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社会科学杂志社
分享到:

湖南社会科学杂志

《湖南社会科学》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88年,公开发行的双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哲学科学、政法社会、经济管理、文教历史、学术交锋、新人新作、领导论坛等。
  • 主管单位:湖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 主办单位:湖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 国际刊号:1009-5675
  • 国内刊号:43-1161/C
  • 出版地方:湖南
  • 邮发代号:42-229
  • 创刊时间:1988
  • 发行周期:双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0.67
  • 综合影响因子:0.310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湖南社会科学 2013年第04期杂志 文档列表

湖南社会科学杂志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专题(共三篇)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原则、载体与路径研究

摘要:“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各价值主体通过协商对话达成的最大共识,它们构成了中国社会主流价值体系的核心。“三个相匹配”构成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原则。在社会实践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沦落为一种口号,就必须有载体和路径支撑,必须有高效健全的运行机制作保障。
1-4

论生态移民的制度供给

摘要:矛盾是导致制度变迁的内因,为协调这一矛盾而产生的交易费用,促使人们为获取更大的收益在客观上推动了制度变迁。生态移民是制度创新的结果,作为供给主导型制度变迁,生态移民成败的关键取决于制度的有效供给。如何实现有效供给?本文从中央政府与其机构——县级地方政府、基层政权、移民之间在其目标函数与成本约束的一致性上博弈、分析并得出结论,并在此基础上分析生态移民的制度供给不足和应对措施。
5-8

快速转型期社会矛盾、冲突及治理研究

摘要:中国的经济建设在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历程中,取得了令国际瞩目的惊人成就,但社会的快速转型,以及社会各阶层在社会大变革中的不断重组与分化,引发了结构性的社会矛盾,使弱势群体的利益受损严重,并且引发了较为频繁的社会冲突事件,利用“吵闹”来实现利益诉求越来越成为社会底层抗争的最常见手段。本文从社会快速转型的视角,深刻解析转型期社会冲突的结构性矛盾及原因,提出构建多元化的社会冲突调节机制,对于确保社会良性运行,加快建成全面小康社会都具有积极意义。
9-11
湖南社会科学杂志哲学·政治

颜元对朱子“明天理,灭人欲”命题的反思

摘要:以天命之性至善、气质之性有恶的人性论为理论根据,朱熹提出了“明天理,灭人欲”的命题,主张理欲对立、以义制利、存公灭私、居敬穷理、克己去欲。颜元从理论根源处着手对其进行反恩,得出理气相融、性善习恶的论断,主张以义为利、公私相存,提出践形尽性、习行致用的修养工夫。无论从理论还是实践上审视,颜元的理欲、善恶、义利、公私之辨以及修养工夫无疑比朱子的见解合理。
12-15

虞氏易“前既济象”综论

摘要:虞翻易学易象体系承接孟喜而来,在创造性的观象法则中表现出新的韵味,前既济象是成既济定之前诸象的总括;自创性的观象法则包括半象、覆象、旁通象、消息象和卦变象;对诸家观象法则的承继和创造则有上下象、纳甲象、卦伏象和爻伏象;对传统观象法则的承继和创造则有反象、互象和应变象;各种易象的结合,为解经提供了方便。
16-19

道德的心理机制研究

摘要:道德是古今中外社会中的核心议题之一。道德的心理机制研究主要集中在道德认知、情感及行为方面,近年来随着神经科学技术的发展,道德的心理学研究开始关注道德的神经生理机制。道德决策同时受到理性、非理性因素的影响,二者相互作用共同决定道德行为。道德的心理机制的研究对社会道德建设的启发主要表现在:注重道德情感体验教育;注重道德敏感性培育;树立道德信心;形成核心社会价值观及道德规范体系。
20-23

论媒介社会化与网络道德建设

摘要:以微博、播客、论坛等为典型样本的社会化媒体的快速发展,公开宣布了媒介社会化时代的正式到来。目前,社会化媒介正逐渐成为越来越多的网民所赖以生存的信息环境,并深刻地影响了人们在现实生活中的的生活方式与认知行为。媒介社会化背景下信息的传播特点、内容提示、技术状态与公共心理等揭露了中国在经济社会双重转型时期面临的道德困境。即道德不但失去了对现实交往的规约能力,还被绑架成了虚拟舆论场域利益博弈的手段。为了解决当下有所趋恶的道德危机,应对社会化媒介进行广泛的道德自律与他律,推进媒介社会化道德建设。
24-26

道德回报——道德模范常态化的时代呼唤

摘要:道德模范人物作为时代的先锋和社会的楷模,历来是我国道德建设宣传和教育的重点。但实际运行中模范们的示范力却并不尽如人意,道德义务的非权利性和不对等性等特点往往使道德主体身处困境,即使付出生命的代价也不敢主张自我权益。无数英雄流血又流泪的事实告诉我们,行善不图回报不代表行善不应回报,尤其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物质利益已然成为道德主体行为选择的重要因素,提倡道德回报,尊重和保障模范们正当的个人权益,不仅是个体道德行为持续的动力和源泉,也是维护德福一致社会公正的必要手段。本文从道德回报出发,阐发概念、探讨学理依据,指明建设路径,希冀把新时期学习宣传道德模范常态化的工作落到实处。
27-30

