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医学杂志社
分享到:

海南医学杂志

《海南医学》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73年,公开发行的半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医药资讯、论著_基础研究、论著_临床研究、短篇论著、综述、经验交流、病例报道等。
  • 主管单位:海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 主办单位:海南省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3-6350
  • 国内刊号:46-1025/R
  • 出版地方:海南
  • 邮发代号:84-1
  • 创刊时间:1973
  • 发行周期:半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2.33
  • 综合影响因子:0.786
期刊级别: 省级期刊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海南医学 2013年第13期杂志 文档列表

海南医学杂志述评

我国心血管疾病现状与展望

摘要:目的近几十年来,随着社会、环境、医疗技术等因素的变化,心血管疾病的疾病谱、发病率、预后及转归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越来越多的危险因素不断被发现、发病机制被阐明,新的诊治技术不断被运用,心血管疾病的防治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然而,在防治过程中也存在诸多问题和不足。本文主要从心血管疾病的流行病学、发病危险因素、诊断和治疗现状、心血管疾病防治等方面进行分析和讨论,对当前心血管疾病防治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并对未来的发展方向与前景进行展望。
1873-1876
海南医学杂志论著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和生存素在慢性肝病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摘要:目的研究慢性肝病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和生存素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手术切除并经病理学证实的原发性肝癌38例,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原发性肝癌、乙肝肝硬化和慢性乙型肝炎组织中VEGF-A和生存素的表达。结果VEGF-A在慢性乙型肝炎、乙肝肝硬化及原发性肝癌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26.7%、73.1%和68.4%,三者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生成素在慢性乙型肝炎、乙肝肝硬化及原发性肝癌组织中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是33.3%、46.2%和84.2%,三者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生成索在HCC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在慢性乙型肝炎、乙肝肝硬化组织中的表达(P〈0.01)。结论随着慢性肝病进展,VEGF-A与生成素在肝组织中的表达逐渐升高,二者可作为HCC早期诊断的标志物。
1877-1879

曼氏迭宫绦虫线粒体载体蛋白结构和功能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摘要:目的应用生物信息学技术预测曼氏迭宫绦虫线粒体载体蛋白超家族的结构和功能,为进一步研究曼氏迭宫绦虫的蛋白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测得的曼氏迭宫绦虫成虫EST序列用ORFfinder获取开放读码框,Blast进行分析其结构域。应用分析工具Protparam、InterProSean、protseale、SignalP-3.0、PSORTII、BepiPred、TMHMM、VectorNTISuite9软件包、Phyre2分别进行该蛋白质的基本性质、结构域、疏水性、信号肽、亚细胞定位、抗原表位、跨膜区及空间结构的预测及分析。结果Blast预测该蛋白质为线粒体载体蛋白超家族,保守功能域为线粒体二羧酸载体,含294个氨基酸残基,理论分子量为32132.2Da。与曼氏血吸虫进化地位最接近;有1个信号肽位点和6个潜在的抗原表位。结论曼氏迭宫绦虫线粒体二羧酸载体能够介导苹果酸、琥珀酸等二羧酸的转运,使其跨越线粒体膜参与三羧酸循环,为虫体自身提供能量,可能是潜在的疫苗候选分子及药物作用靶点。
1879-1882
海南医学杂志医药资讯

沙特病毒

摘要:类SARS病毒与sARs(非典型性肺炎)病毒属同一家族,是一种病毒。2012年初,一名沙特60岁男子感染病毒死亡。一时间,类SARS病毒引起各方重视和担忧。2013年5月8日,法国发现首例感染病毒的确诊病例。截止2013年5月14日2时,
1886-1886
海南医学杂志论著

含奥沙利铂的化疗及介入化疗方案治疗晚期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含奥沙利铂的化疗及介入化疗方案治疗晚期原发性肝癌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90例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奥沙利铂、亚叶酸钙和氟尿嘧啶的化疗方案单纯全身化疗,观察组采用改良Seldinger方法给予介入化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远期疗效、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改善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结果观察组临床有效率(73.3%)及临床获益率(93.3%)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位生存期(19.8±5.3)个月,总生存期(40.6±12.5价月显著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前生存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生存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Ⅲ、Ⅳ度血液及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含奥沙利铂的介入化疗疗效佳,不良反应少,患者生存质量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887-1889

