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杂志社
分享到: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杂志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76年,公开发行的双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散煤治理助力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生态环境战略与规划、生态环境政策、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全球环境治理等。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
  • 主办单位:生态环境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
  • 国际刊号:1673-288X
  • 国内刊号:11-5337/X
  • 出版地方:北京
  • 邮发代号:82-78
  • 创刊时间:1976
  • 发行周期:双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0.84
  • 综合影响因子:0.468
期刊级别: 部级期刊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2015年第01期杂志 文档列表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杂志卷首语

拓展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表述

摘要:对于我国环境问题的严重性,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就有科学家、管理者和社会公众不断发出了警报,国外科学家也多次以发达国家公害事件的历史教训提醒中国不要重蹈覆辙,我国党和国家也把努力采取措施避免环境问题蔓延和恶化。可是尽管做出了极大的努力,环境问题却一直与经济社会发展如影随形,不断加重,欠账很大。问题出在哪里呢?人们感到有一种力量总是压住了环境保护的努力。
1-1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杂志理论战略探讨

新常态下中国绿色增长:概念、行动与路径

摘要:绿色增长被认为是可以推动经济增长、改善环境可持续性、促进社会包容平衡发展的引擎和动力。在环境与发展的新常态下,绿色增长实际上是新常态下解决环境与发展问题的内生要求。中国要实现绿色增长,首先需要调整宏观经济和产业结构;其次需要整个经济链和产业链的绿化;三是需要通过创新驱动绿色增长,通过绿色投资,依靠技术和制度的创新和改进驱动实现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和集约增长。
7-10

新常态下中国绿色增长:机遇和挑战

摘要:在环境与发展新常态下,中国实现绿色增长既面临众多挑战,也迎来重要机遇。中国应抓住机遇,加速推动绿色增长。一是在国家层面释放更为明确的推动绿色增长的信号;二是优化区域布局;三是通过技术和制度创新实现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四是大力推动城镇绿色化、工业智能化、农业生态化进程;五是在涉及绿色增长的关键部门加强各项配套政策措施;六是构建有利于绿色增长的财税金融政策体系;七是大力培育绿色消费市场,加快绿色科技创新和应用;八是促进环境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推动环境管理转型;九是发挥社会公众在推动绿色增长中的力量和主体作用。
11-13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杂志政策专题研究

中国大气挥发性有机物控制问题及其对策研究

摘要:挥发性有机物(VOCs)是复合型大气污染的重要前体物,控制VOCs排放是减少灰霾和光化学烟雾的有效措施。但一直以来,中国对VOCs的管控略显不足,还存在监测未常态化、监测方法不系统、排放源成分谱研究不足、法规滞后、排放标准不健全和管理模式亟需更新升级等突出问题。本文在系统分析基础上,提出推进VOCs环境监测常态化、制定和完善VOCs监测方法、构建本地化的VOCs源谱数据库、建立健全VOCs法律法规、建立健全VOCs排放标准、革新以政府为主导的管理模式等将是未来我国管控VOCs的重要工作。
14-18

2010-2013年我国柴油车黑碳排放状况分析

摘要:我国柴油车的快速增长给我国柴油车污染治理带来了极大的压力,柴油车黑碳排放的研究有益于对空气质量、人体健康和气候变化采取积极的措施。研究表明,从2010年到2013年,我国柴油车增长了23%,柴油类汽车保有量约增长了约43.3%;而我国柴油车的黑碳排放量出现先增后减的趋势,2013年我国柴油机动车的黑碳排放量约为33.33万吨,比2012年减少了2.8%;河南、河北、山东、广东和内蒙五个省(自治区)柴油机动车的黑碳排放约占全国黑碳排放的37.3%。研究结果初步显示了我国柴油车污染控制的效果。
19-21

