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研究杂志社
分享到:

护理研究杂志

《护理研究》创刊于1987年,CN刊号:14-1272/R,由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山西护理学会主办,山西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主管的医学类学术期刊,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专题研究、科研论著、科研综述、综合研究。
  • 主管单位:山西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 主办单位: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山西护理学会
  • 国际刊号:1009-6493
  • 国内刊号:14-1272/R
  • 出版地方:山西
  • 邮发代号:22-130
  • 创刊时间:1987
  • 发行周期:半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1.38
  • 综合影响因子:0.768
期刊级别: 北大期刊统计源期刊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护理研究 2015年第04期杂志 文档列表

护理研究杂志科研综述

慢性心力衰竭病人自我管理教育模式的研究进展

摘要:综述国内外对慢性心力衰竭(CHF)病人自我管理教育的模式,提出为不同文化背景的CHF病人制定并实施个性化自我管理教育模式是日后研究的重要方向。
1153-1156

家长参与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术后疼痛护理的研究现状

摘要:综述了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术后疼痛影响因素、疼痛特点以及家长参与患儿术后疼痛护理的重要性及其作用,提出家长参与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157-1159

护理干预对颅脑损伤病人颅内压影响的研究进展

摘要:综述了不同体位、吸痰、体温护理干预对颅内压的影响,提出需要在遵循证据的基础上开展临床实践。
1160-1162

晚期肾癌病人靶向药物治疗的不良反应护理进展

摘要:晚期转移性肾癌对放化疗均不敏感,免疫治疗及生物化疗总体有效率仅10%~20%,并有严重不良反应。随着对肾癌发生机制的研究深入,针对肿瘤发生发展的关键分子作为靶点,从而达到抑制肿瘤生长的作用。靶向治疗现已成为晚期肾癌病人的主要治疗方法。近年来,先后批准了索拉非尼、舒尼替尼、替西罗莫司、贝伐珠单抗、依维莫司、帕唑帕尼、阿西替尼等用于晚期肾细胞癌的治疗。舒尼替尼能提高晚期肾癌病人总生存率,已成为晚期肾癌的一线治疗方案。
1163-1165

我国护士情绪劳动的研究现状

摘要:护理工作具有压力大、风险高、强度高、时间不稳定等特征,优质护理服务要求护士具有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专业的护理知识、熟练的技术操作,面对近年来我国日益紧张的医患关系,护士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自我情绪管理。护士情绪是主导护理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前提[1]。Hochschild[2]首次提出了情绪劳动(emotional labor,也有译作情绪工作)的概念:为创造一个公众看得见的面部或身体的表现而对自身感受进行管理,主要运用于服务业。
1166-1169
护理研究杂志经验荟萃

雾化吸入器消毒辅助器具的应用

摘要:雾化器是临床上用于雾化的工具,由于它是塑料制品不能耐高温,只能采用人工清洗后,用含氯消毒液浸泡消毒,而在消毒过程中必须使雾化器全部浸没在消毒液中,在规定时间内才能达到消毒目的。但因其为塑料制品,重量轻,浸泡时常浮在水面上,达不到消毒目的,从而增加了医院感染的机会,为了解决消毒中出现的问题,确保消毒效果,杜绝医院感染的发生,我科于2012年设计了一种行之有效、简单可行的辅助消毒的不锈钢板,经济实惠、操作简单,经过临床使用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169-1169
护理研究杂志科研论著

不同银敷料在慢性伤口治疗中应用效果的对比研究

摘要:[目的]观察比较进口和国产银敷料用于慢性伤口治疗的效果,以指导银敷料在伤口治疗中的合理使用。[方法]对入选的外伤、烧伤、手术等延迟愈合伤口和Ⅱ级~Ⅲ级压疮、糖尿病足溃疡90例病人随机分为两组,A组使用进口的银离子藻酸盐敷料处理,B组使用国产的纳米银敷料处理,两组病人均给予基础治疗,并接受30d的治疗方案,研究结束时伤口未愈者选择外科手术或湿性愈合技术处理至愈合。治疗第7天、第14天、第21天观察伤口的细菌清除率;治疗第10天、第20天、第30天观察伤口面积愈合率及观察期内伤口的愈合情况,并于每次处理伤口时观察评价伤口表现(渗液清除时间、肉芽分级和周围皮肤状况)和敷料参数(病人疼痛感和敷料二次创伤)。[结果]入选病人均完成了30d的疗程观察,A组完全愈合35例、基本愈合7例、有效3例,B组完全愈合21例、基本愈合10例、有效14例,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伤口细菌清除率随着时间的延长而增加,治疗第30天时细菌清除率均达1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治疗时间延长,两组伤口面积愈合率明显增加、伤口表现也显著改善,疼痛感明显减轻,A组的效果要明显优于B组,敷料二次损伤较B组轻,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银敷料均可清除伤口感染和组织的炎症反应,减轻疼痛,促进伤口愈合,可用于慢性伤口的治疗,但银离子藻酸盐敷料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更优越。
1170-1175

