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理工大学学报杂志社
分享到: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杂志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81年,公开发行的双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瓦斯地质与安全工程、采矿工程、地质工程、环境工程、电气与自动化工程、机械工程、建筑工程、管理工程等。
  • 主管单位:河南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河南理工大学
  • 国际刊号:1673-9787
  • 国内刊号:41-1384/N
  • 出版地方:河南
  • 邮发代号:
  • 创刊时间:1981
  • 发行周期:双月刊
  • 期刊开本:B5
  • 复合影响因子:0.7
  • 综合影响因子:0.556
期刊级别: 北大期刊统计源期刊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 2012年第01期杂志 文档列表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杂志安全工程

立体瓦斯抽采条件下煤自燃预测预报标志气体的优化选择

摘要:结合义马煤业集团耿村煤矿工作面立体瓦斯抽采的实际情况,通过低温氧化试验,参照标志气体优选原则,确定CO,C2H4作为主要标志气体指标,C2H6作为辅助指标,并定量出采空区CO体积分数的临界值,建立了耿村矿23号煤层自燃预测预报标志气体体系.同时为克服采空区气体抽样的困难,推导出高抽巷气体成分与采空区气体成分间的关系,利用高抽巷的气体成分预测采空区浮煤的自然发火.
1-5

黄岩汇煤矿瓦斯赋存规律及突出危险区域研究

摘要:为了掌握黄岩汇煤矿15号煤层瓦斯赋存规律及其突出危险性,通过井下实测瓦斯含量,运用地质构造控制理论分析了15号煤层瓦斯赋存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得出埋藏深度是控制15号煤层瓦斯含量变化的主导因素,煤层围岩对瓦斯保存起到了积极作用,断层、褶皱和陷落柱等因素对局部瓦斯分布有所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对15号煤层进行突出危险区划分,结果表明,该矿井15号煤层埋藏深度大于321m的区域为突出危险区,为防治瓦斯突出和矿井的安全生产提供了科学依据.
6-10

一般空气区内煤尘爆炸冲击波在弯道内传播规律研究

摘要:煤尘爆炸冲击波传播规律是研究冲击波的破坏和伤害机理的前提及依据,基于流体动力学、爆炸动力学理论研究巷道转弯情况下煤尘爆炸冲击波传播规律.依据斜激波在弯道内的传播规律,建立了在巷道转弯情况下一般空气区煤尘爆炸冲击波传播的数学模型,推导出冲击波在弯道内传播规律的表达式.采用冲击波波阵面后突跃的参数来表征冲击波,进而推导出冲击波在巷道转弯时的传播规律的简化公式,分析得出冲击波初始压力、转弯角度越大衰减系数就越大,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验证了理论推导的结果.
11-15

基于灰关联方法的突出预测敏感指标研究

摘要:白羊岭煤矿为煤与瓦斯突出矿井,主采15号煤层为突出煤层.为提高煤巷掘进突出预测的准确性及有效性,通过现场测定突出预测指标及煤层瓦斯含量,利用灰关联分析方法对钻屑瓦斯解吸指标Δh2,K1,钻屑量S的敏感性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钻屑瓦斯解吸指标K1可以更准确地反映工作面前方煤体的突出危险程度,可作为白羊岭煤矿煤巷掘进突出预测的敏感指标,突出临界值为0.30 mL/(g.min0.5).
16-18

我国专项应急预案完备性评估指标与方法探讨

摘要:我国的应急预案编制工作已进入应用期,一份不完备的应急预案可能造成致命的后果,因此,有必要对应急预案的完备性进行评估.完备的应急预案应涵盖突发事件发生、发展、消亡的整个过程.通过鱼刺图分析构建了应急预案完备性评估指标体系,包括6个一级指标、19个二级指标和60个三级指标;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各级指标的权重;构建了应急预案完备性的评估模型;并通过例证表明,通过鱼刺图的方式确定应急预案完备性指标以及构建的评估方法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和科学性.
19-24

