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社
分享到: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72年,公开发行的双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调查与实验研究、技术与方法、临床研究、病例报告、医学护理、综述、医学教育等。
  • 主管单位:佳木斯大学
  • 主办单位:佳木斯大学
  • 国际刊号:1008-0104
  • 国内刊号:23-1421/R
  • 出版地方:黑龙江
  • 邮发代号:14-193
  • 创刊时间:1972
  • 发行周期:双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0.69
  • 综合影响因子:0.147
期刊级别: 省级期刊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14年第06期杂志 文档列表

破壁灵芝孢子粉与雌二醇对肝功影响的比较研究

摘要:目的:通过比较破壁灵芝孢子粉与雌二醇对肝纤维化生化指标的影响,为治疗肝硬化提供参考。方法:CCl4诱导大鼠肝纤维化动物模型,分别观察破壁孢子粉与雌二醇对大鼠肝纤维化形成过程中血清AST、ALT、HA的影响。结果:AST、ALT、HA在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多组间两两比较LSD’t分析结果显示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剂量组的破壁灵芝孢子粉降低效果是最好的,其次是雌二醇组,最后是低剂量组。
1-1

黑龙江医药科学(双月刊)2014年第37卷总目次

1-8

氧化应激的原理及作用

摘要:人们很早就知道活性氧(ROS)可以破坏细菌和人类细胞,但近十年来的研究凸显了ROS在健康和疾病的新角色。对于人类来说,氧化应激与癌症、帕金森病、阿尔茨海默氏症、动脉粥样硬化、心力衰竭、心肌梗死、脆性X综合征,镰状细胞病、扁平苔癣、白癜风、自闭症,和慢性疲劳综合征等有关。抗氧化剂补充在很大程度上已经被证明无效。可以预见氧化应激干扰有望成为预防疾病新手段。
2-3

山茱萸多糖对衰老小鼠肝组织中SIRT1基因表达的影响

摘要:目的:观察山茱萸多糖对D-半乳糖致衰老小鼠肝脏组织中SIRT1基因的表达的影响,探讨山茱萸多糖的抗衰老作用。方法:Wistar小鼠40只,雌雄各半,2~3月龄,体重18~22g,随机分为青年对照组、衰老模型组、山茱萸多糖小剂量组和山茱萸多糖大剂量组,每组10只。正常饮食水,衰老模型组及山茱萸大小剂量组每日上午颈背部注射D-gal(48mg/kg),连续45d,造模成功后衰老模型组经胃给予相当于给药组药量体积的温开水连续30d;大小剂量给药每日分别按0.4g/kg和0.2g/kg体重经胃给予山茱萸多糖。连续30d,后于末次给药后次日处死小鼠,取肝组织,RT-PCR法检测小鼠肝脏组织中SIRT1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ing法检测SIRT1蛋白的表达。结果:与青年对照组相比,衰老模型组SIRT1mRNA及蛋白质表达下降(P<0.01);衰老模型组比较,大小剂量给药组SIRT1mRNA及蛋白质升高,但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山茱萸多糖能提高SIRT1mRNA及蛋白的表达,延缓衰老过程。
6-8

橄榄桥脑小脑萎缩脑后循环改变的MRI分析

摘要:目的:利用3.0TMRI的血管成像技术探讨橄榄桥脑小脑萎缩发病与其血供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分别观察了50例健康人和31例橄榄桥脑小脑萎缩患者椎—基底动脉的管径、血管走形、狭窄、闭塞和缺如发生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患者组的血管异常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椎—基底动脉血管形态、走形异常与橄榄桥脑小脑萎缩发病存在密切关系,可以为橄榄桥脑小脑萎缩的早期诊断提供参考依据。
9-9

伏立康唑治疗恶性血液病深部真菌感染

摘要:目的:观察伏立康唑治疗深部真菌感染的效果和毒副作用。方法:临床诊断深部真菌感染患者45例,予伏立康唑治疗。结果:34例治愈,无效8例,3例不能耐受毒副作用换药;毒副作用主要表现为色觉异常、幻觉、肝功能异常等。结论:伏立康唑治疗恶性血液病深部真菌感染效果较好,毒副作用较小,价格适中,可以作为首选用药。
9-9

泽桂癃爽治疗女性尿道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摘要:目的:观察中药泽桂癃爽治疗女性尿道综合征的疗效。方法:我们选取2013-05~2014-03 80例女性尿道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40例(坦索罗辛缓释胶囊联合泽桂癃爽片组)及对照组40例(坦索罗辛缓释胶囊联合安慰剂组),治疗一个月,观察其疗效。结果:实验组有效率为97.5%,对照组有效率为82.5%,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泽桂癃爽治疗女性尿道综合征有确切疗效。
10-11

