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医学杂志社
分享到:

海南医学杂志

《海南医学》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73年,公开发行的半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医药资讯、论著_基础研究、论著_临床研究、短篇论著、综述、经验交流、病例报道等。
  • 主管单位:海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 主办单位:海南省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3-6350
  • 国内刊号:46-1025/R
  • 出版地方:海南
  • 邮发代号:84-1
  • 创刊时间:1973
  • 发行周期:半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2.33
  • 综合影响因子:0.786
期刊级别: 省级期刊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海南医学 2009年第05期杂志 文档列表

海南医学杂志论著

主动脉夹层的诊断及外科处理

摘要:目的 探讨主动脉夹层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总结26例主动脉夹层诊断治疗经验,其中男21例,女5例,年龄12—81岁,平均(54.3±3.6)岁。发病时均出现胸背部疼痛,心电图检查排除急性心肌梗塞,所有病人行CT增强或CT血管造影(CTA)检查。结果所有病人经CT检查确诊:stanfordA型4例,B型22例;入院后给予止痛及降压处理。非手术处理15例,入院7d内死亡7例,均死于夹层破裂(其中2例死于心包填塞),另2例入院后两周内分别死于夹层破裂及心衰。手术处理11例,3例病人行开胸降主动脉部分置换术,8例行带膜支架腔内置入术。1例死于降主动脉部分置换术中出血。10例外科治疗病人均获随访,随访期8个月至4年。1例病人支架置入术后1年发生升主动脉逆剥,无胸痛。其余9例病情稳定。结论CT检查对本病手术方案的制定至关重要,带膜支架植入术是本病有效的治疗手段。
1-3

自体Beagle犬肾移植模型的建立

摘要:目的 建立自体Beagle犬肾移植模型。方法8只Beagle犬均切取左侧肾脏,经HC—A液低温灌注、保存48h后植入自体右侧髂窝。将供肾动、静脉分别与自体右侧髂外动、静脉吻合,输尿管与膀胱抗返流吻合,同时切除右侧肾脏。检测实验犬移植前后肾功能指标,并观察一般情况。结果8只实验犬移植后血清肌酐逐渐升高,于第3d达高峰,与术前相比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后逐渐下降,于3周余恢复。结论通过实验,建立了自体Beagle犬肾移植模型,为后续的实验研究提供了便利。
3-5

人参皂甙对大鼠急性脊髓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摘要:目的 探讨人参皂甙(Ginsenodides,Gs)对急性脊髓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改良Allen’s重物打击法制作急性脊髓损伤模型。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损伤组和Gs治疗组。每组36只,分别于术后6h、12h、1d、3d、7d、14d完整取大鼠Tq脊髓段。斜板实验和BBB行为学评分评价大鼠脊髓功能的恢复情况;TUNEL法标记脊髓组织凋亡细胞;Westernblot方法检测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基因-2(Bcl-2)和Bcl伴随蛋白x(Bax)蛋白表达;RT—PCR方法检测半胱氨酸基天冬氨酸-特异性蛋白酶-3(Caspase-3)mRNA表达。结果损伤组和Gs组大鼠术后14d内脊髓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恢复,Gs组恢复优于损伤组(P〈0.05或P〈0.01);损伤组大鼠脊髓TUNEL标记的阳性细胞数于术后3d达高峰,Gs组于相应各时间点均低于损伤组(P〈0.01);术后各时间点Gs组大鼠脊髓Bcl-2蛋白表达高于损伤组(P〈0.01),术后12h、1d、3d、7d、14dGs组大鼠脊髓Bax蛋白表达均低于损伤组(P〈0.05或P〈0.01);术后各时间点Gs组大鼠脊髓caspase-3mRNA表达低于损伤组(P〈0.01)。结论通过提高Bcl-2/Bax比值并抑制caspase-3mRNA表达减少脊髓损伤后神经元凋亡是Gs对脊髓损伤后具有保护作用的可能机制之一。
6-9

老年人外伤性急性颅内血肿的临床特点与治疗策略(附98例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老年人外伤性急性颅内血肿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近10年我院收治的98例老年人急性颅内血肿的临床资料和治疗。结果恢复良好24例,中残20例,重残17例,植物状态5例,死亡23例,放弃治疗9例。结论老年人外伤性急性颅内血肿的临床表现具有其特点,严密的病情观察和积极的CT复查对病情的掌握尤为重要。早期诊断和适合的治疗策略有利于预后的改善。
10-12
海南医学杂志读者·作者·编者

