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研究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会计研究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统计源期刊

Accounting Research

  • 11-1078/F 国内刊号
  • 1003-2886 国际刊号
  • 6.34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会计研究是中国会计学会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80年创刊,目前已被上海图书馆馆藏、CSSCI 南大期刊(含扩展版)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会计研究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会计理论、财务会计、会计制度、管理会计、会计电算化、会计教育、外国会计

会计研究 2013年第02期杂志 文档列表

中国注册会计吵币行业改革与发展报告(2011—2012)3-8

摘要:财政部会计司课题组根据会计师事务所2011年度报备材料,完成了对注册会计师行业2011—2012年度发展状况的研究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注册会计师行业在“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取得了较快发展,事务所业务规模、执业质量、人才素质等均有大幅提升。报告同时试图从政府主管部门角度,对2013年注册会计师行业改革与发展的若干重点工作提出意见。

资产弃置义务会计:理论诠释与准则展望9-14

摘要:结合FASB对环境会计相关规范的发展历程,重点对美国在资产弃置义务会计准则制定、环境负债的确认、计量及弃置成本资本化的相关问题进行研究,进而考察了FASB和IASB在资产弃置义务会计规范上的差异根源,以期把握环境财务会计发展的内在规律。在上述基础上,分析我国资产弃置义务会计所面临的经济法律环境与市场需求。提出了我国资产弃置义务会计规范的改进建议。

海峡两岸会计准则国际化比较研究15-21

摘要:本文根据二十国集团峰会、金融稳定理事会关于建立全球统一的高质量会计准则的倡议,提出了会计准则国际化的定义;在此基础上,比较了海峡两岸会计准则国际化的路径、制定模式和国际化程度的差异;并从改革国际货币体系的配套措施角度,提出了海峡两岸会计准则趋同、等效与互认的历史使命、合作模式、突破1:7和重点。

企业分红能力之理论研究22-32

摘要:本文对企业分红能力进行理论研究。本文首先较为深入地研究了自由现金流之界定与计量问题,并创新性地提出和研究了自由现金和现金增加值的界定与计量问题,然后提出了关于净利润、留存收益和利润分配之本质的新见解。基于自由现金和留存收益概念及其本质理解,本文研究提出,企业分红能力是指,企业股东是否有在正值的留存收益边界内可持续地分走企业自由现金的能力;企业在某个时点具备分红能力的充要条件是企业留存收益为正值的同时还拥有源自自由现金流的自由现金,亦即,企业分红能力受制于源自自由现金流的自由现金和留存收益这双重边界。

事项会计理论的事项概念与会计信息演进研究33-37

摘要:事项会计理论主张向使用者提供有关经济事项的信息,以事项定向改革会计报告列报。事项概念是事项会计理论基础概念。应遵循由经济活动向会计报告信息发展的逻辑路径,对作业事项价值属性进行组合,以自然与制度的客观标准为判断标准,以价值状态之间的变化构成经济事项,这就是事项会计理论中的事项概念。经济事项及其组合由特定会计准则确认为会计事项,进一步发展为会计报告信息。

金融危机对公司现金股利政策的影响研究——基于股权结构的视角38-44

摘要:论文分析了金融危机对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的影响。研究发现,在金融危机期间,上市公司会降低现金股利支付水平,以应对未来的不确定性。但是,相比非流通股比率低的公司,非流通股比率高的公司在金融危机期间更有可能支付更多的现金股利,以满足非流通股股东对于现金的需求。研究还发现,如果公司在金融危机期间发放现金股利,则市场反应更积极,这说明公司通过股利政策向市场传递了积极的信号。但是,非流通股比率高的公司支付现金股利的市场反应要显著小于非流通股比率低的公司,这可能是市场担心非流通股股东利用现金股利侵害中小股东利益。本文研究结论为完善上市公司的现金股利政策和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提供了现实启示。

股权质押具有治理效用吗?——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45-53

摘要:作为保障债权实现的手段之一,债权银行利用质押品质量的“激励效应”控制信贷风险,以降低债务成本。本文以2001—2010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质押其股权获得贷款为研究对象,分析质押品质量在银行信贷决策中的治理效用,以及股权性质和金融发展对质押品治理效用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股权质押样本的质量显著高于配对样本;连续质押样本的质量显著高于非连续质押样本;股权性质所代表的政治关系显著影响了债权银行质押品质量控制效用;金融发展水平越高,债权银行质押品质量控制的效用越显著。本文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股权性质所体现的政治关系为控股股东通过股权质押获得贷款,利用“隧道效应”侵占中小股东利益的现象提供了可能的解释。

