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杂志 北大期刊 统计源期刊

Journal of Henan Polytechnic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 41-1384/N 国内刊号
  • 1673-9787 国际刊号
  • 1.23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是河南理工大学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81年创刊,目前已被CA 化学文摘(美)、国家图书馆馆藏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河南省教育厅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安全·矿业、地质·测绘·环境、机械·动力、电气·电子·自动化、计算机·人工智能·大数据、力学·土木·材料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年第04期杂志 文档列表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杂志安全工程
典型工业炸药爆炸灾害效应的数值模拟381-385

摘要:为了评价典型工业炸药在空气中发生意外爆炸产生的灾害效应,利用非线性动力学软件AUTODYN,炸药产物选用JWL状态方程,分析1 kg铵油炸药、乳化炸药、2号岩石炸药在空气自由场中爆炸冲击波的传播特性和温度场分布情况,并与TNT炸药进行对比分析.计算结果表明,冲击波损害效应中,2号岩石炸药与TNT炸药爆炸产生的冲击波峰值相当,乳化炸药次之;温度灾害效应中,岩石炸药的温度峰值最高,铵油炸药温度峰值次之,乳化炸药温度峰值最低.为正确使用工业炸药和矿山安全提供了理论依据.

新兴煤矿22号煤层瓦斯赋存影响因素分析386-390

摘要:为了研究新兴煤矿地质构造对瓦斯赋存的控制作用,以瓦斯地质原理为基础,采用瓦斯赋存构造逐级控制理论方法,以煤层厚度、煤层埋藏深度、断层性质和凝灰岩厚度等影响因素为依托,建立了煤层瓦斯与地质影响因素相互关系的多元回归数学模型,并得出与实际值比较接近的预测值.研究结果表明:煤层埋藏深度是影响新兴煤矿22号煤层瓦斯含量的主控因素;上覆凝灰岩对煤层瓦斯保存起到了积极作用;NW-NWW向断层附近容易发生煤与瓦斯动力现象.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杂志补白
科技论文参考文献著录的目的390-390

摘要:(1)著录参考文献可以反映论文作者的科学态度和论文具有真实、广泛的科学依据,也反映了论文的起点和深度.科学技术研究工作都有继承性,现在的研究都是在过去的研究基础上进行的,今人的研究成果或研究工作一般都是前人研究成果或研究工作的继续和发展.因此,在论文中涉及研究的背景、理由、目的等的阐述,通过著录参数文献就能明白交待出该论文的起点和深度.这在一定程度上为论文审阅者、编者和读者评估论文的价值水平提供了客观依据.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杂志安全工程
平煤四矿丁5,6煤层冲击动力灾害危险区域划分的研究391-395

摘要:为了进一步研究和评价矿井冲击地压特征,结合平煤四矿丁5,6煤层阐述了煤岩冲击倾向性测试方法、测试过程及测试结果,根据测试结果在丁5,6煤层中选取了一些特征点,结合开采条件对这些特征点进行赋值,最后运用科学绘图软件绘制了丁5,6冲击动力灾害危险区域划分图,从图中可看出大部分区域为弱冲击倾向,在西翼19160和19180间的窄煤柱区域由于受到两侧采空影响,应力集中很高,具有强冲击倾向,在煤层合并线及煤柱拐角处以及上山煤柱边缘具有中等冲击倾向,为矿井制定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提供了参考依据.

高温烟气层对室内非连续介质着火的影响396-400

摘要:室内发生火灾时,经常遇到一处首先着火,然后和火源间隔一定距离的可燃物也开始着火的现象.以木材为例,通过小规模火灾实验,测量不同环境条件下和火源间隔一定距离的木材发生着火燃烧时的烟气层温度,研究了室内火灾中高温烟气层对非连续介质着火的影响.研究表明,高温烟气层温度达到非连续介质的自燃点是其着火的必要条件,高温烟气层在非连续介质着火过程中起到了"点火源"的作用.因此,可以通过阻止烟气层温度达到非连续介质的自燃点或避免非连续介质可燃挥发份和高温烟气层相接触等措施防止室内火灾时非连续介质着火,从而防止火灾的蔓延扩大.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杂志补白
科技论文前言的写法400-400