关于正文中参考文献的标注方法

摘要:本刊参考文献按顺序编码制的标注法标注。1.按正文中引用的文献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码,并将序号置于方括号中。
12-12
海南医学杂志论著

胸段食管癌三野根治术217例临床分析

摘要:目的 总结食管次全切除并三野淋巴结清扫根治术治疗胸段食管癌的临床经验。方法收集2002年1月至2008年2月于我科行食管次全切除,颈、纵隔、腹腔三野淋巴结清扫治疗的217例胸段食管癌患者,其中男170例,女47例,年龄36—78岁,平均(56.7±7.2)岁;上段食管癌55例,中段食管癌111例,下段食管癌51例;病变长度〈3.0cm者52例,3.1—5.0cm者98例,5.0cm以上者67例;术后病理报告:鳞状细胞癌205例,鳞腺癌7例,腺癌5例。结果202例(93.09%)患者获根治性切除,无围手术期死亡;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8.57%(62/217),但经及时处理均顺利恢复。本组病例中颈部、上纵隔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16.13%、22.58%。食管切缘均无肿瘤残留。随访6个月至5年,死亡23例,其中26例已经存活5年。吻合口肿瘤复发3例。结论采用三野根治术治疗胸段食管癌是必要的、可行的,可提高肿瘤根治率,减少肿瘤复发,有利于转移淋巴结的清扫,特别适合食管中上段癌,颈部、上纵隔淋巴结有转移的病例。通过防治,不增加手术并发症和死亡率。
13-15

自发性结肠穿孔的诊断和治疗

摘要:目的 探讨自发性结肠穿孔的病因、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0月至2008年10月12例自发性结肠穿孔患者的临床资料。全部病例均行急诊手术,术前明确诊断8例。行结肠穿孔修补术1例,穿孔段肠外置手术1例,穿孔修补+近段结肠造口术9例,穿孔肠段切除、远端封闭、近端造口(Hartmann术)1例。结果治愈10例,死亡2例;并发肺部感染2例;切口感染1例。结论自发性结肠穿孔多见于老年人,确诊率低,预后差,早期诊断、早期手术是改善预后的关键。
16-18

咪达唑仑在重度创伤患者麻醉诱导中的应用

摘要:目的 比较重度创伤患者在不同麻醉深度下气管插管时的咪达唑仑用量及血流动力学变化。方法将36例非颅脑损伤的重度创伤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各18例。所有患者入室行脑电双频指数(Bis)监测,以咪达唑仑1.5mg/min缓慢静注,当BIS达到预定值[A组(60±3),B组(45±3)]时立即给予芬太尼3us/ks,琥珀胆碱1.5mg/kg,肌肉松弛后气管插管。分别记录入室时(T0)、BIS达预定值时(T1)、气管插管即刻(T2)、插管后1min(T3)、3min(T4)的心率(HR)、收缩压(SBP)、BIS和咪达唑仑的用量。结果两组患者入室时HR、SBP、BIS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组内比较A组各时点HR、SBP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B组HR、SBP在T2、T3、T4时点与T0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组的HR、SBP在L、T4时点与B组相同时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咪达唑仑的用量为(0.115±0.014)mg/kg。结论重度创伤患者使用小剂量咪达唑仑麻醉诱导既有利于创伤患者的循环稳定又可使患者处于一个合适的麻醉深度。
19-20

先天性乳糜胸的产前诊断和处理

摘要:目的 探讨先天性乳糜胸的产前诊断和围产期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5月至2008年2月5例先天性乳糜胸的产前超声检查、新生儿出生孕周、Apgar评分、新生儿胸水检查结果和预后。结果超声首次发现胎儿胸腔积液在孕22周至38周之间,3例合并羊水过多,2例双侧胸腔积液,其中1例合并睾丸鞘膜积液和腹水。胸水检查提示漏出液中淋巴细胞有80%-90%,4例存活,1例死亡。结论乳糜胸出现的孕周、持续时间和程度是决定新生儿预后的主要因素,超声检查是主要的产前诊断方式。
21-23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再手术的原因及防治对策