阿德福韦酯治疗E抗原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及其影响因素

摘要:目的观察国产阿德福韦酯(ADV)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I临床疗效并分析影响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收集2005年6月至2011年9月在我院采用国产ADV治疗的118例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临床资料,观察48周时的疗效,分析治疗前ALT水平、HBVDNA水平、体重指数(BMI)及年龄等因素与疗效的相关性。结果ADV治疗48周时,ALT复常率为88%;HBVDNA转阴率为43.22%;22.03%的患者E抗原消失,其中18.64%的患者发生E抗体血清学转换;耐药率为0。获得HBVDNA转阴者较未获得转阴患者基线ALT水平较高、HBVDNA载量较低、年龄较轻、BMI较小、24周获得初始病毒学应答(IVR)比例更高。结论国产ADV可以有效地抑制HBVDNA复制、改善肝功能,促进HBeAg血清学转换。血清HBVDNA水平较低、ALT水平较高、BMI较低及年龄较轻的患者更易对ADV标准治疗方案产生疗效。
1890-1892

抗抑郁剂对脑卒中患者失语的影响

摘要:目的观察急性脑卒中伴失语患者使用抗抑郁剂(舍曲林片)治疗后失语的改善程度。方法选择急性脑卒中伴失语患者5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舍曲林片50mg,睡前1次,疗程30d;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30d对患者进行西部失语成套测验(Westernaphasiabattery,WAB)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两组在治疗30d后失语和神经功能缺损均有改善,治疗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舍曲林片治疗急性脑卒中患者失语有明显的疗效,并有利于神经功能的恢复。
1892-1894

骨松宝联合钙尔奇D治疗骨量减少和骨质疏松症患者的临床观察

摘要:目的观察骨松宝联合钙尔奇D治疗骨量减少和骨质疏松症患者以改善其骨密度的疗效。方法将80例骨量减少和骨质疏松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口服骨松宝联合钙尔奇D治疗(观察组)和单用钙尔奇D治疗(对照组),服药6个月后观察骨密度值的变化。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BMD值和T值均有改善。观察组治疗前后腰椎BMD值分别为(0.60±0.12)和(0.68±0.21),t值分别为(-2.44±0.72)和(-1.66±0.55);左股骨颈BMD值分别为(0.74±0.22)和(0.86±0.08),t值分别为(-2.08±0.38)和(-1.42±0.46)(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腰椎BMD值分别为(0.67±0.14)和(0.69±0.09),t值分别为(-2.35±0.68)和(-1.86±0.36);左股骨颈BMD值分别为(0.72±0.16)和(0.75±0.24),t值分别为(-2.17±0.42)和(-1.71±0.32),对照组BMD值治疗前后有改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骨松宝联合钙尔奇D治疗比单用钙尔奇D治疗骨密度改善效果更为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骨松宝联合钙尔奇D治疗对骨密度改善有显著疗效,并具有良好的耐受性和安全性。
1898-1900

肺心病患者血清hs—CRP的改变及阿托伐他汀的干预作用

摘要:目的探讨慢性肺心病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改变及阿托伐他汀的干预作用。方法选择110例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50例为对照组(C组),比较三组血清hs-CRP、肺功能及肺动脉平均压(MPAP)的差别。B组给予基础治疗,A组给予基础治疗同时加用阿托伐他汀口服,比较两组治疗前后hs—CRP、肺功能和MPAP的改变。结果A组、B组两组治疗前血清hs—CRP、肺功能与MPAP无明显差异,治疗后A、B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B两组患者治疗后hs-CRP与MPAP都出现下降,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A、B两组治疗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EV。%与FEV,/FVC治疗前后都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B两组治疗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B两组治疗后与正常组比较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CRP参与慢性肺心病患者的气道炎症反应,阿托伐他汀可抑制炎症反应并改善肺动脉高压。
1900-1902

CURB-65和PSI两种评分对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预后的评估价值

摘要:目的探讨CURB-65评分和PSI评分对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预后的判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1月至2012年8月收治的75例重症CAP患者的资料,分别采用CURB-65、PSI和APACHEII对75例患者28d病理及生理学指标进行评分,并统计处理。结果随评分升高,患者病死率明显增加,CURB-65=3时患者病死率为37.9%,PSI=5时患者病死率为43.8%。ROC曲线分析表明,两种评分均可预测重症CAP28d病死率,CURB-65曲线下面积为0.709(P=-0.004),PSI曲线下面积为0.675(P=-0.015),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CURB-65及PSI具有相似预测重症CAP患者死亡概率的价值,但CURB-65比PSI评分操作更简易,适于各级医疗机构推广。
1903-1904

