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杂志社
分享到: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杂志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76年,公开发行的双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散煤治理助力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生态环境战略与规划、生态环境政策、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全球环境治理等。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
  • 主办单位:生态环境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
  • 国际刊号:1673-288X
  • 国内刊号:11-5337/X
  • 出版地方:北京
  • 邮发代号:82-78
  • 创刊时间:1976
  • 发行周期:双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0.84
  • 综合影响因子:0.468
期刊级别: 部级期刊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2011年第05期杂志 文档列表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杂志卷首语

环境保护的第三重使命

摘要:在开展《中国环境宏观战略研究》中,我们提出新时期环境保护具有双重使命:一是改善民生,即让人民喝上干净的水、呼吸清洁的空气、吃上安全的食品;二是优化经济,即环境保护要促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经济发展质量。现在我们进一步认为,在科学发展观主题和转变发展方式主线的新形势下,环境保护还担负着第三重使命:重塑中国社会的人性,建立人与自然和谐的民族信仰。
1-1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杂志理论战略探讨

中国城市空气质量分级管理策略探讨

摘要:本文在充分剖析我国现阶段城市环境空气质量及相关管理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探讨了以改善城市空气质量兼顾城市群效应控制为重点的城市空气质量分级管理策略。研究提出,为适应新的污染特征和形势,国家应针对不同地区、不同污染来源特征、不同污染程度的各类城市实行分类指导和分级管理的思路。
5-7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杂志政策专题研究

我国城市大气污染控制综合管理对策

摘要:为探索“十二五”期间我国大气污染控制途径,本文针对我国大气颗粒物污染的区域性、复合性、复杂性特征和控制与治理任务的严峻形势,在回顾、总结和系统分析我国大气污染控制的历程和经验基础上,解析我国大气颗粒物的主要来源和途径,探讨大气颗粒物控制综合管理模式,提出大气颗粒物污染控制的相应政策建议。当前颗粒物成为我国大气污染最主要的污染物,且成为城市环境质量达标的关键指标,而目前大气环境质量管理体制和政策不能有效地解决颗粒物污染问题。因此,必须以保护人民身体健康为出发点,以改善城市和区域大气环境质量为目标,以削减一次颗粒物排放量为主线。以控制PM10、PM2.5;以及其他污染物为重点,以科学的环境政策和产业与能源战略优化经济发展,综合运用法律、经济、信息、行政、技术等综合措施,尽快制定实施《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综合管理办法》和《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达标规划编制技术指南》,构建全国大气颗粒物污染控制政策措施体系。
8-14

我国大气颗粒物来源及特征分析

摘要:我国大气颗粒物来源复杂,呈现大气复合型污染特征,对主要污染源进行识别和定量,是制定城市空气质量改善措施的基础。本研究总结了2000年以来我国近30个城市大气可吸入颗粒物PM10源解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大气颗粒物PM10主要来自六类源:扬尘(土壤尘、道路尘、建筑尘);燃煤;工业排放;机动车排放;生物质燃烧;SO2、NOx、VOC5氧化产生的二次颗粒物。研究还表明,不同地区不同季节大气颗粒物主要来源和相对贡献存在差异。近年来随着大气颗粒物控制措施的实施,城市PM。污染状况已明显改善,大气细颗粒物PM2.5越来越受关注,在制定空气质量达标方案时,各类燃烧源和二次颗粒物的重要性将进一步上升。
15-19

“十二五”我国大气颗粒物污染防治对策

摘要:颗粒物是影响我国环境空气质量的首要污染物。本文深入分析了当前我国大气颗粒物的污染现状和排放控制现状,总结分析污染分布特征,评估重点行业和主要领域大气颗粒物污染控制情况及存在的不足。以此为基础,从管理体系、控制手段和科学研究等方面,提出“十二五”期间大气颗粒物污染防治的对策、措施和建议。
20-23

重点区域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方案与评价方法探讨

摘要:我国区域性大气污染问题频频发生,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重大环境问题。区域联防联控工作需要建立相应的区域空气质量监测体系和评价方法,这对已有的监测体系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区域监测体系中需要增加臭氧、细粒子等区域性污染物及其前体物的监测,同时设立区域监控点使监测网络覆盖面由城市建成区拓展到广大近郊及农村地区。采用移动式柱浓度监测和卫星遥感监测等多样化监测手段结合超级空气站来增强区域综合监测和源解析能力。在区域内搭建监测信息共享平台和实时机制并建立区域空气质量预警预报系统。建立区域内统一的质量管理和质量控制方案,城市监测点质控工作由所在省市管理,区域监控点质控工作由国家统一直管。采用分区分层次的区域空气质量评价方法,评价因子包括所有六项监测指标。
24-27