人的依赖关系视域下社会规范的特质探析

摘要:马克思指出前资本主义社会(原始社会和自然经济社会)是建立在人的依赖关系基础上,以人的依赖性为特征的社会形态。然而同处于人的依赖关系阶段下的原始社会和自然经济社会的规范特质却截然不同:原始社会规范具有宗教性、混融性、人本性和象征性特质;自然经济社会规范等级性特质则是由等级社会秩序、皇权王权政治秩序、宗法地方秩序以及纲常伦理秩序决定的。
31-33

朱熹生态伦理思想及其当代价值解读

摘要:朱熹的生态伦理思想包含了“天人合一”的生态和谐现、“仁爱万物”的生态道德观、“顺应自然”的生态风水观、“节用爱物”的生态保护观。本文分析了朱熹理论生态伦理思想的合理性,及其时代和阶级局限性,探讨了朱熹生态伦理思想对现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和借鉴。
34-36

生态文明视野下的生命平等观探析

摘要:文章从生态文明视野下的生命平等观出发,对生命平等观的基本思想进行了理论上和实质上的探讨,特别是对生命平等观的三个实现途径自我实现、发展绿色科技以及调整人和人的关系进行深入的分析。
37-39

农村人民内部矛盾的表现形式、深层成因及就地化解对策

摘要:正确认识和处理新形势下农村人民内部矛盾,事关农村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和新农村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目标的实现。当前,农村人民内部矛盾的表现形式、形成原因等都具有其特殊性和复杂性。我们应从加强人民内部矛盾化解主体建设、深入了解具体矛盾、寻求多种化解途径等方面入手来妥善处理农村人民内部矛盾。
40-43

老子的廉政观及其当代启示

摘要:老子的思想形成于春秋末年的政治昏暗背景,对当时政治腐败有着深恶痛绝的批判和指责。老子廉政观提倡见素抱朴,少私寡欲;俭啬廉洁,去甚去奢去泰;以身垂范,以百姓心为心。这无疑对当今培养两袖清风的公务德性、为人民服务的执政情怀、节约型政府的俭朴作风、扩大瘦身政府的廉洁空间以及治理政治腐败,具有十分重要的启示意义和借鉴价值。
44-47

博弈论视阈下贪腐行为的产生动因及其治理

摘要:腐败问题是当今世界各国政治治理的顽疾,腐败手段花样迭出,腐败形式层出不穷,腐败行为屡禁不止,究其原因,虽然与各国文化和不同历史背景息息有关,但从根源上来讲,都是源于人的欲望的无限贪婪导致。本文从博弈论视角出发,从人的本性分析入手,运用囚徒困境理论和空洞理论分析贪腐行为的产生动因,并从制度建设的角度提出了治理的措施和办法。
48-51

《中国本位的文化建设宣言》及其现代启示

摘要:本文用现代视角,分析了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本位的文化建设宣言》中“本位文化”的诸种解释,指出“本位文化”是以中华民族为主体的,从中国的特殊国情出发的,具有民族特质的文化。同时概括宣言中倡导的文化建设方案,发觉其现代意义。
52-55

论大学生价值养成与德育模式创新

摘要:在我国社会转型背景下,高校传统德育模式“泛政治化”和过于“理想化”等倾向使得德育目标、内容、方法和途径等脱离大学生的生活实际,不能很好地体现大学生的作为德育对象及价值主体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制约了其价值养成功能的发挥。因此,以大学生价值自觉为指向,构建包括德育目标创新、德育视野创新、德育内容创新、德育平台创新、德育环境创新、德育机制创新等“六位一体”的德育新模式,对更好地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大学生价值世界的引领有重要作用。
56-58

融合科学教育的高校人文教育的实施路径

摘要:人文教育的遮蔽及人文精神的失落是我们倍感沉重的教育问题。面对美好理想和实践困境,融合科学教育的高校人文教育应该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实行三步走”的推进战略。从融合科学教育的高校人文教育课程建设入手,逐步改革大学的课程体系,最终建立融合科学教育的高校人文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
59-61
湖南社会科学杂志法律·社会

论社会管理创新视角下的法治政府建设——从着眼权力到着眼社会

摘要:社会管理创新的根本目的在于建设一个更好的社会,消除社会不公平和不安全。从社会管理创新的视角来看,法治政府建设和行政法治要从“着眼权力”向“着眼社会”转变,重新定位政府和社会的功能和边界、“依法”与“创新”的关系与平衡以及“管理”的含义与价值。将建设一个更加公平和安全的社会,解决公平和安全问题作为法治政府建设的重要目标和重要内容,对法治政府建设和行政法治进行反思和重构,构建一个“着眼权力”同时“着眼社会”、着眼“社会公平”同时着眼“社会安全”、着眼“制度正义”同时着眼“现实正义”的新的行政法治体系。
6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