纤支镜下支气管肺泡灌洗辅助治疗重症肺炎48例疗效观察

摘要:目的观察纤支镜下支气管肺泡灌洗术辅助治疗重症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90例重症肺炎患者随机分为A组(n=48)与B组(n=42),B组给予抗感染等支持疗法,A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支气管肺泡灌洗术3-5次,治疗3d后比较两组血氧饱和度与动脉血气分析指标,治疗10d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①治疗3d后,A组患者SpO2、PaO2、PaCO2改善情况优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治疗10d后,A组显效率(52.1%)与总体有效率(93.8%)均高于B组(34.1%、81.0%),前者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B组治疗期死亡2例(4.8%),A组无死亡病例。结论常规治疗重症肺炎基础上联合支气管肺泡灌洗能明显提高临床疗效,能有效降低病死率。
1905-1906

不同手术方式治疗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C反应蛋白的影响

摘要:目的对比经皮肾穿刺取石术(MPcNL)与经尿道输尿管镜碎石术(URL)在治疗输尿管上段嵌顿性结石的疗效差异以及安全性,并探讨其对血清C反应蛋白的影响,为临床手术方式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选取170例输尿管上段嵌顿性结石患者。随机分为URL组和MPCNL组各85例。URL组采用经尿道输尿管镜碎石术,MPCNL组采用经皮肾穿刺取石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结石清除率、血红蛋白、血清C反应蛋白的变化以及并发症。结果URL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MPCNL组;URL组患者术后的住院时间较MPCNL组明显缩短;MPCNL组患者术后3d以及术后1个月的结石清除率均明显高于URL组;URL也组的血红蛋白仅出现轻微的下降,其下降的幅度明显低于MPCNL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CP〈0.05)。两组患者在手术前1d及手术后各个时间段的血清CR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URL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24%,MPCNL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8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僻〉0.05)。结论两种手术方式治疗输尿管上段嵌顿性结石各有优势,但对患者的创伤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临床上应该根据患者的病情特点综合评估,采用更加合适的手术方式进行治疗。
1907-1910

半肩关节置换与反向全肩关节置换治疗老年新鲜肱骨近端骨折的中期疗效对比研究

摘要:目的比较分析半肩关节置换与反向全肩关节置换治疗老年新鲜肱骨近端骨折的中期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3年1月至2011年1月因肱骨近端新鲜骨折而采用肩关节置换治疗的23例老年患者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将病例分为两组,半肩置换组12例,反向全肩置换组11例。随访中对患者的术后并发症情况进行记录。在末次随访中,采用简明评估数字量表(singteAssessmentNumericEvaluation,SANE)评分,Penn肩关节评分以及美国肩肘外科学会(AmericanS houlder and Elbow Society,ASES)评分以及患侧肩关节前屈、外旋活动度等指标数据评价患者的功能效果。结果平均随访时间为3.6年(1.3~8年)。在末次随访时,反向全肩置换组的ASES评分、Penn肩关节评分以及SANE评分均显著高于半肩置换组(P〈0.05),反向全肩置换组的患肩平均主动前屈活动度显著高于半肩关节置换组(t=2.772,P=-0.011),患肩平均主动外旋活动度组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126,P=0.273)。全肩置换组病例中1例出现Sirveaux1级凹迹;半肩置换组病例中2例出现结节部不愈合,2例患者术后出现臂丛神经损伤。在总体并发症发生率方面,方向全肩置换组为9.1%,半肩置换组病为33.3%,半肩置换组高于反向全肩置换组,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814,P=0.367)。结论反向全肩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的中期临床效果良好,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相比半肩关节置换其患者的功能效果更佳。
1910-1913

宫颈长度联合高磷酸化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1预测早产的价值

摘要: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宫颈长度联合检测早产孕妇宫颈分泌物中高磷酸化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1(phIGFBP-1)对预测早产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孕28~36周孕妇106例。采用分娩预测试剂盒检测孕妇宫颈分泌物中phlGFBP-1,并联合B超测量计算宫颈指数。按照分娩情况分为早产组和足月组,对数据进行记录并作出比较与分析。结果106例孕妇妊娠分娩结果为早产组24例,足月组82例;测量平均宫颈长度,早产组为(3.51±0.59)cm,足月组为(4.21±0.89)cm。将宫颈长度≤4.0cm作为指标和临界点,在phIGFBP-1的阳性率中早产组占50%(13126),足月分娩组占50%(13/26)。二者联合预测的结果为早产敏感性为54.2%;早产特异度值为100%;阳性预测值为100%;阴性预测值为85.7%。结论以孕妇宫颈分泌物中phIGFBP—1检测为阳性且检查宫颈长度≤4.0cm为指标可以提高早产预测的准确性。
1914-1916