摘要: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后再手术的原因、预防及处理对策。方法对我院2003年3月至2008年10月收治的27例LC术后因不同原因再手术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7例中手术技术相关性并发症再手术者19例,漏误诊8例,全组病例均一次性完成相应手术,术后恢复顺利,治愈出院。结论减少LC术后再手术的关键是掌握好LC的适应证,严格的术前检查,术中精细操作,适时中转开腹,合理放置引流管。手术后出现并发症及时再手术处理可取得良好效果。
24-26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病特征及医源性危险因素的研究

摘要:目的 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病特点和独立医源性危险因素,以期指导临床治疗。方法收集我院ICU2007年1月1日至2008年6月30日间行机械通气的127例病例的临床资料,按诊断标准分发生VAP组和未发生VAP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特点、相关医源性危险因素、病原菌分布和预后等进行比较分析。结果VAP发生率为33.1%;停留鼻胃管或鼻空肠管,洗胃机洗胃,禁食3d以上,应用制酸剂或H2受体拮抗剂,持续3d以上使用激素,应用第3代头孢是发病关系密切的医源性危险因素;分离出的致病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大部分致病菌对常用抗菌药物表现出耐药性。结论预防VAP首先应针对发生VAP的医源性危险因素采取相应的措施。
27-29

手术治疗甲状腺瘤136例临床分析

摘要:目的 总结甲状腺腺瘤诊治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0年1月至2008年6月收治的136例甲状腺腺瘤的临床表现、围手术期处理、手术治疗方法以及术后并发症。结果136例患者全部临床治愈,术后随访8—36个月,3例1年后复发,1例2年后复发,术后声嘶5例,呛咳3例,手麻木1例。结论腺瘤摘除术或腺瘤摘除加部分腺叶摘除术是治疗甲状腺腺瘤的有效方法。
30-31

纳洛酮、山莨菪碱抗休克治疗对血管收缩反应性的影响

摘要:目的 观察纳洛酮(NAL)、山莨菪碱对休克失代偿期血管收缩反应性和一氧化氮(NO)的影响,探讨两者休克治疗的机制。方法(1)改良Wigger法建立兔失血性休克模型,测定休克失代偿期;(2)休克模型18只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n=6)、NAL组(B组,n=6)和山莨菪碱组(C组,n=6);在失代偿期前10min,B组静注NAL(1mg/kg)、C组静注山莨菪碱(2mg/kg)预处理,A组静注等容的0.9%氯化钠注射液;(3)记录休克前、休克30、60、90、120、150、180min注射去甲肾上腺素(NA)后平均动脉压(MAP)变化值;检测相应时点血清NO浓度。结果(1)Wigger模型在休克60min后进入休克的失代偿期;(2)B组休克60、90、120min的MAP升高幅度大于A组(P〈0.05);(3)C组休克60min的MAP升高幅度大于A组(P〈0.05);(4)B组休克60、120min的NO浓度低于休克前(P〈0.05),休克60、120、180min的NO浓度低于A组(P〈0.05);(5)C组NO浓度组内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A组间比较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NAL提高失血性休克失代偿期血管收缩反应性,可能与NAL通过降低血清NO浓度有关;(2)山莨菪碱不提高失血性休克失代偿期血管收缩反应性,但延缓了失代偿期的出现。
32-34

经皮肾镜超声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鹿角形结石(附34例报告)

摘要:目的 探讨与评价经皮肾镜超声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鹿角形肾结石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经皮肾镜下超声气压弹道碎石清石治疗鹿角形肾结石患者34例,对其手术时间、结石清除率、手术并发症等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手术结石取尽率为88.2%(30/34),肾盂梗阻解除率为100%,术后住院时间平均9.6d,术中失血80—500ml,1例术后输同型浓缩红细胞4单位,手术时间82—180min。一期结石取尽率为64.7%(22/34)。12例残石中9例二期手术碎石清石,结石取尽率为88.9%(8/9)。28例随访1—6个月,无出血、肾周积液。结论经皮肾镜超声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鹿角形肾结石可明显提高碎石、清石率,缩短手术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35-36

