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医学杂志社
分享到:

海南医学杂志

《海南医学》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73年,公开发行的半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医药资讯、论著_基础研究、论著_临床研究、短篇论著、综述、经验交流、病例报道等。
  • 主管单位:海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 主办单位:海南省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3-6350
  • 国内刊号:46-1025/R
  • 出版地方:海南
  • 邮发代号:84-1
  • 创刊时间:1973
  • 发行周期:半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2.33
  • 综合影响因子:0.786
期刊级别: 省级期刊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海南医学 2012年第06期杂志 文档列表

海南医学杂志论著

抑凋亡蛋白Survivin及P-糖蛋白在骨肉瘤中的表达与骨肉瘤化疗耐药性关系的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抑凋亡蛋白Survivin及多药耐药基因mdrl表达的P-糖蛋白(P-gp)的表达与骨肉瘤临床病理特征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SP法)检测34例骨肉瘤组织及30例骨软骨瘤(对照组)组织中抑凋亡蛋白Survivin及多药耐药基因mdrl表达的P-糖蛋白的表达,统计分析Survivin、P-gP在骨肉瘤组织中表达的相关性和其表达情况与病例临床特征的相关性。结果①34例骨肉瘤组织标本中19例Survivin蛋白表达阳性为55.9%(19/34),27例P-gp表达阳性为79.4%(27/34);对照组30例标本中未检测到Survivin蛋白表达、P-gP表达(P〈0.01)。②39例骨肉瘤患者中发生转移的病例16例,其Survivin蛋白、P-gP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未发生转移病例(P〈0.05)。结论抑凋亡蛋白Survivin及多药耐药基因mdrl表达的P-gp的在骨肉瘤组织中呈现高表达,且两者表达水平与骨肉瘤病理分级和转移成正比。
1-3

姜黄素对HL60细胞PI3K/AKT信号传导通路的影响

摘要:目的研究姜黄素诱导白血病HL-60细胞凋亡与P13K/AKT信号传导通路的相关性,为AML的靶向治疗提供新思路。方法MTT实验检澳4姜黄素对HL-60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经姜黄素处理后,用倒置显微镜进行细胞形态学观察,并用Western blot检测CAV-1、AKT、P.AKT蛋白水平。结果MTT实验证明了姜黄素对HL60细胞增殖具有抑制作用,且随作用浓度的增强而增强;姜黄素作用HL-60细胞,用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出现了凋亡形态学改变;并且Western blot检测显示CAV-1蛋白水平增高,而AKT、P-AKT蛋白水平降低。结论姜黄素可通过上调HL-60细胞中CAV-1的表达,而抑制P13K/AKT信号通路,进而抑制HL-60细胞增殖并促进其凋亡。
3-5

小剂量普通肝素治疗重度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临床研究

摘要:目的研究小剂量普通肝素治疗重度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70例重度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分为三组,对照组25例予常规护肝退黄抗病毒治疗(甘利欣、苦黄、水溶性维生素、拉米夫定等);腺苷蛋氨酸组2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腺苷蛋氨酸1000mg加入0.9%生理盐水250ml中静脉滴注,1次,(1,10d为一个疗程;肝素组25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普通肝素钠25mg加入0.9%生理盐水250ml中静脉滴注,1次/d,10d为一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血清谷丙转氨酶、胆红素、凝血酶原时间的变化。结果肝素组在重度慢性乙型肝炎的血清谷丙转氨酶、胆红素、凝血酶原时间恢复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与腺苷蛋氨酸组疗效相近,但肝素组所用费用较腺苷蛋氨酸组低。结论小剂量普通肝素对重度慢性乙型肝炎有明显疗效,且费用低,临床应用安全。
6-7

夫精宫腔内人工授精周期数与妊娠率的相关性分析

摘要:目的分析夫精宫腔内人工授精(IUI)治疗周期数与临床结局的相互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196个IUI周期的病例资料,比较治疗周期次数与临床妊娠率的关系。结果1625例患者行2196个IUI周期,有329例获临床妊娠,周期妊娠率为15%,夫妇累积妊娠率为20.2%。第1、第2、第3、第4周期组的临床妊娠率分别为15.2%、14.9%、12.9%、0.0%,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2、3、4个周期组的周期临床妊娠率分别为19.7%、10.1%、8.9%、6.3%,累积妊娠率分别为19.7%、20.2%、26.7%、25.0%。两两比较分析显示1个周期组与2个周期组及3个周期组的周期临床妊娠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其他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间累积妊娠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UI治疗中适当增加助孕周期数可以增加累积临床妊娠率。
8-10

阿托伐他汀联合弥可保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64例疗效观察

摘要: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联合弥可保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收治的12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入对照组与观察组,观察组56例,采用弥可保治疗,观察组64例,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血脂及神经传导速度的改变。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甘油三脂(TG)、总胆固醇(TC)及低密度脂蛋白(LDL)显著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2%,显著优于对照组的83.9%(P〈0.05);治疗后两组腓总神经及正中神经传导速度显著增加,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弥可保可显著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症状,提高神经传导速度,疗效优于单纯应用弥可保。
10-12

超声斑点追踪技术评价急性冠脉综合征支架植入后左室短轴径向收缩功能的研究

摘要:目的应用超声斑点追踪技术(STI)评价急性冠脉综合征支架植入(PCI)后左室短轴径向收缩功能的变化情况,了解PCI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再灌注的疗效。方法选择32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应用STI检测术前、术后3个月左室径向运动指标应变率(SRS)、收缩期峰值径向应变(SR)、径向位移(DR)。结果术后3个月,LVEF、ESV、EDV均较术前有明显改善,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V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心尖、二尖瓣、乳头肌水平各梗死节段总峰值SRs、SR、DR均较术前增加,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STI是评价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术后节段性室壁运动变化情况的有效方法。
13-15

自制须条状引流管在腹腔术后预防性引流中的效果观察

摘要:目的寻找腹腔手术后预防性引流效果更好的引流方法。方法将目前市面上常用的F28号单腔直通硅橡胶引流管裁剪成须条状,关腹前放置于腹部手术后需引流的部位(称为A组共52例),观察引流效果,与同期在本科手术的另一组放置双套管引流的腹部手术(称为B组共51例)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腹腔积液比例A组(5.77%)少于B组(19.61%),腹膜炎比例A组(7.71%)少于B组(31.37%),体温升高比例A组(11.54%)少于B组(29.41%),外周血白细胞升高比例A组(51.92%)少于B组(72.55%);四项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自制须条状引流管在腹腔手术后的引流效果优于双套管。
15-17

骨样骨瘤的X线CT和MRI表现及诊断价值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骨样骨瘤的X线CT和MⅪ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08年2月至2011年10月在我院诊治并经病理学证实为骨样骨瘤的患者136例,对比分析其影像学资料。结果136例患者均行X线检查,74.26%显示有瘤巢,行CT检查的患者111例,全部显示有瘤巢,行MRI检查的患者42例,78.57%显示有瘤巢,CT检查显示瘤巢率明显高于X线和MRT检查(P〈0.05)。结论CT检查瘤巢显示率最高,是最准确的方法,X线检查使用最为广泛,是重要的检查方法,MⅪ对骨化和钙化的敏感度差,但对周围软组织分辨率高,可结合X线或CT检查应用于临床,三者联合,诊断价值更高。
18-20
海南医学杂志实验研究

大鼠脊髓神经元的分离、培养与鉴定

摘要:目的通过对新生大鼠脊髓神经元分离、培养过程中细节的探讨,建立一种高效、稳定的大鼠脊髓神经元培养方法,为研究脊髓损伤相关的病理生理及其治疗提供种子细胞。方法取新生SD大鼠的脊髓组织,通过木瓜酶消化制成单细胞悬液,经差速贴壁后种于12孔细胞培养板内,用无血清培养基培养,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生长状态,免疫细胞化学对神经元目-ⅢTubulin行特异性荧光素染色,结合DAPI核染色鉴定神经细胞及其含量。结果该方法培养的脊髓神经元生长状态良好、密度适中,纯度较高,约83%。结论采用木瓜酶消化、差速贴壁及无血清培养的新生大鼠脊髓神经元符合体外实验的要求,为进一步进行相关实验提供目的细胞。
21-22