市场竞争、EVA评价与企业过度投资54-62

摘要:在国资委对央企全面推行经济增加值(EVA)业绩考核之际,本文利用央企控股上市公司的数据,实证检验了EVA对企业过度投资的影响。研究发现,EVA评价体系的实施可显著降低央企过度投资;进一步研究显示,市场竞争环境差异对EVA抑制过度投资的效果产生显著影响,竞争度越高的行业EVA抑制企业过度投资的作用更为明显;反之则并不显著。本文研究结论支持了EVA评价机制应用的有效性,但也从产业竞争角度证明市场经营环境的改善是进一步提升EVA业绩评价体系有效性充分发挥的关键。

企业集团资金安全预警体系研究63-68

摘要:传统财务预警理论通过财务指标体系预警单一企业主体的渐进型财务困境,难以预警企业集团的突发型财务困境。内部资本市场配置活动给企业集团的资金运动带来了类金融机构的特征,使其操作风险大于普通企业。为此,本文将传统财务预警理论中的指标预警和内部控制理论中的流程预警有效耦合,构建了企业集团资金安全预警理论体系,并通过PDCA循环实施该理论体系,以期动态地、全过程地防范企业集团资金风险。

事务所规模、审计行业专长与知情交易概率69-77

摘要:外部审计的作用在于提高公司的信息披露透明度,减少信息不对称,以保护投资者利益。本文从知情交易概率视角出发,研究了外部审计在减少信息不对称方面所发挥的作用。研究结果发现,国内“十大”审计的公司,以及由具有审计行业专长的事务所审计的公司,知情交易概率更低,而且行业专长的国内十大(非十大)审计的公司的知情交易概率也低于不具有行业专长的国内十大(非十大)。进一步检验还表明,在机构投资者持股的公司中,事务所规模和审计行业专长能够更有效减少知情交易概率。

信息环境、审计质量与IPO抑价——以A股市场2009—2011年上市的公司为例78-85

摘要:本文以中国A股市场2009年7月至2011年4月非金融类IPO公司为研究样本,对上市前审计质量与IPO抑价率之间的关系进行了重新讨论。与现有文献不同,我们在讨论中引入了信息环境的考虑,并得到了与前人完全不同的结论。研究发现:首先,上市前审计在新股发行时发挥信号作用,这会提高IPO抑价率;其次,首发市场的信息环境可以较有力地影响审计市场效力。总体而言,上市前审计结果是可以信赖的。本文结论为现正进行的新股发行改革强调信息披露和规范信息中介方等政策的必要性、迫切性提供了初步证据支持。

节能减排项目的绩效审计——以垃圾焚烧发电厂为例86-90

摘要:由于日益严重的能源环境危机,节能减排已经上升为我国的国家战略。针对节能减排项目绩效审计中存在的难点,本文利用DEA—Tobit模型,对绩效审计中存在“污染物”、“废弃物”的多投入、多产出进行效率性评价,在分析决策单元相对有效性及改进方向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相对有效决策单元与良好实践之间的差距并实现绩效排序;最后,通过回归分析,探讨影响决策单元绩效的关键因素。DEA—Tobit模型作为一种审计方法的创新,有助于促进我国国家审计在节能减排中向绩效领域的高端方向发展。

“案例”助力会计专业硕士培养模式变革——第四届中国MPAcc教育发展论坛综述91-93

摘要:本文以第四届中国MPAcc教育发展论坛的会议内容和会议论文为分析对象,聚焦中国全日制会计专业硕士学位(MPAcc)培养模式变革,围绕案例教学、案例开发和案例研究主题,探讨案例教学导入的价值和发展路径、案例开发面临的困境和破解之道、案例研究存在的问题和解决途径,以期为达成我国MPAcc培养目标提供助力。

Abstracts of Main Papers94-95

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第二十届学术年会(2013)征文启事96-96

摘要:由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主办、吉林大学管理学院承办的“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第二十届学术年会(2013)”,将于2013年8月10—11日(周六、周日)在吉林大学南岭校区举行,现面向海内外会计理论和实务工作者征集学术论文。

中国会计学会关于中国会计学术研究走向国际的倡议书F0003-F0003

摘要:为了推动中国会计学术研究走向国际,实现由会计大国迈向会计强国的目标,2012年11月10日,中国会计学会在武汉召开“中国会计学术走向国际:进展·展望”研讨会,对中国会计学术研究国际化的显著成效、主要问题及基本思路进行了认真分析。与会专家一致认为,从国际形势及中国发展两方面看,中国会计学界应当充分认识到中国会计学术国际化的重要意义,并切实承负应有的历史担当与民族责任。中国会计学会基于武汉会议达成的共识,组织有关专家反复研究,决定向中国会计学术界全体同仁发出如下倡议: