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社会科学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湖南社会科学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统计源期刊

Hunan Social Sciences

  • 43-1161/C 国内刊号
  • 1009-5675 国际刊号
  • 0.67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湖南社会科学是湖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88年创刊,目前已被万方收录(中)、国家图书馆馆藏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湖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湖南社会科学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哲学科学、政法社会、经济管理、文教历史、学术交锋、新人新作、领导论坛

湖南社会科学 2008年第03期杂志 文档列表

湖南社会科学杂志哲学·科学
青年恩格斯在现实中探索资本主义的理论逻辑1-8

摘要:本文认为恩格斯因为自己的特殊经历,使他对资本主义现实的理解更能切中资本主义的要害。青年恩格斯对资本主义的认识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革命民主主义阶段,这一阶段到1842年11月恩格斯离开普鲁士去英国为止,主要特征是力图将白尔尼和黑格尔的思想结合起来;第二,“跃进到英国”,青年恩格斯开始对资本主义现实的分析并转向共产主义,从1842年底为《莱茵报》撰稿开始到1843年底写作《大陆上社会改革的进展》;第三,对工业资本主义理论和现实的全面理解和批判,主要包括《德法年鉴》上的两篇文章和后续的《英国状况》组文。可以说,对英国现实的批判性分析,为恩格斯提供了对工业资本主义认识的历史原型。

中国古代和谐思想溯源15-19

摘要:纵观中国传统文化,就会发现古人对和谐的理解是多方面、多层次的,是一种大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身的和谐,世界的和谐。关于和谐的本质、和谐的价值、以及如何能够达到和谐等方面,在中国传统和谐文化中也都有比较完善的思想论述。

论孔墨之相通20-26

摘要:自战国以降,“儒墨相非”似乎已成为不易之论,其实这种趋于偏激之观点尚有待于商榷。以孔子、墨子为代表的儒墨两家,在“仁爱”与“兼爱”、“尚贤”与“知贤才而举之”、“节葬”与“丧致乎哀而止”等诸多方面,皆存在着相通与相融之处。儒、墨在相互攻讦的表象背后,彰显的恰恰是同地域性文化语境下哲学认识的同步性。

话语的权力与权力的话语27-32

摘要:本文通过对儒教经典中孔子形象与古希腊典籍中苏格拉底形象的对比,细致分析了二者思想与言行中所显现的儒家与古希腊关于知识分子的两种根本不同理念:知识分子是在何种层面上介入并影响人类社会文化生活,在真理与权力、入世与出世、静观与行动的矛盾对比中显示了中西文化在源头上关于知识分子理念的巨大差异。其中,我们也可看出二者对今日知识分子反思自身,反思权力与真理的本真关系所具有的现实意义。

曾国藩核心价值观初探33-35

摘要:曾国藩是湖湘文化的典型代表,他的核心价值观充分展示了湖湘文化的精髓。本文试图揭示在湖湘文化影响下曾国藩思想中核心价值观的实质内容,进而探究曾国藩核心价值观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以此来论证曾国藩在湖湘文化发展进程中的历史作用和进步意义。

科学价值中立之惑36-41

摘要:韦伯论证的科学价值中立原则是指科学研究者一旦选定课题开始研究,就应该只做事实判断而不做价值判断。该原则提出后,在西方和中国均引出激烈论争。分歧似乎很多,其实误解、误会不少,真正的分歧不过两个,即:科学研究者究竟应不应该做价值判断?科学价值中立原则是否会因反对价值判断而妨碍科学服务于社会?我认为,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对科学的理解。如果把科学视为与人文学相区别的学问,那么在科学研究中,就不是该不该做价值判断的问题,而是根本不能做价值判断。并且这样也不会影响科学服务于社会,因为科学研究只是理论研究的一种而不是全部。

绿色科技观:当代科技与伦理的结合42-46

摘要:人与自然界的矛盾自始至终都与科学技术有关,造成当今社会的生态危机也与科学技术相关,保证人类未来的持续发展又关系到科学技术。本文通过对传统科技观、后现代主义科技观和当代绿色科技观的全面阐述,客观讨论当前的全球性生态危机和保护生态环境问题所涉及到的对科学技术历史作用的评价、现代意义的估计和未来发展的期待。现实表明,人类如何摆脱生态危机,必须重视科学技术发展中的伦理建设。而科学技术发展中的伦理建设就是如何构建和认识绿色科技,最大限度地发挥科学技术的正效应,减少以至避免负效应。

谈科学与艺术的关系47-49

摘要:长期以来,科学与艺术相对立分离的观点比较普遍,但也有人很早就注意到科学与艺术之间存在共同点。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和对思维科学研究的进展,人们越来越发现科学和艺术有其相通、互补的一面。

