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杂志 部级期刊

Environment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 11-5337/X 国内刊号
  • 1673-288X 国际刊号
  • 0.84 影响因子
  • 1个月内下单 审稿周期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是生态环境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76年创刊,目前已被万方收录(中)、知网收录(中)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专题: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专题:海洋生态环境治理、生态环境政策、能源、环境与气候变化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2019年第04期杂志 文档列表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杂志特稿
牢固树立建设美丽中国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5-7

摘要:为帮助广大党员干部更好地学习领会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共中央宣传部党建杂志社、党建网《理论强党》栏目推出学习体会《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系列文章,邀请部分参与编写的作者、理论专家和科研单位撰写导读文章,促进读者更加系统全面地理解《纲要》内涵,深刻把握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做到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不断提高理论政策水平。此篇为该系列文章第十四篇,重点对《纲要》第十三章"建设美丽中国"进行系统理论阐述。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杂志专题:污染防治攻坚战与生态文明建设
制定《生态文明建设促进法》的必要性与可行性8-10

摘要:生态文明建设内容广泛、系统复杂,依法治国需要生态文明法律化、制度化、程序化,建设和完善生态文明法律体系需要将宪法有关生态文明理念法律化,仅靠现有的《环境保护法》不足以协调生态环境保护和社会经济发展;而生态文明建设一系列政策制度、生态环境保护法治推进、生态整体性自然规律、生态文明理论研究与地方立法实践,合力支持制定《生态文明建设促进条例》。

水生态文明的概念和内涵11-15

摘要:水循环是水生态文明的纽带,流域是水循环的载体,水生态文明建设是当前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需求。水生态文明可以定义为生物、人与社会等的良好关系,这种关系能够兼顾人与社会的发展和典型生物的生存状态良好。解析水生态文明的内涵需注意,应从自然环境(地形地貌、气候、水系水资源、生态系统等)、水利活动(水资源的调控:除水害、兴水利)、社会经济文化(经济发展、社会文化、水文化)三个方面及其之间的关系解读水生态文明的内涵,根据水系统的两大特征(系统性和针对性)进行内涵的解析。以流域为研究对象时,应从内容(水循环与生态环境间的关系)、空间(历史与现状相结合)、过程(自然和社会层面流域分层、分量及水系统在不同区域地貌之间的变迁)四方面进行诠释。相关成果能为水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

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北方地区农村水生态环境管理16-18

摘要:正确认识我国水生态系统所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形势,有针对性地进行系统的保护与修复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持续改进农村人居环境的关键。本文分析了北方农村地区水环境污染的现状和成因,提出了创新法规政策模式、优化管理方式、因地制宜选择污水收集方式、加强宣传科普工作、着力保护自然生态风貌等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措施。

推进可持续发展建设全球生态文明的思考19-21

摘要:本文结合国际可持续发展进程、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展及主要挑战,提出积极履行国际环境公约、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推进"一带一路"绿色发展等政策建议,为建设全球生态文明作出贡献。

福建省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法律机制研究22-26

摘要:生态文明战略目标的实现需要公众的广泛参与。福建省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积极探索并推进公众参与的法制建设,但仍存在公众参与法律机制不健全、具体制度操作性差等诸多问题。通过对福建省公众参与生态文明法制建设的实践分析,正视公众参与所面临的法律困境,并基于公众参与法律机制的构成要素提出相应的法律对策,切实保障公众全程参与立法-执法-司法的权利。

广元市生态文明建设调查与思考27-29

摘要:生态文明目标的顺利实现,提出应坚持规划引领、夯实重点基础、强化生态环境保护等措施。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杂志默认
生态环境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举办第十三期“中国环境战略与政策大讲堂”18-18