“三软”低透气突出煤层瓦斯综合治理研究

摘要:"三软"低透气性突出煤层瓦斯抽放工作是目前国内瓦斯治理的难题.通过对永华公司二矿"三软"低透气性高瓦斯煤层影响因素的分析,提出了详细的煤巷掘进瓦斯抽放、采煤工作面瓦斯抽放及煤体注水的瓦斯综合治理方案,并进行了工业性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此瓦斯综合治理方案后,掘进工作面及回风流的瓦斯体积分数保持在0.1%以下,工作面瓦斯抽放率达40%以上,工作面瓦斯体积分数控制在0.5%以下,工作面煤壁强度得到了强化,瓦斯涌出得到了控制,不仅提高了工作面的单产水平,而且煤巷掘进速度也达到了每月90 m以上,实现了工作面及煤巷的安全、快速推进.
25-29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杂志采矿工程

深井回采巷道底板岩体破坏运移特征与控制

摘要:随着开采深度的增加,矿井巷道底臌问题愈趋严重.针对深井巷道底臌问题,利用弹塑性力学理论计算了巷道底板岩层的抗弯刚度和压曲临界载荷,得出了不同深度、不同底板厚度情况下的压曲临界载荷曲线;以滑移线场理论为基础,对深井巷道底板岩体滑动区域和滑动路径进行分析,将成果应用于实践,提出了底臌控制具体参数及施工建议.
30-34

膏体充填工作面底板破坏深度研究

摘要:为了研究工作面膏体充填后对底板承压水的防治效果,需对底板破坏深度进行测试.通过单孔恒水压法对底板破坏情况进行测试,得出了采用膏体充填后完整底板最大破坏深度小于5 m,断层影响处底板最大破坏深度小于12 m.而采用垮落法开采时,由经验公式法得出的完整底板最大破坏深度为9.1 m,即采用膏体充填后完整底板的破坏深度下降了46%.该研究可为测定底板破坏深度提供参考依据.
35-38

煤层气垂直井重复水力压裂综合评价方法研究

摘要:系统分析了重复水力压裂选井的主要影响因素,建立了重复水力压裂选井事故树模型;根据多层次模糊数学综合评价方法结合事故树模型,建立了煤层气垂直井重复水力压裂选井评价指标体系.根据评价指标体系,对沁水盆地东南樊庄区块部分产气效果不好的煤层气井能否对二次压裂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该方法能较好地为现场煤层气垂直井重复水力压裂选井提供理论依据,投资风险大大降低.
39-43

岱庄煤矿近距离煤层微量元素赋存特征研究

摘要:煤矿开采的主要对象是煤层,煤层对比清楚与否,直接影响煤矿安全生产和经济效益.岱庄煤矿3上1、3上及3下煤层相距较近,区分不明显,容易造成采掘巷道串层现象.对岱庄煤矿可采煤层中微量元素赋存特征开展研究,掌握不同煤层中微量元素的赋存状况,可很好地判断岱庄煤矿煤层层位,能有效避免地质构造等因素造成近距离煤层采掘串层现象,对合理设计开采方案和采掘进度有重大意义,从而为岱庄煤矿安全、高效生产提供科学依据和保障.
44-47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杂志地质与测绘工程

含水松散层固结对地表沉陷影响的数值分析

摘要:为了研究含水松散层固结对地表沉陷的影响,基于固结沉降量对预计参数确定的重要性,分析了影响含水层固结的因素,包括渗透系数、松散层厚度、采动程度和采煤方法.在分析现场实测资料的基础上,采用FLAC3D流-固耦合计算的方法,对覆岩内部位移场和渗流场进行了分析,研究了含水层固结压缩对地表沉降的影响.结果表明不考虑冲积层含水时,地面最大沉陷值为1220mm,考虑冲积层含水时,最大沉陷值为1306mm,下沉量增加86mm.地面沉陷盆地的外缘,沉陷量显著增加,增加量为160mm,最大沉降增加量为7%;走向方向和倾向方向松散层含水条件下均比不含水条件下水平移动量大,走向方向最大相差122 mm,倾向最大相差105 mm.
48-53