重症卒中病人早期肠内营养喂养不达标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摘要:[目的]调症卒中病人早期肠内营养达标率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6月的重症脑卒中病人182例,分为达标组与不达标组,通过Logistic分析,探讨早期肠内营养不达标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182例病人中有123例(67.6%)早期喂养不达标,两组病人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腹泻、呕吐或反流、胃残余量〉100mL、机械通气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病人出现腹泻、呕吐或反流、胃残余量〉100mL、行机械通气对早期肠内营养不达标有影响。[结论]腹泻、呕吐或反流、胃残余量〉100mL、机械通气可能为卒中病人早期肠内营养不达标的影响因素。
1175-1178

家庭-社区-医院系统护理干预对颅脑外伤综合征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

摘要:[目的]探讨家庭-社区-医院系统护理干预模式对颅脑外伤综合征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00例颅脑外伤综合征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在住院期间遵医嘱执行常规治疗和护理,出院后除定期给予调查了解情况外不采取其他特殊治疗护理措施,观察组实施家庭-社区-医院系统护理干预模式,经过护理干预3个月~12个月,平均9.02个月,并进行追踪随访,比较两组颅脑外伤综合征病人的临床观察指标、临床疗效、病人满意度。[结果]两组病人在临床观察指标、临床疗效、病人满意度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实施家庭-社区-医院系统护理干预能有效减轻病人颅脑综合征症状,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和病人的满意度。
1178-1181

蜡疗法在PICC置管并发送管困难病人中的应用

摘要:[目的]探讨蜡疗法对处理PICC置管时并发送管困难的效果。[方法]2013年8月—2014年2月,我院首次化疗并行PICC置管的病人共560例,其中并发送管困难病人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蜡疗组和热水袋组各40例。蜡疗组采用蜡疗法处理送管困难,热水袋组采用热水袋法处理。比较两组病人B超下不同时间点的血管直径、疼痛评分、穿刺次数、置管完成时间及静脉炎发生率的差异。[结果]我院PICC置管并发送管困难的发生率为14.29%。除干预后1min的血管直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之外,两组病人其余时间点的血管直径、疼痛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穿刺次数、置管完成时间及静脉炎发生率差异亦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热水袋法,蜡疗法更能缓解血管痉挛、减轻疼痛、减少穿刺次数、缩短置管完成时间及降低静脉炎发生率,增加病人的舒适度。
1182-1184

2型糖尿病病人胰岛素注射意愿与糖化血红蛋白、胰岛素注射技能相关性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病人胰岛素注射意愿与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胰岛素注射技能相关性,为开展胰岛素注射技能教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200例2型糖尿病病人,进行规范化胰岛素注射技能教育,测量病人住院及出院3个月后的HbA1c,采用胰岛素注射技能评价表对病人出院时及出院后3个月的胰岛素注射技能进行评分。[结果]以四分位法将200例2型糖尿病病人按出院3个月后继续注射胰岛素意愿分为4组,Q4组(9.0分及以上)的病人占40.0%;出院时及出院3个月后的HbA1c差值比较,Q2组、Q4组与Q1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Q3组与Q1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出院时及出院3个月后的胰岛素注射技能得分差值比较,4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2型糖尿病病人出院时胰岛素注射技能得分与继续使用胰岛素注射意愿呈负相关(r=-0.595,P〈0.01),病人出院3个月后胰岛素注射技能得分与继续使用胰岛素注射意愿呈正相关(r=0.233,P〈0.01),病人出院时及出院3个月后的胰岛素注射技能得分差值与继续使用胰岛素注射意愿呈正相关(r=0.846,P〈0.01);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显示:病人出院时及出院3个月后的胰岛素注射技能得分差值是影响2型糖尿病病人继续使用胰岛素注射意愿的一个独立因素。[结论]病人出院3个月后继续使用胰岛素注射意愿并不高,糖尿病专科护士在为病人制定并实施技能教育时可以充分考虑到相关影响因素,从而制定更为有效的教育手段,以提高2型糖尿病病人胰岛素治疗的意愿。
1185-1188

胃癌病人手术后心理困扰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分析

摘要:[目的]分析胃癌病人术后心理困扰现状,探讨心理困扰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方法]2012年10月—2013年12月采用健康相关生活质量(QLQ-C30)、心理痛苦温度计对安徽省某两所三级甲等医院80例胃癌术后病人进行调查。[结果]调查对象心理痛苦温度计得分为(5.4±2.2)分,心理困扰较为显著,困扰程度最高的依次为经济问题、疼痛、担忧、身体活动受限、紧张、进食;自评生活质量得分为(2.8±1.1)分;心理困扰与生活质量呈负相关(r=-0.497,P〈0.01)。[结论]胃癌病人术后整体的生活质量不高,心理困扰明显,在护理过程中应重视病人的心理状况,加强治疗性沟通,进而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1189-1192