湖南社会科学杂志政法·社会
科学社会主义的实践形态和理论形态50-56

摘要:科学社会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全人类解放的学说,在其实践中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不断地发展。对科学社会主义的研究和阐释应紧密联系这种变化和发展进行。对现代资本主义和现实社会主义的再认识,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新课题新任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实践形态和理论形态,是实践和理论的创新成果。

坚定政治信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核心命题57-60

摘要:在中国社会占主导地位的信仰和价值体系中,从以儒家道德为核心的道德信仰到以马克思主义信仰为核心的政治信仰,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在当今中国社会转型中,一部分人出现了信仰危机,如何坚定人民的马克思主义政治信仰,仍然面临诸多新的挑战与压力。坚定政治信仰,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核心命题。坚定马克思主义政治信仰,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必须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最大限度地形成社会思想共识;必须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让理论贴近群众。

城乡互帮互助:统筹城乡基层党建的创新性举措——以宁波为例61-64

摘要:城乡互帮互助,是适应新时期新形势要求,在科学发展中建设党的重大战略举措。通过互帮互助、整合资源、形成合力,推进区域联动,实现党建资源城乡共享、党建工作城乡互动,推动城乡双赢发展。

人性尊严与农嫁女征地补偿权的宪政保护65-68

摘要:人性尊严是人之为人的尊严,是基本人权保障的根源与基础,是最上位的宪法原则。农嫁女征地补偿权的宪政保护是由人性尊严主体开放性、内容平等性及目的发展性等特点推导出的必然结果。保护农嫁女征地补偿权,应该以保障人性尊严为前提与核心,只有通过对人性尊严的保护才能从根源上消除农嫁女征地补偿权的歧视。

我国死刑赦免制度之完善——基于美国行政赦免制度的思考69-72

摘要:赦免是以外在于司法制度的方法干预司法的一项制度。我国宪法中规定了特赦制度,美国有行政赦免制度。美国行政赦免制度在限制死刑执行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我国特赦制度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借鉴美国行政赦免制度的优点完善我国死刑赦免制度,对于限制死刑实际执行具有重要意义。

论占有脱离物的善意取得73-75

摘要:善意取得是近现代民法物权的一项重要制度,占有脱离物是否适用善意取得制度,是理论界争论的问题之一,本文认为,从善意取得存在的价值依据出发,占有脱离物可以适用善意取得。

论高校国防教育的法制建设76-78

摘要:为了培养高素质的综合型人才,我国于2001年4月28日,颁布了《国际教育法》,使我国高校国防教育有了新的发展。我国高校国防教育开始步入法制化轨道。但我们应看到,虽然《国防教育法》已颁布了多年,可还有一部分高校至今还没有完全依照法律执行,有的高校未能很好地贯彻、落实。这将影响到我国高校国防教育法制建设的顺利进行。本文分析了高校国防教育法制建设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探讨了当前我国高校贯彻、落实《国防教育法》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分析了21世纪我国国防教育发展应处理好的几个问题。

试论改进中国环境治理的新方向79-82

摘要:中国目前环境衰退的一个突出特征是“边治理、边衰退”,具体表现为治理失灵。我国环境治理所具有的早生性、外生性、形式性和脆弱性都导致了治理失灵,但是更重要的是由于治理主体不完整这一内在的、结构性的缺陷。为此,作者认为应当根据中国公众参与的新情况、新特点,即中国公众参与正在经历从环境关心到环境行动的重大转型,借助公众的理性维权行动,以完善我国环境治理主体,改进环境治理效果。

民间环保组织发展的互动论视角83-87

摘要:对中国民间组织的研究,传统的研究框架往往秉持一种“结构论”的视角,将国家与社会关系作为根本的出发点和着眼点。民间组织被看成是与社会公众一体的社会实体。然而这一分析模式本身明显存在“平面化”、“外在化”的风险,难以对民间组织存在发展的意义体验进行理解性阐释,也难以体现民间组织发展选择的主体性。鉴于此,笔者尝试构拟互动论的视角,以探究民间环保组织与政府、企业、公众互动过程中所彰显的主体性,在对民间环保组织所选择的“发展策略”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揭示“互动论”视角对于研究民间环保组织发展所具有的特殊意义。

通过法律的环境治理:“双重困境”与“双管齐下”88-92

摘要:当前中国,通过法律的环境治理面临着双重困境,即环境侵权的模糊性困境和环境司法的体制性困境。走出“双重困境”的关键是要从健全环境治理体制入手,不仅要完善政府治理机制,而且还要激活民间治理机制,只有“双管齐下”,才能最大程度地克服“双重困境”,推动环境治理在法治的轨道上顺利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