胰岛素(地特胰岛素组,82例)和甘精胰岛素联合门冬胰岛素(甘精胰岛素组,78例)治疗12周,观察两组治疗2型糖尿病前后的空腹胰岛素、餐后2h胰岛素、C肽、果糖胺(FMN)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空腹胰岛素和C肽水平均明显高于治疗前的空腹水平(P〈0.01);地特胰岛素组餐后2h胰岛素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水平CP〈0.01),与甘精胰岛素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后的两组餐后2hC肽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FMN和HbA1c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低于治疗前水平(P〈0.01),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特胰岛素能够明显地改善和促进胰岛细胞功能的恢复,能够有效地降低血糖,对胰岛细胞功能的影响强于甘精胰岛素,可以作为临床治疗2型糖尿病的理想方案。
1730-1733

大剂量速尿微泵连续输注治疗急性肾功能衰竭临床疗效评价

摘要:目的:评估大剂量速尿微泵连续输注治疗急性肾功能衰竭(Acute renal failure,ARF)的有效性。方法选择2011年12月至2013年9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ARF患者84例,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大剂量速尿分次静脉注射治疗,而观察组采用微泵连续输入治疗。统计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3 d内每24 h尿量(24 h UV)、治疗前与治疗3 d后血尿素氮(BUN)和血肌酐(Scr)水平,并统计两组治疗3 d后非少尿型肾衰和需血液净化的比例、28 d死亡率和肾功能恢复时间。结果两组治疗前24 h UV、BUN和Scr水平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前3 d每天24 h UV均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3 d后BUN和Scr水平分别为(16.5±5.7) mmol/L和(178.3±80.9)μmol/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2±7.3) mmol/L和(222.4±84.8)μmol/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3 d后非少尿型肾衰和需血液净化比例明显小于对照组,肾功能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剂量速尿微泵连续输注治疗ARF的效果显著,能缩短肾功能恢复时间,减少透析比例,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1733-1735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急性河豚鱼中毒合并呼吸衰竭的疗效观察

摘要:目的:探讨无创正压机械通气(NIPPV)治疗急性河豚鱼中毒合并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选择21例急性河豚鱼中毒合并呼吸衰竭的患者,观察治疗前后动脉血酸碱度(pH)、动脉氧分压(PaO2)、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以及呼吸频率(RR)、心率(HR)、血压(BP)和辅助呼吸机动用评分(ARMES)等。结果 NIPPV治疗急性河豚鱼中毒合并呼吸衰竭的患者6 h后pH、PaO2、SaO2、RR、HR、BP、ARMES均明显优于治疗前(P<0.01),治疗24 h后可明显降低PaCO2(P<0.05)。3例患者行有创机械通气治疗,其中2例5 d后顺利脱机,1例经抢救无效死亡。结论急性河豚鱼中毒所致呼吸衰竭具有可逆性、时间性的特点,NIPPV通过提高PaO2、降低PaCO2,迅速缓解呼吸困难、改善呼吸肌疲劳,降低气管插管率和病死率,对于急性河豚鱼中毒合并呼吸衰竭是一种切实有效的治疗措施。
1736-1738

Ⅲ-V期慢性肾病患者贫血的危险因素分析

摘要:目的调查Ⅲ~V期慢性肾病(cKD)患者贫血的发生率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随机选择我院2010年2月至2013年2月诊断为慢性肾脏病并肾小豫滤过率低于60ml/min患者218例,分析患者临床资料及其与贫血发生的相关性。结果Ⅲ~V期慢性肾病患者中贫血发生率分别为49.2%、82.9%和95.6%。透析患者的贫血发生率(95.9%)较非透析患者(66.9%)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CKD分期、是否透析、白蛋白及血钙水平、体重指数、尿渗透浓度、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血清EPO水平与贫血的发生率有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仅CKD分期、白蛋白及血钙水平与贫血的发生显著相关(P〈0.05)。结论CKD分期晚、白蛋白及血钙水平低是Ⅲ~V期慢性肾病患者发生贫血的相关危险因素。
1739-1741

不同骨折分型方案与股骨颈骨折患者手术效果的相关性探讨

摘要:目的:评价不同骨折分型治疗方案对股骨颈骨折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以2011年2月至2013年8月我院骨科收治的71例股骨颈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Garden骨折分型方法、骨折线走行部位、骨折线倾斜角三种不同骨折分型方案将所有患者分为A、B、C、D、E、F组,分别为38例、33例、34例、37例、36例和35例。所有患者均给予空心加压螺纹钉内固定,对比术后各组的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情况,并对各组患者术后出现的不良事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与GardenI型、Ⅱ型、头下型骨折比较,Ⅲ、Ⅳ型与头颈型、经颈型骨折患者的Harris评分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且固定断裂、松动、畸形愈合、股骨头坏死的发生率明显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股骨颈骨折分型在评估股骨颈骨折预后方面的作用不同。
1741-1743