性病门诊患者支原体检测及药敏分析

摘要:目的 了解近年性病(Sexually transmitted diseases,STD)门诊患者支原体感染及耐药情况。方法对446例STD门诊患者进行支原体培养,并对阳性标本做9种抗生素药敏试验。采用支原体培养、鉴定、药敏一体化试验盒进行检测。结果446例中支原体阳性211例,感染率为47.31%。解脲脲原体(UU)、人型支原体(MH)及UU+blH混合感染的阳性率分别为39.46%(176例)、2.02%(9例)、5.83%(26例)。UU对9种药物敏感性最高的是交沙霉素(99.43%),其次是美满霉素(96.02%)。耐药性最高为氧氟沙星(76.14%),其次为左氧氟沙星(67.05%)。结论STD门诊支原体感染率高达47.31%,主要为UU引起(39.46%);交沙霉素是治疗泌尿生殖道UU感染的首选药物。
37-38

74例儿童多导睡眠仪监测结果及临床资料分析

摘要:目的 探讨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OSAHS)的临床特点及诊断。方法对74名疑诊OSAHS患儿的临床资料包括睡眠相关呼吸紊乱病史、身高、体重、专科检查腺样体扁桃体等及多导睡眠仪(Polysomnography,PSG)监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依PSG结果将病例分为非OSAHS组[阻塞性呼吸暂停指数(Obstructive apneaindex,OAI)〈1次/h,以下“指数”单位同,略去]12例和OSAHS组[OAI≥1,或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pnea hypopneaindex,AHI)≥5,伴最低血氧饱和度(Lowest pulse oxygen saturation,LSpO2)〈92%]62例。OSAHS组与非OSAHS组儿童在临床表现、专科体格检查、体质指数(Bodymassindex,BMI)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表现及专科体格检查不能确诊OSAHS患儿,PSG是鉴别儿童睡眠相关呼吸紊乱的重要手段;肥胖不是儿童OSAHS的主要病因。
39-41

表面麻醉巩膜隧道切口白内障手术临床体会

摘要:目的 观察在表面麻醉下进行巩膜隧道切口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21例(254只眼)患者在表面麻醉下行巩膜隧道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囊外摘除并植入后房型人工晶体。结果术后3d视力t〉0.5者204只眼(80.31%),术后一周视力0.5—1.0者230只眼(90.55%)。随访3—12个月,视力稳定。结论表面麻醉下巩膜隧道切口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是一种手术时间短、疗效好,设备要求简单,适合基层医院推广的方法。
41-42

术前单次大剂量ATG诱导治疗在PRA阳性肾移植受者中的应用

摘要:目的评价术前单次大剂量兔抗胸腺细胞球蛋白(ATG)诱导治疗用于群体反应性抗体(PRA)阳性肾移植受者时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26例PRA阳性肾移植受者组成PRA阳性组(PRA≥10%),该组患者于肾移植手术之前2h开始接受单次大剂量ATG诱导治疗(Fresenius,9mg/kg)。另外选取同时期接受肾移植手术的PRA阴性受者组成阴性对照组(PRA〈10%,n=30),该组患者仅于术前6h口服骁悉1g作为诱导治疗。两组患者的维持免疫抑制剂方案均采用标准的三联方案(钙调蛋白抑制剂+骁悉+强的松)。两组患者术后均接受12个月的随访,对排异反应事件、感染事件和肾功能变化进行记录。结果在术后12个月中,PRA阳性组有4例患者(15.4%)出现急性排异发应(AR),阴性对照组内有6例患者(20.0%)出现AR(P=0.737)。PRA阳性组内6例患者(23.1%)共发生10次感染事件(1.7次/例),阴性对照组内有8例患者(26.7%)共发生11次感染事件(1.4次/例)(P=0.757和P=0.890)。PRA阳性组内的患者接受术前单次大剂量ATG诱导治疗后未出现严重的副作用,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RA阳性组和对照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分别为(16.2±3.1)d和(16.7±3.3)d(P=0.563)。两组患者均未发生移植物功能延迟恢复(DGF)。两组患者的1年人肾存活率均为100%。结论术前单次大剂量ATG诱导治疗安全有效,可以明显降低PRA阳性患者的AR和DGF的发生率,改善移植肾的预后。
4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