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社会科学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湖南社会科学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统计源期刊

Hunan Social Sciences

  • 43-1161/C 国内刊号
  • 1009-5675 国际刊号
  • 0.67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湖南社会科学是湖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88年创刊,目前已被万方收录(中)、国家图书馆馆藏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湖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湖南社会科学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哲学科学、政法社会、经济管理、文教历史、学术交锋、新人新作、领导论坛

湖南社会科学 2007年第06期杂志 文档列表

湖南社会科学杂志学习十七大精神论坛
用十七大精神引领党的作风建设1-4

摘要:在我国改革开放发展关键时期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对加强党的作风建设作了深刻的阐述,成为今后一段时期内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纲领。因此,必须用十七大精神引领党的作风建设,即从十七大精神的战略高度来认识、创新和推进党的作风建设。

妇联组织在促进妇女参与社会管理中的角色和作用5-8

摘要: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依照法律和各自章程开展工作,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维护群众合法权益。”这是对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推进社会管理体制创新”,建立“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的进一步重视和阐释。在我国,社会管理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概念形成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但至今仍未形成统一的认识。学者们多从公共管理学和社会学的角度界定社会管理的基本内涵,其中具有代表性的观点认为:政府通过制定专门的、系统的、规范的社会政策和法规,管理和规范社会组织,培育合理的现代社会结构,调整社会利益关系,回应社会诉求,

民主法治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9-11

摘要:民主法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的基本特征。民主作为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其核心是人民当家作主,是公民权利保障和公共权力的有限性。民主与法治密不可分,民主社会必定是法治的社会。法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经济制度与和谐的社会关系的保障,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不仅要求我们大力推进民主建设,同时要求我们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方略。

构建治理型地方政府公共事业管理机制的基本途径12-15

摘要:构建治理型地方政府公共事业管理机制是地方政府公共事业管理模式创新的内在要求,其实现的基本途径在于改善地方政府公共事业管理责任配置机制、健全地方政府公共事业发展经费保障机制和完善地方政府公共事业管理内部成本控制机制。

湖南社会科学杂志哲学·科学
哲学审视中的我16-22

摘要:对我的语言学反思应该与哲学反思联系在一起。作为哲学概念的我必须通过作为语词概念的我来表达。对我的语言学反思为哲学反思提供了启发。我作为哲学概念始终是与作为主体的人相联系。正是在构建“为我而存在”关系的过程中,主体把“为我而存在”的对象与不“为我而存在”的对象区别开来,从而总是以我的姿态与客体相对应。只有当主体在意识中对主体的我予以意识时,主体才能以主体的形态在世界中凸现出来。我作为主体的自知意识在本质上是社会建构的。自我意识就是主体对自身进行反映所形成的意识。人是物质和精神的统一,由此就决定了自我意识的二层涵义是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自我意识既具有个体形态,又具有群众形态,二者相互作用。

马克思哲学革命的理论支点23-27

摘要:现实实践、历史生成视野和现实的个人作为三大理论支点,支撑马克思哲学完成对传统形而上学的颠覆和超越。作为“关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科学”,马克思哲学以现实社会实践活动为立足点来探求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和规律,超越了传统形而上学理性自身逻辑运演的思维范式;用历史生成视野来历史地揭示社会发展的基本趋势和人类解放的科学路径,颠覆了传统形而上学的静态还原分析方法;把人的本质界定为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的现实的、具体的人,人的最终解放的关键是社会关系的合理化,放弃了以规范伦理为基础的个体性世俗化拯救道路,走向以独特社会主体(无产阶级)支撑的社会理性发展之路,从而真正终结了传统形而上学。

“良意”、“良情”、“良知”之统一——康德“良心”概念解读28-31

摘要:良心这一范畴在康德的道德学中有多重含义。在康德原著中,良心一词有两种德文表达形式:das.gute Herz和das Gewissen。在康德看来,Dasgute Herz是任意(Wilkur)将道德法则接纳入自己的准则之中的能力;das Gewissen既是一种义务意识,同时也是一种针对自身的道德判断力。实际上,良心概念在康德那里是“良意”、“良情”、“良知”的统一整体。

意识形态快感、“滑铁卢”地形与精神分析的伦理-政治学——由齐泽克中国之行说起32-35

摘要:有学界朋友略带遗憾地和我说,齐泽克的中国之行有点“悄悄地进村”的感觉。尽管低调策略在今天市场化的学术动态中多少有点不合时宜,但我有许多理由支持低调做法,比如:从主题讲,全球资本主义批判是个严肃事业;就理论而言,精神分析和德国唯心主义绝对不是通俗和流行的话题;从交流看,不应该让表演替代学术对话。更为重要的是,那种通过大众文化“旁通”[或用其某本书的标题来说,斜视(LookingAwry)]严肃而高深理论的做法,往往以明星效应压抑了理论力量,甚至让人怀疑他与那种以“歪批”经典来猎取名声的时尚如出一辙。