妊娠期糖尿病的及时诊断和治疗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摘要: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的及时诊断和治疗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诊治的60例妊娠期糖尿病作为观察组,确诊后给予饮食、运动和药物治疗;选取同期120例正常妊娠孕妇作为对照组。观察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治疗前后血糖水平[空腹血糖(FPG)、餐后2hJfK糖(2hPG)、餐后最高血糖],同时观察和比较两组孕产妇的并发症(妊高征、羊水过多、胎膜早破、产后出血)、分娩方式(阴道分娩、剖宫产)、围生儿结局(早产、巨大儿、新生儿窒息、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结果与治疗前相比,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治疗后FPG、2b-PG、餐后最高血糖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孕产妇在并发症、阴道分娩率、剖宫产率以及围生儿结局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若得到及时诊断和规范化治疗均能够达到正常妊娠结局。
1916-1918

术后辅助化疗对绝经前乳腺癌患者性激素和月经周期的影响

摘要:目的观察绝经前乳腺癌患者术后辅助化疗对其性激素和月经周期的影响,为临床选择综合治疗方案提供参考。方法应用回顾性分析及统计学方法,将97例绝经前乳腺癌患者按年龄不同分成3组,I组:12例,年龄≤30岁;II组:34例,年龄在31-40岁之间;III组:51例,年龄〉141岁。分析不同组别在化疗过程中外周血血清雌激素(Eestrogen,E2)、孕激素(Progestin,P)、总睾酮(Testosterone,T)水平及其月经周期的变化。结果患者第一次接受化疗前,I组患者血清E2、P、T浓度分别为:(283.73±53.12)pg/ml、(13.98±5.67)ng/ml、(48.6±16.73)ng/dl;Ⅱ组分别为:(278.86±59.36)pg/ml、(13.01±6.21)ng/ml、(46.32±17.09)ng/dl;Ⅲ组分别为:(243.11±90.12)pg/ml、(14.01±6.45)ng/ml、(43.89±18.88)ng/dl,各组E2、P或T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随着患者接受化疗次数的增加,其血清中E2、P浓度在不同周期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尸值均〈0.01),即随着化疗周期的增加E2、P浓度逐渐降低;总睾酮(T)浓度在不同化疗周期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俨值均〉0.05),即T并没有随着化疗周期的增加而发生改变。化疗周期结束后,患者发生闭经率为41.2%,未闭经组E2、P、T浓度分别为:(53.66±37.91)pg/ml、(5.34±4.22)ng/m2、(43.32±22.04)ng/dl;闭经组分别为:(12.21±5.64)pg/ml、(0.5±0.2)ng/ml、(103.2±29.88)ng/dl,两组E2、P或T间存在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俨值均〈0.01),即化疗诱导闭经后,患者血清E2、P浓度明显降低,血清T浓度显著升高。不同年龄组间闭经发生率及发生时间不同,患者年龄与化疗诱导的闭经发生率呈强正线性相关(r=1,P=0.016),年龄越大的患者接受化疗后,其发生�
1919-1921

天津地区女性人乳头瘤病毒感染情况及亚型分布特征分析

摘要:目的研究23种HPV基因亚型在天津地区女性中的感染状况以及亚型分布特征,为预防HPv感染和宫颈癌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利用DNA杂交技术检测妇科门诊样本,并进行基因分型,比较不同亚型流行病学的特点。结果3350例样本中HPV感染者1048例,感染率为31.28%,其中高危亚型检出652例,占感染者的62.21%,低危亚型229例,占21.85%,同时感染高危亚型和低危亚型的167例,占15.93%。各年龄组均以单重感染为主,其次为二重感染。在5个年龄组中,≤25岁年龄段感染比例最高。23个亚型中以16型最多,其次为58型和56型。结论天津地区女性HPV感染以单重感染为主,高危亚型的感染具有一定优势;高危亚型中,HPV16、58和56为主要感染亚型。
1922-1925

腹腔镜下输卵管积水不同手术方式对卵巢储备功能的影响

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下保留及切除输卵管后对卵巢储备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010年5月至2012年5月,因输卵管积水在本院行腹腔镜手术处理的88例患者,按手术方式分为三组。A组(胪30)保留双侧输卵管,行输卵管近端结扎远端造口术,B组(n=28)行单侧输卵管切除及对侧输卵管近端结扎及伞端造口术,C组(n=30)行双侧输卵管切除术。观察患者术后1个月、3个月的血清雌二醇(E2)、卵泡刺激素(FS田、基础抑制素(INH)水平的变化,以及术后月经恢复情况。结果三组患者手术前、后血清E2、INH水平及窦状卵泡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A、B组患者手术前、后血清FS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组术后第一次月经周期FSH升高(P〈0.05),但术后第三次月经周期降为正常,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输卵管积水不同的手术方式对卵巢储备功能无明显影响。
1925-1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