污染防治项目绩效评价关键技术研究

摘要:绩效评价是污染防治项目全过程绩效管理中的重要环节。本文围绕污染防治项目绩效评价中的四个关键问题分别展开,探讨了污染防治项目绩效评价15个评价指标的构建过程;对关键指标计算方法进行了探讨,包括污染物减排量计算方法,“排放达标频次”、“运行同步性”、“生态环境效益”、“经济效益”等四个非通用性指标对不同类型污染防治项目的评价计算方法;研究提出污染防治项目绩效目标指标体系,对不同类型的污染防治项目提出个性化的污染减排指标体系;最后分别对单一项目和多项目的绩效分析技术进行了探讨,研究提出了单一项目和多项目的绩效分析内容。
22-27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学术影响因子逼近2.000位列环境保护部主管期刊第一名在全国收录环境科学类66种期刊中排位第六名

摘要:据知网2014年12月16日的《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2014版)》,我刊学术影响因子显著大幅度提高。由2011年0.831和2012年1.030,提高到2013年逼近2.000大关,为1.971,名列环境保护部主管期刊第一名。在全国收录环境科学类66种期刊中排位第6名,其中2012年位列全国第18名,2011年第29名,2010年第33名。
27-27

城市地区气候变化脆弱性与对策研究进展

摘要:本文基于国内外脆弱性研究工作,对气候变化脆弱性内涵、城市地区气候变化脆弱性成因以及应对气候变化的举措等方面已经展开的研究工作进行了归纳与总结,认为应对气候变化已经成为城市地区当务之急所需要完成的任务是,积极主动的适应气候变化的影响。
28-32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学术影响因子逼近2.000位列环境保护部主管期刊第一名在全国收录环境科学类66种期刊中排位第六名

摘要:据知网2014年12月16日的《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2014版)》,我刊学术影响因子显著大幅度提高。由2011年0.831和2012年1.030,提高到2013年逼近2.000大关,为1.971,名列环境保护部主管期刊第一名。在全国收录环境科学类66种期刊中排位第6名,其中2012年位列全国第18名,2011年第29名,2010年第33名。
32-32

美国移动源污染排放管理及对我国的启示

摘要:我国东部沿海城市群灰霾、雾霾、酸雨和光化学烟雾等区域性大气污染的频繁发生都与机动车污染排放密切相关,这表明我国移动源排放监管有效性的不足。而这又直接根源于我国移动源排放管理体系的不完善、不到位,包括道路交通控制政策少,非路上交通的排放控制政策基本缺位等。本文介绍了世界上最先进的移动源排放控制管理体系——“全生命周期”的美国移动源污染排放管理政策体系,重点了分析《清洁空气法》的规定、严格排放标准和燃油标准的实施、经济刺激及劝说鼓励等多种政策思路和工具,并针对我国移动源污染治理中存在的单一行政管制、部门不协调、经济激励不足等问题,从技术、经济、行政等维度提出了改革和完善我国移动源污染管控体系的具体政策建议。
33-38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学术影响因子逼近2.000位列环境保护部主管期刊第一名在全国收录环境科学类66种期刊中排位第六名

摘要:据知网2014年12月16日的《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2014版)》,我刊学术影响因子显著大幅度提高。由2011年0.831和2012年1.030,提高到2013年逼近2.000大关,为1.971,名列环境保护部主管期刊第一名。在全国收录环境科学类66种期刊中排位第6名,其中2012年位列全国第18名,2011年第29名,2010年第33名。
38-38

低碳农业与农村土地流转的对接问题分析

摘要:土地规模化经营有利于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和生态保育型农业的规范化操作,推进低碳农业发展。实践中可以通过土地流转合作社提高土地经营组织化程度,使得农业生产规模化水平得到提高。农民作为土地流转过程中直接的利益承担者,其意愿和主观评价对于土地流转合作社的推行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发现农户年龄、家庭支出、收入和农业培训等特征对于农民参与合作社意愿具有显著影响。基于此,提出通过加快土地流转步伐提高土地规模化经营水平来带动低碳农业发展,必须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加大农民就业扶持力度和加强培训、宣传引导。
39-43