摘要:2019年5月5日,生态环境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举办第13期"中国环境战略与政策大讲堂",邀请中国工程院环境与轻纺工程学部主任曲久辉院士作"水环境科技创新:认识、理念和技术"专题讲座。政研中心吴舜泽主任主持会议,全体干部职工参加了讲座并进行交流。曲久辉院士结合自己多年从事水污染控制的研究经历,从对水的认识,水的复合污染及科学界对其研究历程,水污染控制与治理体系面临的难点,未来水污染控制和污水治理理念、模式、技术、产业的创新等方面做了报告。曲院士指出,水是一个生命共同体,要从生态系统的角度来研究和认识水,从生态系统完整性的水平上看待水环境修复,才能全面、完整地认识水质、水环境、水体变化等问题。水的复合污染对当前水污染控制治理理论、治理体系、政策标准等提出了挑战。未来需要用新的理念、新的认知和模式揭示水所蕴含的基本科学规律,发展水污染防治的高效技术和产业,采取科学、有效的管理手段。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在线投稿系统开通公告38-38

摘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在线投稿系统已建成并于2019年8月1日上线。作者可登录期刊网页:hjkd.cbpt.cnki.net,点击"作者投稿系统",按照相应程序完成注册后进行在线投稿。我刊不再接收邮箱投稿;目前邮箱自动回复也同步了该公告,请投稿作者根据自动回复公告,在线上再次提交稿件。系统使用过程中遇到问题,请随时与编辑部电话(010-84634241;010-84665621)直接联系。在此感谢广大作者和读者一直以来的大力支持和帮助!

生态环境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召开生态环境政策研究与决策支持工作地方代表座谈会69-69

摘要:2019年7月18日,为进一步做好"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了解污染防治攻坚战政策实施情况与政策需求,加强政策研究和决策支持工作,生态环境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简称政研中心)组织召开生态环境政策研究与决策支持工作座谈会。

生态环境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组织召开“我国环境健康风险管理制度建设研讨会”86-86

摘要:为深入探讨环境健康风险管理制度建设路径,建立健全环境健康监测、调查与风险管理制度,推动环境与健康工作常态化发展,由生态环境部法规与标准司主办、生态环境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承办的"我国环境健康风险管理制度建设研讨会"于2019年5月30日在北京召开。来自生态环境部法规与标准司、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卫生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中国医科大学、南京大学、中国政法大学等单位的领导和专家与会发言。政研中心吴舜泽主任、裴晓菲副主任以及环境健康风险管理研究中心有关人员参加会议。

“中日污染物协同效应工作组会议”在京成功召开99-99

摘要:2019年5月9日,"中日污染物协同效应工作组会议"在北京成功召开。本次会议是中国生态环境部和日本环境省签署的《中日协同效应研究与示范项目备忘录(三期)》下开展的中日环境合作"中日污染减排与协同效应研究与示范项目"活动之一。该项目中方牵头部门为生态环境部大气环境司,具体实施单位为生态环境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

生态环境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举办第十期中国环境战略与政策沙龙:污染物与温室气体协同控制132-132

摘要:2019年6月26日,生态环境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简称政研中心)围绕"污染物与温室气体协同控制"主题举办了第十期中国环境战略与政策沙龙。沙龙由政研中心主任吴舜泽主持,副主任田春秀作引导发言。会议邀请了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原所长、研究员周大地,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主任徐华清,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谷树忠,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研究员高庆先、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研究员谭显春、清华大学教授王灿、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毛显强等专家,以及广东省生态环境厅、四川省生态环境厅、深圳市生态环境局等地方代表参加,会议还特别邀请了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蒋兆理副司长、刘峰副处长等有关领导和专家出席指导。

生态环境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联合举办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与绿色发展论坛-F0002

摘要:2019年5月24-25日,由中国环境报社、生态环境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湖北省生态环境厅联合举办的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与绿色发展论坛在武汉召开。此次论坛包括主论坛、沿江省市厅长市长局长圆桌会议、环保企业家长江论坛、“无废城市”建设与固废处置利用沙龙等,旨在进一步贯彻落实关于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落实国务院在《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中确定的“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基本战略,促进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来自长江经济带沿江11个省市的生态环境主管部门领导,28个城市的政府领导,以及企业代表共600余人参加了论坛。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杂志专题:污染防治攻坚战与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
关于市场化多元化生态补偿的实践基础与推进建议30-34

