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杂志社
分享到: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杂志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76年,公开发行的双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散煤治理助力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生态环境战略与规划、生态环境政策、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全球环境治理等。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
  • 主办单位:生态环境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
  • 国际刊号:1673-288X
  • 国内刊号:11-5337/X
  • 出版地方:北京
  • 邮发代号:82-78
  • 创刊时间:1976
  • 发行周期:双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0.84
  • 综合影响因子:0.468
期刊级别: 部级期刊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2015年第02期杂志 文档列表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杂志卷首语

“十三五”环境保护的总体布局

摘要:"十三五"环境保护面临四个特殊的外部形势:一是"十三五"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前的最后一个五年规划时期;二是环境质量可能是全面小康指标中差距最大、最难实现的指标;三是我国经济发展进入增速下降和环境承载力达到或接近上线的新常态;四是主要领域的改革要取得决定性成果。这些形势决定了,"十三五"时期应该对现有的环保工作体系和工作方式进行深刻的改革,形成更加有效的环境保护总体布局。
1-1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杂志理论战略探讨

加强大湄公河次区域环境保护合作为“一带一路”战略提供环保支撑

摘要:中国历来重视参与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通过倡导并推动"大湄公河次区域核心环境与生物多样性走廊计划"(CEP-BCI)项目的开发实施,积极参与大湄公河次区域环境合作,不断推进与次区域各国的睦邻友好关系。中国积极推动该项目与合作机制化建设,并将云南省西双版纳和香格里拉德钦地区、广西靖西列为项目执行的重点区域。随着CEP-BCI项目一期的开展与顺利完成,目前二期项目(2014-2016)正在实施中。本文拟在初步总结我国参与GMS环保合作基本情况和主要成果基础上,提出我国进一步开展大湄公河次区域环境保护合作的思路与政策建议。
9-12

中国生物多样性主流化现状与对策

摘要:生物多样性主流化在国际上已被认为是最有效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利用措施之一。通过生物多样性的主流化,将生物多样性纳入到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流,从而避免先破坏后保护、做到防患于未然、使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经济发展得以同步进行。生物多样性主流化也是实现生物多样性保护由行政命令向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和必要的行政办法转变的主要途径。主流化可以从根本上解决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与可持续利用问题。中国的生物多样性主流化虽然已经普遍开展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在实践中确缺少法律依据和政策支持以及缺少科学有效的方法体系、机构建设等,制约了主流化工作的进一步加强。为了更好地推进中国的生物多样性主流化工作,应加强法律法规和政策支持、强化科学和技术支撑、开发更有效的方法并出台指标体系、指南以及加强宣传教育等。
13-18

遗传资源价值评估进展与应用

摘要:价值评估是制定遗传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战略和政策的基础。本文综述了遗传资源价值评估的概念框架,分析了植物遗传资源、动物遗传资源、基因库的价值体系及评估案例,并提出价值评估可为遗传资源保护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可提升惠益分享谈判的议价能力、为基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社区减贫提供有效手段。
19-22

浅谈大陆型冰川微生物多样性

摘要:冰川作为占据地球陆地总面积10%的生态环境,因其长期的低温、强辐射和寡营养,对生存于其中的生物具有极大的挑战,是极端环境的一个重要代表。本文以大陆型冰川区为主,分析雪样中细菌的多样性,总结了冰川微生物的种类特征、来源,及其易受到的环境影响因素。
23-25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杂志政策专题研究

基于大数据分析的环境税关注度研究

摘要:本文采用百度指数工具对环境税的关注度开展研究,研究发现环境税的公众搜索指数和媒体指数呈波动变化趋势。本文进一步分析了影响环境税关注度的因素,包括年度全国人大和政协会议、政府重要文件、重要研讨会、环境税相关领导人讲话、智库观点、名人言论等。最后,本文提出了提高环境税关注度的建议。
26-29