关于农村环境整治长效机制化的问题和对策

摘要: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工作目前正在各示范省份开展,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反观农村环境治理的现实问题,依然不同程度地存在可持续性障碍,农村环境整治长效机制化的道路仍是各地探索和研究的焦点问题。本文通过剖析农村环境治理的可持续阻碍基础上,提出实现农村环境整治长效机制化的相应对策。研究指出,农村环境污染具有污染源小而多,污染面广而散的特点,单纯依赖政府自上而下的管理无法避免会出现治理效果的可持续阻碍。为此建议,第一,遵循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农民自愿的原则,实现农村环境治理的多元化共治。第二,要借助中央和省级环保资金支持的契机,带动地方财政资金投入,并吸引社会资金投入。第三,设置乡镇环保机构,将环保工作的触角向农村地区延伸。
44-46

我国环境污染责任保险试点“双轨制”困境与解决方案

摘要:我国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地方试点已运行7年多,对10个试点地方的市场规模进行统计分析,从政府行为与市场行为两方面总结试点工作推行情况,并从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法律与政策的关系、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三个方面梳理我国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制度的基本特点,分析关键问题及其主要原因,并对未来我国环境污染责任保险政策制定提出建议。
47-51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学术影响因子逼近2.000位列环境保护部主管期刊第一名在全国收录环境科学类66种期刊中排位第六名

摘要:据知网2014年12月16日的《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2014版)》,我刊学术影响因子显著大幅度提高。由2011年0.831和2012年1.030,提高到2013年逼近2.000大关,为1.971,名列环境保护部主管期刊第一名。在全国收录环境科学类66种期刊中排位第6名,其中2012年位列全国第18名,2011年第29名,2010年第33名。
51-51

山西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制度的问题与对策探析

摘要:在政府推进型“顶层设计”之下,山西省环境污染责任保险试点工作已取得一定实效,但受制于立法缺位、保险关系双方当事人供需不对等、责任认定和风险评估难度较大等多重因素,保险公司经营风险较大,参保企业数量偏少,环境责任保险保障水平较低,可持续运行受到影响。应当完善立法,健全环境责任保险法律体系;通过制度设计和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平衡保险供需双方利益;健全以信息公开为核心的多部门联动监督机制。
52-54

地下水源环境质量红线划定技术方法研究

摘要:地下水源环境质量红线是“生态保护红线”整体框架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划定是“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实行最严格的源头保护制度”的充分体现。以地下水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边界作为地下水源环境质量红线,“红线”内按照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管理要求实施相应措施。以滕州市某地下饮用水源地为例,利用MODFLOW建立研究区地下水流模型。选用某正常年份4个地下水位观测井的实测数据对模型进行验证。结果显示,4个地下水位观测井,最小误差为0.14m,最大误差为1.87m,模型计算水位与实际水位较为接近。利用MODPATH进行粒子反向追踪,以粒子运移100d所圈定的区域边界作为地下水源环境质量红线。水源地中心位置距红线最大距离为260m,最小距离为150m。
55-57

水环境综合整治项目绩效评价的实证研究

摘要:绩效评价是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提高项目成效的重要手段。文章系统构建了水环境综合整治项目绩效评价方法,包括通过性的指标体系、指标评价方法、评价标准等。其中,评价指标有11个,分别为设计系统性、问题针对性、影响实现程度、成果实现程度、产出实现程度、资金投入到位程度、项目完成及时性、运行维护保障能力、运行维护状况、资金使用合规性、工程实施合规性;指标主要采用了比较法、逻辑框架法及因素分析法进行评价;评价指标设置了4档评级,并采用“3”、“2”、“1”、“0”进行量化,项目总体评级设置了“非常成功”、“成功”、“部分成功”、“不成功”四档。文章以某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及城市内河综合整治项目为例,验证了绩效评价方法具有很好的适用性,能够准确、全面评价项目目标完成程度,找出项目在立项、实施过程及结果方面存在的问题。
58-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