妊娠期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筛查及干预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摘要:目的:探讨妊娠期甲状腺功能减退(甲减)的筛查及干预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对3646例孕妇进行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筛查,所有甲减患者均嘱接受L-T4替代治疗,其中44例患者严格遵医嘱进行了治疗(治疗组),另外23例则因多种原因未遵医嘱接受治疗(未治疗组)。对比两组患者的妊娠结局。结果3646例孕妇中67例诊断为甲减,妊娠期甲减发生率为1.8%,其中临床甲减28例,亚临床甲减39例。治疗组妊娠时间显著长于未治疗组(P<0.01),胎儿窘迫、胎儿生长受限(FGR)发生率均显著低于未治疗组(P<0.05),新生儿出生体重显著高于未治疗组(P<0.01);两组患者在早产率、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生率、妊娠期糖代谢异常发生率及胎膜早破、死胎、流产、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期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筛查能及时了解妊娠期妇女的甲状腺功能状态,对于甲状腺功能减退孕妇进行及时的治疗,可有效改善甲状腺功能状态,降低胎儿发育迟缓及其他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率。
1744-1746

保留输卵管对腹腔镜辅助下输卵管妊娠患者术后生育的影响

摘要:目的:探讨保留输卵管是否对腹腔镜辅助下输卵管妊娠患者术后生育产生影响。方法选取2008年10月至2010年12月我院妇产科收治的148例被确诊为输卵管妊娠的患者,随机分为保留组和切除组各74例,保留组行输卵管保留手术,切除组行患侧输卵管切除术。通过随访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继发性不孕、再次异位妊娠、宫内妊娠、术后第一年生育等妊娠情况及术后1年、术后2年累积不孕率情况。根据随访结果将患者分为宫内妊娠组、再次异位妊娠组及继发不孕组三组,每组例数分别为81例、19例和48例,主要观察不同妊娠结局的临床特点。结果保留组和切除组患者术后继发性不孕、再次异位妊娠、宫内妊娠、术后第一年生育等妊娠情况及术后1年、术后2年累积不孕率等情况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宫内妊娠组、再次异位妊娠组及继发不孕组患者的输卵管形态异常率分别为13.58%、84.21%、87.5%;盆腔粘连分别为23.46%、73.68%、64.58%;输卵管通畅分别为93.83%、47.37%、25%,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保留输卵管能否有效提高输卵管妊娠患者术后的生育能力仍然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具体分析,对于健侧输卵管异常、盆腔粘连比较严重或者已有一侧输卵管切除术病史且有强烈生育愿望的患者,建议选择腹腔镜输卵管保留术进行治疗。
1747-1749

多囊卵巢综合征导致不孕的危险因素及治疗方案探讨

摘要:目的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导致不孕的危险因素,并评估不同的药物治疗方案的疗效。方法以152例PCOS患者为病例组,以正常分娩的152例孕产妇为对照组,回顾分析两组的基本特征、相关疾病家族史等指标与PCOS不孕的关联性及关联强度。采用单纯促排卵剂(单纯用药组,76例)和排卵剂联合炔雌醇环丙孕酮、二甲双胍(联合用药组,76例)对152例PCOS患者进行治疗,并评价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经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BMI、肥胖、多毛、痤疮、糖尿病家族史、秃顶家族史、月经紊乱家族史是PCOS导致不孕的危险因素(P〈0.05),危险度分别上升1.486倍、4.317倍、28.505倍、12.963倍、3.492倍、4.970倍、15.202倍;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肥胖、有糖尿病家族史、有月经紊乱家族史是发生PCOS导致不孕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经4个月经周期的治疗后,联合用药组的流产率(10.53%)明显低于单纯用药组(25.00%),联合用药组妊娠率(46.05%)明显高于单纯用药组(15.79%,P〈0.05)。结论肥胖、有糖尿病家族史、有月经紊乱家族史,是PCOS导致不孕的独立危险因素;治疗时,患者在服用促排卵剂前,最好先服用二甲双胍、炔雌醇环丙孕酮治疗,以提高自然受孕率。
1750-1753