全球气候变化谈判的回顾与展望

摘要:近几十年以来全球正在经历以全球变暖为突出标志的气候变化。《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的签订是全球气候变化的里程碑。全球温室气体规制形成及其后续谈判的过程可以看出,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日益突出导致了全球温室气体国际规制的逐步趋严。随着温室气体国际规制的趋严,温室气体的排放权不再是一项免费的公共资源。这已经成为具有全球共识的大趋势,也是全球经济发展中的一个重大新变量,将对全球各国自身的温室气体规制和经济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2015年是全球气候变化谈判的关键一年,各方为取得谈判成功正在加大协调和准备的努力。
30-32

重金属污染重点防控区综合防控模式与政策分析

摘要:《"十二五"规划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实施以来,各个防控区域结合各自重金属污染成因与特点,围绕产业结构调整、清洁生产源头控制、污染物末端治理、环境修复整治等综合防控措施,探讨不同的区域综合整治途径和政策,在实践中形成了五种不同类型的区域防控模式。本文分析了五种防控模式的特点,每种模式以一个典型的防控区域为案例,分析了该防控区实施区域综合防控的做法,从而阐释不同防控模式下不同的策略与政策。
33-36

我国危险废物鉴别体系分析

摘要:本文在分析建立健全我国危险废物鉴别体系重要意义和我国及美国、欧盟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危险废物鉴别体系基本情况基础上,提出我国建立危险废物鉴别机制、完善危险废物名录和鉴别标准、将危险废物鉴别机构纳入司法鉴定体系、加强危险废物鉴别能力建设等方面的对策建议。
37-39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学术影响因子逼近2.000 位列环境保护部主管期刊第一名 在全国收录环境科学类66种期刊中排位第六名

摘要:据知网2014年12月16日的《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2014版)》,我刊学术影响因子显著大幅度提高。由2011年0.831和2012年1.030,提高到2013年逼近2.000大关,为1.971,名列环境保护部主管期刊第一名。在全国收录环境科学类66种期刊中排位第6名,其中2012年位列全国第18名,2011年第29名,2010年第33名。
39-39

关于矿业环境风险预警机制的构建

摘要:矿业环境污染和破坏程度超过其他行业,以最小成本阻止环境损害后果,在于构建矿业环境风险预警机制。根椐系统性、代表性、操作性等原则,构建矿业环境风险预警指标体系,由独立的具有相关专业的成员收集、评价和结论风险状态。按照指标分值的高低将警度划分成五个区间,每个区间代表着其中一种警情状态。在规定时间内向决策层及相关部门报告,根据报告的风险状态采取措施及时处置。大数据技术为民众实质性参与预警提供通道,还必须在警情处置、民主参与以及部门监督等方面形成预警长效机制。要防止企业在面临预警成本时却偏爱风险的传统行为。
40-44

2013年我国柴油车黑碳排放特征研究

摘要:柴油车黑碳排放的研究可以为改善大气质量、保护人体健康和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提供帮助。利用保有量调查、各类柴油车黑碳排放因子和活动水平研究测算了2013年中国各类型柴油车黑碳排放量。研究表明,虽然重型货车的保有量只占柴油车总量的18.8%,其黑碳排放却占到了总排放量的61%;国Ⅰ及以前的黄标柴油车只占总保有量的27.1%,其黑碳排放量却占到了总排放量的70%以上。分区域的柴油车黑碳排放状况分析表明我国东部地区的黑碳排放量要高于中部和西部地区。
45-47

医药行业危险废物产生与污染特性初探

摘要:危险废物是固体废物管理的重要方面。本文列举出发酵类、化学合成类、制剂类等三大类医药生产工艺中的危险废物产生环节,分析了各环节产生的危险废物种类、主要有害成分及危害特性,为医药制造行业提高生产危险废物识别能力,实现医药行业全过程规范化管理提供了有益指导。
48-51