关于煤粉工业锅炉的技术分析与政策思考

摘要:在技术进步和政策的推动下,煤粉工业锅炉的应用正在形成高潮,但存在技术上的不实宣传和推广政策偏向问题。为使该技术能健康和可持续地发展,本文针对该锅炉的效率、污染物排放、制粉配送、风险和经济效益以及推广政策等方面,做了较深入的研究。研究认为该锅炉有高效节煤、SO2和NOx排放总量下降、集中配送煤粉和锅炉房干净等优点,值得推广;但因粉尘排放总量和浓度上升,综合环保效果处于劣势,同时存在电耗较大、煤源要求苛刻、煤粉储运和使用有风险,及经济效益不确定等问题,因此必须根据全面的技术、环境和经济评价,因地制宜地推广。建议政府采取具体措施,如资助布局优质煤粉供应点,以节能减排实效为资助的依据,鼓励专业锅炉制造厂参与研发和竞争,制定地方和国家有关煤粉工业锅炉的制造、用煤和污染物排放等标准,使该技术不断完善,可持续地发展。
28-33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杂志典型案例分析

柳州以酸雨治理促城市生态转型--柳州市以环保促经济升级城市转型服务民生的示范作用

摘要:柳州市这个“十雨九酸”的工业城市在经济升级、城市转型的过程中,完美实现了向“生态宜居”城市的战略转变。1994年国家有关部门把柳州市酸雨治理列为第四批日本海外经济协力基金贷款项目。这一项目开启城市环境治理新纪元,带动柳州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促进柳州从“污染城市”到“创建环保模范城市”的跨越,“贷”动了柳州是从政府部门环保对策、城市环保质量到公众环保意识的全面提升,助力酸雨柳州的生态转变,在西部地区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和促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工业城市发展方面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
34-36

我国医疗废物焚烧处置污染控制案例研究

摘要:医疗废物处置行业是我国确定的优先控制的无意产生POPs重点行业之一。该行业以二唣英减排为目的开展最佳可行技术的研究及示范推广是《履行〈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斯德哥尔摩公约〉国家实施计划》确定的任务之一。本文详细对江西南昌和湖南益阳医疗废物集中处置设施二唣英控制最佳可行技术示范改造的主要技术内容进行了分析,提出未来一段时间医疗废物集中处置设施污染控制管理趋势,以及技术升级改造的主要方向和技术重点。
37-41

北方城市酸雨形成过程的影响因素及防治对策分析

摘要:在我国酸雨区主体位于长江以南的广大地区。近年来,酸雨区发生范围总体上呈扩大趋势,北方酸雨发生范围扩大明显。2003年北方城市安阳由于连日降雨,首次出现了酸雨。针对酸雨的发生,本文从大气污染状况、大气环流的影响、酸雨离子组分等方面对形成酸雨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详细分析。结合该市近十年的空气质量和降水情况的统计,分析了安阳市大气降水的变化情况,并针对空气污染现状,提出了防止酸雨再次发生的对策。
42-45

广西有色冶炼低浓度二氧化硫烟气治理对策研究

摘要:低浓度二氧化硫烟气是指不能满足接触法自热生产硫酸(二氧化硫的含量在4%以下)时的烟气。本文基于广西铅、锡、锑、铜等冶炼生产现状调查的基础上,剖析了广西有色冶炼低浓度二氧化硫烟气的产生、治理与排放现状,找出了低浓度二氧化硫烟气的治理范围不大、制酸尾吸脱硫装置安装及运行不正常、烟气脱硫法副产品难以综合利用等主要问题,并从可持续发展角度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一是转变发展方式,推进产业升级;二是实施清洁生产,减少二氧化硫烟气的产生;三是因地制宜,选择合适的二氧化硫治理方案,推动有色冶炼行业“十二五”期间二氧化硫烟气的持续减排工作。
46-48