摘要:(1)突出重点.在回顾前人所作的研究工作时,不宜面面俱到,应找具有代表性的、与本研究关系最密切的资料来阐述,避免写成文献综述.(2)注意深度.在论述本人所作研究时,一些普及的、为公众所熟知的原理和知识,不必一一赘述.如教科书中早已有的公式,众所周知的基础理论等等.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杂志采矿工程
裂纹扩展过程红外热像实验及数值模拟研究401-405

摘要:采用花岗岩材料通过红外热像和数值实验的方法,对两预制裂纹导致的岩石中新裂纹孕育、繁衍、萌生、扩展和贯通机制,以及由此引起的试样宏观强度变化等进行分析.通过红外热像遥感观测方法以及数值模拟对7块预制双裂纹的试样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裂纹扩展过程中,脆性破裂的声发射前兆不明显,在主破裂发生之前有小规模声发射现象,但释放的能量不多,只有在主破裂发生时产生大量声发射,特别是岩爆类型的破坏.试样破裂过程中有红外异常现象,在破裂处会出现明显的高温区和高温条带,并指出斑状花岗岩在破裂前主要表现为高温前兆.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作者须知405-405

摘要:中文文摘要务必不少于150字,其内容务必包括研究的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等重要信息,摘要中不用图表、化学结构式和非公知的符号术语,也不宜引用图表、公式和参考文献序号等.

薄煤层开采工作面电磁辐射特征406-410

摘要:采用电磁辐射技术及装备对薄煤层开采工作面进行电磁辐射监测,深入分析了薄煤层开采工作面电磁辐射显现特征.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沿空留巷巷道布置方式,受上区段采空区影响,工作面上巷电磁辐射强度及波动性都高于下巷;工作面来压前电磁辐射增强,来压后减弱,回采过程中电磁辐射呈现明显周期性;薄煤层冲击地压发生于电磁辐射短时间升高的峰后阶段,区别于厚煤层发生于电磁辐射增大到较高值一段时间,然后下降至低值并持续一段时间后.应用电磁辐射对薄煤层开采工作面进行应力分析及冲击地压预测时应充分考虑其特点,以提高分析预测准确性.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杂志地质与测绘工程
焦作云台山与青龙峡景区中奥陶统马家沟组沉积特征及演化规律411-417

摘要:通过对焦作云台山与青龙峡景区中奥陶统马家沟组的岩性、沉积构造、古生物实体化石和遗迹化石的组成和分布特征分析及其沉积环境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马家沟组主要为潮坪-碳酸盐岩台地沉积,可划分为潮坪相和碳酸盐岩台地相及潮上带、潮间带和潮下开阔台地3个沉积亚相;其沉积演化特征显示出7个沉积旋回,每个沉积旋回变化从潮间带(潮上带)沉积开始,海水逐渐加深变为潮下开阔台地沉积,然后海水逐渐变浅,过渡到潮间带沉积,总体上反映了马家沟组沉积期经历了7次较完整的海平面变化过程.研究云台山与青龙峡景区马家沟组沉积环境和沉积演化对于恢复该区早古生代的沉积环境和丰富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的地质信息均有重要意义.

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馒头组微相类型及沉积环境分析418-425

摘要: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寒武系馒头组发育了良好的陆源碎屑与碳酸盐的混合沉积.在野外观察和区域地质资料分析基础上,结合密集薄片分析,对这一混积特征进行了详细的研究.馒头组主要为一套混合局限台地沉积,仅顶部发育混合开阔台地沉积.剖面自下而上,分别发育混合坪、混积泻湖、混积鲕粒滩、鲕粒滩、混积浅滩、混积潮道及混积滩间7种微相类型.经过进一步沉积环境演化分析认为,云台山地区中寒武世馒头组沉积时海平面呈现频繁动荡但整体呈现上升的变化趋势.该研究结果为恢复云台山地区寒武纪古地理提供了重要依据.