人和大鼠胸主动脉成纤维细胞的原代培养

摘要:目的培养成纤维细胞,建立不同种属来源的胸主动脉成纤维细胞的培养方法并比较其形态差异。方法用消化法和贴壁法分离不同来源的成纤维细胞,利用差速培养法纯化成纤维细胞,并对所培养的细胞进行倒置显微镜观察和苏木素一伊红染色,观察成纤维细胞形态,并对培养细胞行波形蛋白免疫染色鉴定。结果接种24h后细胞全部贴壁,48h后人胸主动脉成纤维细胞体积增大并伸出伪足,形状以梭形或不规则形为主;而大鼠胸主动脉的成纤维细胞生长的相对较慢。结论用I型胶原消化动脉的成纤维细胞效果较好,用差速生长纯化的成纤维细胞可用于实验研究。
23-25
海南医学杂志临床研究

坎地沙坦治疗老年高血压病合并阵发性房颤的临床观察

摘要:目的探讨坎地沙坦治疗老年高血压病合并阵发性房颤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复发情况及左房内径的影响。方法选择老年高血压病合并阵发性房颤8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n=42)和对照组(n=42),治疗组给予坎地沙坦治疗,对照组给予拉西地平治疗,两组均视血压情况酌情加用利尿剂,随访18个月,比较两组对老年高血压控制情况、房颤的复发次数、复发持续时间及左心房内径的影响。结果治疗后两组血压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两组治疗后降压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心房颤动复发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5.36±1.04)次VS(9.54±1.24)次,P〈0.01)];治疗组发作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15.3±4.9)hV8(23.3±5.9)h,P〈0.01】;治疗组左房内径比治疗前明显缩小,对照组无明显变化,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坎地沙坦治疗老年高血压病合并房颤患者能有效降低血压,并减少房颤复发和房颤的持续时间,同时能明显抑制左房重构。
25-27

糖尿病合并脂肪肝的临床特征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糖尿病合并脂肪肝临床特征,寻找相关危险因素。方法2006年11月至2011年2月在我院门诊及住院治疗的108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两组,其中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组(NAFL组)52例,不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组(非NAFL组)56例,检测体重指数、腰围、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血胰岛素抵抗指数、糖化血红蛋白、谷丙转氨酶酶、谷草转氨酶、C反应蛋白、尿酸、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和高密度脂蛋白等相关因素并组间比较,NAFL与各种影响因素间相关性检验用Logistic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结果NAFL组BMI、腰围、FBG、FINS、GHbA1c、UA、TC、TG、HDL及LDL水平与非NAFL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BMI、腰围、TG及LDL与NAFL发生密切相关。结论BMI、腰围、TG及LDL是发生2型糖尿病合并NAFL的高危因素。
28-30

引导组织再生术联合骨移植治疗下颌磨牙II度根分叉病变的疗效分析

摘要:目的采用Bio-Oss骨移植联合Bio-Guide胶原膜的方法治疗下颌磨牙Ⅱ度根分叉病变,评价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了31例双侧下颌磨牙患有Ⅱ度根分叉的患者,采用分口对照实验的方法,一侧采用Bio-Oss骨移植联合Bio-Guide胶原膜,另—侧采用单纯翻瓣术。结果双侧经牙周手术治疗后6个月及1年的牙龈指数、附着水平及根分叉探诊深度都有明显改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疗效与单纯翻瓣术组比较各指标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io—Oss骨移植联合Bio-Guide胶原膜治疗下颌磨牙Ⅱ度根分叉比单纯翻瓣术具有更好的临床效果。
30-32

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对婴幼儿合胞病毒肺炎预后的影响

摘要:目的探讨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对婴幼儿合胞病毒肺炎、毛细支气管炎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儿内呼吸科2008年10月至2009年3月收住院的具有特应质的合胞病毒肺炎、毛细支气管炎患儿88例为研究对象,入院后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儿均给予抗炎、吸氧、止咳、平喘、化痰等综合治疗。对照组咳喘症状缓解出院后停药。治疗组在对照组雾化吸入的基础上,加用布地奈德混悬液0.5mg,bid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咳喘症状缓解出院后改用布地奈德气雾剂100ggbid吸入,4周后改为qd吸入,8周后停药观察。分别于出院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到哮喘门诊复查,观察其喘息发作的频率。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在住院期间临床症状的消失、住院天数及停药后1年内喘息发作的例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布地奈德雾化液早期、足量、规范化雾化吸入可减少特应质的合胞病毒肺炎、毛细支气管炎患者再次喘息发作或转变为哮喘的机会,对改善合胞病毒肺炎、毛细支气管炎的预后及哮喘的早期干预发挥重要的作用。
33-34