中西思想史上的中庸之道——《中庸》思想的发生与本体构成36-43

摘要:中庸思想在古代中国思想史中是很重要的思维方法论和践行本体论。一方面《中庸》难读难懂,孔子说:“中庸其难哉”。孔子一生都很难做到几次,可见其精神把握的高度和践行的难度。另一方面,“中庸”思想在历史长河中遭遇到不断的误读,在20世纪西方现代性进人中国之初,更是名声不佳命途多劫。“五四”以后,经过现代性洗礼的中国,一些人根深蒂固地认为“中庸”无非是保守性、庸常性之类,应该被批判和抛弃。[1]其后很长时间里,“中庸之道”变成一个贬义词,成为被批判、检讨、嘲笑的对象。这一文化中断和思想愚化,使得当代人对中国思想经典相当隔膜。朱自清认为:以往曾作为启蒙教材的《四书》,到了今天却成为很难读懂的“天书”,“一般人往往望而生畏,结果是敬而远之。”[2]实在是令人痛心。

党的三代领导核心科学思维方式的特点比较研究44-45

摘要:中国共产党的三代领导核心、邓小平、的科学思维方式集中体现了他们的世界观、价值观和方法论,他们的科学思维方式各具鲜明特点,成为推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不断向前发展的强大动力。

莱布尼茨:西方文化史中的“另类”46-52

摘要:一、莱布尼茨与中国 莱布尼茨是德国哲学和文化史中的一位源头性的人物,是人类近现代思想史中一位百科全书式的极为罕见的全才。但有谁知道他终身关注着中国?2000年北京科学出版社专门出版了《莱布尼茨与中国》的纪念文集,《中国近事》发表300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2005年我国又出版他写的《中国近事——为了照亮我们这个时代的历史》(Novissi—ma Sinica Historiam nostril temporis illustratura)(孙小礼教授将这本书译为《中国新事萃编》),这是拉丁语版以外的惟一译本,被列入西方早期汉学经典译丛。莱布尼茨在世的时候正值清顺治三年(1646)——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

湖南社会科学杂志政法·社会
论行政公开与政治稳定的对立统一关系53-56

摘要:2007年4月5日,国务院总理签署第492号国务院令,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颁布,在我国行政公开乃至行政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然而,从国外行政公开发展的经验与教训来看,专门的法律制度的建立,又仅仅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要使行政公开顺利发展,必须克服传统思想观念、管理体制等的束缚。从我国的现实情况来看,对政治稳定的关注和担忧,成为政府不愿或不敢深化行政公开的重要因素之一。行政公开与政治稳定存在对立统一关系:一方面,当行政公开揭穿了政府的黑幕、预先提高了人们的期望、导致参与膨胀时,将对国家或地区的政治稳定造成强烈的冲击。

社会“矛盾凸显期”解读57-60

摘要:新世纪新阶段,我们面临的发展机遇前所未有,面对的挑战也前所未有。和平、发展、合作成为时代潮流,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同时,国际环境复杂多变,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影响和平与发展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我们仍将长期面对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等方面占优势的压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日趋完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A建设和党的建设不断加强,综合国力大幅度提高,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社会政治长期保持稳定。同时,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中国转型期的社会矛盾与社会发展61-65

摘要:中国在改革开放29年以后,正经历着经济快速增长与社会矛盾凸显并存的“发展悖论”。但马克思主义哲学告诉我们,矛盾是普遍存在的,并且是社会发展与进步的重要驱动力。仔细分析中国当前各种社会矛盾的性质,可以发现,转型期的社会矛盾与社会发展之间存在着内在统一性,这些社会矛盾对社会政治发展与稳定造成了威胁,但同时赋予了持续发展与动态稳定的内在推动力。应该从共识重构和制度建设的视角致力于建立政治共识、加强制度建设、提升社会资产、构筑和谐基础,这将是经济社会和谐统一的根本之道。

创新发展与纠错机制:新时期中国政府推动可持续发展的双重任务66-72

摘要:政府创新包括政府管理和政府公共管理的创新。有效的纠错机制是政府创新的题中之义。在公共行政的意义上,政府的创新发展与纠错机制有宏观-中观-微观、动机-动力、收益-成本的分析视角,三者均直接影响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如何通过有效的制度安排以激发持续的创新动机,同时形成有效的纠错机制以降低创新发展的成本,是新时期中国政府面临的双重任务。

权力结构与权力制衡:新时期中国政府优化公共权力结构的政策理路73-78

摘要:从公共权力的嵌入性结构和实体性结构的角度看,中国的国家权力与社会权力、政府权力与市场权力、决策和执行权与监督权力、中央与地方权力、政府职能与政府部门的失衡是清晰可见的。实现政府权力与市场权力的制度均衡、政府权力与公众权利的制度均衡、强化对“一把手”的监督和制约、实现政府职能与政府机构职能的契合、构建新型的政府实体性权力结构是应对权力失衡的政策理路。

论军事创新中的几个关系问题79-81

摘要:在新世纪新阶段,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军队建设中,必须把创新作为实现军队发展目标、履行军队历史使命的根本动力。在军事创新中,目前应当正确处理好单项创新与集成创新、原始创新与引进创新、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内容创新与方法创新的关系。通过正确处理好这些关系,开创我军建设“创新型军队”的新局面。

论刘少奇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贡献82-84

摘要:刘少奇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作出了独到而重大的贡献:他的思想观点补充和丰富了思想的内容;他对思想进行了系统而深刻地阐释,为思想在全党指导地位的确立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提出的思想理论,为邓小平理论的形成提供了理论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