放松训练及心理护理对输卵管妊娠保守治疗后再次异位妊娠病人的影响

摘要:[目的]探讨放松训练及心理护理对输卵管妊娠保守治疗后再次异位妊娠病人的影响。[方法]输卵管妊娠保守治疗后再次异位妊娠病人70例,利用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两组都采用腹腔镜下手术治疗与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观察组采用放松训练与心理护理。[结果]观察组的有效率为97.1%,对照组有效率为80.0%,观察组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泻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干预前状态焦虑得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得分都明显降低(P〈0.05),干预后观察组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主观支持、客观支持与对支持利用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积极的放松训练与心理护理能有效缓解输卵管妊娠保守治疗后再次异位妊娠病人的焦虑情况,改善预后,提高社会支持度。
1193-1195

社区集体运动功能锻炼对老年2型糖尿病病人预后的影响

摘要:[目的]探讨社区集体运动功能锻炼对老年2型糖尿病病人预后的影响。[方法]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病人110例根据随机抽样原则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与日常护理,在此基础上治疗组加用积极的社区集体运动功能锻炼,均干预3个月。[结果]干预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98.2%和87.3%,治疗组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干预后的空腹血糖值均呈现明显下降的趋势(P〈0.05),且干预后治疗组的空腹血糖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治疗组的生理状况、与医生关系、情感状况和功能状况的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干预前的肺活量、握力、单足立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治疗组的肺活量、握力、单足立时间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社区集体运动功能锻炼能降低老年2型糖尿病病人的血糖,改善预后,提高病人的综合体质与生活质量。
1196-1199

连续使用静脉输液装置更换时间ATP检测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在我国病房环境及设备条件下,96h更换输液装置的可行性,以节省医疗人力、物力成本。[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0月—12月内科ICU连续静脉输液治疗的病人100例,根据入院时间不同将病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病人96h更换输液装置1次,对照组病人24h更换1次。比较两组病人更换时输液管路内液体三磷酸腺苷(ATP)值的差异。[结果]在两组病人入院白细胞、使用抗菌药物人次、中心静脉置管人次、液体酸碱度、三通个数等基础数据无差异的前提下(P〉0.05),经检测观察组和对照组病人在更换输液装置当日白细胞计数、最高体温、ATP检测结果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我国病房环境及设备条件下,连续使用静脉输液装置96h更换是安全可行的。
1199-1201
护理研究杂志综合研究

陕西省二三级医院优质护理服务开展及落实情况的调查分析

摘要:[目的]了解陕西省二三级医院优质护理服务的落实情况,为下一步推进陕西省优质护理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陕西省二三级医院采用自设问卷进行优质护理服务开展及落实情况横断面调查。[结果]陕西省优质护理开展率为95.18%。问卷9个维度总分比较,二三级医院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领导重视、责任制整体护理、护理信息化建设、后勤保障维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责任制整体护理外,其余3个维度均是三级医院执行情况优于二级医院。[结论]在陕西省二三级医院中,优质护理服务各项举措的落实情况需进一步调整和完善。
1202-1205

乳腺癌术后乳房重建病人高生存质量的生活体验

摘要:[目的]探讨乳腺癌术后乳房重建病人高生存质量的生活状态。[方法]以11例乳腺癌术后乳房重建病人为研究对象,采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方法,对乳腺癌术后乳房重建病人进行半结构访谈,采用Giorgi的现象学资料分析方法分析资料。[结果]处于高生存质量的乳腺癌术后乳房重建病人的生活状态主要为重拾女性自信心、找回自尊,建立人生新态度和改变社会适应力等,健康积极的心态和生活方式对提高生存质量有积极作用。[结论]护士应深入了解乳腺癌术后乳房重建病人内心深处的感受,使她们得到身心社灵四位一体的全人照护。
1205-1209

类风湿关节炎生存质量评估与疗效关系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病人生存质量与疗效的关系,以期为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选择深圳市福田区人民医院风湿科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154例罹患类风湿关节炎病人作为研究对象,以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为工具,对入院初始的入选对象进行生存质量调查,以量化评分结果为分组依据将病人分为高评分组(评分≥80分,A组)48例,中等评分组(评分60分~79分,B组)61例,低评分组(评分≤59分,C组)45例,追踪并比较3组病人临床疗效的差异。[结果]随访3个月后采用类风湿关节炎病人病情评价(DAS评分)系统对病人疗效进行评估:A组病人缓解41例,低度活动4例,中度活动2例,高度活动1例,B组缓解48例,低度活动6例,中度活动4例,高度活动3例;C组缓解28例,低度活动6例,中度活动6例,高度活动5例。3组病人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生存质量评分高的病人较其他两组有较好的疗效。[结论]生存质量评分与类风湿关节炎病人的疗效具有一定相关性,评分高的病人具有较好的疗效。
1210-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