不同年龄段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的临床特点比较

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年龄段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的临床特点。方法选取2009年2月至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202例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患儿,根据年龄的不同将其分为婴幼儿组、学龄前儿童组、学龄儿童组,比较三组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的临床特点。结果婴幼儿组患儿临床特征以咳嗽、咳痰以及喘息为主,分别占80.56%和52.78%,69.44%的患儿肺部听诊可闻及干湿性啰音,肺外表现以胃肠道表现较为多见,发生率为36.11%,77.28%的患儿胸片提示出现支气管肺炎;学龄儿童组76.92%的患儿可出现体温>39℃的表现,仅有28.57%的患儿出现咳嗽、咳痰症状,5.49%的患儿出现喘息,20.88%的患儿出现肺部干湿性啰音,肺外表现以皮损较为常见,发生率为13.19%,而胃肠道表现不甚明显,发生率仅为7.69%,仅有25.27%的患儿胸部X线片提示为支气管肺炎;学龄前儿童组的临床特征介于婴幼儿组与学龄儿童组之间。三组患儿的临床特征、淋巴细胞计数以及血CRP水平等情况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02例MP感染患儿中有44例出现单份血清MP-IgM≥1:80,以学龄前儿童出现最多,24例,占32%;128例出现双份血清MP-IgM阴性转阳性,婴幼儿组出现28例,占77.78%;30例出现MP-IgM增高至少4倍情况,以学龄儿童出现最多,20例,占21.98%。结论不同年龄段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的临床特征各有其不同的特点,主要可能是由于肺部损伤机制的不同所导致。
1753-1755

小儿嗜肺军团菌肺炎合并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特征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小儿嗜肺军团菌肺炎合并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8月至2013年8月我院收治的50例嗜肺军团菌肺炎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单纯嗜肺军团菌感染患儿34例(对照组),合并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16例(观察组),对两组患儿的临床特征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混合感染多见于城镇的学龄前儿童。在临床表现方面,观察组热峰高、热程长、肺部阳性体征、心率加快、颈部淋巴结肿大及肝脏增大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辅助检查方面,观察组胸片大片斑片影和胸腔积液,WBC增高、CRP增高,CK-MB增高、心电图阳性表现(包括心动过速/ST-T改变)、肝功能异常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嗜肺军团菌肺炎合并肺炎支原体感染肺部症状体征重、易合并肺外器官损害,应积极的开展多中心、大样本的研究以获得更加可靠的资料,为临床防治提供帮助。
1756-1758

开髓后行开放引流术与封闭治疗对急性牙髓炎的疼痛缓解效果对比

摘要:目的对比分析开髓后行开放引流术与封闭治疗对急性牙髓炎的疼痛缓解效果。方法144例(共201颗患牙)急性牙髓炎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开髓后行开放引流术,实验组患者开髓后封人失活剂,观察患者治疗24h后自发性疼痛情况、7d后患牙叩痛情况及并发症情况。结果实验组治疗24h、7d后镇痛有效率(88.9%,87.5%)均明显高于对照组(69.4%,58.3%),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7d后出现明显疼痛的患者(Ⅱ级以上)30例(42.7%),与治疗24h比较呈上升趋势,镇痛有效率下降,实验组治疗7d与24h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髓后封入失活剂在缓解自发性疼痛(治疗后24h)和叩痛(治疗后7d)方面明显优于开髓后行引流术,且无明显并发症发生,安全有效。
1759-1761

无创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的临床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采用无创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3年9月我院收治的呼吸衰竭新生儿16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4例。观察组采用新生儿无创呼吸机进行经鼻CPAP治疗,对照组采用头罩法吸氧。观察两组治疗前和治疗1 h后的动脉血气分析变化,评价临床疗效,统计转有创机械通气率。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84.5%和67.9%,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转有创机械通气率分别为15.5%和32.1%,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PaO2、SaO2、PaCO2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PaO2、Sa O2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aCO2较治疗前明显降低,观察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pH值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无创CPAP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临床疗效显著,可迅速改善缺氧状态,降低有创机械通气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761-1763
海南医学杂志医技与临床

16排螺旋CT及其后处理技术在胸骨骨折中的诊断价值

摘要:目的探讨16排螺旋CT及其后处理技术在胸骨骨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经16排螺旋CT诊断胸骨骨折的36例患者的影像资料,对其原始采集数据进行薄层重建后分别进行MPR及VR后处理,然后分别观察横断位、MPR及VR图像。结果36例胸骨骨折患者中横断位图像发现胸骨骨折31例,MPR成像发现36例,VR成像发现28例,横断位图像、MPR成像及VR成像诊断胸骨骨折检出率分别为86%、100%和78%。结论16排螺旋CT横断位图像结合MPR、VR成像等后处理技术在显示胸骨骨折中具有明显优势。
1764-1766

MSCT对腹股沟疝及股疝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价值

摘要: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及多平面重建技术对腹股沟疝及股疝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及临床综合证实的腹股沟疝(斜疝50例,直疝10例)与股疝(5例)的CT多平面重建图像。结果多平面重建(横断、冠状、矢状)图像能清楚显示腹股沟区解剖细节,腹股沟斜疝、直疝及股疝具有特征的影像征像,本组研究诊断准确率分别为48/50(96%)、9/10(90%)、5/5(100%)。结论 MSCT多平面重建对腹股沟疝及股疝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
1766-1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