西安高新区大气环境质量综合评价及其防治对策

摘要:以西安高新区2007~2010年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结果为依据,运用模糊数学的方法选取具有代表性的SO2、NO2、PM10作为评价因子,参照大气环境质量标准,通过计算污染因子权重分配系数和隶属度,对西安高新区总体大气环境质量做出综合评价。结果显示:西安高新区大气环境质量在逐年好转,并达到国家二级标准,但PM10年均浓度仍超标,是大气环境质量的制约因子。为此,建议西安高新区应紧紧抓住颗粒物大气污染这一制约因子,加强对区域大气污染源(锅炉、除尘器等)调查及治理工作,如制定严格的施工企业扬尘治理措施;加大检查力度和执法力度,如加大对机动车尾气年检和抽检的力度,对超标排放的机动车采取强制措施;完善环境管理制度,如建立年度环境报告书制度、废物生命周期管理体系;加强信息平台建设,在网上为企业提供清洁生产信息、废物利用等信息。
49-52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杂志研究动态瞭望

我国碳捕获与封存技术潜在环境风险及对策探讨

摘要:为应对气候变化,许多国家都在关注利用碳捕获与封存(carbon capture and storage,CCS)技术减排,我国也积极与欧美国家进4q-ccs技术研发和示范凑目合作。然而,该技术在碳捕获、运输与封存阶段存在一系列环境风险,尤其封存阶段环境风险难以预知和控制。为此建议:第一,高度重视潜在环境影响,加强ccs技术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第二,加强现在运行项目的环境监管,完善ccs项目的环境管理规定;第三,支持CCS技术的产业化应用,同时推进CCS技术试验与研究工作。
53-57

中国推动亚洲绿色发展——解读亚洲开发银行《2011亚洲发展展望》

摘要:由亚洲开发银行的《2011年亚洲发展展望报告》中指出,亚洲作为“世界工厂”,未来两年经济仍将以较快速度增长,未来亚洲发展应以南一南经济联系为主题,中国对亚洲经济仍起着主要推动作用。本文在基于该报告的基础上,在经济预测呈现良好形势的大背景下,结合我国“走出去”战略的需求,分析如何加强与周边发展中国家的南南环境合作,促进亚洲经济的绿色转型,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58-61

试论跨国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重点与难点--以"阿穆尔-黑河边境油品储运与炼化综合体项目"环评为例

摘要: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不断深入,跨国界建设项目的数量不断增长。如何科学有效地开展跨国界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已引起多方的高度重视。本文以跨国界建设项目“阿穆尔一黑河边境油品储运与炼化综合体项目”环评为例,分析了跨国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重点与难点,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研究表明,应该高度重视跨国界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并支持相关环评机构之间探讨建立跨国界建设项目联合环评或环评信息交换的可能性。但同时也应意识到开展跨国界建设项目的联合环评或信息交换将面临很大挑战,如制度不同、标准不同、评价方法不同等方面的问题。因此,应进一步加强双方专家层面的技术交流。
62-64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杂志研究成果报道

《中国大气污染控制综合管理研究》执行摘要

摘要:世界银行(以下简称“世行”)与环境保护部联合开展的“中国大气污染控制综合管理研究”项目,在环保部污防司指导下,在世行驻华代表处的合作和支持下,在环境保护部对外合作中心的精心组织管理和项目专家的共同努力下,经过半年多的研究,研究项目圆满完成了工作大纲中的主要任务和最终报告,达到了预期的研究目标,并在研究层面上取得重要成果,在我国大气污染控制的理论、技术和管理方面有所创新,为我国落实国务院2010年5月11日《关于推进大气联防联控工作改善区域空气质量的指导意见》,顺利实施“十二五”环保规划提供了重要的决策依据和理论指导。
65-66

世界银行与环境保护部合作开展《中国大气污染控制综合管理研究》

摘要:世界银行(以下简称“世行”)与环境保护部联合开展《中国大气污染控制综合管理研究》,在环境保护部污防司指导下,在世行驻华代表处的合作和支持下,在环境保护部环境保护对外合作中心的精心组织和管理以及项目专家的共同努力下,经过半年多的研究,圆满完成研究任务.达到预期目标.不仅在研究层面取得了成果.而且在大气污染综合控制的理论。技术和管理等方面有所创新,为“十二五”期间中国大气颗粒物污染控制提供经验和科学依据,为落实国务院2010年5月11日《关于推进大气联防联控工作改善区域空气质量的指导意见》精神.实施“十二五”环保规划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和决策依据。
F0004-F0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