老年无牙颌患者的修复治疗

摘要:目的:总结老年无牙颌患者全口义齿修复的临床体会。方法:对66例老年无牙颌患者采用二次印模法取印模,制作蜡堤,确定垂直距离,取正中颌关系,经排牙、烫蜡、装盒、装胶、热处理、打磨等工序完成义齿制作,义齿初戴、调磨,戴用后随访,记录患者复诊情况。结果:59例患者戴用义齿后,经1~3次复诊后,固位良好,咬合关系良好,患者表现为满意。5例患者复诊3次以上,经复诊调改后义齿固位改善,不适缓解,咀嚼效率提高,患者基本满意。2例患者不满意,均返工重做。结论:全口义齿制作步骤繁琐,在修复过程中要做到严格、细致、准确,同时注重临床经验的积累及总结。对于老年患者需考虑身体素质、适应情况等具体因素,积极交流沟通,以取得患者的配合,获得最佳修复效果。
12-13

结肠癌患者组织中VEGF和血清IGF-1表达的临床意义

摘要:目的:检测结肠癌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情况和血清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的含量。阐述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在结肠癌中相关性。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在结肠癌中的临床意义。方法: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检测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对32例结肠癌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进行检测,对照正常12例非肿瘤外伤患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检测采用双位点免疫放射测定方法(IRMA),结肠癌Dukes分期(A期8例,B期7例,C期9例,D期8例)32例做术前术后两组血清IGF-1检测,与正常12例非肿瘤外伤患者对照。结果:VEGF在结肠癌患者的组织中的表达率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肠癌患者术前、术后及对照组含量显示,术前血清中IGF-1含量明显高于术后及对照组(P<0.05)。依据结肠癌Dukes分期VEGF癌组织的阳性表达与IGF-1在结肠癌血清水平,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VEGF的表达与结肠癌Dukes分期有相关性。结肠癌患者血清IGF-1水平与结肠癌Dukes分期具有正相关性,组织VEGF的阳性表达增高,结肠癌患者IGF-1含量增加。说明IGF-1和VEGF共同参与了结肠癌的发生发展过程,而且这两种因子的联合检测对发现结肠癌较单一检测更有意义。
14-15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Apicidin/SAHA体外抑制人卵巢浆液性囊腺癌细胞的实验研究

摘要:目的:卵巢恶性肿瘤是妇科三大恶性肿瘤之一,其死亡率居妇科恶性肿瘤第一位。目前手术是治疗卵巢恶性肿瘤的主要方法,且术后常辅以紫杉醇和铂类为主的化疗,但化疗常常由于肿瘤细胞发生耐药而导致化疗失败。因此对于卵巢癌的治疗迫切需要寻找新的突破。方法:是对体外培养人卵巢浆液性囊腺癌上皮细胞,取对数生长期细胞接种于96孔细胞培养板上,每组设6个复孔。采用全定量PCR方法检测p21基因mRNA含量的表达。结果:体外实验证实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HDACIs)能够诱导肿瘤细胞周期阻滞于G0/G1期和/或G2/M期,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率,具有很强的临床应用价值。结论:本次实验探讨不同浓度下的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Apicidin、SAHA在人卵巢浆液性囊腺癌细胞系的作用和机制,为巢浆液性癌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16-17

局麻加用右美托咪定在乳腺肿块切除术中的临床观察

摘要:目的:探讨在乳腺肿块切除术局麻下加用盐酸右美托咪定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01~2013-06共40例乳腺肿块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右美组及盐水组各20例,右美组局麻下加用右美托咪定干预,盐水组为局麻下予生理盐水安慰剂干预,对比两组患者间临床疗效差异性。结果:右美组较盐水组镇静镇痛效果好,利多卡因用量少,住院时间短,血压、心率波动幅度小。结论:右美托咪定在局麻下乳腺肿块切除术患者中应用镇静镇痛安全,易唤醒,无呼吸抑制,并减少局麻药量,效果理想。
18-19

非高脂血症状态下不同月龄大鼠阴茎海绵体内NOS与NF-κB表达的相关性研究

摘要:目的:通过对不同月龄Wistar雄性大鼠血清中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浓度的检测,勃起功能进行测定,以及对阴茎海绵体内转录因子(NF-κB)的表达情况和一氧化氮合成酶(NOS)表达含量的检测。方法:进行统计学分析,明确非高血脂症状态下不同月龄勃起功能正常的大鼠阴茎海绵体内NOS和NF-κB表达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各组大鼠阴茎勃起功能均正常,TC、TG、HDL、LDL在不同月龄组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不同月龄大鼠均处于非高血脂症状态;大鼠阴茎海绵体内NOS含量随月龄的增长而降低,而NF-κB的表达情况则随月龄的增长而增加。结论:NF-κB的表达情况和NOS含量呈负相关。
20-21