自然保护区生态补偿体系研究

摘要:自然保护区生态补偿对于增加自然保护区保护投入、平衡围绕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的利益关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对自然保护区核心利益相关者的关切与诉求的分析,探讨自然保护区生态补偿的框架。提出自然保护区生态补偿可分为抑损性生态补偿与增益性生态补偿两种类型,具体包括五个方面的补偿内容,即开发利用者对自然保护区自然资源开发的补偿、消费者对自然保护区自然资源利用的补偿、自然保护区内原住民损失补偿、环保机构与个人付出的保护努力与成本的补偿,以及自然保护区生态效益补偿。补偿方式与途径应根据不同的补偿内容与补偿的主客体进行选择。在国家与政府主导的基础上,促进多元化的补偿方式,加强各方利益相关者的参与。
52-56

关于重金属污染状况的调查与评价——以佛山市某江河为例

摘要:为确保佛山市饮用水安全,2013至2014年佛山市对案例江河金属元素污染情况开展调查与评价。本文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对佛山市案例江河的枯水期和丰水期水体中的重金属元素含量进行了全面的分析。监测结果表明,案例江河的重金属元素浓度均符合地表水质量Ⅱ类,总的重金属污染状况轻微。
57-59

环境水质有机铅分析的国内研究进展与展望

摘要:本文介绍了环境水质四乙基铅、氯化三甲基铅、氯化三乙基铅和氯化三苯基铅等有机铅的国内研究进展,着重介绍了各种分析方法的原理、取样量、检出限和特点,并对液相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在环境水质有机铅分析方面的发展前景作了展望。研究指出,随着铅污染的日益严重,仅测定铅元素的总量已不能满足研究和治理铅污染的要求,铅元素的形态分析是环境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有机铅分析已成为环境监测领域的重要课题。国内目前环境水质有机铅的分析方法主要有双硫腙比色法、原子吸收法(AAS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法)、气相色谱法(GC法)、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法)、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法)和高效液相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HPLC-ICP-MS法)。只用单一仪器或技术已很难完成分析任务,因此联用技术是元素形态分析的有效途径。高效液相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是发展较为完善的联用技术。但是,高效液相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需要较为昂贵的仪器,国内研究刚起步,使之成为常规的分析方法仍然任重道远。
60-62

黑龙江省某市矿泉水水质的健康风险评价

摘要:目的:明确黑龙江某市泉水水质所包含的主要成分,对可能存在的超标物质进行健康风险评价,提出治理建议。方法:采用《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和《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Ⅲ类标准对泉水水质进行监测和判定,采用NAS提出的四步法模式对泉水进行健康风险评价。结果:矿泉水中除含有钙、钾、钠等常见元素外还包含偏硅酸、锂、锶、硒等微量元素,在6例样品中发现1例砷含量超标,5例氟含量超标,砷的最大浓度为0.02mg/L,氟的最大浓度为1.41mg/L。经计算,砷的超额健康风险值为:4.34×10-5,氟为:0.25×10-6。结论:泉水中含有有益健康的微量元素,作为销售矿泉水饮用,水中的砷和氟化物不会对人体产生超额的健康风险。考虑到部分人群可能会将此矿泉水作为生活用水使用,建议矿泉水生产企业在该泉水出厂前对其进行降氟处理。
63-66

生态环境协同治理的行为逻辑与实现机理

摘要:生态环境协同治理的提法得益于协同理论与治理理论的契合,但目前二者的耦合仍显"生硬",为此,有必要对它多元善治的行为思想、协商合作的行为过程和正和博弈的行为取向等行为逻辑进行深入探究。而要让这一治理模式得以实践,则需要克服传统的治理观念、垄断的权力机构、残缺的市场机制、脆弱的社会组织和滞后的公民素质等一系列障碍的阻扰,从优化权责体系、塑造协同关系、搭建信任平台、培育社会力量和健全法律法规等措施着手,发挥生态环境协同治理的社会资源整合优势,实现协同功效。
67-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