碳酸盐风暴沉积研究现状与进展426-432

摘要:在总结国内外碳酸盐风暴沉积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按照风暴岩与风暴中心的距离将风暴岩分为原地型风暴岩、异地近源型风暴岩、异地远源型风暴岩三种类型;按照风暴岩离岸距离将风暴岩划分为远源型风暴岩、过渡型风暴岩、近源型风暴岩、原地型风暴岩四种.根据豫西寒武纪碳酸盐岩风暴沉积分析了风暴岩随着风暴的强弱而产生的相序变化及其伴生的遗迹化石特征.

基于MapX的重力模型方法计算结果可视化研究433-437

摘要:重力模型是用于研究区域间依存关系的空间相互作用模型.为实现通用GIS平台与重力模型分析方法的集成,基于一般重力模型方法和河南省统计年鉴数据计算了中原城市群城市引力矩阵数据,利用可编程GIS地图控件MapX和VC++6.0开发工具实现了中原城市群城市引力矩阵可视化,揭示了中原城市群城市间相互作用信息的空间结构和等级,实现了重力模型数据与相关区域地理空间数据的可视化结合.

复杂地形三维数值建模研究438-442

摘要:在FLAC3D数值模拟中,三维数值模型准确与否是决定预计结果精确程度的关键因素.为了建立较为准确的三维数值模型,提出了2种建立三维数值模型的方法.方法1是曲面拟合法建立三维数值模型,该方法具有建模速度快、便于编写通用程序等优点,但如果地形复杂到不能用空间曲面表达时,方法1不适用;方法2为三次样条插值法建立三维数值模型,该方法能建立任何形状的空间数值模型,但前期处理工作量大,建模速度慢是其缺点.通过工程实例说明了2种建模的方法与步骤.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杂志机电工程
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可重构监测仪器设计443-447

摘要:为解决无线传感器网络(WSN)中监测仪器通用性较差的问题,将可重构虚拟仪器技术与WSN相结合,运用Visual studio编程软件开发了一套适应传感器网络特性的多功能监测仪器平台.该仪器不仅能兼容多种节点,便于网络功能扩展,而且能够根据不同测量任务的需求,通过更换软构件实现不同的监测功能.最后搭建了面向矿井提升机机房设备的无线仪器平台,实现了仪器系统的在线动态重构.

矿井风机温度的实时采集与控制系统448-452

摘要:防爆通风机是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设备,针对矿井通风机的工作状态,提出基于AT89C52单片机、LabView的风机轴温、电动机绕组温度的实时监测与控制的设计方案,并给出系统总体结构,系统软硬件结构和各应用功能模块.通过LabView平台,实现对矿井风机信号的数据采集、处理、显示、记录和报警等功能.利用LabView良好的人机交互界面,可方便工作人员实时得到所检测到的实时数据、参数变化状态.该系统稳定可靠、精度高、准确性好,可用于全数字化检测仪的设计中,为风机故障检测提供了一种新的智能化手段.

利用时间戳的分布式蠕虫检测系统453-457

摘要:高速网络中的蠕虫能以无法预料的高速率传播,因此需要设计一个高效的自动蠕虫检测系统.利用时间戳的分布式蠕虫检测系统,使用网络延时探测网络拥塞,采用分布对等式网络共享数据.该系统中各个节点能够互连平等地工作,能同步更新各个节点信息;各个节点能够自己收集信息并进行判断;各个节点能够处理其他节点的判断结果.

校园IPv6网过渡方案研究与应用458-461

摘要:在分析IPv6网不同接入模式的基础上,构建了支持IPv6的核心设备和汇聚设备,在不影响IPv4正常运行的情况下逐步完成IPv6的过渡方案.实现了双栈、隧道与IPv4和IPv6互访的复杂校园网环境,提出了隧道模式中使用BRT理念的IPv6流量保护策略,同时利用双栈DNS-ALG技术,实现了IPv4与IPv6互访的NAT-PT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