不同类型浊积砂体判识特征及成因模式

摘要:对浊流沉积与浊积砂体的研究进展与现状做了简要介绍.通过分析前人的多种浊积砂体分类方案,认为吴崇筠的方案具有较高的实用性.通过修改吴崇筠的方案,结合东营凹陷滨县凸起南岸影响浊积体发育的各种条件,最终将浊积砂体分为近岸水下扇、远岸浊积扇、前缘滑塌扇和深水透镜状浊积体4种类型.主要以滨县凸起东、南坡沙三段浊积体为例,阐述了陆相湖盆不同类型浊积砂体的沉积特征与地球物理特征,总结了其判识特征、分布规律,建立了相应的成因模式.
54-60

平煤西部矿区灰岩水赋存特征及涌水量预测

摘要:对平煤西部矿区含水层特征、富水性强弱、隔水层隔水性能以及灰岩水的补、径、排条件进行了分析研究,同时采用稳定流法对研究区采掘揭露灰岩时可能产生的涌水量进行了预测,最后得出矿区内对矿井充水影响较大的含水层是碳酸盐类岩溶裂隙含水层(组),主要包括寒武系灰岩含水层、石炭系太原组灰岩含水层及第三系灰岩含水层,隔水层主要是页岩和泥岩,通过分析灰岩承压水的赋存特征得出其赋存的规律,即灰岩地下水的赋水性同灰岩的埋藏深度呈负相关的关系.通过以上分析为矿井防治灰岩水提供一定的依据.
61-65

最大自相关因子方法及其在遥感影像分析中的应用进展

摘要:最大自相关因子方法是一种基于遥感影像空间相关性和主成分分析的多元图像统计计算方法.对多元遥感影像进行最大自相关因子变换,可生成波段间互不相关的、按空间相关性大小排序的数据分量.介绍了最大自相关因子方法的数学原理,以高光谱影像数据处理为例展示了最大自相关因子相对于主成分分析的优势,综述了近年来最大自相关因子方法在遥感影像分析应用中的研究进展.并对该方法在多时相雷达影像后向散射系数变化检测等研究方向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66-71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杂志机电工程

考虑非线性动力效应的精密机床主轴回转精度模拟

摘要:研究了在转速改变情况下,机床主轴系统回转精度的非线性、非平稳特性,并以此模拟了机床主轴系统中非线性动力效应对其主轴回转精度的影响,且建立了一种主轴动态回转几何精度与非线性动力学效应的作用范式.以机床主轴系统的转速参数变化非线性动力学特性的分岔参数,模拟了主轴回转系统轴心轨迹图、相图、分岔图、庞加莱图等.通过建立考虑主轴支承系统非线性影响因素的动力学方程,分析了主轴系统转速变化对系统动态特性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随着转速增加,系统出现2个混沌响应区域,进入混沌的主要途径是倍周期分岔.从理论上证明了通过选择合理的主轴工作转速,可提高机床主轴回转系统的运行稳定性.
72-77

高精度数字化称重传感器系统研究

摘要:通过分析电源供电方式对测量精度的影响,采用间歇式恒流源对称重传感器供电,设计了基于滤波器和仪用放大器的信号调理电路,采用串行20位的模数转换器,按肖维勒准则剔除奇异数据,对数字化称重传感器系统进行优化.试验结果表明:高精度数字化称重传感器系统具有称重精度高、温度漂移小、灵敏度高的特点,为模拟称重信号的高精度数字化提供了一种解决方案.
78-82

基于PLC的多机并联制冷机组网路化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

摘要:为了解决卷烟厂多机并联制冷机组的协调控制,保证其安全、高效运行,在对多机并联制冷机组工作原理分析的基础上,设计了基于S7-300PLC的网路化自动控制系统.该系统根据冷负荷的大小自动增减制冷机开启的台数,实现制冷量的控制.详细介绍了控制系统的硬件和软件构成与设计方法,冷冻机组制冷量的计算方法与自动控制程序.实际运行表明,该系统提高了机组运行的可靠性与安全性,节约电能30%以上.
83-86

校园数据集成过渡模式研究与应用

摘要:分析了校园网各业务系统的特点和软件架构模式,提出了利用面向服务架构实现数据集成的过渡方案.采用多粒度服务设计原则,将遗留系统封装成为服务构件.经过比较,选择统一的Web服务标准接口方式,并给出了校园网业务集成的步骤、方法,分析其可行性,并应用于具体实践中.
87-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