摘要:文章从市场化多元化生态补偿政策体系和实践基础分析出发,系统总结了我国在市场化多元化生态补偿实践方面取得的积极进展。近年来,我国市场化多元化生态补偿政策体系不断健全,各类环境与资源产权交易不断深入,生态优势助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进展较好,绿色金融持续推动市场化生态补偿,生态补偿方式日益多元。但市场化多元化生态补偿实践仍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比如政府与市场职能边界仍不清晰、相关部门在推进市场化多元化生态补偿方面尚未形成合力、有关生态补偿的专项立法还未出台、市场化多元化生态补偿的监测评估机制仍然欠缺等难点。文章最后对科学推进市场化多元化生态补偿提出了建议。

长江经济带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的进展与建议35-38

摘要:近年来,多份关于推动建立长江经济带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的文件相继印发,具有以下特点:(1)通过生态补偿资金分配与生态环保工作成效的挂钩机制,调动地方政府生态环保工作积极性;(2)赋予地方政府充分自主权,鼓励地方政府依托各自特点开展生态补偿模式探索;(3)完善投入机制,集中力量解决最突出的生态环保问题;(4)鼓励建立市场化、多元化的生态补偿机制,激发地方落实生态环保工作的内生动力。根据长江经济带沿线各省市对生态补偿机制的探索实践,发现在一些环节存在不足并建议:(1)长江经济带沿线不同地区生态系统和经济发展禀赋存在差异,生态补偿工作实践进展不一,不同地方的重点工作方向亟待进一步明确。建议进一步强化长江经济带全流域意识,结合不同地方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产业结构特点、生态资源禀赋和工作实施进展分类施策,建立分层次、分领域的梯度补偿模式。(2)生态补偿的制度依据尚未明确,中央的统筹地位亟待进一步巩固。建议健全生态补偿的法律政策基础或管理原则,完善相应权责制度,加强中央的领导核心地位,建立系统性的管理和监督考核机制。(3)生态补偿的方式较为单一,市场条件仍欠缺。建议推进多领域多层次合作,创新用水权、排污权、碳排放权的分配制度和交易方式,鼓励多方资本融入,建立起拥有公允生态补偿条件和补偿价格的生态补偿市场化体系。(4)不同地区对资金需求和使用存在差异,"平均分配"模式限制了部分资金的利用效率。建议科学划分生态补偿资金使用范围和渠道,由单一性要素补偿向基于生态功能定位的综合性补偿转变。(5)生态补偿对推进精准脱贫的支持力度有待加强。建议有机衔接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和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

“水土固共治”助推长江经济带生态保护与绿色发展39-42

摘要:农业面源污染作为非点源污染,是长江流域水体污染的重要来源之一。推进长江经济带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是加快长江经济带发展的重要政治任务。当前农业传统生产方式仍未发生根本转变,存在养殖污染重、复耕指数大、化肥农药使用不科学等问题,耕地质量下降与面源污染难控的矛盾十分突出,对水环境质量管理提出了严峻的挑战。郧阳区通过开展水土共治、发展环水有机农业的创新实践,探索出以绿色经济驱动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和农业绿色发展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对助推长江经济带生态保护与绿色发展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

关于《长江保护法》明确“生态水量”的思考与建议43-45

摘要:现阶段的流域环境管理,越来越重视河流、湿地或河口的生态功能,强调保证生态水量。但通过梳理相关法律法规,发现存在法律中涉及生态水量问题的规定较少、对于"生态水量"一词的用法不统一、规定可操作性不强、维持合理水位的目的不统一、水量调度考虑生态环境保护的因素较少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建议在《长江保护法》中明确"生态水量"的内涵、生态水位的标准和设置目的、下泄水量(非汛期)时考虑流速的因素、设置预警流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