低钙透析联合骨化三醇冲击治疗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继发性甲旁亢中的应用

摘要:目的观察骨化三醇冲击联合低钙透析治疗不同程度血液透析患者继发性甲旁亢(SHPT)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42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按甲状旁腺素(iPTH)水平不同分为三组:A组300pg/ml〈iPTH〈600pg/ml,B组600pg/ml≤iPTH〈1000pg/ml,C组iPTH≥1000pg/ml,分别给予骨化三醇口服2~3嵋,2次/周;3-4gg,2次/周;4-5μg,2次倜,透析液钙浓度均为1:25mmol/L,治疗过程中,每2周检测一次iPTH、血清钙(SCa)、血清磷(SP)、碱性磷酸酶(ALP)。结果与治疗前比较,A组和B组患者治疗8周后,ALP、iPTH明显下降(P〈0.05),SCa、SP变化不大(P〉0.05),骨痛、乏力、皮肤瘙痒等症状亦获得全部或部分缓解,C组患者对骨化三醇冲击治疗效果不明显。结论骨化三醇冲击治疗对中度SHPT疗效较显著,起效较快。
35-37

苯肾上腺素不同给药时机处理剖宫产患者腰麻后低血压对新生儿的影响

摘要:目的探讨苯肾上腺素不同给药时机处理剖宫产患者腰麻后低血压对新生儿酸碱平衡的影响。方法选择ASAⅠ~Ⅱ级择期剖宫产患者60例,随机分成三组:分别在收缩压低于基础血压100%(A组)、90%03组)、80%(C组)时以50μg/min的速度输注苯肾上腺1min,血压高于基础值停止输注。记录术中BP、HR、SpO2、麻醉平面、麻醉开始到切开子宫的时间(T)、胎儿娩出前苯肾上腺素的总用量、胎儿脐动脉血pH和在胎儿娩出后1min、5min的Apgar评分。结果B组和C组脐动脉血pH明显低于A组(P〈0.05),B组和C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苯肾上腺素消耗量B组和C组明显多于A组,C组明显多于B组(P〈0.05);1min和5minApgar评分三组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腰麻剖宫产手术中,未出现明显血压下降时就开始应用苯肾上腺素维持母体血流动力学稳定,更有利于维持胎儿酸碱平衡的稳定,并可以明显减少苯肾上腺素的使用量。
37-38

腹腔内注入罗哌卡因对小儿阑尾切除术后的镇痛作用

摘要:目的探讨小儿阑尾切除术腹腔内注入罗哌卡因行术后镇痛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5-14岁行阑尾切除术的小儿40例,行静吸复合全麻(喉罩或气管插管),随机分为两组:罗哌卡因组于关腹前腹腔内注入0.25%罗哌卡因1.5mg/kg;对照组注入等量的生理盐水。分别记录回病房后0h、0.5h、1h、3h、6h、12h、18h和24h的客观疼痛评分(OPS)和家长视觉模拟评分(VAS),术后需要用镇痛药地佐辛例数和使用量,恶心呕吐,呼吸抑制等情况。结果罗哌卡因组在0.5h、1h、3h、6h、12h的OPS和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使用地佐辛总量和总例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均无呼吸抑制,切口血肿和感染、腹部感染、术后出血、尿潴留等并发症。结论:小儿阑尾切除术后应用0.25%罗哌卡因1.5mg/kg腹腔内注药行术后镇痛有效、便捷、安全。
39-40

左旋布比卡因用于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90例临床观察

摘要:目的研究左旋布比卡因行蛛网膜下隙阻滞麻醉在剖宫产手术中的临床麻醉效果、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收集择期剖宫产患者1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90例。于L2-3间隙行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分别注射0.75%左旋布比卡因1ml(观察组)和0.75%布比卡因1ml(对照组),观察并记录术中血流动力学变化、感觉阻滞起效及持续时间、感觉阻滞范围、VAS评分、下肢运动阻滞起效及持续时间、Bromage评分、腹肌松弛程度、术中、术后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等情况。结果麻醉效果对照组优73例,良17例,观察组优74例,良16例,优良率均为100%;两组产妇给药后在血压和HR等方面均出现轻度下降;低血压发生率对照组为10.0%,观察组为6.7%;感觉阻滞起效及恢复时间、运动阻滞起效及恢复时间和达最高阻滞平面时间等方面差异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左旋布比卡因阻滞麻醉效果满意且对血流动力学干扰小,可以安全、有效地应用于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
4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