实施计划免疫对控制麻疹效果的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开展计划免疫对于控制麻疹流行的效果。方法:调查分析本地区实施计划免疫工作对于控制麻疹流行的效果,并总结计免工作经验。结果:实施计划免疫工作后,麻疹的发病率以及病死率均较实施前呈显著降低趋势,接种率以及接种后HI抗体阳性率均显著提高。结论:开展计划免疫工作能够提高麻疹疫苗接种率以及接种质量,有效控制麻疹的爆发流行。
22-23

毛榛叶化学成分检测及分离

摘要:目的:通过对毛榛叶有效成分的检测,探索提取分离毛榛叶中黄酮的方法。方法:采用水、醇、石油醚提取有效成分,并通过纸色谱法、试管试验法、薄层色谱法进行检测。以工业乙醇为溶剂对毛榛叶进行超声波提取,提取物回收溶剂后进行梯度萃取,将乙酸乙酯萃取物进行硅胶柱层析分离。结果:毛榛叶中含有氨基酸、蛋白质、黄酮、糖苷、皂苷、鞣质、多酚等成分,并得到2个黄酮化合物。结论:毛榛叶是一种含有多种药用成分的可持续利用资源。
24-25

黄芪与雷米普利联合应用对UUO大鼠肾脏VEGF表达的影响

摘要:目的:探讨黄芪与雷米普利联合应用对单侧输尿管梗阻大鼠(UUO)肾脏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45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5组:单侧输尿管梗阻(UUO)组;对照组,除不结扎离断输尿管外,其余处理同UUO组;黄芪组,给予UUO模型大鼠黄芪注射液5mL/kg/d(相当于黄芪生药10g/kg·d)灌胃,(黄芪注射液由珍宝岛药业提供,批号A20120920,每支10mL,含生药20g);雷米普利组,给予雷米普利灌胃(10mg/kg·d);黄芪、雷米普利联合组,给予黄芪注射液(5mL/kg·d)、雷米普利(10mg/kg·d)灌胃。观察第14天肾间质纤维化程度、VEGF的表达。结果:1与假手术组相比,UUO组大鼠肾间质蓝染面积显著增加(P<0.05)。2与对照组相比,UUO组VEGF阳性面积百分比显著降低(P<0.05),黄芪、雷米普利和黄芪、雷米普利联合组的VEGF阳性面积百分比则显著增加(P均<0.05)。黄芪、雷米普利联合组与黄芪组、雷米普利组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与单用黄芪、雷米普利相比,两药联合应用能更大程度的减轻UUO大鼠肾间质纤维化,增加VEGF表达可能是其机制之一。
26-27

幽门螺杆菌在大鼠COPD模型中的表达及意义

摘要:目的:研究幽门螺杆菌感染对大鼠COPD模型的影响。方法:健康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OPD组、HP组、HP联合COPD组。用ELISA法,检测各组血清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IL-8及TNF-a的含量。结果:模型组大鼠血清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的IL-8,TNF-a含量,较对照组增加。HP联合COPD组与HP组及COPD组大鼠比较,IL-8、TNF-a含量明显增加。结论:炎症反应参与了大鼠HP感染及COPD发病过程,HP感染加重了大鼠COPD炎症反应程度。
28-29

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toll样受体4及髓样分化蛋白-2与其相关性研究

摘要: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toll样受体4(TLR4)与髓样分化蛋白-2(MD-2)在肾脏损害不同阶段的表达水平,初步探讨两者与2型糖尿病肾病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TLR4及MD-2在健康者与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中的水平变化,同时测定空腹血糖(FPG)、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即时尿标本的白蛋白、尿肌酐。结果:4组受检者血清TLR4和MD-2的水平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TLR4和MD-2分别与病程、FPG、TG、TC、LDL-C、BUN、SCr、UACR、尿白蛋白呈正相关(P<0.01),与HDL-C、尿肌酐呈负相关(P<0.01)。结论: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TLR4与MD-2显著升高,并参与了2型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及发展。
30-32

DTT在chelex-100提取法提取人精液DNA中的实验研究

摘要:目的:研究DTT(二硫苏糖醇)在提取人类精液DNA过程中对DNA图谱均衡性影响。方法:利用chelex-100提取法分别提取,应用PCR技术扩增同源基因,并采用五色荧光素标记技术,对其Amelogemin和15个STR座基因进行检测。结果:DTT在检验精液DNA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峰值在2000左右,均衡性很好,无杂峰。结论:DTT在提取精液DNA过程中可作为还原剂使其二硫基断裂,还原成-SH,为五色荧光素标记技术提供模版支持,DTT的加入大大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3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